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经验交流之浙江篇:干在实处 创新发展 打造水产技术推广铁军

2017-09-03 10:22
中国水产 2017年8期
关键词:技术推广水产公共服务

典型经验交流之浙江篇:干在实处 创新发展 打造水产技术推广铁军

浙江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站长 丁雪燕

2003年,浙江省启动实施了水产技术推广体系的改革与建设工作。经过十五年改革与建设,全省水产技术推广体系不断完善、工作机制不断创新,能力和手段明显提升,切实发挥了“示范推广、服务渔民、技术支撑”三大作用,成为促进渔业科技创新、渔民增产增收、渔业转型升级和供给侧改革的“助推器”。

大力推进体系改革,明确职能定位,全省推广体系不断加强与完善

一是全面开展基层推广体系改革。2005年浙江省政府出台了《关于改革和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通知》(浙政发〔2005〕32号)文件,明确了机构设置与职能、人员核定与聘用、管理与考核制度、经费保障和社会保险待遇、社会化服务组织扶持等政策性意见,全面启动了县及县以下基层水产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工作。同时,省财政专门安排1.5亿元资金用于乡镇农技人员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问题。经过几年努力,全省水产推广体系明确了公益性事业机构性质、六大职能定位、推广人员定编等体制性问题,落实了财政保障经费,解决了基层渔技人员历史遗留问题,率先实现了“一个衔接”的政策要求。

二是大力推进“四位一体”渔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2009年,浙江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强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浙政发〔2009〕80号),将建设集农技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三位一体”的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和事务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浙江省机构编制委员会也配套印发了《关于乡镇农业公共服务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的实施意见》(浙编办发〔2010〕1号)。浙江省结合渔业行业特点,提出了要“强化县一级、覆盖乡镇级”、建设“四位一体”渔业公共服务体系的工作思路,并结合水生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在县级以上推广站建立了集技术推广、疫病防控、质量监管、环境监测于一体的渔业公共服务机构;在乡镇农业综合性公共服务机构中,明确了渔技人员既要承担技术推广工作,还要承担水生动物疫病防控、水产品质量监管、渔业环境监测等职责。到2010年底,依托全省推广体系的“四位一体”渔业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并逐渐发挥作用。

三是指导争取获批一批推广和防疫机构。利用国务院和省政府加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有利时机,积极指导各地争取机构牌子。“十一五”以来,全省陆续新增了富阳、鄞州、江山、龙游、东阳、武义等6个县级站,余杭、三门、临海、永嘉等县新建了13个区域站,省总站、8个市站、16个县站共25个推广站增挂了水生动物防疫检疫机构牌子,不少单位还因此增加1~4名事业编制,全省推广体系不断完善。到2016年底,全省共有水产技术推广机构512个,其中省级站1个、地市级站11个、县级站79个、区域站7个、乡镇站414个。实有推广人员1188人,其中技术人员占比80%。水产技术推广体系已成为渔业科技创新和公共服务的中坚力量。

深化落实推广责任,推行规范管理,推广工作机制不断创新优化

一是深化落实责任渔技推广制度。2006年以来,以省政府启动责任农技推广制度建设工作为契机,配套制订了《责任渔技推广人员的职位说明和考核办法》,并对各地“组织、责任、考核、培训、保障”五大体系落实情况进行督查,指导县乡两级落实责任渔技推广制度。建立了以首席专家为龙头、渔技指导员为骨干、责任渔技员为基础、社会化渔技推广人员为补充的四级联动新型农技推广队伍;制定了“组织+群众+服务对象”三级联动的考核机制和量化考核办法;确定了责任渔技人员的年培训12天以上的培训制度;落实了责任渔技人员实施“短、平、快”示范推广项目的工作经费。至2009年,全省81个涉渔县(区)均建立了责任渔技推广制度,共聘用责任渔技人员1364名。“十二五”期间,继续推行联村包户、责任到人的责任推广制度,重点强化了责任落实、绩效考核和责任渔技人员的继续教育,实现了“渔农民科技需求有人可找、渔技人员有事可干、推广工作有制度可依”的推广工作新局面,推广工作长效机制基本建立。

