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思 刘永霞* 郭建阳 黄绍洁(.贵州省环境科学研究设计院,贵阳 55008;2.贵州省水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贵阳 55008;.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贵阳 55008)
构皮滩电站沉积物分布与磷赋存形态的研究
周 思1,2刘永霞1,2*郭建阳3黄绍洁1
(1.贵州省环境科学研究设计院,贵阳 550081;2.贵州省水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贵阳 550081;3.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贵阳 550081)
乌江渡水库-构皮滩电站江段汇水区域内磷矿开采及化工行业分布密集,大量含磷废水通过地下水及地表径流进入乌江,构皮滩电站为这些含磷废水的主要受纳水体。为掌握构皮滩电站沉积物空间分布情况及沉积物总磷(TP)、磷的赋存形态等特征,于2016年10月在乌江渡水库、构皮滩电站设置8个采样点进行采样,并研究了4个沉积物柱芯磷的赋存形态。结果显示,构皮滩电站沉积物分布呈大坝至库尾逐渐变薄趋势,电站坝前沉积物柱芯长度均为10 cm,库底沉积物开始出现在距离大坝30~60 km之间。乌江渡水库沉积物TP含量在970.52~3626.22 mg/kg,构皮滩电站沉积物TP含量范围在1587.88~6346.10 mg/kg。乌江渡水库沉积物中的磷赋存形态以NaOH-P及HCl-P为主,其中又以NaOH-P居多,其占沉积物TP含量的平均占比为33.91%~49.51%。构皮滩电站沉积物中,磷的主要赋存形态以HCl-P、NaOH-P为主。对比国内其他水库、湖泊,构皮滩电站钙结合态磷(HCl-P)占比明显高于乌江渡水库及其他水库、湖泊的HCl-P占比。
构皮滩电站;沉积物;空间分布;磷赋存形态
乌江是三峡库区上游南岸最大的支流,是贵州省的第一大河流,在保障全省生态安全、调节气候环境、保障饮水、灌溉、发电、航运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乌江干流水能丰富,目前已建成并投入使用10个大型梯级电站,包括普定水库、引子渡水库、洪家渡水库、东风水库、索风营水库、乌江渡水库、构皮滩水库、思林水库、沙陀水库和彭水水库。乌江同时也是长江上游营养元素的主要来源之一[1]。贵州省已查明的磷矿资源储量居全国第二位,保有资源储量集中在开阳-息烽、瓮安及福泉片区,三者的累计占全省总量的98%。磷化工及磷矿开采企业分布与贵州省磷矿资源分布呈高度一致性。乌江中游乌江渡水库-构皮滩电站江段南岸的开阳-息烽、瓮安及福泉等区域矿产资源高度集中,流域范围内有磷矿实际在开采点28处,磷肥化工在生产企业24家,大型磷石膏渣场5座。磷矿开采及磷肥生产等工业活动使得乌江中游以下TP超标问题突出,严重影响了乌江干流水质。乌江渡水库、构皮滩电站为这些区域内含磷废水的最终受纳水体。因人工筑坝蓄水人为降低了水的流速,水库对磷的滞留率可达到30%~80%[2]。乌江渡水库及构皮滩电站在长期接纳流域内的大量含磷工业废水后,由于水库对磷的滞留效应,大量非溶解态的磷沉淀到水库底泥中。
近年来,贵州省各级人民政府对乌江内主要TP超标河流洋水河、瓮安河流域开展了磷污染流域综合治理,对贾家堰渣场及34号泉眼等重点污染源进行了分期治理,乌江干流及各入河支流的TP浓度呈逐年降低趋势。湖、库中主要磷的来源包括内源性磷和外源性磷,在外源性磷得到有效的控制后,湖、库沉积物中的内源性磷释放会成为水体中磷的主要来源[3]。沉积物中磷的赋存形态是了解沉积物内源磷释放机制和影响因素的重要途径,也是湖泊沉积物-水界面营养盐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旨在通过对构皮滩水库沉积物分布、TP含量及磷的赋存形式的研究,在构皮滩电站外源输入大幅降低后,对乌江流域磷污染的内源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1.1 研究区域概况
