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红玉+王艳红+张雪波
摘要:阐述了东辽县林地清收工作的基本做法,总结了“三年清收、五年还林”的工作总目标,领导高度重视,狠抓落实,广泛宣传,努力营造林地清收还林工作良好氛围,不仅有效地推进林地清收还林工作深入开展,而且不断地拓宽了林地清收还林工作生态效益,指出了林地清收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工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结合工作实际,就如何做好清收还林工作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林地清收;投入;多措并举
中图分类号:S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7)15017102
1 引言
东辽县位于吉林省中南部,地处长白山余脉和松辽平原的过渡地带,属低山丘陵区,东辽河发源于境内。全县幅员面积217901 hm2,辖13个乡镇,8个国有林场。林地面积74327 hm2。2012年以来,该县深入贯彻省、市安排部署,强化措施、加大力度,林地清收还林工作成效初显。
2 成效分析
2.1 统一思想认识,切实增强林地清收还林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
近年来,吉林省委、省政府多次召开林地清收还林专项会议,明确提出“三年清收,五年还林”的工作目标。东辽县委、县政府也将林地清收还林工作纳入到乡镇的绩效考核,对工作不力的单位进行问责。可以看出从省里到地方对清收还林这项工作都非常重视,态度非常坚决,这也充分说明这项工作难度的确很大。但“再难的工作也要有人去做”,“再硬的骨头也要有人去啃”,工作中要坚决做到,“应清尽清,应停尽停,应还尽还”,确保“清得下、还得上、不反弹”。东辽县成立了县、乡林地清收还林工作督查组,县督查组负责各乡镇林地清收工作的检查督查,乡镇督查组负责村级林地清收工作的检查督查,形成林地清收工作行动统一、步调一致、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
2.2 多措并举,确保清收取得实效
2.2.1 加大宣传和培训力度
从2012年开始,东辽县每年印发林地清收还林告知书8万份,全部下发到农户手中。同时利用电视滚动播出林地清收还林宣传字幕,及时宣传报道林地清收还林工作情况。为服务好林地清收还林工作,县政府组织林业专家组成林地清收政策和技术培训小组,到各乡镇巡回培训。并聘请专家培训林下经济技术。2014年以来,先后组办大型林下经济技术培训班7次,累计培训1400余人次。2017年3月初,先后举办两期林地清收还林技术班,培训了三北五期造林、平欧大果榛子技术、沙刺栽培和刺嫩芽栽培等专业技术,为退耕还林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引导农民自愿退耕还林。
2.2.2 加大投入力度
一方面,加大財政投入,目前已投入林地清收还林工作经费200余万元,先后购买了“老木把”定位软件100套,GPS手持机30台,补助外业测量经费150万元,为林地清收还林提供有力的经费保障、设备保障。另一方面,加大人力投入力度。在每个乡镇由县林业局派驻机关干部1名、辖区林场中层干部2名,组成清收林地工作小组,检查指导林地清收工作。同时,抽调林场护林员到管护乡镇参加林地清收,参与外业测量和核实工作,有效弥补了技术力量不足的问题,大大加快了清收进度。
2.2.3 建立清收林地档案
实行边认定、边测量、边划界,要求每块清收的林地都要达到“四有”标准,即有GPS测量图、有实测面积、有地块认定书、有还林协议。为巩固林地清收成果和退耕还林打下坚实基础。
2.2.4 对历年还林不合格地块确定了整改措施
对历年还林不合格的地块,县政府要求各乡镇按照县质检队验收的结果,不合格的地块逐一落实到每名乡村干部身上。包括苗木落实、管护落实等,为巩固林地清收还林成果,要求每个乡镇都成立“林地清收还林工作队”,人员3~5人,专门负责管护、除苗和补种工作。
2.3 发展林业产业,吸引广大农户支持参与林地清收还林工作
如果说清收工作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那么还林工作则是决定万里长征全面胜利的关键一环。从根本上说,农民毁林种地,就是为了增加收入这一既得利益,这也是毁林种地问题屡禁不止的重要原因之一,解决好这一问题的根本在于想办法破解林粮矛盾。为了使还林工作不但还得好,还要还出收益,还出农民收入的新增长点,围绕加快发展生态林业,鼓励在还林地块大力发展林业产业。一是征求意见、听取民意。乡党委和乡政府一班人主动下到村中,面对面进行座谈、征求意见。二是参观学习、开阔思路。由林业部门牵头带领农民到西丰县考察学习,通过实地参观学习,使农民了解到发展经济作物可以一次性投入一劳永逸,并且收益要远远高于玉米,从而坚定了发展林业产业的信心。三是专家把脉、技术指导。在栽植经济林过程中,通过林业局邀请专家学者,为全县种植大户和村组干部传授刺老芽、果榛、沙棘等栽培技术,提高了技术素质和栽植本领。
