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翔 张慧 张丹 李晶
(天津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天津 300308)
便携式移动电源相关标准介绍与分析
李翔 张慧 张丹 李晶
(天津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天津 300308)
从适用范围、规定内容和测试项目等方面对与便携式移动电源产品相关的标准进行了介绍,总结了标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便携式移动电源;标准;介绍;分析
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的兴起,便携式移动电源产品应运而生。便携式移动电源(以下简称“移动电源”)也叫“充电宝”,是集储电、升压、充电管理于一体的便携式设备,主要由内置电池芯、电路板和外壳所组成。移动电源解决了电子产品使用过程中电量消耗快、待机时间短等问题,极大地满足了消费者的使用需求。但目前市场上在售的移动电源品牌混杂,质量参差不齐,劣质产品造成的质量问题和安全事件时有发生。由于移动电源是一种以化学电池为主要构件的产品,如果使用不当或正常使用情况下产品保护机制设计不合理,就可能会出现起火、爆炸等现象,因此,能够约束移动电源产品质量的标准就显得十分重要。
目前,移动电源内提供电能的化学电池主要是锂离子电池,包括18650型锂离子电池和聚合物锂离子电池两种。锂离子电池作为一种相对成熟的化学电源产品,与其相关的国内外标准相对较多,而且形成了一定的标准体系。而目前针对移动电源产品的标准并不多,可以直接适用的标准主要有:ClAPS0001-2014 《USB 接口类移动电源》[1]、DB44/T 1662-2015《USB接口类移动电源 技术要求》[2]等行业和地方标准以及UL 2056-2015《移动电源安全检查纲要》[3]、联合国《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 试验和标准手册》第3部分38.3条款[4]等。还有一些标准并不是直接针对移动电源,但在目前标准缺失的情况下也可参照这些标准对移动电源进行部分项目的检测,如GB 31241-2014《便携式电子产品用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 安全要求》[5]、UL 2054-2004《家用或商用蓄电池组》[6]、IEC 62133-2017《含碱性或其它非酸性电解质的蓄电池和蓄电池组 便携式密封蓄电池和蓄电池组的安全性要求》[7]、GB 4943.1-2011《信息技术设备 安全 第1部分:通用要求》[8]、GB 8898-2011《音频、视频及类似电子设备 安全要求》[9]等。
ClAPS0001-2014是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于2014年5月发布的移动电源行业标准。标准部分条款参考了GB/T 18287-2013《移动电话用锂离子蓄电池及蓄电池组总规范》,在技术内容中融合了UL 2054的有关要求,规定了USB接口类移动电源的定义、要求、试验方法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该标准规定移动电源内电芯按照GB/T 18287-2013进行测试,并应符合该标准相关要求。对移动电源的测试主要包括:外观及尺寸、常规性能、安全保护性能、机械性能、环境适应性、接口和附件等6部分[1]。详见表1。
表1 ClAPS0001-2014标准中移动电源测试项目
目前,针对移动电源产品有地方标准的省份是广东、福建和河南,其中广东生产的移动电源占据全国大部分市场份额。下面对广东地方标准进行简单介绍。
DB44/T 1662-2015是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在2015年9月发布的广东省地方标准,其在充分融合国家强制性锂离子电池标准GB 31241-2014的基础上,结合移动电源整机设备特性而制订。该标准适用于单端输出电流不大于5A、由锂离子电池或电池组构成的USB接口类移动电源,规定了USB接口类移动电源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型式检验、标志、使用说明、包装、运输、贮存等。该标准要求组成移动电源的电池或电池组应符合GB 31241-2014对电池或电池组规定的相关要求。对移动电源的测试主要包括:外观及尺寸、警示说明及耐久性、接口和线缆、电性能、电磁兼容性、环境适应性、安全保护功能等方面[2]。详见表2。
表2 DB44/T 1662-2015标准中移动电源测试项目
