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婧
摘 要:“互联网+”时代实现了信息共享与利用,打破了传统的教學方式,实现了互联网教学与传统教学的结合,同时也为技工学校语文教学的创新提供了支持。但是如何积极面对“互联网+”时代、灵活运用网络资源、信息技术成为语文教学的一道难题。本文从情境的创设、指导搜索、资源拓展以及尺度的把握等角度出发,对“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技工学校语文教学的改进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互联网+” 技工学校 语文教学 尺度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技工学校语文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改变了“一根粉笔一本书、一张黑板一张嘴”的传统教学模式,丰富了教学资源与形式。笔者在结合实际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利用“互联网+”对语文教学展开了深入的研究。
一、创设情境,激活兴趣
传统的语文教学依赖的是一本白纸黑字的教科书,教师单从书本入手引导学生感受“文本”,再费尽心思的强调都不能摆脱学生学习的被动局面。而在“互联网+”的环境之下,不仅多种信息技术得以被用于教学中,丰富了听觉、视觉、感觉、知觉的教学模式,学生还能接受来自互联网的广泛资源。对此,教师应该活用这些技术,创设真实趣味的语文教学情境,牵动每一个学生自觉走入语言文学的世界。
例如在古诗词教学之中,通过互联网搜索获取有关于古诗词的视频资料;结合古诗词的具体意境与情感思想寻找相关的背景音乐、图片资源;广泛汲取网络上有关古诗词的深入解读,并将其引入到课堂内。在教学的一开始,先播放视频资料,创造一种动态的意境,将原本晦涩的诗词内容灵活地展示,这一意境的营造牵绊了学生的情感与注意力,为后来逐渐深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随后,播放背景音乐与图片,将学生带入音画结合的情境之中,并配以示范性的诵读,让学生之前萌生的情感在这里找到落脚点,充分感受到诗词在词汇使用、情感抒发上的魅力。最后,鼓励学生成为情境的创设者之一,引导学生选择白话阐述、情感诵读、即兴表演等多种方式,演绎出不同版本的古诗词情境,进一步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让互联网资源的利用、良好教学情境的创设更具价值。
二、指导搜索,自主学习
在“互联网+”时代,学生可以通过手机或者平板客户端、电脑等多种途径接触各式各样的信息资源,学生自主学习的大门进一步敞开。教师如果不能有效利用学生在学习上的自主性,不仅会造成学生思想的狭隘,还不利于培养操作适应能力强的学习型技工人才。对此,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对某一个知识点进行自主性的搜索,查找、整理相关的资料在课堂上进行展示,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互联网+”时代的适应水平。
这种资料的搜索并不是盲目的,应该具有明确的主题与具体的开设流程。例如开展综合性的实践活动,先布置一个有关于语文学习的实际课题,鼓励学生自己通过互联网、报刊、杂志等多种途径查找相关的资料。然后教师在语文课堂上提供充分的机会与公平的舞台,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查找结果与制作的PPT、视频或者是文件资料,对某一个主题进行专题性的分析。在总结、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对知识的认识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入,同时其语言组织能力与沟通能力、运用技巧也得到了不断的巩固,打破了传统语文教学中学生“只会写、不会说”的情况。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对这次自主搜索、总结资源的活动进行汇总,写成汇总报告,引导学生总结知识经验。
三、拓展汲取,丰富信息
互联网上具有丰富的信息内容,这些内容不仅能够补充教材中的缺陷,还能实现师生的共同成长,扩展其知识体系。教师应该树立创新性、学习性的思维认识,在备课阶段就积极汲取互联网上的丰富资源,对课本中、教学中原有的内容进行进一步的补足。
例如在演讲词的学习中,为了让学生能够充分感受到演讲词本身的精彩与演讲者赋予演讲词的魅力,可以有目的地对书本上的演讲词进行延伸拓展。在互联网上查找、搜寻国内外知名的演讲案例,通过生动的展示,让学生感受到演讲的重要性;还结合某一篇或者是某一个知名的演讲,将其中的演讲词进行细微的更改,让学生通过对比,了解到演讲词中每一个字词都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在反复播放视频资源的基础上,通过引导学生开展模仿活动,让学生切身感受到演讲者激昂的情绪,把握演讲者的体态语言与神态。另外,在展示某一篇课文中的形象时,可以灵活运用互联网上的图片资源和文献资料,让学生能够脱离文本的拘束,对于人物、动物等事物的形象有着更为深刻直观的认知,增强学生对课文的记忆力,也实现发散性、拓展性的教学。
教师能够利用的互联网资源不计其数,在选用的过程中,教师必须结合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对互联网上的信息进行合理的筛选,以防出现使用与效果的偏离。另外,教师还应该把握技校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思维能力,采取递进式的拓展方式,促进学生的认知与思维层层拔高。
四、把握尺度,屏蔽误区
“互联网+”时代将最为广泛、丰富的资源带到了技工学校的语文课堂,让理论能够与实际紧密结合在一起,也让呆板僵化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但是教师在运用网络资源与信息技术时应该把握一定的“度”,即认识到这种教学存在的弊端与误区,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
对此,教师首先应该打破对互联网过于依赖的思想。这也是目前教学中最为严重的问题,很多教师(尤其是年轻的语文教师)习惯在互联网上下载现成的教学计划、图片与视频等多种资源,缺乏对资源利用的深入思考与学生学习需求的实际考察,造成“课堂虽是图文并茂,但教学水平却始终无法提高”的情况。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应该认识到互联网与多媒体始终是语文教学的配角,在课堂上应该发挥汉语言文字的魅力,引导学生去诵读、去体会,深切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韵律之美。另外,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想象力的发展。虽然可以通过图片、音乐、视频的播放提高文本内容展现的直观性,但是却在某种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对此,教师应该适度地保持语文教学的抽象性,保持文本在“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上的神秘感,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能力与理解能力,引导学生对文本展开合理的想象。
互联网与信息技术的使用需要把握时机与尺度,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前就做好充分的准备,反复思考教学环节的设计。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学会留白与提问,让学生自己根据具体的文本内容展开深入的思考与分析,避免出现互联网资源取代优美语言、信息技术教学“一统天下”的情况。
总而言之,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教师应该一改僵硬守旧的教学理念,积极利用先进的教学技术、广泛的教学资源与多元的信息获取途径。在开展生动性、延伸性教学的基础上,鼓励每一个学生都能自主加入到教学活动中,提高学生对“互联网+”时代的适应能力,提高学生在资源获取上的实际操作经验与利用经验,为今后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根基。但教师也应该认识到,互联网并非是万能的,还是应该以传统教学为主、以互联网教学为辅,充分发扬语言的魅力,避免走向教学的误区。
参考文献:
[1]蔡芝亮.技校语文实施翻转课堂教学的探究——以实用写作“写一个活动方案”为例[C].中国职协2015年度优秀科研成果获奖论文集(上册),2016.
[2]张修仁.技师学院语文课程与现代教育技术整合的研究[J].成才之路,2015(21)6.
[3]李成建.探析碎片化学习在技工语文学习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5(74).
(作者单位:深圳第二高级技工学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