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敏C反应蛋白及糖化血红蛋白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性

2017-09-03 02:32廖忠银邹小媚董又坤邢细红夏红波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7年15期
关键词:颈动脉硬化斑块

廖忠银 田 力 邹小媚 董又坤 邢细红 夏红波

(荆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湖北 荆州 434000)

高敏C反应蛋白及糖化血红蛋白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性

廖忠银 田 力 邹小媚 董又坤1邢细红1夏红波2

(荆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湖北 荆州 434000)

目的 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s- CRP)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性。方法 抽取9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组,根据颈总动脉内膜厚度(IMT)将其分为重度粥样硬化组(n=32)、轻度粥样硬化组(n=33)、单纯脑出血组(n=31),另选取31例同期体检健康者作对照组。对比四组生化指标水平、颈动脉血管病变影响因素及不同类型斑块患者hs- CRP及HbA1c水平,并分析各指标与IMT的相关性。结果 四组空腹血糖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s- CRP、HbA1c、IMT、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单纯脑出血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hs- CRP、HbA1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重度粥样硬化组及轻度粥样硬化组hs- CRP、HbA1c、IMT、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重度粥样硬化组hs- CRP、HbA1c最高;IMT与hs- CRP、HbA1c呈正相关;hs- CRP、HbA1c、IMT均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P<0.05);软斑患者hs- CRP及HbA1c水平明显高于溃疡斑、扁平斑、硬斑患者(P<0.05)。结论 hs- CRP及HbA1c均是导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危险因素。

高敏C反应蛋白;糖化血红蛋白;高血压脑出血;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高血压脑出血是临床一种常见脑血管疾病类型,受多种因素(膳食结构、生活方式、人口老龄化等)影响,对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健康均造成了严重影响〔1〕。高敏C反应蛋白(hs- CRP)是一种急性反应期蛋白质,可迅速、准确评价系统炎性反应,与急性脑出血、颈动脉斑块形成均具有一定相关性〔2〕。此外,血糖水平增高是引发脑出血的危险因素之一。HbA1c是葡萄糖与红细胞结合生成的一种非酶缩合反应物,几乎不受血糖急性变化的影响,可对患者近8~12 w的血糖水平变化情况进行准确评估〔3〕。本研究拟探讨hs- CRP及HbA1c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组纳入及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符合中华医学会制定的高血压脑出血相关临床诊断标准〔4〕;经MRI、CT等影像学检查确诊;知晓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合并肾、肝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或衰竭者;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或全身性感染疾病者;合并糖尿病、心内膜炎及房颤等疾病者;具有认知障碍或精神疾病,可能无法顺利配合完成本研究者。

1.2 一般资料 抽取2014年1月至2016年2月荆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接收的符合研究标准的9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颈动脉超声测量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内膜中层厚度(IMT),将其分为重度粥样硬化组(IMT≥1.3 mm,n=32)、轻度粥样硬化组(1 mm0.05),具有可比性,且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核同意。

1.3 检测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均于入院后第2天晨起空腹状态下抽取5.0 ml静脉血,并迅速离心,随后取上清液储存待检。选用7600- 020生化分析仪(日立集团生产)检测患者血清中hs- CRP、HbA1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空腹血糖(FPG)。入院后第3天通过Philip SIU 22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测定IMT(探头频率8.0~10.0 MHz):取仰卧位,使颈部偏向对侧,充分显露颈部,将探头自受检者胸锁乳突肌前方实施扫描,于颈总动脉中段测定IMT值并详细记录。根据斑块厚度和超声诊断特性将斑块分为溃疡斑、扁平斑、硬斑、软斑。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软件,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分布采用χ2检验,以Pearson对IMT和各指标关系进行单因素分析,并通过Logistic对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

2 结 果

2.1 四组研究对象生化指标水平对比 四组FPG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s- CRP、HbA1c、IMT、HDL、LDL、TC、TG水平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单纯脑出血组TC、LDL、HDL、hs- CRP、HbA1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重度粥样硬化组及轻度粥样硬化组hs- CRP、HbA1c、IMT、HDL、LDL、TC、T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重度粥样硬化组hs- CRP、HbA1c最高。见表1。

2.2 各指标与IMT相关性分析 经Pearson单因素分析可知,IMT与TG(r=0.209,P=0.058)、TC(r=0.176,P=0.062)无相关性;与HDL(r=-0.369,P=0.003)呈负相关;与hs- CRP(r=0.387,P=0.000)、HbA1c(r=0.301,P=0.000)、LDL(r=0.337,P=0.004)呈正相关。

2.3 颈动脉血管病变影响因素 以是否出现颈动脉病变作因变量,以hs- CRP、HbA1c、IMT、HDL、LDL、TC及TG作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s- CRP、HbA1c、IMT均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P<0.05)。见表2。

