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的本质是“教学生自己学”

2017-08-31 15:44李小芳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17年8期
关键词:淡化桂花居民

李小芳

教学,不是教师教、学生学,也不是简单地把教、学当作两回事,而是教学生学,教学生自己学。从实质上来说,教、学是一回事。教师不是简单地给予,也不是完全地给予,而是化教为学,尽量淡化教的痕迹,不做灌输者、说教者、主宰者。

一、教是为了不需要教

叶圣陶先生“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教育思想,历久弥新。“不需要教”是“教”的起因,又是“教”的目的;“教”是达到“不需要教”的手段,是途径。“教”与“不需要教”相互依存,互相促进。在教学时,教师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顺应学生的学习规律去发现问题,改变策略,方能达到“不教而教”的目的。

在教学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玩出了名堂》一课时,笔者提问:“从哪里看出放大镜、显微镜下的景象真神奇?”学生回答后,笔者出示了课文中的两个句子:

1.他一试,啊,不得了,蚊子的腿看上去像兔子的腿。

2.那是一个“小人国”。“小人国”里的“居民”,比地球上的居民要多得多。

接着,师生共同研读。这时,有学生问:为什么第二句第一个“居民”加了双引号,第二个“居民”又不加双引号?又有一名学生说课文最后一段话(连英国女王和俄国沙皇也千里迢迢前去拜访他,欣赏他的“玩具”,并从“玩具”里观看新世界里的“居民”)中的“居民”也带了双引号,这是为什么?

笔者发现,课文中的“居民”确实是以两种方式出现的。其实,在教学预案的设计中,笔者并没有过多关注文中“小人国”“居民”“玩具”这三个词语的双引号问题。如果学生没有对比,就不会提出这个问题。笔者意识到这是个教学突破口,于是组织学生交流。学生认为,第一处“居民”是因为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所以要加上双引号,表示特别的称谓,这样就让词语有了特殊的味道,课文读起来特别生动有趣;而后一处“地球上的居民”指的就是居民,当然不用加双引号;而课文最后一段话中的“并从‘玩具里观看新世界里的‘居民”,那是因为玩具里的居民不是真正的居民,所以又要加上引号。笔者根据学生的情况适时调整教学预案,变通学习内容,没有主观施教,如此“教”才是为学生更好地“学”服务。教师的“不教”使“教”与“不需要教”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二、“不需要教”应当“这样教”

首先,扮演好必要的指导者角色。

比如,在教学《秋天的图画》一课时,笔者问学生有哪些美丽的图画。学生说了之后,笔者要求:让我们一起美美地读句子吧!学生根据要求“美美地”读句子,但不管怎样,都听不出学生“美美地”读句子。对二年级学生而言,“美美地读句子”必须有所借助,“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这句话的意思总要先读懂吧,读着读着,这句话就变成一幅图画,一想到这样美丽的图画,是不是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读呢?梨树上有那么多金黄的灯笼,太招人喜欢了,把那种喜悦之情放在心里,读起来是不是就更有滋味了。随着笔者的引导,学生发现四句短语连起来读,朗朗上口,有节奏,也很有趣。在学生无法自己习得语言之处,教师就必须扮演指导者的角色。

其次,针对学生需求相机诱导。

教学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普罗米修斯》一课,教师问:“普罗米修斯盗取火种,宙斯给他哪些严厉的惩罚?”学生回答:“他不能动弹,不能睡觉,日夜遭受着风吹雨淋的痛苦。”教师问:“‘风吹雨淋是什么意思,‘风吹雨淋是什么感觉?”正好这几天天气炎热,有学生就回答:“凉爽。”教师接着问道:“对普罗米修斯来说,‘风吹雨淋是‘凉爽吗?说说理由。”于是,学生热烈地议论开了:因为这不是炎热夏季偶尔的“和风细雨”,所以不会“凉爽”。此时,特别需要教师引导:“普罗米修斯遭受‘风吹雨淋,他的感觉真的是很凉爽吗?”学生再次研读句子,是“日夜遭受”啊,每天每夜,时时刻刻都遭受“风吹雨淋”,这可能凉爽吗?“不能动弹”“不能睡觉”会感到舒服凉爽吗?教师抓住学生的错误理解,引导大家边读、边思、边议,从而获得正确的认知。这就不是单向的灌输,而是针对学生的需求相机诱导。

三、尽量淡化“教”的痕迹

教育是什么?就是当你把所学的东西都忘掉的时候,那些剩下来留在血液里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多数是学生从体验中内化得来的,比如“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教学时,尽量淡化“教”的痕迹是教师时常要思考的,因为最好的教育是学生自己不知道在受教育时受到的教育。

在教学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桂花雨》一文时,一位教师安排学生研读“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重点理解“浸”字,要学生想象体会摇花之乐,体验母亲对家乡的情感。《桂花雨》是略读课文,略读课文的教学过程更强调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一個“浸”字足见作者用词的独具匠心,一个“浸”字形象地写出了桂花的香气,“浸”的意象可圈可点的地方是很多的。学生说:“‘浸就是‘埋。”教师说:“‘浸不是‘埋,‘浸是整个村子都沉浸在香气里。桂花,永远香在人们的心里。”教师的一句话就把答案给确定了,无视学生的一丁点儿感受。而实际上,“桂花雨”多新奇呀,题目就是“桂花雨”。“桂花雨”是作者童年生活美好的回忆,是作者对故乡最耐人回味的记忆。正处在童年的学生肯定有许多类似的感受,不过教师只是说“桂花从树上飘落下来,真是一种最美的、最迷人的感觉”。学生没有自主学习、自我感悟,叫他们如何体验最美最迷人的感觉,体验真实的情感?家乡的桂花好,母亲对家乡的情感如何升华?教师还是一味地给予、给予、再给予。这种“给予”式的教学能给学生留下什么呢?所以,教师在教学时要尽量淡化教的痕迹,让学生学会自我教育,主动地教育自己,积极地发展自己。

要实现“不教之教”的目标,就要明确教学的本质是“教学生学”,也要理清“教”与“不教”的辩证关系,还要掌握“不需要教”的技巧,更要尽量淡化“教”的痕迹。

(作者单位:武汉市首义路小学)

责任编辑 严 芳endprint

猜你喜欢
淡化桂花居民
做桂花糕
桂花蒸
打桂花
1/4居民睡眠“不及格”
海水淡化前途无量
美高官试图淡化军售争端
稳定 衔接 淡化 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