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传统的建筑施工作业方式正逐渐被一些高新技术所颠覆。工程建设行业正在加速转型升级,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知识和管理密集型转变。工程建设行业的转型升级离不开科技技术的支持与深度应用,智慧建造、智慧企业将是未来工程建设行业转型升级发展的方向。
BIM技术是最具革命性的创新技术,它将建筑信息从过去的二维空间提升到三维数字模型,有利于创意设计、科学施工、实时监控。如今,BIM技术已经成为改变中国工程建设行业现状的趋势,也是工程建设行业的一次革命,无论是对设计方、业主还是施工企业来说,BIM技术都为他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改变,BIM技术使整个行业的工作方式与工作思路发生了变革性改变。
BIM技术的快速发展颠覆了很多人的预期。BIM也从一个不为大部分建筑企业所熟知的纯粹性概念普及阶段,发展到今天一个全面开花、深化发展的新阶段。欧特克战略行业关系副总裁Phil Bernstein认为:“当设计单位和施工企业都对BIM非常熟悉之后,这两者之间的关联就可以建立起来,欧特克也可以把我们的发展战略进一步深化。可以看到很多中国的施工企业在非常积极的尝试应用BIM,这对于BIM在中国的应用推广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
近几年来,BIM技术在我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无论从国家政策支持,还是理论研究方面都得到了高度的重视,特别是在工程项目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可以说,BIM技术在中国的发展潜力非常巨大。Phil Bernstein对此表示:“中国工程建设行业的存量非常大,如果可以做好BIM应用的相关工作,并有序的引进BIM技术,将助推中国工程建设行业的发展。未来,中国工程建设行业要想走出国门,需要具备全球性的竞争实力,这也就使应用BIM成为企业走出去的一个前提条件。”
欧特克关于BIM的战略实施已经有十四年的历史,在这个过程中,欧特克观察到中国市场从一开始的BIM零渗透率到现在相对来说比较健康的发展,尤其在过去六年中,经历了加速发展的过程。“对于一个新市场来说,这是非常典型的发展曲线,一开始都会有几年的时间进行预热部署,收集初步的数据等等,然后进入到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欧特克预期在未来中国还会保持快速发展的趋势,并不断的引进和使用先进的工具和技术。”Phil Bernstein具体解释到。
如今,在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数字化工具的应用越来越多,但如何能够把这些丰富的数据和信息充分利用起来,使设计和施工取得最好的效果呢?眼下,工程建设行业所掌握的信息越来越多,如何利用这些数据来制定综合全面的战略,从而对整个项目的全生命周期进行管理,并使得劳动生产率得到不断提升?对于这些疑问,Phil Bernstein给出的答案是:“利用建筑信息模型解决上述问题只是欧特克在工程建设领域迈出的第一步,在这基础上,欧特克还有更多的创意产生出来,帮助整个行业的设计环节、施工环节更好的连接起来,使整个行业的工作效率更高,收益更好。”
Phil Bernstein表示:“欧特克在工程建设领域开发了很多软件工具,实际上,无论是在建筑、机械产品和电影方面,我们都关注的是设计层面。但目前欧特克发现技术越来越多的覆盖到项目的全流程,在工程建设行业尤其如此,所以欧特克也在进行转型,要把设计阶段和后期的施工阶段等都整合到一起。现在在建筑师和工程师中间所产生的信息越来越多,我们如何把这些信息传达到施工方,让他们能够把这些信息资源利用起来,是欧特克下一阶段工作的重点所在。建筑师和工程师在制图的时候,显示的是完工之后的效果情况,但是如何达到这个效果,他是没法把这些信息提供给施工方的,现在我们就是要把这个环节补充好。”