UL,即美国保险商实验室,是美国权威的安全检测机构。UL 2056是美国保险商实验室在2015年香港秋季电子产品展上推出的针对移动电源终端产品的安全标准,其目的是应对全球移动电源对于安全标准的需求,保护消费者免受人身和财产的损害,同时也帮助制造商降低承担产品回收及品牌受损的风险。UL 2056范围覆盖移动电源终端产品(又称便携USB充电器或便携式备用电池电源,是给低压电子产品供电的外接设备),适用于最高DC电源输入和输出均为60Vdc的产品。在测试项目方面,移动电源除了要符合UL 2054标准对电池组的要求外,还包括电源输入/输出测试、容量验证测试等一些针对移动电源设计的特有的检测项目。另外,标准对移动电源的标记和说明也有比较详细的规定[3]。详见表3。
表3 UL 2056-2015标准中移动电源测试项目
锂电池类电子产品由于体积小、价值高,通常采用航空运输。考虑到锂电池有起火爆炸引发空难的危险因素,我国民航总局规定,锂电池在收运前需要有UN 38.3检测合格报告或证书。锂电池UN 38.3测试是指联合国针对危险品运输专门制定的 《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 试验和标准手册》的第三部分38.3条款。《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 试验和标准手册》是《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 规章范本》和《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标签制度》(GHS)的补充。其中UN 38.3条款主要是针对锂电池产品,包括金属锂和锂离子电池及电池组[4],其中含有锂电池的移动电源可参照该条款中锂离子电池组的项目进行检测。详见表4。
表4 UN 38.3中移动电源测试项目
还有一些标准的适用范围可能并没有写明是包括移动电源或者并不针对移动电源,但在目前移动电源标准不完善、国家标准缺失的情况下,可参照这些标准对移动电源进行部分项目的检测,如GB 31241、UL 2054、IEC 62133、GB 4943.1、GB 8898 等。一些移动电源标准在制定的时候也对这些标准进行了引用、参考或技术上的融合。
GB 31241、UL 2054、IEC 62133 均可对便携式锂离子电池进行检测,它们分别是中国国家标准、美国保险商实验室标准和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其中GB 31241涵盖的范围很广,规定了便携式电子产品用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的安全要求[5],移动电源内置的电池和电池组应符合该标准的要求。IEC 62133是国际电工委员会针对便携式电子产品用电池及电池组的安全所设立的标准,被许多国家采用或引用作为本国电池产品的市场准入要求。目前IEC 62133的版本已更新至2017版,新版本的IEC 62133被拆分成分别适用镍体系电池和适用锂体系电池的两个部分[7]。欧盟目前还没有特别针对移动电源发布标准。UL 2054是UL针对家用和商用电池推出的一个安全标准,规定了常见的镍氢电池(组)、锂电池组等二次电池组的相关安全检测方法及要求[6]。由于UL 2056规定移动电源首先要符合UL 2054标准对电池组的要求,因此按照UL 2056标准对移动电源进行检测,首先要把移动电源作为一个电池组按照UL 2054标准进行性能方面的测试。
GB 4943.1主要适用于电网电源供电的或电池供电的、额定电压不超过600V的信息技术设备[8],严格地说该标准主要针对信息技术设备,对移动电源并不完全适用。如用该标准对移动电源进行考核,只能把移动电源当作一个小的机电产品来进行检测。GB 8898是针对音、视频产品及类似电子设备进行检测的安全标准[9],与GB 4943.1相类似,移动电源可当作一个小型电子设备参照GB 8898标准进行部分安全项目的检验。
目前,带USB接口的便携式移动电源目前还不是CCC(中国强制认证)认证产品,但企业可进行CQC(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便携式移动电源安全认证。该认证是自愿性产品认证,经认证的产品可以加施CQC标志,表明该产品符合相关的质量、安全、性能、电磁兼容等方面的要求[10]。目前的认证规则是由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发布的CQC11-464116-2016《便携式移动电源的安全认证规则》,适用于具有USB接口、由锂离子电池或电池组构成的便携式移动电源。该认证规则型式试验是依据GB 4943.1-2011、GB 31241-2014规定的试验方法、适用条款进行检测并满足标准测试要求;移动电源内部电池安全试验依据GB 31241-2014规定的试验方法、适用条款进行检测并满足标准测试要求[11]。