二是大力推行体系规范管理。为加强体系的规范管理,推进群众满意站和示范站建设,浙江省站持续开展了体系规范管理建设指导和考核评优工作。2009年~2011年,组织实施了以深化责任渔技推广制度、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建设整洁有序的站容站貌为主要内容的基层推广体系的规范管理工作,并把该项工作列入省政府对省局的二类考核目标和省局对各市局的考核内容,制订考核办法,每年组织考核表彰;全省72个县级站、62个乡镇站实施了规范管理建设工作,基本建成了“工作制度逐步完善、岗位责任基本明确、运行渐趋规范”的新型推广工作机制。2013年起,根据全国推广示范站建设要求,制定了《浙江省基层水产技术推广示范站建设实施方案》,组织开展示范站创建工作。至2015年,共有温岭市等11个县级站被确定为全国基层水产技术推广示范站,占全省县级站比例的13.6%。2017年,又通过制订市、县两级推广机构考评办法,对“十二五”以来各站的机构建设、队伍建设、能力建设、制度和经费保障、服务水平、创新工作等六个方面开展考评,并对考核优秀的3个市站、16个县站以省局名义进行表彰奖励。

三是认真实施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十二五”期间,浙江省45个重点渔业县承担实施了农业部“基层渔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在省局领导下,浙江省站组建了由推广、科研院校专家组成的省级专家组,开展项目指导和督查。5年来,项目县普遍建立起“专家团队+渔技指导员+试验示范基地+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户”的多级示范技术服务网络和“推广机构+企业+基地+农户”的“1+N”新型合作推广模式;公开公正地遴选和认定科技示范基地和示范户,并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十二五”期间,累计实施各类科研推广示范项目5358个、建立示范户27770户、面积276万亩;同时利用现代化工具,创新推广服务方式。如秀洲区的科普惠农服务平台、平湖市的“12316”惠农义工联盟水产服务小分队、衢江区的“初级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网”、玉环的“养民之家”和电子书屋建设,以及各地的水产技术微信群等新的服务方法,使渔技人员与农户联系更紧密,服务更接地气,有效地解决渔技推广“最后一公里”的难题,渔技推广服务活力和能力进一步增强。

持续推进设施条件和人才队伍建设,履职尽责能力与服务水平大幅提升

一是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根据省政府“有机构人员,有工作场所,有试验示范基地,有信息、交通、服务手段,有经费保障”新“五有站”建设要求,以实施水生动物防疫、质量安全监管、渔业环境监测等公共服务建设和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试点项目为契机,因地制宜开展了实验手段、服务场所的建设。“十一五”以来,浙江省持续开展了水生动物防疫实验室和信息系统建设,目前,依托全省推广系统、总投资1.43亿元建设的59个水生动物疫病防控中心实验室已基本建成,配备了25辆水生动物防疫检测车,远程实时诊断服务系统也已上线试运行。同时,全省推广系统还建设了228个试验示范基地、124个培训教室,建设各类网站73个、手机平台205个、电话热线330条。省总站也在历任局党组的大力支持下,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到目前已建成2个自办基地、3个合作基地,1个综合实验室,2个培训大楼,2个部级中心,仪器设备总值达到6000万元,总资产规模达到2.3亿元,具有开展引种育种、防疫检疫、质量检测、环境监测、养殖模式技术创新、信息服务、培训鉴定等多项工作能力,有力支撑省总站创新型、服务型、支撑型推广机构建设。

二是注重人才队伍建设和培养。为提高渔技推广队伍人员素质,提升基层渔技推广服务能力,各级推广机构通过培养、招聘等方式,吸收一批具有硕士以上年轻人才加入推广队伍,并重点加强了现有人员的知识更新培训和能力提升。目前全省推广队伍中,专业技术人员950人,占总数的80%,其中中高级技术职称人数占62.5%,硕士博士学历占比12.3%,年龄在35岁以下人员占总数的30%,人员结构向知识化、专业化、年轻化方向快速发展。同时,推广人员的知识更新教育有序开展。“十二五”以来,超过2万人次推广人员参加相关业务培训,近千人次参加学历教育,在首届全国水产技术推广职业技能竞赛中我省代表队荣获团体三等奖,省总站培训基地获2016年度首批省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考核优秀单位,何中央老站长荣获第五届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兰溪县站的梅新贵获得2015年度神内基金农技推广奖。推广人员的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显著提高。

三是推进建成实验室运行。为推进建成实验室运行,省总站连续两年组织9期每期15天的实验室操作技术培训。在此基础上,从2013年起,通过压任务、委托开展检测、组织参加能力比对等形式,促进检测能力提升,推进建成实验室的运行。目前,全省有20余个实验室已经正常运行。2016年组织了13个实验室参加省级对虾苗种疫病检测比对,全省19个实验室58个项目通过了农业部组织的疫病检测能力测试,是全国参加测试的单位最多、获得满意单位和满意项目最多的省份。

猜你喜欢
技术推广水产公共服务
搞养殖,我们都看《当代水产》
关于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的思考与探究
公共服务
智能制造技术推广服务与实践
加油!水产人!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新形势下如何搞好农机技术推广工作运用
农田水利水土保持技术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