几年来的林地清收还林工作实践,使我们深深体会到,巩固清收还林成果,关键在于形成常态化、长效化的激励机制。为此,着力在健全完善清收还林监督机制、管理机制、奖惩机制的同时,重点健全完善收益分配机制,力求做到调动“两个积极性”,兼顾“两方面利益”,即调动村干部和农民的积极性,兼顾村集体和村民两方面利益,不断增强清收还林工作的内在驱动力。
3 存在的问题
虽然东辽县林地清收还林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受技术及客观条件制约,工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进入“二轮土地承包”的林地比重较大,近期难于收回。二是还林地块保存率低,边还林边复耕现象较为突出。三是有些村干部存在畏难情绪,怕得罪人,所以清收林地工作进行得不好。四是清收林地需要的资金数量较大,财政又没有这部分预算。如果只能由林业系统和乡镇政府自行解决,将会影响到清收林地工作的进展。
4 工作建议
4.1 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
通过在广播电视、手机短信等媒体上发布还林通告,在街道、村屯张贴宣传标语散发传单等形式,进一步宣传国家还林政策、相关法律法规。
4.2 进一步加大林地清收还林工作力度
东辽县将组织全体林业公安干警、林政执法人员和护林员成立林地清收工作组和抚育组,对协议清收的林地继续完成测量核实,建立档案,签订还林协议,完成林地清收任务。抚育组负责退耕还林地管护管理,加强抚育,对还林苗木外的一切植物全部进行铲除,防止毁林复耕。对未完成任务或已复耕地块,由抚育组通过播种棉槐、苕条和刺槐来恢复森林植被。
4.3 强化执法,严厉打击毁林开垦和侵占蚕食林地违法犯罪行为
林地清收工作以停耕还林为目的,要以说服教育为主,凡是主动退还林地,愿意停耕还林的,都要鼓励支持。
4.4 建立和落实林地保护管理长效机制
林地在林业发展和生态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基础地位,失去了林地,林业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生态建设也就失去了根基。必须把林地保护管理摆上林业发展和生态建设的核心位置,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长期坚持不懈的抓好落实。尤其是各级林业部门,作为林地保护的主要责任者,要牢固树立“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的思想,认真贯彻《森林法》和《吉林省林地保护条例》,切实维护林地安全,维护林业发展空间。要全面实施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全面加强林地用途管制,确保林地用途不变,性质不改,面积不减。要加强现有林地的管理,绝不能发生新的流失,坚决走出“边治理,边破坏”的恶性循环。要坚持开展对非法占用和侵占蚕食林地的清理整治工作,坚决制止林地流失和逆转。
4.5 做好产业引导
依托林地清收还林,大力发展林业产业,调整农村产业结构。重点以发展红松果林培育、绿化苗木基地建设、大果榛子与刺老芽等特色经济林建设为主,采取“公司+农户”、“科技+基地+农户”的产业经营模式,吸引农民参与林业产业建设,增加农民收入,引导农民积极退耕还林。
参考文献:
[1]潘兆才,潘兆军,陈 杰,等.依法实施林地清收还林工作 建立保护林业生态系统长效机制——以东辽县林地清收还林工作为例[J].园林生态,2015(101).
[2]趙洁繁,张 和,董吉成,等.梅河口市林地清收还林几点做法[J].应用技术,2015(11):57~58.
[3]叶士文.论林地清收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J].农业与技术,2014(41).
[4]李淑秋,蒋承芙.谈如何做好清收还林工作[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6(12).
[5]王昌满,方志平,刘士文,等.浅谈如何做好清收还林工作[J].农业与技术,20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