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霖
摘 要:从费孝通先生笔下,我们看到一个“男女有别”的乡土社会。千年以来,这种男女关系制约着两性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使之形成了一个稳定的社会关系,进而维持着社会秩序。从乡土社会到现代社会,“男女有别”思想到“男女平等”思想的发展使男女关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让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社会中的男女关系,主要从“男女有别”思想的表现形式以及“男女平等”思想的演进来探讨男女关系问题。
关键词:男女有别;社会关系;男女平等
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无疑是一本耐人寻味的社会学经典名著,他在本书中提出了“差序格局”的概念,并从“差序格局”出发,从社会秩序和社会关系两个方面对中国乡土社会的结构及其本色进行了分析和解剖,还原了一个真实的乡土中国。本文试图分析“男女有别”的表现形式,以及“男女平等”思想是如何将“男女有别”思想取而代之的。
一、男女有别
“男女有别”的说法自古就有,出自《礼记·效特性》:“男女有别,然后父子亲;父子亲,然后义生;义生,然后礼作;礼作,然后万物安。”大概的意思就是:男女有别,然后才有父子之亲;父子相亲,然后才有君臣之义;君臣有义,然后才有了礼;有了礼,万物才会各得其所,天下太平。梁启超将《礼记》分为五大类,《效特性》被归纳到古代制度礼节。由此可见,文中的“男女有别”并不仅仅指生理上等表象的区别,更重要的是指社会关系上的深层次的区别,它强调的是严守封建礼教,这里的“男女有别”是指男女之间是一种尊与卑、主与从的关系,这种关系既对立又相互依存。
二、男女之别表现特征
在我国,“男女之别”并不简单指自然性别的区分,更多是指社会属性的区分,并对男和女从礼制上对生活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制约。具体列举几个方面的区别:
(一)诞生礼之别
诞生礼是社会成员降世的第一个礼仪。朱熹在《诗集传》中说:(生男子)“寝之于床,尊之也;衣之以裳,服之盛也;弄之以璋,尚其德也……(生女子)寝之于地,卑之也;衣之以锡(褓),即其用而加也;弄之以瓦,习其所有事也”。[1]从诞生礼来看,男女从出生那一刻起,就产生了差别,床和地下、宝玉和纺砖的区别对待,将男尊女卑的思想体现得淋漓尽致。加之古代在朝为官或大富大贵之人都是男子,因此奠定了男子地位会更高贵的理念。这种“性别期待”也是男女有别的表现之一。
(二)教育之别
“诞生礼”是每个人从“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的开端,而教育则是使人由“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的关键步骤。自古以来,描写男子教育多于女子教育,女子教育略显简略贫乏;内容来看,男子学乐诵诗学射御学礼,在过去这相当于现在的学校教育,而女子则没有那么幸运,主要学习的是容貌礼仪和织纫之事,对于“六艺”则很少涉及。男子主要学习治国、治家、社会交往的礼仪,而女子则主要讲究“婉娩听从”。[2]当然,学校教育仅仅是教育的一个方面,相比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是一个终身的过程,我们也可以在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中的行为看待男女之别。
(三)内外之别
1.“分工之别”。俗语讲:“女主内,男主外。”男女各司其职,这是讲在社会分工上的男女之别。原始时期,男性外出狩猎,女性采集果实,这种按能力来的分工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也就不存在我们所说的这种男女之别。随着父权社会的发展,男女之间的社会分工也开始有了高低贵贱之分。 男性的事业范围比较广,涉及经济、政治、军事等,被视为高贵的职业;而女性的事业则被限制在家门之内,生儿育女、纺绩执麻、做饭盛汤等,做的都是卑贱琐碎之事。除此之外,女性被明令禁止干预政治,所以在朝为官的都是男性。
2.“居处之别”。每每去参观古代大宅,宅内总有一座小姐楼,建在宅子深处,这就是所谓的“深闺大院”。既然有了这样的划分,自然男子不能轻易进出,未出嫁的姑娘将自己限定在那一块小小的空间里,坐等人生被父母安排。而男子却不同,从小在外接受教育,鼓励他们与外界接触,除了自家姐妹,也很少能接触到大家小姐。男居内,女居外的格局导致了古代“男女之亲,媒妁之言”的状态,限制了男女的自由恋爱。
3.“行为之别”。在这个自由恋爱的时代,至今“男女授受不亲”还被我们广为流传,这种观念经过千百年的磨砺仍然深入人心。
“外内不共井,不共浴。不通寝席,不通乞假。男女不通衣裳 ”
“七年男女不同席,不共食” ——《礼记·内则》
“礼,非祭,男女不交爵”
“姑姊妹女子,子已嫁而反,男子不与同席而坐” ——《礼记·坊记》
由此可见,男女之间交往是很受限制的,从《内则》中看来,男女只有在祭祀的时候,才会有合法接触的可能。虽然《内则》记载的是先秦时候的情况,但是对不同朝代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且其影响延续至今。
(四)婚姻之别
