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课堂下精讲的艺术内文

2017-09-04 20:35胡莉萍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2017年23期
关键词:研讨交流同学

胡莉萍

此文是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课题“主体课堂下数学课堂问题设计的方法研究(JCJYC150301036)”研究成果之一

郑州一中主体课堂和谐温情、富有情趣,既是生活知识的输入端,也是输出端;是师生平等交流、相互合作的载体,也是分享个性特长、人性养育的殿堂。

【模式呈现】

第一环节,自主学习。在自学环节,学生的观念活动处于静态的钻研状态,对课本和《学习指导书》上学习的内容逐个地进行深入学习;主要任务是明了各种知识,在此基础上对重点、难点、知识点进行深入探究,发现问题、生成问题、自主解决问题。这个过程的特点是每个学生都在动,每个学生都参与,同学们或阅读,或思考,或记忆,或心悟。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编写学习指导书时,把所学的内容加以分解,逐个地提出,使学生能清楚地、明确地看到各个知识点。我们教师应采用清晰简明、轻松活泼的引入或直观的实验等教学法,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并兴趣盎然地开始学习新教材,对新教材的内容产生探求钻研的意向。

第二环节,交流研讨。这是全体学生共同分享自学成果、共同解决疑难问题的过程。我们理科常常喜欢内部先交流1到2分钟,分享自学成果,合作解决自主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内部交流有利于激发学习程度稍低的同学的学习兴趣,使之在交流分享、交流研讨中迅速提高学习能力,而学习程度稍好的同学也能在合作学习中得到很大收益。内部小交流解决不了的问题再拿到全班范围内解决。学生都解决不了的问题,再由教师通过下一个环节——精讲来解决,在交流研讨阶段,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建立新旧观念的联系,并在新旧观念的联系中继续深入学习新教材。在这一阶段,学生在心理上有所期待,因此我们应该避免出现高高在上的姿态或事不关己的心态,宜通过师生间无拘无束、风趣多变的交谈,加速学生新旧观念的接通,组合成高水平的未知的新观念。

第三环节,精讲。这一环节突出的是教师的指导作用。学生通过合作交流也解决不了的问题就由我们教师解决,我们要通过精讲点拨解放学生的思想,启发学生的思路,启迪学生的智慧,开阔学生的视野,加深学生对事物本质的认识。这时学生的心理活动是“探究”,教师则应重点采取综合法,指导学生准确快速找到所学知识内部的系统联系和确切的定义。

第四环节,自我测评。在学生充分自主学习、充分交流、充分释疑的基础上,给学生布置恰当而适量的课堂练习,训练学生的操作能力,以期达到由知识向能力迁移的目的。在学生初步训练之后要结合《习题集》进行拓展延伸,这也是学生在充分理解本节课堂知识的基础上,反思、记忆、巩固、掌握知识的过程。在此环节师生共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提高练习的层次,引导学生实现由课内向课外,由知识向能力的迁移。综上所述,自我测评是对学习目标完成情况的检测,拓展延伸是对知识的总结迁移,是对知识的宽度与深度的拓展。在自我测评阶段,学生的观念处于动态的理解阶段;通过实际的练习使已获得的系统知识得到运用,从而使观念体系得以不断形成、不断充实、不断完善。经过这样一个学习过程,学生应该能融会贯通所学的知识,能在各种条件下根据实际的需要而重新组合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主体课堂的各个环节,自主学习是交流研讨的基础,没有自主学习或自主学习不充分,不能进行交流研讨,同学们交流的是疑难问题,目的是通过全员合作学习,让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交流研讨又是我们教师精讲的前提。四个环节相互铺垫,相辅相成。我们主题课堂是以精讲为核心的课堂,下面我就主体课堂中的精讲部分进行交流探讨。

一、什么是精讲

主体课堂中教师的角色定位是纠错、点化、指引、修补。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从自身专业角度对学生进行知识纠错,方法点化,方向指引,漏洞修补。这是我们的中心任务。具体来说,精讲就是以学生的学习为主体,有针对性的剖析;是为弥补传统教学的缺陷而产生的一种更具有效率的学习方式。精讲的目的是把时间还给学生,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精讲不是简单地缩讲或不讲,精讲既要充分发挥教师组织、协调、引导作用,更要突出有效教学的适应性、针对性和启发性;既要有教师的精彩表演,更要有学生的精彩表现。

