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
日前,全省基础教育工作会议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专题研讨班在石家庄召开,会议安排部署2017年全省基础教育工作,省教育厅副厅长李胜利就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各项工作进行部署。
李胜利首先总结了2016年全省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取得的成绩。
李胜利指出,一年来,各地各校和广大一线教职员工开拓创新、积极作为,在深化改革推动发展上创造了优良业绩,呈现出亮点纷呈、竞相发展的良好局面。一是坚持抓落实。在狠抓落实上动真碰硬、苦下功夫,将国家和省关于基础教育的发展战略落到了实处,确保了各项目标任务的顺利实现。二是坚持促改革。按照赵克志书记“加快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在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各学段出台和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为全省基础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三是坚持谋创新。鼓励地方和学校大胆创新,并将成型的经验持续深入下去、创新开来。如石家庄市的学区制改革、集团化办学和邯郸市谋划实施的“四项改革”,在全省范围内发挥了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四是坚持勇担当。通过坚决查处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违规招生,有效遏制中小学乱办班等以教谋私行为,有力维护了群众利益,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教育环境
李胜利就全省今年基础教育工作进行了部署。
准确把握基础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对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做出一系列决策部署,都强调了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教育优先发展,要尊重教育规律,着力强内涵、提质量、促公平,为我们做好今后工作提供了遵循和依据。
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基础教育的新期盼。“有学上”之后,“上好学”成为全社会的普遍心态、迫切需要。大家越来越期盼更公平、更有质量、更加多样、更有活力的教育。要始终把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所念,作为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为每个孩子的健康成长奠基,让每个人都拥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高度关注教育领域新变革。不久前,国家发布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着眼于培养学生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将对各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做出相应修订。这些变革,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从转变自身教育理念开始,持续深化课程教学改革,稳妥推进考试评价制度改革,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依靠改革创新推动新发展、实现新突破。
补好教育体系短板。尽管在连续实施两期三年行动计划后,学前教育资源加速扩大,入园难问题初步缓解,但学前教育仍然是各类教育中的短板。各地要持续加大工作力度,坚定不移地发展公办园,将公办园作为支撑和引导,同时提高普惠性民办园的比例,对普惠性民办园真扶持、严监管,着力提高办园水平,确保民办园能够提供家长认可的普惠优质服务。
补好区域发展短板。从区域看,农村教育是短板。要深入落实省政府《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加快推进城乡学校建设标准、教师编制标准、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和基本装备配置标准四统一。同时加强人口流动研究,科学规划学校布局,避免出现“边建设、边闲置”现象。要加快薄弱学校改造进度,统筹加强农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着力解决“乡村弱”问题。
补好学科类别短板。从学科类别看,音体美教育是短板。加强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是教育发展的本质要求。要切实改变重智育、轻体音美教育的观念。整合各方资源,改善教学设施,提高中小学生体质水平、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增强全面协调发展能力。
坚持内涵发展,提升学校办学综合实力。随着基础教育的整体普及,今后一个时期,要在建校舍、扩资源的基础上,把更多的资源用在内涵建设上,更加注重科学发展和质量提升。要落实省教育厅《关于加强和改进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工作的指导意见》中的6项现阶段教学研究的基本任务,不断提升教育教学科研水平,促进基础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坚持全面发展,培育学生发展能力。引导学校以学生为本,着眼学生全面、长远发展,培养他们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和高尚道德情操,具备适应社会、终身发展的能力。要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把师生从过重的教学、学业负担中解脱出来。要完善中小学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加快建立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绿色多元的素质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和全面科学的教育工作评价体系。
坚持协调发展,提高共享水平。义务教育仍然是当前基础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加快解决区域、城乡、校际发展不均衡问题,实现从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升级,从外延均衡到内涵均衡升级。同时向“两头”延伸,向下着力增强学前教育的普惠性,向上全面提高普通高中质量,促进基础教育体系健康协调发展。
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工作格局。重点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法治意识教育等。创新德育工作方式和途径,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更好发挥课程教材在理想信念教育中的系统传授作用,把党的教育方针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
推进课程教材建设。继续完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开足、开齐、开好规定课程,提升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要加强劳动教育,拓展学生视野,提高实践能力。精选课程内容,合理把握课程容量和难度,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改革教学和评价方式,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综合探究能力。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要高度关注学生情感需求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全面加强体育卫生、心理健康、艺术审美教育,帮助学生培养高雅情趣,提升体质健康水平,养成终身锻炼习惯,掌握一两项受益终身的技能,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
李胜利就学前教育工作,提出部署意见。
提升改造农村公办幼儿园,同时加大村级园建设力度。今年上半年要召开学前教育现场推进会,启动实施第三期行动计划,大力发展公办园,积极扶持普惠性民办园,有效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每个乡镇举办1-2所公办幼儿园,是国务院和省政府早已明确下来的硬任务,各地必须不折不扣的完成。要依托县直幼儿园和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加强对农村学前教育的引领和指导。
加强城市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的规划建设和使用管理,加快扩充城市普惠性学位,应对二孩政策实施和城镇化进程加快带来的普惠性资源需求压力。今年,教育部将开展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专项治理,确保小区配套园的公益性和普惠性,希望各地高度重视。