根据上述标准的分析可知,目前移动电源产品标准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1)针对移动电源产品的标准数量少,标准的权威性、针对性不强。现有标准主要是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缺少强制性国家标准。目前与移动电源产品相关的标准大部分是针对锂电池和电子设备的标准,缺少对移动电源整体性考量的标准。
(2)标准未成体系,标准之间缺少协调性。目前,移动电源产品在各个层面均未形成满足其设计生产、检验评估等要求的标准体系。现有标准的技术内容也缺乏协调性,如存在标准术语规定不够科学严谨,标准之间部分项目的检测规定不统一等问题。
由于针对移动电源产品标准的权威性、针对性不强及国家标准的缺失,造成了移动电源产品无论是在设计和生产中还是检验和监管中,都没有权威的技术标准进行约束,行业准入门槛比较低、市场和质量部门监管不严,导致了目前市场上移动电源产品鱼龙混杂,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从国家质检总局和各地质量监管部门的抽测和质量安全风险预警来看,移动电源存在容量标识不明晰、电芯安全问题突出、外壳不能有效防火、保护电路设计不合理等问题。但是由于缺少权威的移动电源产品标准,抽测检验的标准只能参照上述部分锂电池标准和行业标准进行检测,抽测结果仅作为反馈给企业的参考,不能作为企业整改的依据。例如国内某知名企业回应其移动电源抽检不合格的声明称,由于国家尚未出台关于移动电源产品的强制质量执行标准,抽测依据的是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标准,不具强制执行性。
移动电源产品虽小,但安全隐患却不容忽视。因此建议有关部门尽快制定和出台移动电源产品的强制性国家标准,使移动电源在设计生产和检验监管上都有标可依。同时,完善标准体系,做到产品全产业链覆盖,对组成移动电源的主要材料、配件进行严格的准入规定,提高企业进入移动电源行业的门槛,使质量好、信誉高的知名品牌占据市场主导地位,从而促进移动电源产业健康规范的发展。
[1]ClAPS0001-2014 USB接口类移动电源[S].
[2]DB44/T 1662-2015 USB接口类移动电源 技术要求[S].
[3]UL 2056-2015移动电源安全检查纲要[S].
[4]联合国经济和社会理事会危险货物运输专家委员会.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 试验 和标准手册[M].Rev.6,2016.
[5]GB 31241-2014便携式电子产品用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 安全要求[S].
[6]UL 2054-2004家用或商用蓄电池组[S].
[7]IEC 62133-2017含碱性或其它非酸性电解质的蓄电池和蓄电池组 便携式密封蓄电池和蓄电池组的安全性要求[S].
[8]GB 4943.1-2011信息技术设备 安全 第1部分:通用要求[S].
[9]GB 8898-2011音频、视频及类似电子设备 安全要求[S].
[10]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网站(www.cqc.com).CQC标志认证简介.
[11]CQC11-464116-2016便携式移动电源的安全认证规则[S].
Introduction and Analysis of Portable Mobile Power Bank Related Standards
LI Xiang, ZHANG Hui, ZHANG Dan,LI Jing
(Tianjin Entry-Exit 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 Bureau, Tianjin, 300308)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standards related to portable mobile power bank from the aspects of application,content and test items,and summariz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current mobile power bank’s standard and puts forward relevant suggestions.
Portable Mobile Power Bank;Standard;Introduction;Analysis
TM911
E-mail:lix3@tjciq.gov.cn
国家质检总局科技计划项目 (2016IK257)
2017-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