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四体不勤”的四大现象

2017-09-03 05:45
新传奇 2017年28期
关键词:讲话稿时评县委书记

官员“四体不勤”的四大现象

不会办理登机、去医院不知怎么挂号、乘公交车不知如何投币刷卡……当作风建设的紧箍咒念紧了,超配秘书“转岗”了、围着转的工作人员没了,一些“四体不勤”的干部开始“亲自”做事情,结果工作生活“难以自理”。

县委书记涉嫌抄袭却“不知情”

近日,《延安日报》的一篇文章引来了各方关注。关注的重点并非文章有多精彩,而是这篇发表于2017年6月23日的县委书记李志锋署名的文章,其内容和一篇发表于2015年5月的新华社时评高度重合,被网友斥责为抄袭。

新华时评标题为《新华时评:严以律己重在自重、自省、自律》,县委书记李志锋的署名文章为《欲明人者先自明欲正人者先正己》,算上标点符号,二文之间一模一样的字有874字。

两篇文章均以“欲明人者先自明,欲正人者先正己”一句开头,随后,李志锋署名文章几乎大段抄袭新华社时评。目前,在《延安日报》电子版上,该文章已无法打开查看。

据富县有关方面称,经初步核实,该文章由县委办组织撰写,李志锋本人没有参与。至于为何会以署名文章形式见报发表,李志锋也不知情。

之后,富县县委宣传部再次回应记者称:“此事属于县委办公室工作方面的重大失误”,并称此事件为“李某某同志‘被署名’”。文章由县纪委撰写,县委办提交。

“不知情”“被署名”等说法引发媒体持续关注,有舆论认为,领导公开发表的稿子,总要做最后的审定把关,完全不知情实在说不过去。更有网友们表示,“我们就知道官方回复会是这样”。

某些基层领导因太忙或不擅长文字,有专门的人搜集材料、组织撰写,这不是什么越轨的事。但总还是有个底线的:领导总要对写什么、怎么写,给出指导意见;公开发表的稿子,总要做最后的审定把关。尤其是自称县委书记个人的“学习心得”,怎能从头到尾完全不知情?这种“四体不勤”的干部也算是懒到家了。

再者,如果什么都不是自己的,是不是说明有些敷衍、糊弄?再延伸一点说,如果一个县委书记,对自己署名文章都掌控不了,写什么不知道,刊发哪了不知道,一问三不知,是不是管理存在明显的隐患?比起只对“欺瞒者”追责,反思这类生态也很有必要。

湖南郴州原市委书记李大伦在落马前,一位干部匆忙中把讲话稿页码订错了,毫无准备的李大伦将错就错地念下来,闹出了笑话

无论真相如何,不管主要责任人是谁,从抄袭讲话稿到抄袭媒体的时评文章,类似的现象一再发生,反复戳破一些官场的潜规则。比如,抄袭文章、讲话稿之所以一点也不觉得“违和”,或许再次印证了“官样文章”或讲话稿的“假大空”。

无独有偶,湖南有位干部也感到很委屈。湖南郴州原市委书记李大伦在贪腐落马前,一位干部匆忙中把讲话稿页码订错了,毫无准备的李大伦将错就错地念下来,闹出了笑话。他一怒之下,将这名干部赶出了秘书班子。

讽刺的是,李大伦在当地人称“官作家”,因为他爱好文学和写作,在郴州为官七年,出过诗集,写过小说,还是湖南省作协成员。

领导署名文章出错,是秘书写的,与我无关;领导发言稿出错,是秘书失误,与我无关。秘书的存在仿佛成了挡箭牌,更让部分领导养成了“四体不勤”的毛病。

官员“四体不勤”的主要表现

经记者多地采访发现,在中央整顿作风的新形势下,一些领导干部表现得很不适应。

华北某县县委书记说:“坐了无数次飞机,取消贵宾厅等服务后,我比刚进城的农民还懵懂,订票、取票、换登机牌、安检、登机等,不问就不知道,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还有干部说,上电梯想不到摁键,去医院不会排队,上公交不知道如何投币刷卡……

