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做好人:当下的绝大命题
中国向来以五千年文明和优良完整的伦理道德体系而著称于世。但今天,人们却普遍感到我们的道德出现了危机。这不仅关系着中国的道德建设以至文化建设,更关系着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以至整个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未来。
从2015年开始,80岁的重庆老人毛维玉用照片记录了62位在公共交通上为她让座的人。她表示,每一个给我让座的年轻人,我就说,你没有义务非要给老年人让座,但是你现在给我让了座了,这是你精神文明的一种行为,应该继续发扬光大,继续保持下去
中国今天是否真的出现了道德危机?普遍存在而又时常出现的典型道德事件似乎印证了这一事实。
职业道德问题随时随地在挑战公众的心理底线。有些机关干部办事拖拉、门难进、脸难看;有的医生吃药品回扣,收病人红包;有的学校和教师乱收费,不教书育人,不为人师表;有的媒体炒作假新闻,制作虚假广告等,无不折射道德的严重沦丧。
社会公德正在节节败退。广东佛山曾发生了一起车祸,一辆面包车撞倒两岁女童小悦悦后逃逸,前后7分钟内共有18人路过,却没有任何人出手相救或打电话报警,直到第19位——一名拾荒阿婆发现后将其救起。女童奄奄一息,最后因抢救无效死亡。
家庭美德也在屡屡受到玷污。不孝之子越来越多,夫妻之间的信任度越来越低,而且离婚时比结婚还高兴。最新的典型事例是,深圳光明新区发展和财政局官员廖天野因与父母发生口角而对父母大肆打骂,并把父母赶出家门,让他们流落街头。
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今天道德危机的出现呢?
傲慢官员让中国的道德建设缺少了“带头大哥”。官德不彰,民风难淳,官员的道德高度往往影响着整个社会的道德高度。如果说我们在迈向现代文明社会过程中出现道德和价值迷茫或混乱的现象,那么,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就是一些官员“官德不修”,带坏了“民德民风”,败坏了社会风气。
金钱让中国的道德长城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倒下。有人曾认为,经济发展了,物质丰富了,人们的道德水平会自然而然上去,精神境界会自然而然提升。
然而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累积,我国的物质文明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市场经济观念已深入人心,但是精神文明建设并没有真正得到与物质文明建设同样的重视,“一手硬一手软”的状况始终在困扰着我们前进的脚步。
国人往往过于追求物质财富的获得而忽视了同样重要的精神财富的积累,于是,在物质上富足的同时,在精神上反而愈加感觉到贫困了。于是,拜金主义得以广泛流行,“金钱万能”几成社会共识,不少人为了经济利益最大化,抛弃了法纪,舍弃了道德,买官卖官、权钱交换、钱色交易、炫富哭穷、偷工减料、假冒伪劣、不养父母、为富不仁等道德事件的广泛出现与存在,从职业道德到社会公德,从家庭美德到个人品德,无不被金钱侵蚀、破坏、冲击得千疮百孔。
古之先哲,今之贤达,均将人的精神追求与物质创造相提并论。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如车之双轮,鸟之两翼,不可偏废,我们自当深省。
近来,“熊老人”(“熊”意为不守规矩)的新闻屡屡刷屏。公共场合不时有老人“上头条”:碰瓷、抢座、打骂、猥亵女性……可以说,“熊老人”突然涌现,本质上是一种老人面对老龄化社会的“不适症”。
至少在目前而言,我们社会的很多老人不知道在一个老龄化的社会,该如何安排自己的行为。这种冲突,可能是一种力量的寻找,但更多是一种价值的迷失。
也因此,学会做老人,学会做好人,应该是当下社会的一个绝大命题。老人本身的问题,社会有责任包容、帮助他们,而我们每个成年人也应该从现在开始,多一些边界意识、规则意识、文明意识。
这是因为,我们所处的社会,老龄化才刚刚开始,“熊老人”的故事,才刚刚开始,并正在展现它超强的渗透、浸染乃至覆盖能力。
据人社部权威数据披露,截至2014年,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2.1亿,占总人口的比例15.5%。目前,中国老年人口数量正以每年800万的速度增长。到2050年左右,中国老龄人口比例会达到峰值,超过4亿人,即每3个中国人中就有一个老人。而当城市化与老龄化出现叠加效应,则未来的几十年,必然会出现一个老人占据绝对优势的社会。
有什么样的“熊孩子”,就有什么样的“熊家长”,相应的,也会有什么样的“熊老人”。我们当然应该指责那些为老不尊的“熊老人”,但同时,也应该反观自身,检点一下自己的身上,是不是存在目前“熊老人”身上固有的某些特质,并进行克服。既然我们齐声指责“坏人变老”,那么,不妨从现在开始,学做一个好人。
当下,我们该如何解除道德危机呢?除了要用法律来捍卫道德底线外,我们要用责任来捍卫职业道德。从整体上看,绝大多数医院、绝大多数医生每天都在“一切为了病人,为了病人的一切”而辛勤地工作。
我们今天的社会,不但拥有一大批爱岗敬业值得尊敬的白衣天使,而且整个社会的主流人群仍旧是由一大批拥有责任与担当的职业人员组成,他们用责任捍卫着自己的职业道德,建设着我们的国家。
我们要用良知来捍卫社会公德。“小悦悦事件”中,陈阿婆虽是救起小悦悦的一个人,但她代表的却是我们中的绝大多数。当今社会,还有不少人像陈阿婆一样见义勇为、助人为乐。
就在“小悦悦事件”之后不久,山东一位名叫刁娜的姑娘,与丈夫在下班途中,看到一位女子被撞倒在路中央,为了不让伤者被二次碾轧,刁娜与丈夫毫不犹豫地下车救人,结果自己在车流中不幸被撞倒,右腿骨折。
刁娜的善举续写了一段关于良知、公德与责任的佳话……在一个民族陷入集体的道德焦虑、道德追问之时,我们需要更多这样温暖而充满良知的故事,其实美就在我们身边,我们拥有像刁娜那样的“最美女孩”、也拥有大火中为邻居架梯、救了20多条命的上海“最美奶奶”朱燕珍……这些美好的人和事,让我们感动且温暖,让我们互信与互爱,让我们确信:“人皆可以为尧舜。”
我们要用真爱来捍卫家庭美德。今天的社会有很多父母不慈、子女不孝、夫妻不忠、兄弟不和的事例,但更多的是孝老爱亲的故事。武汉的宋金生悉心照顾瘫痪在床的老伴唐赛蓉的故事就让人感动不已。真爱面前,每个人都是无私的,再多的苦难,相信只要有强大的亲情在,一个家庭就不会垮,一个国家就不会垮,一个民族就不会垮。
我们要用人性来捍卫个人品德。如今的社会,更多的人越来越注重自己的修养。譬如,在早上拥挤的公交车上,一位60多岁的婆婆以“你们年轻人每天上班要累一天,应该休息,我们没你们幸苦,我也马上下”这样的话婉谢了一位好心年轻女孩的让座。个人的力量虽是渺小的,但也是弥足珍贵的,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像这位婆婆一样多为他人着想一点,人性就不会泯灭。
道德是任何一种文明的基本内核。中国当前的道德危机,是对中华文明的一种巨大冲击,我们决不可掉以轻心,坐视不管。“人而无德,生而何益”;文化是根,道德是魂。从我做起,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事情做起,中国的道德大厦不但不会坍塌,反而会越来越坚固坚强,越来越雄伟壮观。
(《时代邮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