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总公司成立以来,铁路发展日新月异,面临的竞争压力前所未有。为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经济形势,铁路不断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在此过程中,矛盾开始凸显,主要表现为职工面对发展“不适应、跟不上、做不到”。企业发展关键在人才,培养适应新形势和新技术的人才,使新设备得到熟练使用达到新要求是企业生存进步的重要途径之一。新铁路时代需要大量人才供给,对于路局职教系统这是一项新挑战。新职人员作为铁路培训入路教育的第一步意义重大。
【关键词】:铁路新职;岗前;培训
1、 新职人员培训重要性
铁路是施行半軍事化管理的运输服务业,下属机、车、工、电、辆各工种对应的具体工作各不相同。如此复杂巨大的机器运转要求每一个部件协调合作。铁路运输业涉及国计民生的,从高峰期运力不足到票价问题,可以说铁路一举一动都牵动着整个社会的神经。客运服务代表铁路面向社会,能否树立良好正面的形象是对每一名铁路人的考验。
客运新职人员入路有两种途径:大学生毕业分配和退伍兵入路分配。这些人之前对于铁路工作并无概念,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相对较差,现场经验很少。并且儿女在家都是宝,但一线服务岗位并不提供娇生惯养的土壤。能否在短时间内转变观念,增强服务意识对工作开展至关重要。但进入一线后,技能熟练的前辈在实际工作中很难对其做到手把手教学,为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因此,客运的新职培训对他们来说不仅必要,而且十分重要。
2、针对新职培训的具体措施
2.1培养一种安全意识
任何工作圆满完成的前提都是安全,新职培训除日常技能培训外,主要是培养安全意识。培训中要将时刻警觉危险、将“安全大于天,责任重于山”的安全意识灌输到学员的头脑中,使其对工作分秒都不松安全这根弦,杜绝因自己的疏漏导致的误操作产生对自己和他人的危害。
2.2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新生代教师的培养、师资队伍壮大是目前铁路急需解决的问题。由于年龄结构老龄化,有资历、能讲课的教师普遍年龄偏大,这是整个铁路培训行业的隐患。以石家庄基地为例,客运培训教师平均年龄在四十五岁以上,且都是客运技术比武的拔尖人才。但后续乏力,青年教师培养严重不足。因此,合理调整人员分配、以老带新、共同进步才是根本解决之道。
培训教师知识结构陈旧的问题可以通过组织师资参加现场时间锻炼,予以解决。实践锻炼中老师通过现场学习熟悉客运操过流程,及时掌握最新文件精神,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再将知识细化,梳理后成为课堂的养分供学员吸收,做到学以致用。并借实践锻炼的机会与客运段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共同开发应急演练课程,并推荐基地年轻教师参加路局技术比武,增长见识的同时增加自身权威性。
2.3加强教、学联系
培训工作中,教师与学员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培养学员兴趣、增加课堂互动、引导学员思考在教学中会起到惊人的作用。新职培训作为成人教育,各个学员的心理和心态都有所差异,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不同。因此,针对不同人群所采用的引导手段也应不尽相同。
教学方法不一而足,我们能做的是因人而异、因材施教,针对不同人群不断探索最适合的才能得到最好的培训效果。
2.4采用多形式教学
多媒体应用于教学是一次伟大创举,利用网络教学应充分发挥其优势。相对于普通黑板教学优势更为直观、系统地展示对教学效果有显著提高。学员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互动式学习,拓展思维空间,提高思维能力。网络的系统性也是我们着重发展的领域,对于课件的制作、场景模拟的视频要细心收集,广泛应用到教学中来。利用网络的灵活性,学员可以利用课下碎片时间关注一些网络公众号,学习一些客运小常识。另外,随着虚拟现实技术不断完善,相应设备引入教学可能会给整个教育业发展带来又一次的革命。
客运作为一线服务行业,培训若只进行理论讲授和简单的画面展示并不能够完全实现教学目的。例如,事故应急预案不仅需要文字表达、场景模拟,重要的需要学员身临其境,通过角色扮演深入其中才能真正领会并运用到工作之中。因此,在教学中增加类似角色扮演,场景再现式的互动教学对于培训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2.5 打造实训基地
高速铁路运行后车上设备设施不断更新,对其应操作用采用多媒体展示有一定的难度。如列车上的安全开门阀、防火隔断门、乘降梯等设备虽然不经常使用却在关键时刻能够保命的装置,乘务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其使用方法。但当前无论培训基地还是高铁列车都无法提供必要的学习途径,仅能通过有限的几次应急演练学习,这为可能遇到事故时乘务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造成了限制。相反如果培训基地设有实训室,利用实物进行现场示范将会使效果事半功倍。因此建立实训基地,引进实训设备是能够使学员理论联系实践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当前铁路培训教学普遍需要解决的问题。
2.6及时更新教材,开发新课程
目前客运新职教材主要有《铁道概论》、《客运规章》等理论为主的转业课程。其中相关客运知识多是以客规和价规为标准,但由于铁路发展迅速,一些技术参数和相关规定在实践中不匹配导致更改频繁,但装订成册的教材很难与一线站段保持一致,导致教学出现不严谨。因此,教材如果不能随时更新其中参数也应通过与站段联系后在课件或教案中更正。教材要做到符合岗位需求,涵盖学员所需技能的全部内容。
2.7教学系统化,建立反馈机制
相关部门应加强对于培训需求的信息收集和整理,针对学员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合理的培训计划。同时,加强调查研究,分析学员在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方面存在哪些问题和不足,通过后期培训加以弥补。培训后可通过座谈会等形式收集学员意见并梳理成文,不要急于归档,理性分析,总结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作为调整教学重点和改进教学手段的依据。
结束语:
做好客运新职人员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艰巨的工程。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同时需要基地和客运段通力合作,为培训一路开绿灯,充分发挥各自作用,统筹解决场地、师资、教材、资金和培训设备等问题。培训中要积极发掘受培学员的主观能动性,相信在我们不断摸索、努力下一定会走出一条行之有效的高效培训之路,为铁路源源不断输送人才,共同推动铁路事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 周自锷,仇军秀.谈谈企业职工的职业技能培训[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6).
作者简介:杨兆兴(1984.9-),男,汉族,河北石家庄,兰州交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车辆工程方向,本科学历,北京铁路局石家庄职工培训基地。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