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学生主体式课堂

2017-08-31 17:43周恩芝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17年8期
关键词:评价学校课堂教学

武汉市知名的优质民办学校——武汉为明学校砥砺前行,厚积薄发,今年中高考各项指标再创新高,超额完成了区教育局、学校下达的各项指标任务。这所创建于2009年的新学校何以在短短8年时间内一跃而成为一所现代化、高质量、有特色的品牌学校?这与以校长周恩芝为代表的为明人前瞻的教育眼光、科学的办学策略、先进的教育理念、无畏的改革精神息息相关。武汉为明学校通过持续不断的改革创新,建设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构建“356”课堂教学模式,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

本期,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武汉为明学校,看看他们如何借力课程改革,改变教师观念,构建多元课程体系,为学生的一生发展奠基。

从2009年创校伊始,武汉为明学校就在执着地寻找学校发展的战略定位,在对学校现状进行全面调研、科学剖析、深入论证的基础上,确立了建设“理想学校”的发展愿景,把促进学生的发展作为学校教育的根本价值,确立了“培养身心健康,人格健全,学力宽厚,具有中国灵魂、世界眼光和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人”的育人目标。然后,学校在行动研究中寻找发展路径,从课程改革出发,围绕“构建课堂模式,创新课程内容,强化学生主体,实施全人快乐教育”宗旨,着力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不断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课堂建设重载体

课堂建设要依托好的载体。“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以“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为前提的。学校构建“356”课堂教学模式是为了实践新课程理念,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改变教师“演员”角色,优化教师的教学行为,真正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学习”真正学好、学会、会学,以此培养学生的学习力、表达力和创新力。

学校构建的“356”课堂教学模式,反映的是教与学一篇课文或一个章节时的一个完整流程,各环节对应教与学规定的具体“动作”。“3”代表“三个阶段”,即课前自主学习、课中合作学习、课后研究学习,这就把培养学生的学习力放在了目标性位置。“5”对应课堂环节中的“学生五环节”,即读、思、议、展、练,培养学生会读书、会思考、会讨论、会展示、会质疑、能挑战、能拓展、能探究的综合能力,以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原则。“6”对应课堂环节中的“教师六环节”,即课前导、改,课中评、结,课后改、辅,以强化教师的主导性、目标性、针对性、渐进性等。

课堂活动的主要载体是小组合作学习。为了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合作性、探究性、竞争性,学校中学部的每个年级将各班级的30多名学生,根据其个性、成绩等编成6个小组。接着是学部、班主任、科任教师对学习小组进行层层培训,训练学习小组的组长和组员,让学生知道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学习”中需要做哪些事、怎么做,并清楚要达到的要求。

作为載体,“356”课堂教学模式是一个所有教师必须积极参与、积极实践的教学模式,按照“先固化后优化”的实施流程,学校鼓励不同学科、不同级段、不同课型在整体模式下形成个性化的课堂模式和教学风格。比如,从级段看,有小学低段的“体验式”、小学高段的“小组合作式”、初中的“小组讨论式”、高中的“合作探究式”;从学科看,有小学英语的“浸泡式”、小学语文的“字理识字”、中学语文的“四步学习法”、中学数学的“三步法”、中学理化的“实验体验法”等等。

通过构建“356”课堂教学模式,学校逐步做到一校一模、一科多模、一模多法等,这样既有了大致统一的教学思想,又能体现不同学科的教学特点和不同教师的教学风格,做到既规范又灵活,既对广大教师有基本的要求,又不限制教师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使教师能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二、课程内容重研发

学校构建学生主体式课堂,不仅追求模式的先进,更注重课程的创新。学校每年都进行大量的“倾听客户声音”的调研,不是等出了问题再解决,而是重视行动研究,从倾听学生、家长、教师的声音中捕捉课程学习中的各种问题,将问题解决前置化。而且,学校运用测量手段,用数据表达信息,不断追问问题背后的问题,直至寻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学校课程改革中的每一个创新成果,都是基于学生成长中的问题,都经过了科学严谨的研究过程,实践证明也都是行之有效的。

学校实施“教学问题课题化”策略,按照“问题工作法”的研究流程,实施课程的研发。“问题工作法”,简言之,就是“问题导向、任务驱动”的教研方法。学校在推行课堂改革的过程中从查找问题切入、在研究问题中推进、在解决问题中优化,如此循环往复,使工作不断趋向优化。“问题工作法”依照“调查——研究——实践——实验——推广”的路径,将行政手段的推力和科学研究的精神有效结合,及时地发现问题,科学地研究问题,慎重地解决问题。

此外,学校多科室联手打造了“滋养课”。其中,语文、历史、地理、美术、音乐五科合作研发了“长江文化滋养课系列”,小学科学、初(高)中理化合作研发了“创客”“微课”等“实践滋养课”,小学音乐、美术组合作研发了“艺术滋养课”,初(高)中政史地组合作研发了“一带一路”“时事滋养课”。

关于课程的开发,从学科看,小学部开发的“浸泡式”英语课程既符合小学生认知特点,又符合美式英语教法;语文组开发的“字理识字”“经典传统文化”课程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欢迎;中学部研发的课程有“生活中的数学”“生活中的物理”“生活中的化学”“生活中的生物”“生活中的地理”“节日文化”“激情教育”“道德讲坛”等课程,内容丰富,深受学生喜爱。学校研发多种课程遵循的原则是适合学生特点,重在培养学生综合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三、课堂评价重发展

学校的课堂教学评价充分体现了教育的人本化原则。学校对学生主体式课堂的评价指标,体现在知识能力方面,是要求达到“八九十”,即一般学生掌握八成,优生掌握九成,尖子生掌握十成。学校还出台系列评价工具进行量化评价,比如对课堂的观察,着眼于精细,就开发了四种工具,即《教师导评评价表》《学生展议评价表》《课件评价表》《目标达成评价表》。观课人员利用四种评价表量化打分,全面立体地评价一堂课的等次,及时和教师反馈,帮助教师进行课后反思,以扬其长补其短。对课堂“议”“展”的评价,是非常细致的工作。在学生“议”“展”时,科任教师要巡回观察、倾听、记载。其中,记载部分既有小组整体记分,也有个人记分,教师对学生的评价重在发现闪光点、发展点和改进点。评价采取班科联动、值日人员协助的方式,按照教导处拟订的标准,日积周累月评比,每月末对本班每名学生进行“三条优点、两条不足、一条建议”的谈话,以肯定学生成绩,鼓励学生发展。每月初,年级对上一月学生的情况进行十种“星级”评比,在年级学生会上采用“校长嘉奖令”的形式给予表彰。表彰的对象有班级、学习小组和个人,表彰覆盖面在三分之一以上。

学校人本化的评价,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如小学部学生走进省电视台参加听写大赛、走进琴台大剧院展示风采;小学、初中、高中学生参加各种竞赛取得优异成绩,学生的设计制作获12项专利;在第四届武汉发明创新大赛中,学校两名参赛选手分别荣获金奖和银奖。

构建学生主体式课堂,不断改革创新是为明学校办学实力的集中体现,更是为明学子充满活力的源泉。

(作者单位:武汉为明学校)

责任编辑 严 芳endprint

猜你喜欢
评价学校课堂教学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学校推介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