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健 (北京教育学院体育与艺术学院,100009)
单元视角下体育学习评价结构及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李健 (北京教育学院体育与艺术学院,100009)
评价是一个运用标准(Criteria)对事物的准确性、实效性、经济性以及满意度等方面进行评估的过程。评价(Evaluation)指通过评价者对评价对象的各个方面,根据已确定的评价标准进行量化和非量化的测量过程,评价是对结果的有效测量,最终得出一个可靠的并且有严密逻辑的结论,因此评价需要准确、实效,评价需要有依据、有标准。
单元教学一般由多个课时完成,以一个完整的教学内容作为一个单元的教学,并综合利用各种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策略,通过一个阶段的学习让学生完成对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与技能单元的学习。目前,体育单元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中,体育教师更多地是以技术、技能学习为主制订单元教学计划和学习策略,对于过程中学生的情感态度、品德、态度等方面关注不够;在评价过程中对学生自我评价、相互评价的操作方式研究不够。从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进一步研究、思考“单元视角下体育学习的评价结构及评价指标”,对提升体育教师的教学评价能力、全面评价学生学习的操作策略,以及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评价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对评价有具体的要求。在体育课堂学习评价中,从国家层面给了教师更多的空间和自主,在评价细则方面未给出具体的、细化的评价指标,由于没有具体的操作指标,有些评价手段流于形式、操作性不强;同时评价中过于强调运动技能和体能的评价。
目前,体育学习评价存在的问题:
1.对过程性评价仍停留在狭隘的、概念的理解,过程性评价的操作方式不完善。
2.单元教学设计有三维目标,但在具体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以技能学习为主,对学习过程的态度、情感及价值观的形成关注不够。如,在教学实践中,体育教师设计的单元教学计划一般包括:单元目标(三维目标)、单元教学策略、课时或课次安排、每课次的教学内容及教学重点与难点、每课次的教学手段措施,对于态度、情感目标的实现手段及评价措施关注不够。因此,从单元教学的角度,建议基于学生全面发展和能力培养的视角,应补充和完善单元学习评价维度、指标和评价策略,同时体育教师可结合具体内容特点和学生学段特点,确定单元学习评价的可操作指标及评价方式。
1.体能评价指标(健康体能和运动技能相关的体能)。
2.知识与技能评价指标(体育知识与完成专门动作的能力)。
3.学习态度、情绪情感与意志品质表现(学习态度基于学习任务评价,情绪情感调控与意志品质和克服困难及解决问题的坚持性等)。
4.道德行为、健康行为与合作精神(健康行为指参与体育学习的积极性、持久性等)。
根据具体的体育学习任务,运用多种现代教育评价策略和技术手段,细化四个维度的二级指标,并确定观察点,通过课堂观察、口头评价、测验(技术与技能评定、体能素质测验)、展示、连续性“即时反馈记录单”的动态过程的记录、量表评价记录、反馈等方式,使教师与学生共同对体育学习过程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的动态评价体系(见图1)。
图1 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生体育学习评价结构
单元教学有以下特点:
1.使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的系统性、连贯性。
2.在一定的教学单位中课时内容安排有一定的弹性和灵活性。
3.单元教学提供给学生的是完整的知识体系并符合学生技能学习规律。
4.为评价学习目标的达成提供了时间的保障和空间的合理性。
因此,单元教学计划的制订,单元学习过程的监控,以及单元学习评价指标应遵循科学设计、学习过程监控、学习效果评价,而评价应综合、全面、可操作。基于单元体育学习评价构想,构建以教学单元为单位的学生评价的方法路径(见上页图2)。
图2 以教学单元为单位的学生评价的方法路径
1.细化多维目标,进行任务分解
学生单元体育学习及学习评价应该是师生双方共同完成的任务,细化多维目标,进行任务分解的目的是使学生和教师都明确操作指标,共同达到学习成效。因此,要明确单元教学目标,细化可操作指标,同时使学生通过评价过程,更加明确学习目标,进行学习监控,养成自主学习、自我合理评价的意识和习惯,达到在高年级“学段”能够监控自己的学习,制订体育学习计划,实现终身体育的教学目标。根据体育课堂教学结构,构建体育学习评价指标结构及指标建议(见表1)。
2.单元视角下学习评价应“多方向、多维度、多元化”
体育学习评价应该是双向的、“双主体”的,使学生明确单元学习目标、评价指标,不仅能使学生有主人翁的参与感;同时为学生指明单元学习努力的方向;另外,消除学生对教师的隔阂,更有利于融洽师生关系。因此,单元视角下的学习评价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表1 单元视角下体育学习评价指标体系
第一,评价主体从单向性向多方向发展——单元学习前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并基于学习内容有简单、便于操作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评价指标,使学生的自评、互评有依据,使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并在学习过程中知道自己的学习情况,提升对自我认知的能力,也为培养学生进行自我监控学习、制订体育学习计划奠定了基础。
第二,单维度评价转向多维度方向——单元学习评价过程中既关注技能学习的效果,同时要基于具体学习内容的特点和“不同学段”学生学习特点,关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情感体验、健康行为养成和道德品德形成过程的评价。
第三,评价方法和评价工具由单一性向多元化转变——可通过课堂观察(基于学习内容简单的观察量表),口头评价(自评、互评、教师评),测验(技术与技能评定、体能素质测验),展示,不同教学情境下及突发事件中学生的表现(自评、互评、教师评)以及课后学生的学习反馈等对单元学习成效进行多元、综合评价。
以单元内容为学习时程,观察记录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通过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学习自我观察量表),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和任务,明确评价指标和观察点,使评价有依据;并通过连续性的过程和不断反馈,使评价的过程性、形成性评价落到实处。
体育教学中,基于学生的自评、互评更多地在课堂中随机进行,如:有的教师先用展板给学生呈现评价标准;小学学生的自评、互评时,要大声给出结果(如优秀、好、10分等)。从课堂教学观察的角度,为更好地完善评价的效果,改变目前现状,教师应根据学生学习规律、学段特点、内容特点及过程评价,按照“单元视角下的体育学习评价指标体系”,将学生自评、互评内容细化为课堂学习评价可操作的指标,并在课前或课中使学生明确操作方式和评价指标,同时将其评价结果记录在案(口头和记录相结合),另单元教学后应关注单元学习体验,学生自评与互评准则及课后评价反馈记录(见表2)。
评价反馈不仅仅是一种为教师们提供了解学生内心世界的方式,还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学习行为。因为教师们在目标统领下,根据具体内容特点、学段特点、情境特点、环境特点,确定评价指标,需要理解教学、理解教材、懂得学生、懂得“不同学段”的学习和评价规律,这个过程,是教师们学会研究、学会理解学生、学会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是教师们专业发展的过程。
[1]潘绍伟,于可红.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6.
表2 学生自评与互评准则及课后评价反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