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人才培养观:纽曼与弗莱克斯纳的对话

2017-09-01 17:03赵哓军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7年21期
关键词:纽曼人才培养

赵哓军

摘 要 从传统的大学理念到现代大学理念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演绎过程,本文以纽曼的《大学的理念》和弗莱克斯纳的《现代大学论》为参考文本,探讨大学的理念到现代大学理念的演绎与嬗变过程中的人才培养变化,从中汲取精华,为我们所用。

关键词 人才培养 纽曼 弗莱克斯纳

我国在实施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据2016年我国首次发布的《系列高等教育质量报告》显示:2015年我国在校生规模达3700万人,位居世界第一;各类高校2852所,位居世界第二;毛入学率40%,高于全球平均水平。预计到2019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达到50%以上,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进程可谓迅速,但在“卓越的教育理念方面还令人扼腕叹息,遗憾不已”。追根溯源“倘若大学深受混乱的困扰,困扰的不是来自事物的表象,而是来自于深度混乱的理念,比如,一所大学一旦在教学与科研上产生冲突,表象上是利益的冲突,實质上是两种教育观之间的冲突。理念,就是人们信奉或遵从的一种系统化的思想或观点”。所以,在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征程中,我们需要的是有价值的人才培养理念。

约翰·亨利·纽曼(John Henry Newman, 1801— 1890)的《大学的理想》是传统的大学理念不朽的丰碑,是西方高等教育史上较早系统、综合、全面地论述大学教育的基本理论问题的名著。时隔百年后,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Abraham Flexner, 1866 -1959)在纽曼的基础上,又加入了“现代”一词,力图以最为直接了当的方式表明,“大学像其他人类组织—如教会、政府、慈善组织一样,处于特定时代总的社会结构之中而不是之外。大学不是孤立的事物,不是老古董,不会将各种新事物拒之门外。”本文通过对纽曼的《大学的理念》和弗莱克斯纳的《现代大学论》的研究,探讨演绎过程中大学在人才培养方面的许多变化,从中汲取精华,为我们所用。

1纽曼:运用自由教育培养绅士和通才

纽曼主张大学教育应为自由教育而设。为了实现这种自由教育,除了必须坚持为知识而知识的原则外,他主张学生“应真实主动地进入知识领域,拥抱它,掌握它。思维必须行动起来,半道迎接迎面而来的事实……你不是仅仅来听讲座或读书的,你是为了问答教学而来的,这种教学存在于你与教师之间的对话中”。他的大学理想的主要内容是牛津的精髓,即学院制、寄宿制、导师制。“当一大批具有青年所有的敏锐、心胸开阔、富有同情心、善于观察等特点的年轻人相聚在一起, 自由地相互融合,毫无疑问,即使没有教师教他们,他们也肯定会互相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每个人的谈话对其他人都是一系列的讲座,他们日复一日使自己具备全新的观点和看法, 吸收新鲜的思想,养成判断事物和采取行动的种种不同准则……通过这种过程,整个群体被放在一起塑造,形成统一的气质、统一的性格。”所以他强调师生间要加强交流,而不是一味的充当授课者或是倾听者。

2弗莱克斯纳:主张精英教育

弗莱克斯纳通过与纽曼的对话,在人才的培养上是同意纽曼的理念,对纽曼提出的学院制、寄宿制、导师制表示赞同。在弗莱克斯纳看来,培养社会精英,需要通过专业教育。他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判定专业的标准,从历史上看,专业指“学问高深的专业”,这是完全正确的。没有学问的专业是不存在的”。因此“一个专业是一种等级、一种地位。虽然事实上它并非完全没有自私的目的,但至少在理想上他献身于实现比较普遍、比较崇高的目标,而不是满足个人的野心。它是一种荣誉准则,有时就像希波克拉底誓言那样给人留下深刻的历史印象”。但是无论现在,还是过去,学海总是没有尽头,进入到大学并不是学习知识的结束,恰恰是在将也学会的知识在用于实践的同时,还要创造新的知识,推动着社会的进步,这样看来,可以很明显的发现纽曼在知识方面就有一些保守,而弗莱克斯纳相较而言具有先进的一面,即大学就应该是学生进行学习和探讨知识的圣地,学生有自己的学术自由,在无尽的知识面前,用有限的生命去完善自身,变得成熟。

3结语

大学的每一次革新和发展都是适应社会环境的同时,努力追求着自身的本性,合理性,完善性。不同的大学理念,却具有相同的大学精神,对于现在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国家中,一直在强调精神文明的建设,大学之所以区别工厂企业的主要原因是工厂是商品流水化的过程,而大学是人才培养和精神生产的地方,在公司企业想方设法提升企业文化的品位时,强调终身化学习的进程中,我们岂能仅仅关注于校园的扩展,教学楼的建造,而忽视我们的文化软实力的发展。顾领刚曾说“我们研究的成绩,或浅陋,或错误,这是无关紧要的,因为每一种学问在创始时代必不能免于浅陋和错误。唯其能在浅陋与错误之后再加以不断的努力,自然能做到高深的地步。”学者要具有长远的眼光,扩大自己的视野,将研究作为一种生活的惯性,而不是获取钱财的手段,保持应有的原创精神与雅量。纽曼与弗莱克纳这两位教育家的人才培养思想或许为我们显现出光明的曙光。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政府门户网站. 系列高等教育质量报告首次发布[EB/OL].[2016-04-07].http://www.moe.gov.cn/jyb_xwfb/xw_fbh/moe_2069/xwfbh_2016n/xwfb_160407/160407_sfcl/201604/t20160406_236891.html.

[2] 蔡先金.大学崛起——大学教育理念与模式的冷思考、热争议与务实践[M]. 济南: 山东大学出版社, 2012.

[3] 韩延明. 大学理念论纲[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4] 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 现代大学的理念[M]. 徐辉,陈晓菲等, 译. 杭州: 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1.

[5] 田家利.人物传记--顾颉刚[EB/OL].[2016-2-24].http://www.unjs.com/zhongkao/ Laoshibiji/20090224220802_122223.html.

猜你喜欢
纽曼人才培养
特朗普称前助理是“狗”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涂在墙上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