同时,欧特克也将利用新的技术手段来推动工程建设行业的发展,比如说衍生式设计。衍生式设计主要是通过一组构成规则或一种算法,根据参数的变化而生成不同的输出结果。衍生式方法根植于系统动力学建模,其本身的性质意味着它们十分适用于那些重复性的过程,即通过大量设计操作和迭代而获得的解决方案。建筑中的弧顶或者是道路设计都可以采用衍生设计的概念。在工程师输入自己的要求之后,电脑就会自动生成外观的设计情况。除此之外,欧特克还会将项目中的设计、施工等环节所产生的数据和信息关联起来,建立项目数据中心,从而让项目相关方更好地了解项目的整体情况。
对于工程建设行业而言,单单通过一个软件满足市场上所有的个性化需求,从技术角度并不可行,从商业角度也不具有可持续性。对此,Phil Bernstein对记者说到:“作为一家全球领先的二维和三维设计软件公司,欧特克下一代的开发将不再做非常具体的软件工具,而是提供一个平台,能够适应全球工程建设市场的共性化问题。同时欧特克也会在不同的市场和本地软件企业进行合作,通过二次开发从而使软件能够更好的落地,来满足本地客户的需求。我们也希望和更多的本地软件开发企业或者软件开发团体合作,让他们能够在我们软件的基础之上开发出更多的具体针对施工应用的工具型软件或是其他类型的工具,从而能够丰富我们的整个生态系统,将欧特克的软件和这些合作伙伴的工具或软件整合在一起,更好的为施工企业提供服务。除此之外,欧特克也在中国部署了自己的资源和开发团队,可以说欧特克非常重视本地化的创新。”
BIM成功转变了设计和施工的整个流程,帮助企业在项目的全生命周期中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成本;同时,BIM也在提高施工的专业性,适应行业更加细分化的需求,打造世界级精品工程等方面都展现了可喜的应用成果。
当前,越来越多的建筑施工企业积极投入到了BIM技术应用和推广的大军中,不但将BIM技术用在一些大型复杂的项目中,也在向中小型项目拓展,行业中涌现出了一大批BIM技术应用的标杆项目。然而BIM在中国的发展还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包括政府的引导和标准制定,相关调查显示,BIM人才培养是影响BIM技术深度应用的当务之急,BIM人才缺乏也是当前企业BIM技术深度应用的主要问题所在,其中包括缺乏专业的BIM技术人才、没有系统的BIM技术培训、员工知识与能力结构欠缺等,因此“培养BIM人才”是BIM技术深度应用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Phil Bernstein在耶鲁大学任教多年,对于BIM人才的培养有着深刻的认识。他表示:“目前,市场上对于熟练应用BIM工程师的需求日益旺盛,但是学校对于这方面人才的培养还没有跟上脚步。比如说在我执教的耶鲁大学,大概是六七年前,我和同事们达成一致,要让学生去了解BIM,从而让他们更好的做好准备来满足工程建设行业的发展需求。现在在美国,如果你是建筑学院或者建筑系新毕业的学生,如果你不了解Autodesk Revit,不懂怎么去用Autodesk Revit的话,在工程建设行业是找不到工作的。”
“当然,我们也反对让老师单纯的只是教学生如何去使用工具,关键是要教学生在有了这些工具之后,他们应该有一个新的思维模式,这是最重要的。比如说用了BIM之后呈现一个设计方案,跟以前用二维图纸去呈现这些方案是完全不一样的,也就是说我们要教会学生去改变他们的思维方式。”Phil Bernstein补充到。
一直以来,欧特克致力于为中国用户提供本土化的软件产品,并通过不断创新的新技术为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迈进而贡献力量。从几年之前提及的“Future of Making Things”——设计领创未来,到如今利用新技术引领创新设计变革,欧特克正通过一次次技术和产品的迭代以及最新的交互方式的改变,让全球数以亿计的用户通过欧特克软件来释放他们的创造力,这也正是欧特克的愿景和使命——帮助人们想象、设计和创造更加美好的世界。Phil Bernstein认为:“未来二十年,工程建设行业和制造业之间的共性会越来越多;未来,工程建设行业将采用离场预制或者是产业化的流程方式来完成诸多工作,而不是现在大量的利用人工作业。因此,中国的建筑施工企业必须要制定产业化的发展战略,从而满足未来的发展需求;软件供应商也不能按照过去的技术基础或者技术平台来开展工作,而是需要充分利用BIM这一平台,并让中国的建筑施工企业运用这个平台,从而大规模的部署和落实产业化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