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默地夹杂其间

2017-08-31 09:34富大人
第一财经 2017年33期
关键词:小昭亲戚公公

富大人

旱的旱死,涝的涝死,大概是种常见的规律。小昭此刻就处在这两种不同的人情世故里。一边是仿佛完全没有世俗生活经验的类型,一边则是错综复杂,东西可以乱吃、话不能乱说的典范。

前者是婆婆家,他们过得简单,不假思索。多数时候,得过且过。好处自然是有的,一种无为的宁静状态。看不到硝烟、冲突,跟所有人都言笑嘻嘻,大家也愿意上门唠嗑。东一嘴西一嘴地吐瓜子壳,聊点永远不会带来经济效益的闲散天。彼此也八卦,家长里短的事也都知道,但是,止步于此。对自己也好,对别人也好,这辈子不会有什么要求了。

往美好一点的地步想,你可以说这是一种天赐的运气,生来就这样与世无争,毕竟罕见,家庭中如果长期拥有此种氛围,孩子们也会成长得更平和气顺一点。不急不躁,乐天知足。幾代贵族,也不见得能修成此果。但若是你想往刻薄一点的方向探讨,也完全能找到相应的词汇。你也可以说它是一种缺失。代表着放任和不作为,看起来的无欲无求,掩盖了平日的不动脑筋。所以,始终是没有什么成果的。平生除了淡泊,拿得出手的没有几样。

小昭一开始不在乎这些,随着相处增多,渐渐有了一些微词。很多事都不在她的理解范围之内。比如,一个离得非常远的亲戚家选在五一小长假讨媳妇这种小事,待在老家的公公想让自己的儿子们回家一趟,去喝喝喜酒,给人家撑撑场面。按说这种事情,待在老家的公公代表出席一下不就可以了吗,哪用得着让在京城的儿子儿媳回去。小昭自然是不会去的,她能以简单的不想去,五一人多为由,回避这趟“邀约”。而在京照顾小叔子家孩子的婆婆,则避免不了。她最终跟着小儿子又晕又吐地回了一趟老家,三天行程里差不多两天在路上,如此舟车劳顿,小昭想不通所为者何。

如果是顺路回家歇息一段时间,给自己放个假,还算可以理解。但紧赶慢赶,不过是去吃个饭,随后又得匆匆回京,这不是纯折腾吗?但婆婆似乎没有这种怨念,他们习惯了。不会提前安排,不擅拒绝,也不会管理大小事务,像是一粒种子,随风吹到哪落到哪。很多事情原本可以处理得更有效率一点,但大家对效率无动于衷。

与此形成对比的另一边亲戚,是另一番风光。小昭自己家里从来没有这样的“没心没肺”时刻。他们无一例外,都热情好胜,勇于表现。话多且密,你要有足够的灵活性才能跟上这种步伐。如果换作婆婆家的处事态度,十之八九会被掩埋在人堆的最底层。老实人的无欲无求,哪算得上什么品质—应有之义罢了。只有聪明人和有出息之人,才能在这个向上的家族里占据一席之地,获得“环绕”的权力。余下的泛泛之辈,容身空间十分有限。

大家都会把话说得漂亮,都会见缝插针地展示自己的厉害,笨口拙舌的人除了偃旗息鼓,还能有什么道路呢?最近,他们又在群里商量全家出游的事情,亲友团里叽叽喳喳,各种提议,从国内说到了东南亚。但是小昭完全没有参与的心思。

他们以前也说过要来京集体游一次,她虽然表面应承,但没有付诸过行动。自己房子不大,小区也很一般,加上父母也不大希望亲戚们前来—表面上是大几百万的房子,但是绝对经不起严厉的目光审视的。到时如果招待稍有不周,会落下一些话柄,费了力还不讨好。

小昭自然也能想到这类风险,何况这种大规模的亲戚同游,已经见识过了。毕业时她曾跟着去过一趟海南,已受够了“苦头”,从头到尾地赔笑拍照,走到哪拍到哪,不停地跟着买这买那,拎包之余提供意见,再加上之前的酒店住宿机票预订这些杂事……现在想来都疲累不堪。

看样子,两边都不能如自己意,只能默默地夹杂在其间,尽量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吧。

猜你喜欢
小昭亲戚公公
都藏好了吗
草裙舞会
结对帮扶成“亲戚” 扶贫路上心连心
叫醒太阳公公
比亲戚
雷公公
七十三号的爸爸
七十三号的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