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节学生缺什么

2017-09-01 14:05钱建兵
江苏教育研究 2017年23期
关键词:读书节冲动课外书

钱建兵

通过读书节的活动吸引学生读书,激发学生读书的热情,是许多学校的常用做法。当下的很多学生,已经没有了那种看到书就如同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的感觉了。电子产品已取代书籍,成为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良莠不齐的信息铺天盖地地呈現着,破坏了学生的思考能力。教材,练习册,优秀作文选,试卷……这些毫无营养或是营养少得可怜的书籍让学生的精神进一步麻木,更糟的是学生在阅读这些乏味的书籍时,还伴随着种种压力,这样的读书环境怎么能满足学生精神生活成长的需要?内在精神生活一旦没有丰富的营养跟上,那便会进入滞涨状态,直至萎缩。如同庄稼发育需要足够的底肥,方能抵挡杂草的生长。精神世界一旦荒芜,对精神生活向往渴求的欲望错过了发育期,将很难再次发育,只能成长为侏儒。这也是很多人离开学校再也不读书的原因。

同时,由于升学的压力,学生的课余时间或是被“负责的老师”无情地分配了,或是被各种各样的活动碎片化了。没有了闲暇,怎么有课余阅读?怎么会有丰富的阅读体验?怎么会有独立思考?不少老师常嘱咐家长,要让孩子多读课外书,仿佛读课外书是在家里的事,跟学校没有关系,在学校里,只能读考试用的书。甚至有些学校也要求家长配合,学生在家里也不能读“闲书”。有人讽刺,全世界的书架上摆满了精神的美味佳肴,可是学生们却被迫只能去啃那些乏味的教科书,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教育的目标是自我教育。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就是要培养学生对精神生活的渴求,养成过精神生活的习惯与能力。要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读书之乐、思考之乐,才能使读书成长成为一个人自觉的行动。这个乐,一定是内在的,在书中思想的自由产生的持久快乐,而不是外在的物质刺激或是为了讨好某人的暂时之乐。 读书应该以激发人内在的需求为基础,通过外部环境的持续作用,帮助内在的需要生长,成为他生活的必需。正如怀特海所言:“在机械生产中,建设的能量来自它的外部,它将分离的各个部分组装在一起,但是对于一个活生生的有机体来说,情形就大不一样了,它依靠自身自我发展的冲动而成长。这种冲动可以从机体的外部进行激发和引导,它也可能为外界的力量所扼杀。尽管外界的力量可以激发和引导这种冲动,但是,心智发展的创造性冲动来自内部,而且完全为个体所有。”

因此,与其花精力与时间热热闹闹搞活动,不如静思如何培育儿童对精神生活的向往与过精神生活的能力,如何给学生更多地自我教育的可能。而精神生活开启的过程,首先是心灵的自由,人与所有动物一样,有很强的逆反心理。你可以如同操纵机器一样,让一个人看书,但不能操纵他进行思考。成长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和引导学生自我发展,先有自由后有自觉。自由意味着除教科书之外,他有很多的时间去阅读他感兴趣的书籍,意味着他的内心不是常常被各种事情、被问题、被某种享乐、被感官的满足所占据。有无限的时间,去观察身边以及内心正在发生的事情,去倾听,去清晰地看。其次,精神生活的开启是从生命内部对美、对真理的感受能力开始的。让学生的生命在阅读中有与经典中伟大人物邂逅、对话的美好体验,继而使学生有了寻找再次相遇的冲动。在这种精神生活的体验中,学生并不是被动的,伴随着一种对话的冲动,其内心必定如同人的外部器官的功能一样,在不断地体验中变得越来越敏锐,思想也越来越丰富。让学生随时、随地都可以自由地捧起一本书来读。这样,学校就能真正成为一个读书的地方。

责任编辑:颜莹

猜你喜欢
读书节冲动课外书
课外书
沐浴书香,喜迎新年
艺术行走
以创新思维指导开展图书馆读书节活动
冲动
《新高考·数学版》调查问卷
冲动购物源于情感
《新高考·数学版》调查问卷
有话直说
他的冲动我的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