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会玲
(行唐县人民医院,河北 石家庄 050600)
微生态制剂在儿科消化性疾病治疗的应用分析
李会玲
(行唐县人民医院,河北 石家庄 050600)
目的 掌握微生态制剂在我院儿科消化性疾病治疗中的使用情况。方法 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我院儿科开具的治疗消化性疾病处方中应用微生态制剂的处方219张,分析微生态制剂使用的合理性与规范性。结果 微生态制剂主要用于腹泻占处方总数31.05%;使用药物中整肠生、丽珠肠乐和妈咪爱为主要用药。与止泻药合用频率较高,占处方总数35.90%。无两种或两种以上微生态制剂合用现象。结论 微生态制剂在儿科消化性疾病的治疗中,使用合理,规范。
微生态制剂;儿科;消化性疾病
微生态制剂是利用正常微生物或促进微生物生长的物质制成的微生物制剂,具有调节微生态平衡,防治疾病和提高人体健康水平[1]的作用。随着微生态制剂工艺的日趋成熟及大量的国内外临床研究,微生态制剂开始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本文对本院儿科消化性疾病处方进行汇总分析,内容如下。
选取从2013年2月~2014年2月在我院儿科开具的治疗消化性疾病的处方352张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应用微生态制剂的处方219张。微生态制剂联用102张,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117张。对微生物制剂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判断微生态制剂的使用是否合理。
2.1 微生态制剂在儿科消化性疾病中的应用情况
本次从我院抽取的352张儿科消化性疾病处方中,使用微生态制剂的处方有219张,在各类儿科消化性疾病的具体应用情况见表1。
表1 微生态制剂在儿科消化性疾病中应用情况(n,%)
2.2 本院微生态制剂的使用情况
本院共使用微生态制剂10种,主要为整肠生、丽珠肠乐、妈咪爱(美常安)、培菲康、亿活、爽舒宝。各微生态制剂使用情况见表2。
表2 微生态制剂使用情况(n,%)
2.3 微生态制剂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情况
本次抽取的设计微生态制剂的219张处方中,微生态制剂单独使用的处方102张,占处方比例46.58%,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处方117张,占处方比例53.42%,具体联合使用情况见表3。
表3 微生态制剂联合用药情况(n,%)
3.1 消化性疾病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我院儿科收治的消化性疾病主要以腹泻、肠炎和消化不良为主。引起以上疾病的病因复杂,目前研究发现其主要成因有:1.饮食因素。2.细菌、病毒、寄生虫等侵入人体,破坏人体正常生理环境。3.药物滥用。4.自身免疫缺陷。5.其他疾病导致[2]。微生态制剂主要在肠道发挥调节功效,快速构建肠道微生态平衡从而达到其治疗目的。
3.2 使用较多的药品
本次调查表明,整肠生[1]、丽珠肠乐[1]和妈咪爱(美常安)[1]在我院儿科消化性疾病的治疗中使用较多,本次调查的含微生物制剂的处方中,分别占处方比例29.68%、25.57%和23.74%。以上三种微生物制剂是我院儿科消化性疾病常用药。整肠生对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拟杆菌、消化链球菌有促进生长作用,从而可调整菌群失调,起到治疗细菌或真菌引起的急慢性肠炎、腹泻。也可用于长期服用广谱抗生素引起的肠道菌群失调的防治。丽珠肠乐主要应用于肠道菌群失调引起的急慢性腹泻、便秘,也可用于治疗急慢性肠炎和肠易激综合征。妈咪爱(美常安)多用于儿童消化不良、便秘及肠道菌群失调引起的腹泻等病症。
3.3 药物联合使用情况
在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情况调查显示,与止泻药八面蒙脱石常与微生态制剂联合用于治疗儿童急性腹泻。合用处方42张,占处方总数35.90%。微生态制剂在肠道发挥作用,八面蒙脱石可在肠道表面形成保护屏障,避免肠道细胞被病原体损害[3]。微生态制剂对酸敏感,在肠道碱性条件下发挥作用,与抗酸药合用,可减少其在胃液对其破坏作用,合用处方33张,占处方总数28.21%。与促胃动力药合用,可使其快速进入肠道,发挥作用,合用处方26张,占处方总数22.22%。因此止泻药、抗酸药和促胃动力药均与微生态制剂有协同促进作用。在与抗生素合用过程中,合用处方16张,占处方总数13.68%,低于其他药物的合用比例,微生态制剂对抗生素敏感性较高[4],如需与抗生素药物合用需错时服用,一般服药间隔4-6小时以上。儿童需要在成人的监护下服用,因此与抗生素合用时需特殊医嘱。
综上所述,微生态制剂在我院儿科消化性疾病的治疗中使用较广,且治疗效果良好。但由于微生态制剂多为活菌、死菌及其代谢产物,对人体治疗过程中扔存在一定的风险,在今后的临床治疗中应重点关注,合理用药,保证儿童用药安全。
[1] 张海英,吕 欣,李玉珍.微生态制剂的安全性及其临床应用[J]药物不良反应杂质,2008,10(5):340-345.
[2] 黄 可.浅谈小儿腹泻的病因和治疗方法[J]寻医问药,2011,09(7):63-63.
[3] 金 雪,寿张轩.我院儿科消化性疾病应用微生态制剂的分析[J]中国药师,2009,12(7):941-942.
本文编辑:王雨辰
R96
B
ISSN.2095-8242.2017.034.66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