张超
摘 要:绘画的造型语言是从平面上构筑出立体来,而雕塑的造型语言是在立体上展现图像。雕塑艺术的空间感由物理空间和心理空间构成。物理空间一般被认为是体积占有空间,而心理空间往往体现为一种张力。20世纪早期西方绘画大师们对雕塑的探索,对于现代雕塑的发展影响深远。
关键词:雕塑;绘画;人工智能
中图分类号:J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20-0215-01
绘画的造型语言是从平面上构筑出立体来,而雕塑的造型语言是在立体上展现图像。雕塑艺术的空间感由物理空间和心理空间构成。物理空间一般被认为是体积占有空间,而心理空间往往体现为一种张力。心理空间往往是艺术家追求的至高境界。对于造型的心理空间的研究,我觉得画家康定斯基的著作和作品最有代表性,他的作品都体现出极强的心理张力。绘画的本质就是在平面上成像。而在平面上凸出体积,是否还能體现出绘画感呢,而这就成了浮雕。直观来看浮雕和绘画最为接近,就是用真实的体积代替了绘画构筑的体积。浮雕的压缩也像绘画一样有散点透视和焦点透视之分。散点透视多考虑纵深方向的压缩,不考虑上下左右的透视,而单一视点的焦点透视则遵循透视的基本原理,等比例压缩。浮雕离不开对画面构图布局的把握,可以说浮雕是先成画然后成体。浮雕简单地说就是雕塑画,雕塑与绘画的结合。浮雕不同于圆雕,形体是经过压缩处理来表现对象的。
对于浮雕和绘画的关系在我国汉代的画像砖上早有体现。画像砖作为建筑的组成部分,具有实用性和装饰性,既能作为建筑材料使用,又具有绘画的叙事能力和装饰性。汉画像砖构图简洁,多用来表现故事情节和场景。在塑造手法上也与绘画极为相似。不但注重用线也常常采用与彩绘相结合的方法来表现对象。汉画像砖是绘画和雕塑完美结合的典范。
中国古代雕塑线条的装饰性很强,绘画性语言蕴含其间。从人物到动物,从青铜器到佛像、陵墓雕塑,都极具装饰性和绘画性。装饰性源于生活又不同于生活,同时具有以形写神的艺术效果。线条简练、造型语言精炼像中国写意画一样,以少胜多而又耐人寻味,常给人一气呵成的感觉。
中国古代雕塑与西方雕塑有着明显的不同。中国古代雕塑的绘画性显而易见,它不那么注意雕塑本身的体积空间和块面,而是注重雕塑轮廓线与身体衣纹线条所体现出的平面性、节奏感和韵律感。在这一点上和古埃及雕塑很像,比较程式化,富有装饰性。这是否因为都是在大帝国的统治下,比较容易建立一种规范,而其后的艺术工匠也易于遵循这一套程式化的方法,比较强调作品风格的统一性,就好像有一套工业化生产的流程。而古希腊城邦相对比较自由,科学人文的精神较浓厚,喜欢追本溯源,寻找自然的内在规律,以求真为目的,比较强调人的个性表达。
从中国的雕塑中我们可以看到雕塑与绘画的有机结合,这种结合使我们看到了那种单纯强调体积感的西方雕塑所没有的艺术效果。汉传佛像上半身衣纹线条舒缓,下半身衣纹紧密,富有国画中讲究疏可跑马,密不透风的味道。而唐三彩是唐代美术中具有特殊风格的又一朵奇葩。唐三彩在整体造型上用高度概括的圆雕手法,局部处理则以浮雕来丰富立体感,细节处又施以简洁流畅的线刻,兼有精细的雕琢。其形象在整体的统一中又有局部的变化,整体的敦厚与局部的清秀相结合,成功地将秀丽与丰满融合为一体。加上绘色塑形的完美结合,使唐三彩既具有立体形象的体积感,又有宛如绘画的般笔墨味道和色彩美。
线条的装饰性或者说绘画性,在中国古代的雕塑中广泛运用,线条不仅限制形状装饰图案,更能反映情绪表达情感,这一点在中国的书法艺术中可以说发挥到了极致。线条可繁可简,指向明确,可曲可直,变化多端,可粗可细,随心所欲。线条虽说诞生于二维空间却可运用于三维空间。由于线条的灵活多变,在应用时也有着丰富的表现手段。
宗白华先生指出,中国雕刻也像绘画,不重视立体感而注意流动的线条,中国古代的绘画雕刻是一致的,希腊的绘画和雕刻是统一于雕刻 ,而中国的绘画与雕刻则统一于绘画。
20世纪早期西方绘画大师们对雕塑的探索,对于现代雕塑的发展影响深远。一方面,他们在雕塑里寻找他们在绘画里无法实现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一些新的绘画造型语言被引入雕塑,也为雕塑的发展空间增添了许多新的可能性。毕加索说过雕塑是一个画家对自己绘画的最好评价。现代雕塑大师亨利摩尔的作品,很多属于具象的范畴,只是把自然形态进行了较为大胆的艺术处理,提高了作品的艺术性,创造性地给予了实体中的空洞以实体同样的造型意义,真正的将虚空融入造型语言,其有些作品采取了既是人体又是山川,一语双关,一形多义的造型表现手法。
未来是人工智能兴起的时代。机器算法是站在所有人类已知知识的基础上,综合运算。而人在过去的几百年间却被异化成了整个社会机器上的一颗颗螺丝钉,他的专业、他的能力,都被局限在那颗螺丝钉的功能性上,而这种能力又很容易被机器人所取代。又回到老子的思维,无用之用或许才有用。所有容易被量化被考核的东西,人相对于机器可能都是完败。也就是说我们又必须增强综合性能力的发展,寻求自身尚未开发的潜能和综合运用的能力。机器人就是一种算法,而各种专业性程度太高的工作,发展比较完备的工作也就有可能被认为已经形成一种成熟的算法,也容易被机器人所取代。
举一个例子,机器人模仿巴赫谱曲,其作品和巴赫的作品同样震撼人心。但唯一的缺点可能就是太过完美。就像用了三维软件制作出来的头像一样都有一种完美的塑料感。
对于知识的探索和传授是否也面临这样一种问题,在所有具有确定性、明确性的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上,我们都不及机器人。而只有在那些模凌两可,似是而非的领域才是人类感知的独特性所在。在对于学生的培养上,我们除了传授明确的知识外,是否也应该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思辨力和感觉的微妙性,要允许甚至鼓励他们犯错,让他们努力走向未知的领域。
目前,在绘画和雕塑的基础教学中因为是实践为主的课程,一些教师的手头功夫很好,但讲授内容多局限于所教授的绘画雕塑的技术方面。但若能追本溯源,将其与艺术理论艺术史的内在逻辑相联系,进行教学,则学生在学习艺术技巧,提高绘画雕塑技能水平的同时,还能实现其艺术思想水平的提升,增强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学生也能从工匠式的培养向艺术家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方向转化。也有人会说高校不是有专门讲授艺术理论的课吗,但也有一个问题,就是艺术史的课程体系性较强,和绘画雕塑实践操作方面的联系还不够紧密,理论和实践之间还有一定距离,那么作为实践专业课的老师,我们有责任在期间扮演一个过渡者的角色,提升自身在专业理论方面的修养,寻找与实践能够紧密结合的艺术理论和艺术史的内在逻辑,作为对理论课一个有益的补充,对于学生启发性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也是有益的。
参考文献:
[1]宗白华.宗白华全集[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
[2]尤瓦尔·赫拉利(以色列).未来简史[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7.
[3]郭珂.论唐三彩对中国传统造型模式的超越[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