二、怎么精讲

1.根据教材有所取舍。精讲往往要体现《学习指导书》的问题。“问”是从已知伸向未知的心理触角,设问的目的在于启发思维,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我们学习指导书编排的问题是教师依据教材内容,依据学生水平提出的有主题、有层次、有拓展、有意义的问题。设置的有深度、有层次,让学生有话可说,但又若有所思;让教师有理可讲,但又若有所悟。如果问题比较基础,学生可看书回答的可以不讲,问题较难需要思考才能回答的,若学生有思路但解决的不全面不完善我们就要略讲,若涉及系统问题、方法问题,那我们就要详讲。即不讲、略讲、详讲三分天下,界限清晰。综上精讲要指向四点:学生感兴趣的关注点,教材内容的疑难点,知识拓展的升华点,情感体验的接触点。精讲时应达到四个效果:学生自主阅读学习时质疑主动,课堂研讨时师生互动,思想碰撞思维联动,精讲时才会感情灵动。

在我们教学实践中,我们也会遭遇研讨不积极、参与度低等问题,甚至出现冷场的尴尬,研讨时有同学甚至直接就看《精讲集》或其他的资料辅导书,不再参与讨论,就等老师精讲了。究其原因,一是我们高一的学习方式没有培育好,我们需要一段的时间培养好的学习方式。另外我们也需要反思:是否是指导书中把问题设计得过大、过空、过难,学生无从下手。那我们要注意把大题化“小”,给学生提供思考问题的切入点;设计的问题要有启发性,如果只有问而没有启,则学生缺乏思考坡度、思维方法的引领。对冷场这个问题,我们常常也有自己的小策略,我常常在作业上会给学生写一些有针对性的激励性评价,如,1503班学生张震宇,成绩优秀,但性格内向,交流研讨不爱发言,我就在他的习题集上写下:“默默地思索,默默地聆听,每步都走得很踏实,老师喜欢你的这份可贵的含蓄,但老师更希望看到你的锋芒、大胆的展示风采。”再如,余露同学成绩有些差,有点内向不喜发言,我给她写下了:“暂时的落后是成长的考验,不抛弃,不放弃,就会赢得一缕阳光,老师期待坚强的你会说出你遇到的疑难问题,克服一个个困难,走向成功。”这样,慢慢和同学们的心近了,交流研讨自然就顺畅。第二个策略是一定要营造好课堂氛围。好的课堂氛围是学生能否全心投入学习的前提,老师的一声呵斥,能使得学生一节课胆战心惊,老师的一时低落的情绪,可能让学生一天都惴惴不安。记得有一次在交流研讨的环节一个学生展示了错误的答案,同学们善意地笑了,他羞澀地低下了头,最后他发现老师并没有直接给出正确答案,而是顺着他的思路分析是如何出错时,他惊讶地抬起头,没想到老师能想到他的心里去,讲到他的心里去,没想到老师除了佩服他的想法新颖外,还修正了他的错误。试想如果我当时对这位同学的发言不关注、不回应,甚至漠然置之,他下次还会再发言吗?如果我当时对这位同学的发言不是从赏析的角度,而是用藐视的态度,他还会有勇气提问吗?通过这个案例,我想我们教师在主体课堂中,要用询问的和蔼的语气,与学生一起探讨知识的生成过程;同时,学生提问、回答、质疑,我们都要让学生表达完毕,并给予提示性、友善性的点拨,让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放心学习。

2.根据学生有所选择。主体课堂崇尚学生的比较学习法:(1)自主阅读思考与课本权威的论述比;(2)研讨中自己回答问题与同学的见解比;(3)研讨的结论与老师最后的精讲比。学生置身于主题课堂之中,通过比较就会产生差异,就会提出问题,提问后就会强调求解,甚至经过一段时间,学习方式养成后学生开始重视拓展、追求探究。事实证明通过比较提出的问題或得出的结论会更鲜明、更深刻。同一节课在与同组老师交流时就会发现,每个班级提出的问题都不同,每一届学生提出的问题也不同,我们每节课都要观察全体、专注个体,时刻倾听同学的研讨,根据学生的实际问题,有针对性地调整我们精讲的内容。

大家也会有些困惑,比如,提出的问题偏离本节重点,仅仅是他个人或很少同学存在的简单小问题。们理科常喜欢自学结束后,先让同学们内部简单交流1~2分钟,简单交流一下问题的看法,再进入到集体范围内的研讨。①同学们有些简单问题,通过简单讨论即可解决,就可以不讲或略讲,可以更好地提高课堂效率。②在简单的交流中,学生也会发现他们的共性的问题,这样,在集体讨论时才有底气把问题抛出来,一部分学生会有顾虑,担心所提问题是不是没水准,或者这个问题是不是太容易,使得不敢自己提或产生等待别人提的一种心理,以致有问题存在却提不出来。③若没有内部的交流,同学提的问题太零乱。总之同学研讨越充分,我们对学生的问题把握越精准,精讲时针对性就更强。我们教师只需把前两个环节中不能解决的共性问题或重要问题详讲精讲即可。精讲不仅要解答学生的困惑与争论,还要能讲到学生的困惑之处,说到了心坎上,产生了共鸣,课堂效果出来了,学习热情兴趣就跟着出来了。最好还精讲一些学生未曾想到的问题,突破了困扰他的瓶颈,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了新的灵感,并且交流研讨环节中,在思维碰撞中,同学们学会接纳、学会倾听,学会比较,学习思考,真正能够用发展的、全面的、辩证的眼光看待问题,培养出学生科学的学习方式、学习习惯。

