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身份危机与认同

2017-09-04 13:53潘威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17年8期
关键词:评价机制高校教师

潘威

[摘 要] 高校教师评价机制是高校教师身份认同的机理。当前高校教师的身份危机主要是由现阶段高校教师评价机制的缺陷导致的,因此建立多元的评价主体系统、多种评价方式的有机结合、确定均衡的评价内容体系、建立对教师评价的监督机制,及时反馈评价效果等来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完善高校教师身份的认同是非常有必要的。

[关键词] 高校教师;评价机制;身份危机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7) 08-0076-02

一 高校教師评价机制概述

2016年8月出台的《教育部关于深化高校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考核评价是高校教师选聘、任用、薪酬、奖惩等人事管理的基础和依据。考核评价政策是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主动性的指挥棒,对新时期高校办学具有全局性、基础性的影响”。在当前形势下,高校教师评价更是高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高校教师考评机制对高校教师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一般来说,主要有三种方式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分别是职前培养,职后培训以及学校管理中的教师评价机制。在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三种方式中,教师的评价机制作用最大、时间最长、影响最重,贯穿高校教师的整个教育教学生涯。因此高校教师评价机制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最为重要。

然而现行的评价机制却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和弊端,目前我国高校对教师的评价主要是以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为主要指标,然而教师选聘把关不严、师德考核操作性不强;重学历、重职称、重论文等倾向越来越严重;考核评价急功近利,考核结果的科学运用有待完善等问题依然存在,而高校尚未确立统一的高校教师考核评价标准体系,现行的有关文件也只是对教师考核的内容和标准作一般性的规定,过于笼统。考评方法也比较单一,这就导致了高校教师的任务量越来越繁重,高校教师整体队伍素质也日益下降。

二 高校教师身份的现实危机

近年来,高校教师的身份越来越受到质疑,从灵魂知识的创造者变成了一种备受关注的单调的职业。高校教师一方面被还原为“打工者”;另一方面被市场法则还原为知识交易的“卖方”。这一劫难该如何应对,成了难以预测的问题。

(一)高校教师被还原为“打工者”

随着市场化的发展,中国高校的管理思想逐渐向“规范化管理”转变,从目前中国各高校的管理模式上看,“规范化”管理就是指把考核和管理的指标做定性与定量化处理,试图建立一个不以某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甚至可以直接用软件来管理和考核的体系。教师的职业自主权和个人选择空间被大大降低了。而其中各种绩效奖金、职称、就业问题、科研成果、专业论文等各种各样的话题压在高校教师的身上,使高校教师不得不接受着来自于社会舆论、学校、教育部、生活等各个方面的不同压力。深入思考高校教师压力的来源,我们不得不将目光转移到目前的高校教师的评价机制上。

职务晋升是高校教师非常看中的一点,这也决定着教师的个人前途。目前对高校教师晋升的评价标准主要体现在教学工作量、论著数量和等级、科研立项的等级与金额等方面。现如今各高校对教师的课时有了明确的数量规定,尤其是地方大学、民办学校和新建本科院校中这种课时的数量更高。按照教师的职称,规定着每个教师一年需要发表的论文和著作数量,否则在考评中将处于不利的位置。而教师论著的数量与质量关系着学校的声誉,在如今的市场环境中,学校的声誉关系着报考学生的成绩和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科研立项不仅在高校教师考评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同时也是学位点申报的最重要的指标之一。

从目前的成果来看,规范化管理已经对高校教师的精神和心理造成了巨大的压力。而各高校管理者在倡导“规范化管理”的同时又推崇“以人为本”的理念。事实上,“规范化管理”和“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必须要经过很长的一段时间的磨合,才能正确运用到学校中。纵观各高校的现状,我们不禁深思,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二)高校教师被市场法则还原为知识交易的“卖方”

在大学不必缴纳学费变成收费后,学生及家长的心态也发生了变化,花费了“巨额的资金”来上大学的学生,会觉得自己是教育资源购买者,作为购买者他们自然要要求产品的质量。而用什么方式来衡量高校教师的教学质量呢?有的学校采用了学生打分的办法,在一个学期结束后,让学生对任课老师情况进行打分,从而影响教师的业绩。这虽然认可了学生的意见,也有督促老师改变教学方法的作用,但是学生有时并不会很客观地评价教师,会根据感觉来评价这个教师,这对教师来说是很不公平的。在这里我们也会深思教师教学方式需要改革,来面对越来越严格要求的学生以及家长,才能在高校中有一席之地。

为了使本校的学生在未来社会上更具有竞争力,使本校毕业生的能力能够得到人才市场的认可,在各种成绩、能力、未来、梦想等名义下,各高校将英语4、6级与学位证书联系在一起,以此来督促学生取得更优秀的成绩。这当然是为了提供合格质量产品的必要手段,但手段太强硬了,太制度化了,当然这些措施是教师在学校的压力下实行的,这造成了教师在精神上的不被信任感,学校对教师和学生的这种双重规范化管理,使教师侵犯学生应该有权利的行为变得堂而皇之,而这种做法必然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在与学生的对立中,亲密的师生关系逐渐淡漠。