2.4 不同类型斑块患者hs- CRP及HbA1c水平对比 软斑患者hs- CRP及HbA1c水平明显高于溃疡斑、扁平斑、硬斑患者(P<0.05)。见表3。

表1 四组研究对象生化指标水平对比

与对照组比较:1)P<0.05;与单纯脑出血组比较:2)P<0.05;与轻度粥样硬化组比较:3)P<0.05

表2 颈动脉血管病变影响因素分析

表3 不同类型斑块患者hs- CRP及HbA1c水平对比

与其余三组比较:1)P<0.05

3 讨 论

高血压脑出血具有多种危险因素,其中糖尿病及糖代谢异常对患者危害较为严重。相关研究〔5〕证实,无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是否具有糖尿病史,当发生脑出血时高血糖均可加剧脑组织损害、加重病情,且能显著增高疾病致残率与病死率。有统计资料〔6〕表明,多数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发病后血糖水平异常增高,且无糖尿病史但脑出血后血糖水平明显增高者病死率是血糖水平正常患者的2倍。HbA1c表达水平与糖代谢水平具有密切联系,可将其作为评估高血压脑出血病情进展或预后效果的重要指标。此外,糖代谢异常对动脉粥样硬化造成影响的机制可能是高血糖状态可促进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P选择素形成,进而激活血小板,导致血小板长时间居于高凝状态,加速其聚集和黏附〔7〕。本研究结果显示,高血糖可提升颈动脉粥样硬化风险。

hs- CRP是一种经肝脏细胞合成的机体急性反应期蛋白,在正常机体中表达水平较低,而当机体发生炎性反应时,其表达水平异常增高,可有效反映炎性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及机体循环系统活性〔8〕。大量临床研究〔9~11〕认为hs- CRP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具有密切相关性,hs- CRP可对组织因子表达产生刺激性作用,促使血管内皮细胞表达黏附分子、趋化因子,导致血管狭窄,进而引发血栓。本研究结果有效证实了炎性反应可促进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并对预后造成不利影响。此外,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导致脑出血的常见病因,由于软斑中具有大量脂质,所以经血流冲击极易发生破裂及出血,进而引发脑出血〔12,13〕。部分学者〔14,15〕指出,高血压脑出血与动脉易损斑块的破裂具有密切联系,出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疗效及预后均不如未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患者,并且软斑患者的hs- CRP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其他斑块。本研究也提示软斑和高血压脑出血具有一定相关性,两者协同作用可加速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进展。

1 Zhao XH,Zhao XS,Liu Y,etal.Association of carotid atherosclerotic plaque features with acute ischemic stroke:a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study〔J〕.Eur J Radiol,2013;82(9):465- 70.

2 胡义奎,沈 伟,李承晏,等.糖化血红蛋白及超敏C反应蛋白与急性脑出血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性〔J〕.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2015;22(2):109- 12.

3 袁惠敏,张江蓉,赵 烨,等.老年2型糖尿病血清铁蛋白和超敏 C 反应蛋白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医师杂志,2014;17(z2):10- 2.

4 王 鹏,吕卫华,刘和锦,等.老年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与红细胞分布宽度的关系〔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5(5):488- 91.

5 Martine TB,Truijman Alexandra AJ,Jeroen N,etal.Intraplaque hemorrhage,fibrous cap status,and microembolic signals in symptomatic patients with mild to moderate carotid artery stenosis:the Plaque at RISK Study〔J〕.J Cerebral Circ,2014;45(11):3423- 6.

6 Hiyama T,Tanaka T,Endo S,etal.Angiogenesis in atherosclerotic plaque obtained from carotid endarterectomy:association between symptomatology and plaque morphology〔J〕.Neurol Med Chir,2010;50(12):1056- 61.

7 管 东.糖化血红蛋白结合超敏- C反应蛋白检测对糖尿病并发急性脑卒中预测价值的研究〔J〕.中外医疗,2015;34(1):194- 6.

8 Luca L,Biasiolli Justin MS,Kylintireas Bradley J,etal.Plaque features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cerebral infarction after minor stroke and TIA:a prospective,case- control,3- T carotid artery MR imaging study〔J〕.Cardiovasc Imaging,2012;5(4):388- 96.

9 裘丽红,李武艳,李晓娜,等.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斑块稳定性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8):27- 9.

10 Truijman Anouk C,Liem Floris HBM,Schreuder Anja G,etal.Plaque components in symptomatic moderately stenosed carotid arteries related to cerebral infarcts:the plaque at risk study〔J〕.J Cerebral Circ,2015;46(2):568- 71.

11 樊泽新,王 荔,王新文,等.宝石能谱CT结合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高迁移率族蛋白1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的初步研究〔J〕.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15;23(5):488- 96.

12 林秋群,莫 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性研究〔J〕.临床医学工程,2015;22(3):309- 10.

13 Mathevet Emmanuelle,Canet- Soulas Cyril,Mory Jean- Yves,etal.Clinical and histological significance of gadolinium enhancement in carotid atherosclerotic plaque〔J〕.Stroke,2012;43(11):3023- 8.

14 辛 伟,李小鹰,林智勤,等.老年人体位性血压变异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4;33(9):929- 33.

15 窦 萍,张淑敏,孔 斌,等.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性研究〔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6):645- 6.

〔2017- 01- 15修回〕

(编辑 袁左鸣)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3CFB080)

廖忠银(1971- ),男,硕士,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神经内科方面研究。

R544.1

A

1005- 9202(2017)15- 3748- 03;

10.3969/j.issn.1005- 9202.2017.15.046

1 荆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2 荆州市第二人民医院B超科

猜你喜欢
颈动脉硬化斑块
山东:2025年底硬化路铺到每个自然村
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狭窄及其侧支循环形成的关系
颈动脉的斑块逆转看“软硬”
一篇文章了解颈动脉斑块
双源CT对心脏周围脂肪组织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
基于深度学习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识别
超声评价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支架贴壁不良的价值
microRNA-146a与冠心病患者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
LN17模具钢预硬化热处理正交试验
4类人别轻易按摩颈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