3.根据生成问题有所发挥。在这次学校组织的示范课中,在1505班就出现了一个意外的生成问题,设置问题是由数列的前几项猜想第n行第n+1列的通项公式。在交流研讨中,学生提出了4种猜想的角度,幸好都没有超出我的预想,还在暗暗窃喜时,一个孩子忽然把手举得高高的。“出了什么问题吗?”我边想边示意他站起来说。那孩子一脸疑惑地说:“老师,不能光研究第n行第n+1列的通项公式,我更想知道第n行第m列的通项公式。”他的话音刚落,教室里就热闹开了。“是啊,这怎么解决!”“牛人啊”“通项公式有没有啊?你可别瞎说。”学生们七嘴八舌地议论着,教室里迟迟不能安静下来。这一问的确出乎我的意料,怎么办?暂时不理他,继续讲课,完成预设的教学任务?可是他的问题已经引起了大家的共鸣——孩子问得确实没错啊!理他,那我该怎么引导呢?而且这样的节外生枝,教学走向确实难以预测。看孩子们对刚才这个问题这样有兴致,一个新的念头产生了,于是我顺水推舟地说:“你觉得怎么找突破口呢?咱们先把我们事先找到的规律画出来,看能否把未知问题与已知规律建立联系。”孩子们一听,开始低下头画线了,毕竟这是他们自己提出来的问题,所以学得特别认真。此时,孩子们就像一束被点燃的火把,一听老师布置这样的任务,马上迫不及待地交流起来。

接下来的个别交流更是精彩纷呈。

“我们就从一行都是平方数开始,逐步递减就行。”

“不对,第2行第5列就不成立,所以还需要分类才行。”

教室里响起一片掌声。我也不禁赞叹道:“你们真了不起,说得多棒呀!”听着孩子们的精彩发言,这一刻,我觉得自己是幸福的,在给了孩子们探讨时间的同时,他们的智慧正在催放,情感正在撞击,这是比任何设定的所谓知识的目标更为可贵的资源。反思这个小插曲,我自认为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得比较成功。

第一,尊重学生。

课堂不是一个简单进行知识传授的场所,而是学生生命成长的重要阵地,我们应该关注他们的真实生活与真切的成长,尊重他们的想法、看法。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虽然看似与这节课毫无关系,却充分体现了那位学生大胆质疑的精神。他们是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与兴致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学生在提出自己的观点或倾听不同的意见时,他们的智力在接受挑战,他们的思维在接受挑战。当这种挑战来自同学或老师的时候,碰撞会更加激烈,只要老师懂得以爱心与智慧引领生命,在预设目标的实施中宽容地、开放地纳入始料未及的体验和弹性灵活的成分,给学生以足够的时间和空间,那么他们奉献给你的将是无尽的潜力和生命的亮丽,我们的教学才会成为一种艺术,才会充满生命的气息,才会呈现出不曾预期的精彩。假如我抑制了那个孩子的质疑,这堂课一定是“波澜不惊”的。而那位男孩提出自己的疑问,课堂虽然变曲折了,但孩子们的思维被激活了,整个课堂仿如注入了一股神奇的活水,充满活力。孩子们是如此的机智、敏慧,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在课堂上得到了有效提高,他们的独立思考、敢于表达自己见解的精神得到了培养。

第二,巧妙引领。

课堂是个富于变化的时空,主体、客体的关系处于不断转换之中,如果教师为了完成“预设”教程而一味抢时间、赶教案,则学生必然只能跟着教师亦步亦趋,谈何主体地位和愉快发展?谈何别样的精彩呢?面对生成,教师要成为课堂智慧的引领者,帮助学生进行课堂智慧的抉择,像苏格拉底那样,做学生思想的“助产士”,为别样的精彩“接生”。以上案例中,我先让孩子画出“你们现在在数表中发现的已知的规律”,再引导孩子思考,有什么方法能把第n行第m列说清楚,最后用“你把你的想法跟同学们说一说”这几步巧妙引导,架设起师生、生生、生本互动的平台,形成人人参与、自由对话、真诚沟通的学习氛围,开创学生思维任意驰骋、不断创新的境界。学生通过讨论、争辩,互相促进,达到心灵的感应、思维的共振、理解的共鸣,对文本产生深刻的感悟,实现个体的超越、文本的超越,走向生成性课堂教学的新境界。

