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救老农,勇于献身还是匹夫之勇
那时,改革开放大幕初启,个体命运、人的价值被空前关注。故而,当个别声音认为“风华正茂的大学生救风烛残年的老农,是金子换石头的献身”时,很快被无限放大。那么,“金子换石头”,值不值?35年前张华留下的问号,今天有了答案。
神经内科专家、上海中山医院党委书记汪昕,在最近一次党校学习沙龙中谈及初心,忍不住说到了老同学张华。1982年7月11日,张华年仅24岁,这天他起了大早,从位于西安灞桥的唐都医院赶往市区,正是去找汪昕一同上街。同是1979级,但汪昕和张华差了4岁。汪昕是应届高中生,张华则从空军考上四医大,两人专业不同,却因同样喜欢运动而结缘。
已近11时,汪昕左等右等,急了,“你们有谁见到张华了?”舍友们都摇头,时辰不早,汪昕拉上其他同学,悻悻出门……待14时购物回来,一进校门便有同学冲上来:“张华死了!”汪昕一听懵了。
去医院看到张华后,汪昕和随后赶来的几位同学,又连忙前往事发地。那是一家新兴农贸市场,正值酷暑,单是循着臭气,便能找到那粪坑。隔着粪坑约两三家店,是裁缝铺和炸油糕摊点。
据推断,张华提前一站下车,为的就是去农贸市场的裁缝铺。上午9时许,或是多日怠工,粪池内沼气浓度已数倍于平常,69岁的掏粪工魏志德被熏得跌入粪池。旁人连喊“有人掉粪坑啦!”离得较近的油糕摊掌柜听闻,迅即冲过去。紧接着,裁缝铺店主和正等待改衣的张华也听到声音,前往驰援。到粪坑前,但见魏志德面部朝下,仅头发露在外面。油糕摊掌柜已扛来梯子,一脚踩在梯子上,正欲下池,被张华一把拦住,“你年龄大,让我下”。其实油糕掌柜时年也就三十出头。他反复对汪昕说:“是你同学救我一命。”此后汪昕和同学每每经过,油糕摊掌柜总会请他们吃油墩子以示感激。
而1982年那个晴热的上午,当张华本能地拦住油糕摊掌柜,未作任何保护措施就下到粪池,不能不说是匹夫之勇。据描述,张华一手紧抓梯子,另一手从1米外的粪水中拽过老汉,向粪池上人群喊:“快放绳子,人还活着!”话音刚落,只听“扑通”一声,他同老汉一同跌入粪水。围观群众急了,油糕摊掌柜又想下去,一老农从旁经过,连忙劝,“别下去!底下有毒!下去一个死一个!咱村里刚死了6个!”老农提议,“先给池里灌水,赶沼气!再找湿毛巾来!”
裁缝铺店主回忆,现场先后灌进15桶水,但气味仍臭不可闻。一位壮汉身缠粗绳、鼻捂湿毛巾下去,被熏得赶紧上来,又换了几条新毛巾,才终于将张华和魏志德捞上来。然而已耽误太多时间,被送至医院时,两人都已没了呼吸。
张华(二排左一)生前与部分同班同学合影
班长朱晓法也是当天下午得知噩耗的,他所在四中队共计98人,随即以最快速度赶往西京医院。西京医院已挡不住学生们的悲切心情,98人分批进入太平间,向张华告别。认识和不认识张华的,都去买纸扎花圈。当晚,汪昕等4位同学躲在黑房间,连夜为张华洗印照片,拟请一等功;随后一周,4人分头行动,一间间敲宿舍门收集签名……
学校亦有考虑。据张华班多位同学回忆,约一周后,经请示兰州军区,学校党委作出决定,给张华追记一等功,批准他为革命烈士。随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发布《关于开展向张华同志学习的决定》,教育部、卫生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等也纷纷发文号召。当年11月25日,中央军委发文,授予张华“富于理想勇于献身的优秀大学生”荣誉称号。
英雄事迹迅速传遍全国。朱晓法、范力恒等与张华相熟的同学,被邀请至西安各高校作张华事迹报告。学校又进一步组建英模报告团赴全国演讲。与此同时,各地前往四医大参观学习的单位络绎不绝,张华生前的宿舍、日记等,都被用来寻访其成长痕迹……
紧接着,华山遇险产生了“张华集体”。汪昕记忆犹新。1983年,四医大百余学生“五一”游华山。在上华山主峰必经地千尺幢,十多名游客被上拥下挤的人流抬起,双手双脚离开锁链和台阶,翻滚着往山下坠落。在场的十几位四医大学生并未躲避,他们用手臂抓、拦甚至“捧”,以身体阻挡,使遇险游客全部获救。当天下午华山二仙桥傍崖山道出现更大险情,数千游客在此阻滞数小时,悬崖边铁柱上的链条挤得如弓背般。同样是四医大学生,站在万丈深渊旁,用躯体筑起数十米人墙,坚持4个多小时,保护、指挥游人有序下山。当游客感激地询问他们姓名时,回答是:“我们是张华的同学!”