构皮滩电站位于贵州省余庆县境内,是乌江流域梯级滚动开发的第五级,距乌江渡水库137 km,控制流域面积43250 km2,占全流域的49%,坝址多年平均流量717 m3/s,坝址多年平均径流量226亿m3。构皮滩水电站坝顶高程为640.5m,正常蓄水位630 m,总库容64.54亿m3,正常蓄水位相对应的水面面积为96.46 km2。电站于2003年11月8日正式开工,2004年11月16日大江截流,2009年7月31日首台机组(5#)投产发电。
1.2 样品采集与分析
1.2.1 底泥样品采集
本次对乌江干流乌江渡水库-构皮滩电站江段设置8个采样点(表1及图1),其中对照样本乌江渡水库1个,构皮滩电站回水范围34号泉眼下游1个,支流洋水河汇入口下游1个,构皮滩电站干流库区3个间隔为30 km采样点,电站坝址前靠泄洪口侧及离泄洪口较远侧点位各1个, 利用无扰动沉积物采样装置采集沉积物柱芯。对所采集到的沉积物柱芯,乌江渡水库按底泥实际淤积厚度上、中、下3层进行分割,按2 cm进行分样;构皮滩电站所采集到的3个柱芯按1 cm进行分割。
表1 乌江干流梯级电站底泥采样点分布表
图1 乌江渡水库-构皮滩电站沉积物采样点位分布图
1.2.2 样品的分析方法
利用选定的方案对田家石畔特大桥进行了托架加固,加固后进行过反复的观察和对比,加固后的托架平顺性保持良好、列车通过时的震颤明显减小,整体加固效果良好。通过对托架螺栓折断原因的分析,建议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特别是在一些重载铁路桥梁上,可以考虑结合将混凝土步行板更换为轻质橡胶步行板,可以有效减轻桥托架动静荷载,从而避免托架病害发生。
(1)底泥TP的测定
称取0.2 g沉积物样品置于坩埚内,在500℃下灰化2h,待至室温,转移至50ml离心管内,加入3.5 mol/L的HCl 20 ml,震荡16 h后,3600 r/min,离心15 min,取1 ml 上清液至25 ml比色管内,用4 mol/L NaOH调节pH至中性,定容至25 ml,加1 ml抗坏血酸,2ml钼酸盐,摇匀,显色15 min,用紫外分光光度计700 nm波长测定吸光度,根据工作曲线获得TP。
(2)磷形态提取及测定
磷形态提取及测定采用Hupffer等发展研究的沉积物磷形态化学连续提取法[4],将沉积物中磷分为五种形态,具体方法为: (1) 1mol /L NH4Cl 在pH = 7 条件下震荡0.5 h,提取NH4Cl-P; (2)0.11 mol /L NaHCO3/0.11 mol /L Na2S2O4,即BD溶液,震荡1 h,提取BD-P; (3) 1 mol /L NaOH,震荡16 h,提取NaOH-SRP; (4)上个步骤中的提取液利用过硫酸钾溶液消解后测定其TP含量,此值与NaOH-SRP 的差值为NaOH-NRP; (5)0.5 mol /L HCl 震荡16 h,提取HCl-P; (6) 残渣在500℃条件下灰化2 h,3.5 mol /L HCl震荡16 h,提取Rest-P。磷形态分类方法是根据不同提取剂和提取条件进行的分类,上述方法中各种磷形态的具体含义为:NH4Cl-P:孔隙水中松散吸附在物质表面的(如铁和CaCO3表面)立即可用的磷;BD-P(SPR): 氧化还原敏感的P,主要指被铁的氢氧化物和锰的化合物约束的磷; BD-P(NRP):有机磷;NaOH-P(SRP):可与OH-离子进行交换的铁、铝金属氧化物约束的磷,无机磷化合物;NaOH-P(NRP):微生物磷,包括碎屑中有机磷和聚磷,以及腐殖酸化合物结合的磷;HCl-P(SRP):碳酸盐结合的磷和磷灰石磷,微量的水解有机磷;HCl-P(NRP):有机磷;Rest-P:有机磷和其他耐火物质中的磷。
2.1 构皮滩电站底泥空间分布情况