生成的形成取决于课堂氛围、学生状况、职业敏感和专业素养。随着教学进程的展开,学生在阅读、研讨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困惑、疑虑,它们往往又是其他同学不曾想到、甚至是我们备课不曾注意到的地方。实践中最多的就是问题生成、疑问生成,或者是经过思考灵感生成、思维生成,行要说出行的道理,不行也要说明思维的漏洞和理由。这些新生成的困惑和疑虑,又可能会派生出更多的困惑和疑惑,成为教学的障碍或契机。在不偏离主题的情况下,老师“精讲”的是新生成问题中价值较高的问题;我们精讲时把握好问题拓展的程度、问题探究的深度、问题激活的力度即可。这也是我们教学机制的体现,对我们职业的创造性发展也是可遇不可求的好机会。过于程式化的教学,使学习缺乏乐趣,课堂缺乏生机。而生成是教学过程的“意外”情况。一般教师囿于预设的精讲教案、限定的时间,本能地采取回避的方法,总是担心完不成教学任务,对学生的质疑和困惑,往往会以“课下解决”来搪塞或个别辅导来处理。我们恰恰忘记了意料之中蕴藏着机遇,困惑之中潜伏着灵感,但它只给有心人准备。我们说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主题课堂的优越性就在于保护了这种珍贵的原生态的生成。

4.根据考纲讲体系讲方法讲规律。精讲的价值,不在于原理分析得多么透彻,公式推导得多么顺畅,而是告诉学生怎样思考问题,尤其是面对陌生领域如何去寻找答案,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

①数学学习中必须重视知识体系的构建,学会对零碎的、分散的、相对独立的概念、定理等基础知识加以梳理,使之形成有一定内在联系的知识系统。这样才利于同学们在知识点上深化理解,又利于知识的融会贯通,从而培养和提高自己“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真正实现由知识到能力的升华。如果你利用学习指导书中的知识沙盘建立好了你的知识体系,又经过老师的精讲进一步完善,扩充你的知识结构,则一做题就能够清晰辨析出考点在知识体系中处于什么位置,做到胸有成竹。②从教学环节上来评价教学,缺失最多的是课堂小结。教学低效的主要表现是学生不会读书,只记住情节而不会搭建框架,只记住定理而没发现问题。出现一学就会,一见就忘,一考就晕,甚至出现穿个马甲就不认识的情况。回想一下,老师讲课的习惯总是在最后几分钟用于布置作业,而忽视了课堂小结,致使学生只有零散的知识,没有整体的概念。故小结这个环节对学生的学法进行指导是不可缺少的。如网络文章《笑谈中国通史》就是很好的例子。孔子说:我仁;孟子说:我义;老子说:我无为;庄子说:我逍遥;韩非子说:把他们全抓了。这个总结就非常简洁明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处理同学生成的问题时,常见的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先集中回答同学的问题,然后再总结方法规律;另一种就是把同学的疑问融入自己的体系之中,讲到这个知识点时,顺便解决同学们的争论。这样一来自己的体系完整,系统性较强。

另外,我想说的是精讲也要幽默。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是幽默风趣的教师,他们能化腐朽为神奇,把学习变成一种快乐的享受。幽默的教师一定善于协调师生关系,具有亲和力;善于营造课堂氛围,具有感染力。比如“发展是硬道理”的倒置,变成“硬发展就没道理”,一下子学生就明白科学发展观的精髓。讲“量变与质变的关系”,举例说:“一口吃不成胖子,但胖子是一口一口吃出来的。”课堂上常常出现意外的情境,处理不当会令教师尴尬难堪,若善于解嘲尤其是自我解嘲,則能化解矛盾,博得一笑,尽显教师之机智。

主体课堂中精讲是什么,以前我们是跟团旅游,教师好像是导游,拿着旗在前面喊,一队学生跟着走,无法停下来按自己的需要去观赏,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可谓走马观花,没有切身体会。现在我们是自助游,自由、主动、深刻、充满艰辛和诗意,充满了多元化的个性元素,可是有些地方自己看,看不出什么名堂,特别是古代建筑,再找导游指引。听完各处的介绍,再细细游览一遍,这还是自助游的优势呢。

三、三件套怎么用

《学习指导书》紧扣教材,从学生自学的角度出发,设置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自学掌握教材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初步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中,把发现的疑问提出来大家一起讨论解决,形成互助互补的学习氛围,最后针对多数学生都难以解决或理解不到位的问题,由老师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掌握相关内容。

《精讲集》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形成知识体系,对课堂的生成性问题和《学习指导书》中设置的学生可能考虑不全面的方面进行补充,对重难点知识从多角度剖析,从而帮助学生全面牢固的掌握所学知识。

《习题集》精选有针对性的习题,通过适量的练习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形成能力。

(作者单位: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研讨交流同学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GSM与FDD、NB-loT融合组网研讨
柑桔无公害栽培技术研讨
研讨式教学中的研讨题设计
建筑工程预算控制研讨
“交流”等5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