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应用中的安全性探讨

2017-09-01 22:23饶田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7年21期
关键词:网络安全性计算机

饶田

摘 要 当今社会科技比较发达,各种新技术层出不穷,计算机网络技术就是其中之一,经过多年的探索与改进,计算机网络技术有了很大进步,但计算机网络应用中的安全问题仍然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因为在应用计算机网络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不安全因素,比如病毒的困扰、黑客的入侵、人为操作失误等,为确保计算机网络应用的安全性,需要进行有效防范。

关键词 安全性 网络 计算机 应用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世界第一台计算机的诞生极大地鼓舞了研究人员,为计算机的更新换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加上网络技术的出现,给计算机网络的广泛应用创造了条件,计算机与网络的完美结合,是科技的创新与发展,随着计算机网络应用的不断深入,其中的安全问题日益突出,急需进行有效防范和解决。论文就目前计算机网络应用中常见的威胁因素进行了阐述,以此给出相应的应对策略,以供借鉴。

1计算机网络应用中的安全威胁

1.1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淡薄

计算机网络应用中存在安全意识不强、操作失误等人为因素,网络用户在使用计算机的过程中安全防护意识不强,账号密码设置简单会导致信息泄露。目前网络运行已经因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实现了高度自动化,但还是不能完全实现无人操作控制。因此程序员的疏忽或操作失误也会带来安全隐患。另外,某些网络内部管理人员在利益驱使下向不法分子售卖用户信息等,造成信息泄露,成为网络安全建设中的重大威胁。

1.2计算机网络应用中的病毒威胁

计算机网络应用中病毒威胁本质上是某种计算机程序,通常是利用不法方式将病毒程序复制至其他人的计算机内,从而达到不法手段截取其他电脑数据及掌控网络应用情况的目的。在日常生活中,文件接受、下载等均能够繁殖电脑病毒程序,不同的病毒对电脑网络安全影响也有所差异。在日常生活中,QQ聊天所发出的表情是人们最为熟悉的,但是当不法分子利用QQ聊天表情传播计算机病毒时,就具备极强传播性与危害性,给他人的电脑网络应用造成较高安全风险。此外,某些病毒程序还拥有极强的应变能力,对计算机网络环境适应也具备较强的免疫作用。

1.3硬件设备及系统漏洞

目前,我国科技水平已经有了快速发展,然而计算机的硬件设备还是未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现在的计算机硬件设备对于普通的使用者来说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如果应用于政府部门或大型企业会出现运行速度满足不了实际需要的现象,尤其是遇到程序更新或外部入侵的时候,硬件支持跟不上发展需要会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损失。另一个方面是任何的软件程序都存在一定程度的漏洞,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漏洞往往成为黑客首要攻击的重点,黑客们一旦击破某个漏洞便可以很容易操控整个计算机系统。所以说硬件设备和系统漏洞都是计算机网络安全中的一大威胁。

1.4受到黑客攻击

黑客通常指那些具备超强计算机应用水平的人员,该部分人员应用自己掌握的计算机知识与技能非法入侵他人的计算机,窃取他人电脑数据或个人信息。黑客侵犯电脑的主要方式有非法軟件编码程序、电脑操作系统安全漏洞以及后台运行程序等,通过E-MAIL及其他社交资源也可以达到入侵他人电脑的目的,给他人电脑网络应用安全造成了较高的威胁,甚至给国家信息安全造成较高的潜在安全风险。

2提高计算机网络应用中安全性的策略

2.1加强用户安全使用计算机网络的措施

人是决定网络安全的关键因素,所以提高用户的安全意识及操作水平可以有效防范计算机安全隐患。首先,重视并强化对网络使用者的培养,整体提升用户的安全防范意识、操作水平及职业素质,以减少人为误操作;其次,加强对用户的网络安全教育,让用户意识到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在使用网络的时,注意保护好个人信息,不要随意点击或浏览来源不明的网页信息,同时做好下载资料的杀毒工作,及时安装及更新安全防护软件。

2.2科学应用拓扑结构

根据我国当前的计算机操作现状,可将计算机拓扑结构分成四类:总线型、聚合型、环形、星形。其中与总线型对应的拓扑结构大多运用线路的方式实现计算机网络间的连接,由此看出,任意两台计算机的网络连接线路只有一条,通常情况下是利用点对点的方式实现数据间的交流与传递。在总线型的计算机拓扑结构中,很多计算机均以网卡的方式直接连在公共运用总线结构上,以使整个网络操作更简便、易传播。不过,基于总线型计算机采用同一条总线进行数据传送,所以传送过程会出现问题和冲突,致使信息传输失败,甚至导致计算机信息网络整个崩溃。总线型拓扑结构成本较低,但不稳定,总之,不同的拓扑结构的优缺点和适用性各不相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类型。

2.3被动防御保护技术

2.3.1使用口令验证

目前,我国将密码检查设备的口令验证程序应用在计算机网络中,计算机信息中心工作人员需要定期或不定期计算机系统用户及口令进行重新设置,以避免非计算机信息工作人员通过非法渠道侵入计算机网络系统,篡改电脑网络用户信息,破坏计算机网络安全。

2.3.2应用防火墙技术

防火墙技术在计算机网络应用中获得了广大用户的认可,被广泛推广。该技术的防范与免疫功能较强,其一般情况下被用于保证各种网络内部安全的防御措施,使内网得到更加科学、合理的保护,便于用户顺利访问网页,该技术的应用使用户的信息得到了有效保证。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进步给人们带来了诸多的便利,然而在应用计算机网络的过程中,存在许多影响计算机网络安全性的因素,因而,要求操作者既要具备较强的责任意识和较高的操作水平,有意识防御计算机病毒,加密相关账户,安装防火墙等,并合理应用拓扑结构,多方面确保计算机网络应用过程的安全性,为用户的信息安全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 袁罡,刘毅.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在网络安全维护中的应用思考[J].电脑迷,2017(02):50.

[2] 李和平.计算机网络应用中的安全性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09):101.

[3] 王伦.简析计算机网络建设中的安全性问题及对策[J].电脑迷,2016(08):38.

猜你喜欢
网络安全性计算机
新染料可提高电动汽车安全性
计算机操作系统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油气集输系统信息化发展形势展望
基于网络的信息资源组织与评价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基于网络的中学阅读指导
ApplePay横空出世 安全性遭受质疑 拿什么保护你,我的苹果支付?
Imagination发布可实现下一代SoC安全性的OmniShield技术
Fresnel衍射的计算机模拟演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