根据采样结果,乌江渡水库坝前底泥深度为60 cm。34号泉眼、洋水河汇入点属于构皮滩电站回水范围,但水深小于2 m,水流急缓,河床以乱石与沙砾为主,无沉积物。构皮滩电站1号点属电站库区,水深为12 m,河床为乱石,无沉积物。构皮滩电站2号点水深为60 m,河床为乱石,无沉积物。构皮滩电站3号点距大坝31.75 km,水深为120 m,采集到沉积物柱芯5 cm。构皮滩电站4号点、5号点水深分别为150 m、180 m,采集到沉积物柱芯均为10 cm。8个采样点所采集沉积物水深及柱芯长度见表2。根据采集结果分析,构皮滩电站沉积物分布呈大坝至库尾逐渐变薄趋势,库底沉积物开始出现在距离大坝30~60 km处。构皮滩电站自2009年蓄水发电至2016年采样时共8年时间,电站坝前沉积物柱芯长度均为10 cm,沉积物柱芯长度基本符合相邻地区深水湖库沉积速率的研究结果。根据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对红枫湖、百花湖底泥沉积速率的研究,红枫湖的平均沉积速率1.05 cm/a、百花湖的平均沉积速率1.25 cm/a[5],乌江渡水库的几何沉积速率变化的范围可能在0.46~1.00 cm/a之间[6]。构皮滩电站坝前的沉积物累积速率与前期研究的乌江渡水库沉积速率范围基本一致。
表2 采样点水深及采集柱芯长度
根据对乌江渡水库及构皮滩电站所采集底泥TP含量的测定结果,乌江渡水库沉积物TP含量在970.52~3626.22 mg/kg,构皮滩电站沉积物TP含量范围在1587.88~6346.10 mg/kg。乌江渡水库沉积物中表层的TP含量明显高于底层TP含量,上部沉积物TP含量均值为3097.57 mg/kg,中部沉积物TP含量均值为2198.01 mg/kg,下部沉积物TP含量均值为1431.05 mg/kg。构皮滩3号点TP含量在1587.88~5222.26 mg/kg之间,TP含量随沉积物深度逐层下降。构皮滩电站4号点沉积物TP含量在2108.68~6346.10 mg/kg,表层沉积物TP含量均值为5621.79 mg/kg,中层沉积物TP含量均值为2614.99 mg/kg,底层沉积物TP含量均值为4733.65 mg/kg,TP含量表层>底层>中层。构皮滩电站5号点沉积物TP含量在1837.06~4109.02 mg/kg,表层沉积物TP含量均值为3476.30 mg/kg,中层沉积物TP含量均值为2550.42 mg/kg,底层沉积物TP含量均值为3506.20 mg/kg,TP含量底层>表层>中层。
乌江渡水库及构皮滩电站沉积物的主要磷污染来源分为2类:一类是工业污染源,包括受大型磷石膏渣场高浓度含磷渗滤液污染的地下水及磷化工企业生产废水;另一类为网箱养殖产生的饵料残渣及鱼类粪便。乌江渡水库入库河流息烽河支流大干沟河、桂花泉等曾经受到开磷矿业集团贾家堰渣场渗滤液渗漏污染,2001年对大干沟河的监测数据显示TP浓度高达112 mg/L[7],近年来开磷矿业集团针对大干沟河、桂花泉及贾家堰渣场进行了污水回用及渣场防渗等治理措施,到2016年息烽河口TP年均浓度能够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乌江渡水库沉积物来源的工业污染源得到大幅减少。另一主要污染来源于网箱养殖业所产生的磷,据2016年渔业养殖现状调查数据显示,乌江渡水库的网箱养殖面积为76.03万km2,年产量为26962 t,据估算每年有350.07 t磷进入水体。构皮滩电站磷污染的主要工业污染源为位于乌江渡水库坝下右岸1 km处34号泉眼及洋水河、瓮安河等磷矿、磷化工企业分布密集的入库支流。34号泉眼受开磷矿业集团交椅山渣场渗漏污染,自2009年2月开始排放高浓度含磷废水至乌江干流,污染初期监测得到的TP浓度为878.99~8344.77 mg/L[8],2013-2016年枯水期TP平均浓度为328.96 mg/L,平水期249.34 mg/L,丰水期170.94 mg/L。根据2014年乌江渡(三)水文站所测水文数据与34号泉眼下游TP浓度计算得出34号泉眼下游年TP通量13148.17t,开磷矿业集团虽然先后实施了34号泉眼一期、二期、三期治理工程,但目前34号泉眼污染并未完全消除。洋水河、瓮安河两条主要入库支流由于流域内磷矿、磷化工企业分布较多,洋水河、瓮安河监测断面的TP浓度一直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乌江渡水库的网箱养殖面积为18.83万km2,年产量为1.05万t,每年产生136.96t磷直接进入库区进入水体。
