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新猛
摘 要:在新课改实施的过程中,刻意追求课堂形式及花样新颖存在于不少的数学课堂教学中,使得数学教学看似精彩纷呈且热闹非凡,但学生的数学思维与情感并没有得到真正的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仍然缺失,这违背了儿童的认识规律与身心发展规律。因此,构建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自然课堂,让小学数学课堂回归真实,回归数学,回归自然,让学生学得更加自然,已成为当前教学改革发展的一种必然追求。作为教师,需要深入解读数学教材,充分挖掘其中所蕴含的核心素养素材,将其充分地融入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少一些华丽的问题情境和一些低效的教学活动,多一些数学问题和思考感悟,使得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真正落到实处。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数学思维;自然课堂
在传统教学体系与教学环境的影响下,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更多关注的是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注重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提出了要将学科核心素养贯穿于教学始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数学核心素养指的是,具有数学基本特征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数学思维能力与关键能力,是学生在学习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反映了数学学科中所蕴含的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是对数学本质特征与真正价值的充分体现。小学阶段是学生步入数学系统性学习的开始,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其核心素养,构建小学数学自然课堂,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深入解读教材,挖掘教学内容中蕴含的核心素养
数学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对具体的数学知识与技能学习过程中形成的数学思想及其方法。在新课程指导下的数学教材,知识系统结构比较严密,而且遵循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特点规律,为学生提供了自由尝试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并且主动探索知识。由于小学生的天性就是爱活动,好奇心促使他们什么事情都向想自己亲自去尝试。新教材中新增加的操作部分,想一想、练一练、做一做、试一试,给学生提供了大量探究与创新的机会,能够充分满足学生主动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需求,有利于培养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提高自己的数学素养。为此,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时,要对教学内容进行认真的研读,对教材中的每一个知识点、每一幅图片、每一个例题、每一个习题都进行仔细的分析与思考,弄清知识的形成过程,准确地把握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深入挖掘知识技能中所蕴含的数学核心素养,并将其作为明确的教学目标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切实地将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到实处。
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積》这一内容时,教师通过对教材进行分析,可以设计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通过动手观察、操作、思考、讨论及归纳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学会利用公式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以此锻炼学生动手能力与推理能力;通过剪一剪和拼一拼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在想一想与看一看中感悟“转化”的数学思想与方法;使学生在探究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并形成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只有教师掌握了教材中所蕴含的核心素养,才能将其融入教学行为中,这样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才能真正得到落实。
二、少创设一些华丽情境,多设计一些数学问题
在新课程标准下提出数学学科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与好奇心。为此,很多数学教师几乎使出浑身解数,挖空心思地创设一些非常华丽的问题情境,使得整个课堂教学氛围异常热烈。这样学生的主体地位及动手能力培养看似得到落实,但浮华形式的背后却折射出一些引人深思的问题。例如,在教学《倒数的认识》内容时,有的教师充分挖掘语文中的汉字倒写资源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如“吞”字上下颠倒是“吴”,“呆”字上下颠倒就是“杏”,让学生初步认识倒数的概念。但值得深思的是,这能否算是一个好的问题情境呢?它又包含了多少数学问题,引发了学生何种数学思维呢?显而易见,这与当前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理念是相违背的。为此,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必须回归自然,回归数学问题。
例如,在教学《用数对确定位置》内容时,教师设计如下数学问题:学校马上要召开家长会,你们是如何向父母介绍自己在班级中的座位的?
生1:我在第4组第2排靠走廊。
生2:我在北边第2组第8排。
(学生们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
师:同学们的说法五花八门,很容易让家长混淆,为了统一说法,我们将横排叫作行,从前排开始为第一行;竖排叫作列,从右边开始为第一列。下面请同学们用数学语言准确地描述自己所在的位置。
生1:我在第1行第6列。
生2:我在第3行第3列。
……
师:同学们描述得非常好。接着我们来玩个“猜猜他是谁”的游戏,一位同学用数学语言描述班级中另一位同学的位置,让其他同学来猜。
该游戏能够帮助学生快速并且熟练地掌握数对的表示方法。情境创设围绕“数对”的问题展开,从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经验出发,通过不断地延伸和拓展,使学生在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了自身的数学学习能力。
三、少开展一些低效活动,多给予一些思考感悟
在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中,虽然教师设计了多种教学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手脑,但是其“心”却未有效地调动,虽然课堂气氛变得更加活跃热闹,可是留给学生自主思考与感悟体验的时间反而变少了。在新课改下,数学教学活动开展的真正目的,是为了向学生提供充分的进行数学活动的机会与平台,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与互动讨论的过程中逐渐理解与掌握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及数学方法,并且获得良好的数学情感体验。为此,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自然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应该是寓科学素养培养于知识技能的教学中,寓数学教学于快乐的体验中,让学生在活动中去感悟其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学会归纳总结数学方法及规律、揭示数学的本质及其内涵,使得学生的数学思维变得更加活跃与灵动。
例如,在教学《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内容时,教师利用两袋0-9的数字卡片,设计了三轮两组学生抽数和排数的比赛:在第一轮比赛中,两组各派一个学生进行抽签,并且将其抽到的数字放在个位上,第二次抽到的放在十位上,以此类推,最后哪个小组抽到的数字组成的四位数最大,则哪个小组获胜。在该轮游戏中,学生的深刻体会是:最关键的是最高位。在第二轮比赛中,两组各派一个学生进行抽签,并且将抽到的数字放在千位上,第二次抽到的放在百位上,以此类推,最后哪个小组抽到的数字组成的四位数最大,则哪个小组获胜。在此轮游戏中,学生体会到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简便方法,如果最高位的数字不同,则直接比较最高位而不需要再看其他的数位。在第三轮游戏中,两组各派一个学生进行抽签,并且由小组成员自行讨论决定最终将所抽数字放在哪个位置,最后哪个小组抽到的数字组成的四位数最大,则哪个小组获胜。这样,不但使得学生对比较大小与数位及每一位数字大小之间的关系有了深刻的认识,而且也考查了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与问题思考能力。在比赛结束时,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是什么?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数位相同时如何比较?数位不同时如何比较?……帮助学生归纳与总结比较的方法,进一步升华学生对知识的认知。这样,教师整堂课的教学将数学知识点与核心素养培养巧妙地融入了三轮比赛过程中,让学生在逐层深入的比赛中感悟体验,掌握与内化数学知识,其数学思维更得到了有效激发。
四、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自然课堂教学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极大挑战,是落实学科育人和提高学科教学质量的必然途径,有利于促进学生数学思维和数学习惯的形成、数学探究态度的端正、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最终达到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与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