三 以高校教师考评机制推进教师身份认同的路径

上述的两种高校教师身份危机的两种观点直指高校教师评价机制的弊端,也使我们认识到目前高校教师评价机制的行政化色彩浓厚,严重影响着高校教师的发展。也只有对高校教师考核评价机制进行改革,才能强化高校教师的自我认同感和社会认同感。

(一)建立多元的评价主体系统

首先,要大力发挥学者、专家的作用。要大幅度增加社会人士中学者和专家的数量,尊重他们的意见,使他们的意见在考评中占有一定的分量。在教育行业,懂教育的人才有发言权,高校教师考评中有话语权的人应该是专家和学者而不应该是行政领导。其次,要增加同行评价的比重。在这里我们所指的同行除了强调同一专业教授同一层次学生的教师,也特指专业相似度比较高和专业发展的阶段类似的教师。再次,要重视教师的自我评价,发挥教师在评价中的主体性。使高校教师能够产生积极认真参与到考评中的意识,才能使考评产生更加积极有力的成效,充分调动高校教师工作教育教学的积极主动和自觉性,使考核评价的过程变成教师认识自我、完善自我、自我教育的途径。这样就要更加重视教师本人的观点和意见,在考评中先让教师进行自评,有利于被评教师自己发现问题,主动改进。同时,不仅要重视教师工作的数量和质量等指标,也要关注教学方法、教学态度、教学成效等指标,提高教育教学工作质量,使教师的能力有所提高。

(二)多种评价方式的有机结合

逐步实现教师评价方式的多样化。这就要求在满足教师工作要求的前提下,对于类型不同、特点不同、处于不同阶段的高校教师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允许和鼓励高校教师的多样化发展。其中尤为重要的是要多采用鼓励性教师评价、发展性教师评价以及奖惩性教师评价机制的有机结合,其中鼓励性教师评价能有效调动教师工作的热情与积极性,因此要多采用鼓励性的教师评价。同时也要结合奖惩性的教师评价制度,而奖惩性的教师评价制度在实践中不能有效地激发教师的工作潜能,发展性教师评价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负面的影响,如对教师的激励有限、对优秀教师的激励机制不够等,这就要求多种评价方式的有机结合,来促进高校教师的发展。

(三)确定均衡的评价内容体系

《指导意见》指出要以师德为先、教学为要、科研为基、发展为本为基本要求。确定均衡的评价内容体系的出发点必须落实到师德考核上。教师教书育人的属性已经决定了教师应该是一种“学为人师,德为世范”的群体,师德考核也不应该再是简单的主观评价,而是要对各高校教师、新入职的教师以及兼职教师进行高标准的思想素质和道德品质的严格要求,对那些政治素质低、工作责任心不强的教师考评均确定为不合格,同时学校应设立关于师德问题的投诉电话,广泛汲取教师和学生以及社会大众人士对加强师德建设的建议,对各方反映的问题及时进行分析处理。

其次,要理顺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注重科研与教学全面性与针对性的关系。这就要求各方按照教育教学工作的规律,来解决目前在各大高校中普遍存在的重科研轻教学、重科研数量轻质量的现象。让高校教师的考核评价更科学和全面,更符合教师工作的职业和心理特征。《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要逐步加大教学在评价体系中的比重。因此要建立健全教学工作量评价标准,加强教学质量的评价,健全教学激励约束机制。此外还要加强对高校教师课堂教学活动、教学方法、教学实践环节等的督导。

(四)建立对教师评价的监督机制,及时反馈评价效果

建立教师评价的监督机制能够有效的对评价成效进行反馈,提高教师积极主动参与评价的积极主动性,也为建立健全教师评价机制提供借鉴。这种监督机制可以由教育行政部门、高校内的教师以及专家组结合开展,有关教育行政部门应该及时听取和把握高校教师评价机制运作的现状及对高校教师评价结果是否属实进行监督,同时应该重点听取被评教师对评价结果的反馈。这将极大的调动教师参与评价的积极性,为教师评价系统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可靠可信的平臺。《指导意见》也明确指出应建立考核评价结果分级反馈机制。

参考文献

[1]邓子鹃.高校教师的身份认同:一项网络民族志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5(4).

[2]孙绍先.中国高校教师的身份危机[J].粤海风,2005(3).

[3]张杰.高校教师评价机制的“去行政化”[J].现代教育管理,2011(9).

[4]张红晓.现阶段我国高校教师评价机制的缺陷及改进[J].中州学刊,2007,3(2).

[5]刘笳.高校教师考核评价机制的创新[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2006(7).

[6]张红梅,周德群.高校教师考核评价机制研究[J].辽宁警专学报,2011(2).

[7]傅怡馨.浅谈高校教师考核评价机制改革[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3).

猜你喜欢
评价机制高校教师
浅谈多元评价机制对小学数学教学的运用
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
职业素质培养下的大学生创业就业教育模式构建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探微
注重实绩的高层次创新人才评价机制研究
高校教师平等权利的法律保护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对提高高校教师绩效考核效果的几点思考
论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的人力资本开发
高校教师兼职行为规范化的路径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