本次研究结果与国内及相邻地区水库、湖泊沉积物TP含量相比,乌江渡水库、构皮滩电站TP含量远高于表3中其他水库、湖泊[9-14],构皮滩电站TP含量又高于乌江渡水库。相较其他水库、湖泊污染源以生活源及网箱养殖等来源为主,乌江渡水库及构皮滩电站长期受到高浓度含磷地下水及地表水污染,非溶解态大颗粒磷逐渐沉降到水库底泥中,使乌江渡水库、构皮滩电站TP含量处于较高水平。
表3 国内水库基本信息及沉积物TP含量对照表
2.3 构皮滩电站底泥赋存形态
乌江渡水库沉积物中的磷赋存形态以NaOH-P及HCl-P为主,其占比分别为33.91%~49.51%、16.07%~29.16%,NH4Cl-P平均占比为0.34%,为所有磷赋存形态中占比最低的形态。在NaOH-P中,以NaOH-SRP磷为主,其平均占比占TP含量的32.77%,上部沉积物NaOH-P均值为1276.26 mg/kg,中部沉积物NaOH-P均值为960.12 mg/kg,下部沉积物NaOH-P均值为502.78 mg/kg,上、中、下部NaOH-P含量与TP含量变化趋势一致,呈逐级下降趋势。以HCl-P赋存形态的磷占比呈随沉积物深度的下降而升高的趋势,上部沉积物HCl-P平均占比为18.80%,HCl-P均值为584.61 mg/kg,中部沉积物HCl-P的平均占比为19.89%,HCl-P均值437.13 mg/kg,下部沉积物HCl-P的平均占比为28.05%,HCl-P均值为398.53 mg/kg。所有乌江渡水库沉积物磷赋存形态中,NaOH-P>HCl-P>BD-P>Rest-P>NH4Cl-P,以NH4Cl-P形态赋存的磷占比最低,平均占比为0.34%。
构皮滩电站3号点、4号点及5号点沉积物中,磷的主要赋存形态均以HCl-P、NaOH-P为主。构皮滩电站3号点所采沉积物中,NaOH-P占TP含量的平均占比为15.57%~35.84%,HCl-P的平均占比为27.80%~37.32%。表层HCl-P含量明显高于底层HCl-P含量,呈逐级降低趋势;NaOH-P含量分布趋势与HCl-P分布趋势相反,由表层到底层逐渐升高。在磷的赋存形态中,HCl-P>NaOH-P>BD-P>Rest-P>NH4Cl-P。
构皮滩电站4号点所采沉积物磷赋存形态中,HCl-P的平均占比为30.05%~43.64%,NaOH-P占TP含量的平均占比为30.13%~39.81%,NH4Cl-P占比最低,为4.07%。上部沉积物中,HCl-P含量均值为2009.42 mg/kg,NaOH-P均值为1782.85 mg/kg, TP含量平均占比上HCl-P为35.83%,高于NaOH-P的33.36%;中部与底部沉积物中NaOH-P与TP含量平均占比高于HCl-P,NaOH-P均值分别为1980.34 mg/kg、1870 mg/kg。所有赋存形态中,HCl-P>NaOH-P>BD-P>Rest-P>NH4Cl-P。
在构皮滩5号点所采集的沉积物中,磷的赋存形态以NaOH-P为首位,占沉积物TP的26.77%~40.22%;其次为HCl-P,其沉积物TP占比为28.75%~42.86%。上部沉积物中NaOH-P含量均值为1194.39 mg/kg,HCl-P含量均值为1131.07 mg/kg,中部沉积物中NaOH-P含量均值为1126.42 mg/kg,HCl-P含量均值为887.35 mg/kg,底部沉积物中NaOH-P含量均值为1450.24 mg/kg,HCl-P含量均值为1133.27 mg/kg。除中部沉积物中HCl-P平均占比高于NaOH-P平均占比,上部与底部沉积物NaOH-P平均占比高于HCl-P平均占比。所有赋存形态中,NaOH-P>HCl-P>BD-P>Rest-P>NH4Cl-P,以NH4Cl-P形态赋存的磷占比最低,平均占比为6.73%。