完善学前教育成本分担和运行保障机制,推动建立公办园生均财政拨款制度,保障正常运转,解决教师工资待遇偏低难题。同时,研究对普惠性民办园实施财政补助,逐步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经费保障机制。
要充分发挥各级示范园的辐射带动作用,深入开展结对帮扶工作,支持薄弱幼儿园全面提升办园水平。
李胜利还就高中教育阶段今年的主要工作进行了安排。
今年,组织召开全省高中质量提升会,启动实施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
组织实施普通高中改造计划,加快推进薄弱高中改造。
督促各地强化政府主体责任,将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收费标准调整、利用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及时补充急需师资等保障措施落实落细。
做好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前期准备工作。指导各地对照高考制度改革对普通高中“走班教学”的需求,提前做好师资储备、充实办学条件。开展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试点工作。配套出台我省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
深化培养模式改革。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总结多样化发展学校经验,促进学校特色课程建设,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发展。持续加强普通高中招生的监督和管理,切实维护好全省普通高中招生秩序。
李胜利还强调,要大力推进教育公平。
促进入学机会公平。深入落实免试就近入学、划片招生、阳光招生等政策,合理进行单校划片或多校划片。严格实行义务教育入学后均衡编班制度。改进普通高中学校考试招生方式,逐步建立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情况的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模式。
提升特殊教育水平。启动实施二期提升计划,进一步提升普及水平、保障能力和教育质量。按照“一人一案”的要求,重点解决好实名登记未入学适龄残疾儿童接受义务教育。采取“两头延伸”的战略,扩大残疾学生接受学前教育、高中教育、高等教育规模。
保障随迁子女和留守儿童受教育权利。改革随迁子女就学机制,继续坚持“两为主”和“两纳入”政策,加快建立完善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随迁子女入学、考试政策,简化优化入学流程和证明要求,依法保障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和普惠性学前教育。加强留守儿童教育关爱保护,建立家庭、政府、学校尽职尽责,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体系。
李胜利还就贯彻落实好省政府《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作了专题部署。
落实好“一个责任”,即落实政府主体责任,落实义务教育以县级人民政府为主的管理体制。做好“三个对接”,即《实施意见》与国家和我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相对接,与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教育事业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相对接,与中央和河北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对义务教育综合改革的要求相对接。解决好“四个问题”,即解决地的问题,保障教育用地;解决人的问题,建好师资队伍;解决钱的问题,强化经费保障;解决体制问题,理顺体制机制。在指导思想上,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以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以均衡配置资源为重点,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在政策策略上,力求与国家保持协调一致,并紧密贴近我省省情实际;在目标确定上,既体现前瞻性、预期性,又尽量做到符合实际,通过努力可以达到;在具体措施上,尽量使目标任务与推进措施有机统一。
李胜利强调,抓好《实施意见》的贯彻落实,重点要“制定实施两项规划,加快推进一个建设,全面做好两个统筹”。
第一,制定好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规划。这是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当务之急,要科学合理编制学校布局和建设规划,既要在城镇地区改扩建或新建一批义务教育学校,又要在乡村地区适当保留村小和教学点。特别是在新开发的城镇地区,要同步规划和建设义务教育学校。《实施意见》明确要求,未按照规划配套建设学校的,有关部门不得发放建设工程规划核实合格书,不得办理竣工验收备案。各地教育部门要积极争取有关部门支持,切实落实好这项规定。
第二,实施好消除义务教育学校大班额专项规划。“大班额”问题是我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阻碍,加重了教师工作量,制约了教学质量提高。《实施意见》明确了到2018年基本消除超大班额和到2020年基本消除大班额的总体目标。各市目前也已经制订了自身消除大班额专项规划。要统筹“十三五”期间义务教育学校建设项目,按照标准班额,新建和改扩建校园校舍,有序扩大城镇学位供给。同时要通过实施学区化集团化办学、学校联盟、均衡配置师资等方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要完善招生入学管理办法,合理分流学生,避免学生向少数学校过度集中。各地要统筹安排、加大力度,确保如期完成消除大班额专项规划年度实施计划。
第三,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这是实现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重要抓手和必由之路。一方面要确定建设内容。要树立底线思维,严格对照国家和省义务教育学校基本办学标准,找准自身差距,明确标准化建设的具体任务,逐县逐校建立台账,并做到逐校考核、逐校验收,保证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落到实处。另一方面要改善薄弱环节。将乡村小规模学校、乡镇寄宿制学校作为学校标准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努力把乡村小规模学校办的“小而美”、“小而优”;着力改善乡镇寄宿学校基本生活条件,加强学校文化建设,使他们能够在学校里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第四,统筹抓好城乡教师队伍建设和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使用。要按照《实施意见》的要求,提高乡村教师待遇和收入水平,改善工作生活条件。特岗计划、教师编制、职称评聘继续向农村倾斜。建立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常态化机制。各市要积极争取地方党委政府的支持,依法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三个增长”的要求。要优化支出结构,从重点投硬件到软硬件并重转变。逐步加大对软件的投入,尤其要加大对教师的投入,在提高教师质量、改善教师待遇水平等方面要舍得花钱。
李胜利说,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多个部门的职责,需要省、市、县三级联动。各地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细化部署,狠抓落实。
一是要深入调查研究。及时、全面、准确掌握一线的情况,深入分析研究存在的问题,将《实施意见》的要求,转化为符合本市实际的政策措施。
二是要坚持改革创新。着力在资源配置、学校管理、发展联动等方面,形成一整套行之有效的体制机制,为实现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三是要加强政府统筹。各市教育局要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支持,会同机构编制、发改、财政、公安、民政、人社、国土、住建等部门,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明确部门职责分工,细化工作措施,确保工作整体推进。
四是要加强分类指导。鼓励各地先行先试,在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基础上,促进优质均衡发展,探索市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路径。条件的市要开展市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试点,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五是要强化督导检查。这项工作将纳入省教育督导的重要内容。各市要加强对本地区落实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工作的专项检查,完善督导检查结果公告制度和限期整改制度,强化督导结果运用,严肃工作问责。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处长曾超敏对《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作了专题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