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之苗窍在舌头
舌与心的关系密切,舌头起泡、生疮、刺痛,多为心火所致;舌的活动不佳、言语不灵、味觉减退,多为心窍不开。现代社会物质充足,很多人都不满足舌的味蕾,实际也是满足不了心的欲望。人的心不安静了,自然尝不出食物本来的味道,而不断诉求各种“过瘾”味道的刺激。
刘兵中国中医科学院 博士
舌,《说文解字》谓:“在口内,所以言也,别味也。”舌既是“言为心声”心声的表达器官,又是味觉神识的载体。中医认为,“心主舌……在窍为舌”(《黄帝内经》),舌是直接可以反映心神活动的。就文字溯源的角度,舌与蛇有密切关联,舌字形源于蛇,蛇字音源于舌,它们的共同性是:阴柔而具有攻击性(人的舌主要表现为言语的攻击和性的挑逗),神秘而充满灵动,冷漠而富有热情,展示原欲力且极具诱惑。英国杰克·特里锡德在《象征之旅》里谈到:“在雕塑和绘画中常表现为长长伸出的舌头是进攻和防御的重要象征符号,因为舌头是人体中唯一可以表现得如此让人心惊胆战的器官。”
舌头除了是“心之苗窍”之外,还是肾气所结聚之处,《黄帝内经》所谓“肾根于涌泉,结于廉泉”——廉泉即是舌下两孔(唾液腺口),而足太阴肾经本身也“挟舌本”。尤为重要的是,在道家修炼体系里,舌与上腭是加强任督二脉沟通的“上鹊桥”。无论肾气所关,还是任督所涉,舌是带有生殖及性原欲力的敏感性的。成人男女之间,舌的各种动作,如伸舌、舔唇、舌吻等,都极具性的诱惑或挑逗,可以激发或加强彼此之间性的渴望及迸发。而且,在有些文化中,舌头被认为是性器的象征。
如果说舌的欲望是性的欲望、生殖欲望,其何尝不是心的欲望。舌与心的关系较之肾来说,更为密切。首先,就外观形象而言,舌的圆润、柔软、色红,与心很像;就其功能特点来说,舌的敏感、灵动、柔韧,与心也大略相同。舌头起泡、生疮、刺痛,多为心火所致;舌的活动不佳、言语不灵、味觉减退,多为心窍不开。现代社会物质条件的充足,让很多人都满足不了舌的味蕾,实际也是满足不了心的欲望,或者是心的躁动使然,当然与脾胃之气的衰退也有关系。人的心不安静了,自然尝不出食物本来具有的味道,如“五谷为养”的米饭、馒头自有的香甜,而不断诉求各种“过瘾”味道的刺激。人在各种情绪伤害中特别想吃某些东西,或者特别不想吃东西,均是七情伤心所致,以填补心灵的创伤。
舌与口组合一起,是语言表达的主要阵地,可作“口舌之争”,亦可图“口舌之快”。《易经》释“兑”卦为口舌,是“取口舌为言语之具”(孔颖达)。“兑”字加个“讠”即为“说”,加个“忄”即为“悦”,这说明语言本是可以让人愉悦的,如《圣经》所言“智慧人的舌头,为医人的良药”,《增广贤文》也有“良言一句三冬暖”的正能量提示。但语言的口舌是一把双刃剑,如《增广贤文》下一句即是“恶语伤人六月寒”。《圣经》强调“要禁止舌头不出恶言,嘴唇不说诡诈的话”,佛家更是讲究“不造口业”。口业与身业、意业一起,是为三恶业,口业里有妄语(虚谎之语)、绮语(秽浊之言)、两舌(挑拨之言)、恶口(恶毒之语)。管住口舌,不是不说话,而是存好心,说好话。实在管不住,那就止语、莫言吧。关于莫言的禅意:①人在心在,无需多辞。②观棋闭嘴,观人少议,观世无言。③清者自清,浊者自浊。④说多失信,话多耗气。⑤人平不语,水平不流。⑥善护念,善护口。易曰:吉人寡语。佛曰:不可说。若难以止语,则也需慎言,如古希腊哲学家芝诺说:“我们生就一条舌头和两只耳朵,以便我们听得多些,说得少些。”阿根廷作家科尔顿说:“人有一双眼,但只有一条舌头,所以我们要加倍地观察,而不是要饶舌。”
中医既讲“养舌”之法,又讲“舌养”之术。固肾气及开心窍,可以养舌头;而“运舌吞津”又可以滋养肾气,舒舌宁舌可以宽心静心。“运舌吞津”即是将舌头置于口唇内与牙齿之间,来回转动,待满口津液时将津液吞下,有益肾补脑之功,继而可增智、增志,及收住妄动的心火。舒舌是将舌头平展放松,并向两侧舒展开,舒舌则舒心,宽舌则宽心,此时你会发现两侧嘴角会在舒舌的轻轻动作下微微上抬,也即是微笑状态。心开了,人才会真正微笑。
“运舌吞津”是将舌头置于口唇内与牙齿之间,来回转动,待满口津液时将津液吞下,有益肾补脑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