从磷赋存形态来看,对比国内其他水库、湖泊,构皮滩电站钙结合态磷(HCl-P)占比明显高于乌江渡水库及其他水库、湖泊的HCl-P占比。在对鄱阳湖、东湖、红枫湖等沉积物赋存形式的研究中[11,15,16],发现以NaOH-P形态赋存的磷占比均高于HCl-P占比。构皮滩电站HCl-P含量较多的原因可能直接与磷污染物来源相关,上述研究中的湖、库污染来源主要为生活源及网箱养殖等,NaOH-P是上述湖、库沉积物磷的主要形态。HCl-P为钙结合态磷,主要包括难溶性碳酸钙矿物,包括羟基磷灰石、过磷酸钙等[17]。HCl-P是沉积物中较为惰性的磷形态, 稳定性较高,难以被生物利用,一般情况下被看作是永久性磷汇, 赋存形态受到pH值影响,在弱酸性条件下会有少量的释放。构皮滩电站磷污染的主要来源为34号泉眼、瓮安河流域的工业源,根据对乌江渡水库至楠木渡磷迁移转化的机制研究[8],34号泉眼中主要污染物质为大颗粒含磷物质,并逐渐沉淀成为底泥,这可能是构皮滩电站沉积物中HCl-P占比高于其他湖、库的主要原因。易于释放的NH4Cl-P在构皮滩水库沉积物中比重最小,在三个点位中NH4Cl-P的平均占比为1.67%、4.07%及6.73%。
图2 乌江渡水库、构皮滩电站沉积物磷赋存形态分布图
(1)构皮滩电站自2009年蓄水发电至2016年采样时共8年时间,构皮滩电站沉积物分布呈大坝至库尾逐渐变薄趋势,库底沉积物开始出现在距离大坝30~60 km处。电站坝前沉积物柱芯长度均为10 cm,沉积物柱芯长度基本符合相邻地区深水湖、库沉积速率的研究结果。
(2)乌江渡水库沉积物TP含量在970.52~3626.22 mg/kg,构皮滩电站沉积物TP含量范围在1587.88~6346.10 mg/kg。乌江渡水库沉积物中表层的TP含量明显高于底层TP含量。构皮滩3号点TP含量在1587.88~5222.26 mg/kg之间,TP含量随沉积物深度逐层下降。构皮滩电站4号点沉积物TP含量在2108.68~6346.10 mg/kg,TP含量表层>底层>中层。构皮滩电站5号点沉积物TP含量在1837.06~4109.02 mg/kg,TP含量底层>表层>中层。相较其他水库、湖泊污染源以生活源及网箱养殖等来源为主,乌江渡水库及构皮滩电站长期受到高浓度含磷地下水及地表水污染,非溶解态磷大颗粒磷逐渐沉降到水库底泥中,使乌江渡水库、构皮滩电站TP含量处于较高水平。
(3)乌江渡水库沉积物中的磷赋存形态以NaOH-P及HCl-P为主,其中又以NaOH-P居多,其占TP含量的平均占比为33.91%~49.51%。构皮滩电站3号点、4号点、5号点沉积物中,磷的主要赋存形态均为HCl-P、NaOH-P为主。对比国内其他水库、湖泊,构皮滩电站钙结合态磷(HCl-P)占比明显高于乌江渡水库及其他水库、湖泊的HCl-P占比。构皮滩电站磷污染的主要来源为34号泉眼、洋水河及瓮安河流域的工业源,34号泉眼中主要污染物质为大颗粒含磷物质,并逐渐沉淀成为底泥,这可能是构皮滩电站沉积物中HCl-P占比高于其他湖、库的主要原因。
[1] 向鹏,王仕禄,卢玮琦,等.乌江流域梯级水库的氮磷分布及其滞留效率研究[J].地球与环境,2016,44(5):492-591.
[2] Billen G,Lancelot C,Meybeck M,et al. N,P and Si retention along the aquatic continuum from land to ocean[C]// Mantoura RFC,Martin J M,Wollast R.Ocean Margin Processes in Global Change.Berlin: John Wiley&Sons,1991:19-44.
[3] 胡鹏,姚义鸣,胡智弢,等. 盐碱地区沉积物磷释放特性及影响因素[J].环境工程学报,2013,7( 9) : 327-332.