“妻者,齐也”,传统文化向来对夫妇和婚姻非常重视。婚礼极为隆重,具有结交权贵、传宗接代的功能。然而女性没有选择婚姻的权利,她们的婚姻完全由父母决定,甚至是父兄结交权贵的手段。虽然男性也是听从父母之命,但是男性对于婚姻还有更多的选择,而女性一旦被休弃,则会被世人耻笑唾弃。就算夫妻双方其中一方死亡,男性可以再娶,女性则很少有再嫁。古代夫妻的结合大都是为了延续后代,而女性不过是为男性传宗接代的工具。她们在男性面前地位低下,没有话语权,只要有一点侵犯了夫家的利益,则会被休弃。
三、“男女有别”向“男女平等”的转变
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决定了男尊女卑的伦理纲常,这种根深蒂固的观念使广大女性陷于水深火熱之中。从近代来看,男女关系变化的过程也从侧面反映了中国由封建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变的过程。
(一)男女平等思想萌发阶段
男女平等的思想是随着西方帝国主义的入侵才传入中国的,西方传教士在其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他们不但向中国的民众传递男女平等的理念,还从国外带来一些新的生活方式,并以此希望改良中国落后的歧视妇女的风俗习惯。除此之外,西方传教士所做的最大贡献就是兴女学,他们希望以此开通中国的社会风气,改善妇女的社会地位。基督教讲求“男女并重,而悉数以读书,使女子亦得列于俦类之中,不存菲薄之心”,并指出“女学愈先,国势愈强,欧洲之成效昭然矣”。[3]1844年,他们成立了中国第一所女子学堂——宁波女塾。除了女子学堂,西方教会还成立了不缠足会,以此鼓励女性解放天性、拒绝缠足,其中以上海的“天足会”影响最大。早期维新派也对男女平等思想的萌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为解放妇女天性,他们批判“三纲五常”,挖掘男女不平等的根源。他们的主张为男女平等观念在中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仍然停留在理论的讨论上。endprint
(二)男女平等思想形成阶段
早期维新派对男女平等的思想还认识尚浅,大都是基于对女性的同情。而维新派接受国外先进教育,“天赋人权”说对他们的影响已经根深蒂固。与早期维新派不同的是,维新派冲破了理论的束缚,开始从实践中为女性争取平等权利。康有为首先倡导了不缠足运动,梁启超带头发起创设女学堂活动,规模巨大、影响超前,并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他们主要通过发行报刊、开演讲会、联结团体、广贴告示等方式,使更多的阶层以及封建统治集团中的洋务派和开明派也参加进来。[4]在兴女学、废缠足的运动中,少数先进女性参与进来,她们公开倡导男女平等的思想,认为“男女有别”是自然属性的区别,而非社会属性的区别,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他们用实际行动坚定了倡导男女平等思想的决心,猛烈抨击封建伦理纲常,提出新的见解,导致封建伦理纲常开始产生动摇,并在一定程度上为男女平等思想的成熟奠定了基础。
(三)男女平等思想的成熟
20世纪初,西方女权学说开始大量输入中国。相较于男女平等思想的形成阶段,这一阶段的思想更为深化,女权学说的兴起使之产生了一批先进的女性。比如:秋瑾作的《勉女权》歌:“吾辈爱自由,勉励自由一杯酒,男女平权天赋就,岂甘居牛后?”[5]从而表达她力争女权的雄心壮志。秋瑾在《精卫石》中豪迈写道:“扫尽胡氛安社稷,由来男女要平权。人权天赋原无别,男女还须一列担”,[6]强调天赋人权,男女平等,男女同心协力为推翻清王朝作斗争。在此阶段,这些先进人士已经不仅仅停留在为女性争取权利的阶段,而是将争女权与反清爱国相联系、与谋求国家和民族独立相联系。除此之外,这一时期的先进知识分子还从经济、政治等各个方面寻求男女平等的途径,这也是男女平等思想深入发展的标志。在此影响之下,男女平等的思想日趋成熟。
四、结语
费孝通先生说:“乡土社会是个男女有别的社会,也是个安稳的社会。”受千年封建礼教的束缚,人们都无法冲破性别的鸿沟。从“男女有别”到“男女平等”,归纳起来有两个方面的原因:其一,西方帝国主义用炮火轰开我国紧闭的大门,先进思想的涌入惊醒了沉睡的中国,西方的天赋人权说和西方女性主义的输入,不禁使人对比中西方女性的地位,先进知识分子在救亡图存中,在变革中,废除了“存天理,灭人欲”的封建纲常,重新给予女性平等的权利;其二,随教育的普及,近代知识分子队伍不断壮大,为新思想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阶级基础。随西方先进思想的涌入,越来越多有救国梦想的年轻人学习西方先进文化,企图救国图强,并将救国图强与争取女权结合在一起,使男女平等成为可能。经过了近两个世纪的努力,“男女平等”的思想渐渐取代“男女有别”,但固守了2000多年的封建纲常余力也不会马上消退,只有在不断地肯定与否定之间,社会才会进步,实现真正的“男女平等”指日可待。
參考文献:
[1]朱熹.诗集传[M].北京:中华书局,2011.
[2]晁福林.先秦民俗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3]林乐知.基督教有益于中国说[A].万国公报(上海)(第83册)[Z].
[4]陈文联.近代中国男女平等思想的历史考察[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0,(21).
[5][6]秋瑾集[M].北京:中华书局,1960:117,6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