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骥才
仿古街,请三思而后行
冯骥才
当前,愈来愈多的城市都头脑发热地想干一件事,建造一条仿古街。
这不幸地应验了二十年前大规模城市改造时,我们说过的一句话:等到把真的拆光了后,就要造假的了。
记得上世纪末天津拆除那条著名的老街——估衣街时,我写过一篇文章《老街的意义》。我说“一个城市的街道就像一棵树的千百棵根须,其中最粗的根就是这城市的老街,它深深扎在城市生命的深处,也深深扎在自己的记忆里;它是城市活着的物质遗存,也是城市宝贵的精神遗产”。然而时至今日,只有为数不多的城市留下了这种货真价实、具有深刻记忆价值的老街,比如福州的三坊七巷、屯溪老街和平遥城中的四大街。
历史是一次性的。如果毁掉,永远不会再生。可是当城市的历史遗存差不多拆光,偏偏又要开展旅游了,拿什么给人看?独特的历史文化是城市最重要的旅游资源——可是等明白过来为时已晚,世上没有后悔药,只有一个办法,就是仿古造假。于是“仿古街”(明清一条街)应运而生。
这里最大的问题,不是该不该“造”,而是造什么,怎么造,造成什么样。
造仿古街大多是先从城市幸免拆除的残存的一条老街开始的。当这种奄奄一息的老街,一旦被发现还有点油水,有点说头,有旅游价值,就开始大兴土木,大做文章,大举开发。
一套公式化的做法是,先从这条街的历史里找依据、找故事、找卖点,然后找投资、找开发商、找钱,再找规划设计、找古建施工队、找各种仿古构建与装饰公司和工厂;现今,随着仿古街热,这种专业的规划团队、古建队、装修队、光彩公司愈来愈多。所谓的规划就是把老街改做一条纯粹的商业街、购物街;与商业无关的一律抹去。沿街两边全是新建的商铺,模样大同小异,很少再顾及当地的历史特色。青一色木雕花窗,青砖粉墙,油漆彩画,牌匾高悬,红灯高挂;阔绰一些的店铺门口摆一对石狮,既无地域特点,也看不出哪朝哪代,像两排粗俗的古装电视剧里的演员花花绿绿站在街道两边。现在的古装电视剧演员的服装不也是胡编乱造,看不出哪朝哪代吗?统统称它“明清一条街”就是了。然后将街面的老石板换成新石板,栽木植花,再仿照西方城市步行街摆上长椅条凳,供游人歇脚。为了证实这是“老街”,便象征地留下几幢老屋,却也粉刷一新,或者干脆翻盖,加大尺度,扩大店面。有的则把本地几个老字号硬塞进来,以壮“老街”声色。
然后是动迁,将原住民统统请出去,另地安置。原住民是老街的主人,也是灵魂,他们身上保留着老街代代相传的记忆与情感。把他们请去,老街还剩下什么?只剩下街名,街名能成为旅游的卖点。因此,如今各地的仿古街除去街名,其它基本是一个模样。就像当年造新城那样,彼此抄袭,结果千城一面;这种造仿古街还是彼此模仿,结果也一定是千街一面。
跟着是招商。商家来自各地,商品也来自各地,连旅游纪念品也来自全国各地,本地历史文化的特色难以寻觅,何处寻觅?待到节假日外地游客蜂拥而至,热烘烘逛店、购物、餐饮拍照,回去一看照片,如果不仔细辨认,无法看出这是在哪个城市的“老街”上拍照的了。
由千城一面到千街一面,不是一种城市文化的悲哀吗?
说白了,过去拆真的,是只为了赚钱,现在造假的,还是只为了赚钱。仍旧没把城市的文化、个性和精柛当做一回事。虽说这种仿古街也带来了一些城市旅游的消费收益,但它捧给外来游人的不是自己的个性与精华,而是一种打着老街幌子的粗鄙化、低品质的“旅游产品”,它还破坏了城市仅存无多的一条老街,灭掉了城市生活的一条深远的根。
其实,从旅游角度看,愈是原真的,愈有旅游价值。历史街区的价值是多种的,有见证价值、记忆价值、文化价值、研究价值、使用价值、审美价值和旅游价值。失去前边诸多的价值就没有旅游价值,减少前边诸多的价值就降彽了旅游价值。
老街是破旧的,当然需要焕发它的活力,但要焕发的是历史的活力,还有历史的魅力。
请不要对老街再用“开发”这个词,改用“修缮”吧。
在修缮一条老街时,请多听听专家的建议,也听听原住民的意见,请尊重城市的历史与文化,三思而后行。
责任编辑:黄定坤
部分地区城乡建设频现“造假风”冯骥才:不能任由不懂文化的人胡来
冯骥才在媒体上署名发表《仿古街,请三思而后行》一文,写道,“最大的问题,不是该不该‘造’,而是造什么,怎么造,造成什么样”,发人深省。
对当前城乡种种“改造乱象”,冯骥才表现出忧虑:“你的老家被改造成了一个假威尼斯,你的乡愁将安放何处?现在假威尼斯、假哈尔施塔特都建起来了。反过来想一想,为什么人家不建一个假西塘、假平遥?”
“人们愿意看真东西,没人爱看假东西。如果为了盈利拆掉仅存无多的宝贵历史遗存,改建假洋建筑或仿古建筑,那就是非常无知甚至愚蠢。”
在文化体制改革的推动下,公共文化设施运营主体更加多元化,冯骥才对此提醒,“对于企业来说,想要盈利很正常,但要通过活化历史文化自身魅力的方式运营。政府对运营企业和社会主体的文化素质要有严格的考核,不要只看投资额大小,不能交给不懂文化的人去经营。”
而对于真正的文化遗产,冯骥才说,要运用创造性的方式,把历史文物变活,让它能够与当代人交流,使人们从中认识历史、传承智慧、丰富心灵。这就是一种很好的保护。“有一种保护方式叫‘活化’,就是让历史变得鲜活起来。历史虽是过去时,但历史是有生命的。”
冯骥才举例说,奥地利梅尔克修道院,从大门往里有几十米左右长廊,穿过它才能到达大殿,一览里面的辉煌;长廊两边一无所有的白墙,装配了电影设备,播放的是怀旧式棕色调的影片——19世纪的维也纳大街。“街上的行人马车迎面走来,有打着伞的女士,牵着小狗的老人;游人从外往里,好像逆走入时空隧道,一点一点进入了历史时光,去欣赏修道院里边的历史精华。”
“这就是活化历史,用创造性的方式让历史说话,却一点儿也没破坏文物,”冯骥才说,“我们要保护文化遗产,决不是让它搁在那儿,成为和我们没有关系的东西。活化需要高明的创意,需要懂得文化,不懂就会乱来,只想赚钱就会胡来。文化遗产不是一块泥,想怎么捏就怎么捏。文化遗产是有尊严的。”(摘自:新华网,作者:刘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