[4] Hupfer M,Gfichter R,Giovano R, et al.Transformation of phosphorus species in settling seston and during early sediment diagenesis[J]. Aquatic Sciences,1995, 57( 4) : 305-324.
[5] 王雨春.贵州红枫湖、百花湖沉积物-水界面营养元素( 磷、氮、碳) 的生物地球化学作用[D]. 贵阳: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2001.
[6] 杨玉雪,向鹏,卢玮琦,等.贵州乌江渡水库沉积速率及碳氮埋藏通量估算[J].地球与环境,2017,45(1):66-73.
[7] 丁坚平,毛健全,杨先寿,等.大干沟岩溶地下水磷污染评价[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2001,30( 1) : 16 -19.
[8] 林少华, 丁坚平, 刘杰,等.贵州乌江渡水电站至楠木渡磷迁移转化机制分析[J].地下水,2011,33(2):17-19.
[9] 刘浏,刘晓端,徐清,等.密云水库沉积物中磷的形态和分布特征[J].岩矿测试,2003,22( 2) : 81-85.
[10] 秦丽欢,曾庆慧,李叙,等.密云水库沉积物磷形态分布特征[J].生态学杂志,2017, 36( 3) : 774-781.
[11] 王敬富,陈敬安,曾艳,等.贵州红枫湖沉积物磷赋存形态的空间变化特征[J].湖泊科学,2012,24( 5) : 789-796.
[12] 方志青,李存雄,张明时,等. 百花湖、阿哈水库底泥及营养盐蓄积量的估算[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2009,27( 4) : 30-33.
[13] 翁圆,苏玉萍,张玉珍,等.福建山仔水库不同季节表层沉积物内源磷负荷分析[J].湖泊科学,2014,26( 6) : 871-878.
[14] 张琳,毕永红,胡征宇,等. 三峡水库湖北段沉积物磷形态及其分布特征[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1,32( 6) : 6-9.
[15] 向速林, 周文斌.鄱阳湖沉积物中磷的赋存形态及分布特征[J].湖泊科学, 2010, 22(5):649-654.
[16] 孟春红, 赵冰.东湖沉积物中氮磷形态分布的研究[J].环境科学,2008,29(7):1831-1837.
[17] 骆伙仁.湖库沉积物中磷的化学形态研究综述[J].广州环境科学,2012,27(1):6-9.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sediments and phosphorus forms of sediments Goupitan Reservoir
Zhou Si1,2,Liu Yongxia1,2,Guo Jianyang3, Huang Shaojie1
(1.Guizhou Environmental Science Research and Design;2. Key Laboratory of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and resource utilization research, Guiyang 550081;3. Institute of Geochemistr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Guiyang 550081,China)
Phosphate mining and chemical industry are densely distributed in the catchment of the Wujiangdu reservoir-Goupitan Reservior segment in Wujiang River. Large amounts of phosphorus wastewater directly enter Wujiang River through groundwater and surface runoff.To study the characteristic of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sediments and the amounts of total phosphorus (TP) and phosphorus forms in sediments of Goupitan Reservoir, 8 sediment samples are observed and analyzed from Wujiangdu Reservoir and Goupitan Reservoir in October 2016.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sediment distribution tends to be thinner from the dam to the rear of the reservoir. The length of sediment core in the dam is about 10cm. Sediments at the bottom of the reservoir began to appear between 30-60 km to the dam. The total phosphorus in Wujiangdu Reservoir sediment ranged from 970.52-3626.22mg/kg. The total phosphorus in Goupitan Reservoir sediment ranged from 1587.88-6346.10 mg/kg.NaOH-Pand HCl-P were the main forms of phosphorus in Wujiangdu reservoir sediments,and the amounts of NaOH-P are more than HCl-P. NaOH-P and HCl-P were the main forms of phosphorus in Goupitan reservoir sediments. Compared with the sediments of several lakes and reservoirs in different areas, the percentages of HCl-P a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Wujiangdu reservoir's sediments and others'.
Goupitan reservoir; sediments; spatial distribution; Phosphorus forms
乌江流域水体达标方案。
2017-06-12; 2017-07-20修回
周思(1984-),女,工程师,从事生态环境保护、环境规划、饮用水保护等研究。E-mail: 52723765@qq.com
刘永霞(1976-),女,研究员,从事水生态环境保护、环境规划、饮用水保护等研究。E-mail: 38066168@qq.com
X824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