这是张华牺牲不到1年便涌现出的接力集体,由此,“张华精神”红到发烫,各地媒体蜂拥而至。为方便媒体采访,张华生前所在四队六班共12人,破例被安排在西安本地的校第二附属医院实习。
相比后来见诸媒体、乃至集结成传记的张华,同学们更喜欢有点瑕疵的张华。
汪昕透露。四医大的班级多以12人至13人为建制,张华所在四中队共8个班,只有8班是清一色女生,其中居然就有2位女生对阳光、帅气、热忱的张华心生情愫。范力恒、朱晓法也都证实了张华的“人间烟火”,他们还同时提到张华之“散漫”。因学习费力些,临考试他常熄灯后才回宿舍;因酷爱体育,在出操、吃饭均须列队统一行动时,他偶尔也玩失踪。但他依然拥有出众的人缘,以致在成绩十分普通的情况下,仍被同学们一致推选为学员队军人委员会副主任。他的同班同学、现任天津市冶金医院院长范力恒所写《我眼中的张华》,文中所述无不透着点滴温情——“张华和同学们溜出去看电影,三九严寒,杜振波穿着单鞋,冻得蹒跚跺脚,张华脱下自己的棉皮鞋,毫无商量余地要跟杜振波互换;我母亲来校,张华一听说,顾不上复习迎考,忙前跑后热情照应;难忘那次我和张华受邀到蒋晓明朋友家吃饭,走了许多冤枉路,好不容易找到时,早错过了晚饭时间。为了不给对方添麻烦,张华强装“精神饱满”一再表示:刚在路上已顺道吃了。深夜回宿舍,饥肠辘辘的我们足足吞下1斤挂面……”
字里行间,那并不完美、还带点小任性的张华,最终定格为瞬间的英雄。同学们对张华的壮举均表示毫不吃惊,“这太像张华了”。汪昕始终认为,这不过是张华无数次助人中一次“失手”——就像他在农场拦住惊牛救了女青年;就像他在公交车上掏出手绢为呕吐的老太擦嘴;就像他跳入洪水抢救居民财产……
张华并不知道,当年与铺天盖地的赞誉和学习行动同样声势浩大的,是一场价值观大讨论。那时,改革开放大幕初启,社会生活呈现广阔而复杂的特性,个体命运、人的价值被空前关注。故而,当个别声音认为“风华正茂的大学生救风烛残年的老农,是金子换石头的献身”时,很快被无限放大。
连范力恒也坦言,当时真为张华感到“不值”,“恢复高考后的第二批大学生实在吃香得很”。然而从医30余年,无数次面对生死天平,范力恒逐渐纠正了想法,“生命不是算术题,道德也不能用加减乘除来换算”。汪昕也想明白了。最近一次党校学习,学员间谈起一位名人的故事,说此人登记排队肝移植,要等6个月,下属想通过捐钱获得提前照顾,却被此人否决。汪昕觉得,如果这故事真实,就是一次真正的人性回归。
这些年这群人,“张华班”的符号,早已成一种无时无刻的约束,一种价值准则,更成为一种荣耀。张华班的同学们,或许不会再有超越张华的惊天动地。但年过半百的他们,恪守着行医之道,对待工作与生活依然生机勃勃。这,便是对张华最好的纪念。
(《解放日报》2 0 1 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