许多干部群众指出,由于官场积弊已久,部分领导干部这些“四体不勤”的现象短时间内很难彻底消失,这些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端不了杯、提不了包、开不了门”,生活基本不自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记者在中南某省采访一位厅级干部时看到,一名工作人员拿一叠发票请他签字,得一页页翻开并指明签字位置,他才签名。这位领导有些尴尬地说,不会的事情太多了,存款、买燃气、交话费、充电卡、网购车票……

河北某厅级干部则说,他们单位凡厅级干部办公室擦桌、扫地、打水等工作,均由其他人员代劳,他们从未做过这些“粗活”。

二是工作“听从安排”,形同傀儡,学习找别人代,上课只为证书。

开会临近,主席台上走来一位干部,台下立时掌声雷动,不料却是秘书来送领导皮包和讲话稿的。这样的场景,记者不止一次遇到。“个别领导近似傀儡了,许多工作都是别人代劳,自己只是露露面、讲讲话。”

而在学习上,一些干部课由秘书代上,作业由别人代写。东部某省干部反映,有位领导干部“边学习边升官”,几年下来弄了两个硕士学位。“如果真在学习,他哪有时间工作?如果真在工作,他哪有时间学习?怪就怪在边学边升”。

三是语言功能“退化”,脱离讲稿难说真话。

如同上文所说李大伦,也有部门领导把讲话起草、材料撰写工作,原封不动转到了秘书头上,有的甚至将培训心得、学习体会这类应该亲力亲为的事,也交给秘书处理。

记者近日参加一个部门会议,看到一位领导讲话稿里,开场白甚至一些“应酬话”“要站立介绍某位领导”或“此处有掌声”等,秘书都要提前写好。

四是干部特权“全家搭车”,有领导司机和秘书诉苦说:“我快成领导家的佣人了,接送孩子上学,陪他们家人逛街,好不容易放假了有时还得陪着旅游。领导全家大事小情,谁来个电话,我都得忙前忙后,尽心伺候。”

此次李志锋署名文章事件在网络上掀起热议,正好反映出了领导干部形象的好坏,会被民众直接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并口口相传。如果这一群体的工作作风不能得到彻底改善,将会对政府公信力和执政能力建设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

官僚作风、形式主义该刹车了

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李滨认为,分析一些党员干部“四体不勤”的原因,主观上是官僚主义作祟,把自己当成官老爷,背后是权力的无所不能。

更有专家认为,干部权力过大,客观上造成下属对上是“人身依附关系”,有些人拼命奉承求进步,已成为一种不良风气和恶性循环的官场文化。

贪图安逸、享受便捷、体现官威,是“四体不勤”的主要原因。内蒙古自治区一位教师曾指出,有的干部认为,当官就是来享受的,下属围着自己转,摆“官架子”耍权威,就是驾驭能力和官威的具体体现。

领导干部“四体不勤”直接导致养尊处优,作风浮躁、欺下瞒上、漠视民生,势必造成干群之间离心离德。

虽然,领导干部精力有限,不可能事事亲为,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还是自己做起来好,否则会助涨官僚习气。去官气正作风,要从干部“生活自理”能力抓起。

对于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作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过,“反对形式主义,要着重解决工作不实的问题,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改进学风文风会风,改进工作作风,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担当、敢于坚持原则,真正把心思用在干事业上,把功夫下到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上”。

正官风改作风,就要从减秘书司机、改革单位机构设置入手。同时,要精简或裁撤一些单位的机关服务中心等机构,规范其服务职能,从主要服务领导向服务单位转变,改变“特权服务”现象。

(新华网2 0 1 7.7.5、人民网2 0 1 7.7.1 0等)

猜你喜欢
讲话稿时评县委书记
县委书记的榜样
陈毅的讲话稿没有字
晒晒全国优秀县委书记拟推荐对象
时评的一般思路
就事说理,激浊扬清——如何写好时评作文
陈毅的讲话稿没有字
加强县委书记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领导的讲话稿
县委书记要敢于担当
党建时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