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明代闽江口地区海防聚落的空间形态特征

2017-08-31 14:47林志森胡捷昭胡周琳
关键词:烽燧定海海防

林志森 郑 炜 胡捷昭 胡周琳

(福州大学建筑学院, 福建福州 350116)

论明代闽江口地区海防聚落的空间形态特征

林志森 郑 炜 胡捷昭 胡周琳

(福州大学建筑学院, 福建福州 350116)

国家提出了“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福建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对其海防军事聚落历史景观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明代闽江口地区作为八闽首邑的门户,其海防聚落具有严密的整体性、层次性,具备良好的交通及视觉可达性,在面向海上防御的总体布局较为合理,在福建海防军事防御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

明代海防; 军事聚落; 空间布局; 可达性

福建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有着全国最曲折的海岸线,曲折率为1∶5.7。沿线海岸景观山海交汇,跌宕多姿,在这些礁岸和海湾之间,星星点点地分布着众多的明代海防军事聚落。明代闽江口地区作为八闽首邑的门户,在福建海防军事防御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对其海防体系及军事聚落的研究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明代福建海防背景及海防体系

倭患是明代的一个重要问题,这个问题从明初一直持续到明中后期。明朝针对倭寇的军事策略和措施被称为“海防”。明初,统一战争还没结束,残余敌对势力未完全消灭。明朝专注于消灭敌对势力和恢复社会生产,无力构建完备的海防体系。因此,朱元璋采纳方国珍之侄方鸣谦“倭海上来,则海上御之耳。请量地远近,置卫所,陆聚步兵,水具战舰,则倭不得入,入亦不得傅岸”[1]的建议,确定了海陆联防的御倭策略,并开始加强沿海卫所及水寨建设,逐步构筑海防体系。

福建是整个明朝倭患最为严重的区域之一,《明史》中记载“日本地与闽相值,而浙之招宝关其贡道在焉,故浙、闽为最冲”[2]。明初,朱元璋派遣江夏侯周德兴前往福建,负责福建沿海地区的海防军事建设。周德兴在福建选取沿海军事要害之处,建设了16座城,45个巡检司,经过后来的增设,形成了沿海5卫13所的海岸防线。周德兴在福建构建了以卫城、所城为基础,以巡检司为补充的海岸防线,以及以水寨为中心的海上防线,形成了海陆联防的海防体系。福建沿海四府一州当中,除了福宁州以外,漳州府、泉州府、兴化府、福州府,均至少有两个卫的建制,福州府作为福建首善之区,达到了四个卫的建制。一方面,这一设置超过了“一县设所,一府设卫”的军事制度,另一方面,海防军卫的建制也超过了普通军卫的规模,海防军卫不仅辖卫城内的5个千户所,还负责管辖在外的海防千户所。这四个海防军卫分别与相对在内陆的军卫相互支援,形成了海岸防线与内陆城池的战略纵深。

二、闽江口地区海防聚落布局特征

闽江口地区位于福建东部,它包含福州的南北两翼。北达连江黄岐半岛,南至长乐东部,沿岸包括亭江、琅岐、粗芦岛、五虎礁等。闽江口作为福建省城的出海口,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闽江口地区的明代海防聚落众多,主要沿海岸与河岸分布,组成线型的防御体系。主要的军事聚落有定海、梅花两座所城,北茭、闽安、蕉山、小祉、松下五座巡检司城,小埕水寨以及众多烽燧、墩台。(图1)

图1 闽江口地区城堡分布图

(一)闽江口海防聚落的选址原则

重视地形是冷兵器时代军事聚落选址与布局的基本原则。军队指挥官需要根据对地形地势的分析,依靠有利于军事活动的山脉、水系等自然因素,来进行军事聚落的选址。天津大学张玉坤教授提出:“山脉的军事优势:1) 提供军队隐蔽、埋伏场所;2) 提供士兵食物来源、休息场所;3) 产生高度优势。水系与军事的关系:1) 河流附近因地势平坦,与河流本身一起形成陆路和水路;2) 饮水的主要来源,泉水和湖泊多为军事争夺目标;3) 山地地形中少量的冲积平原、河滩是军队军事活动重要场所。”[3]但是海防军事聚落在选址上更多基于战略需要,随历史发展、政治军事形势变化而兴废,因此闽江口海防聚落的选址也是以战略军需为重。

闽江口地区属于山岭重丘区地形,山地众多,地形变化较大,平原较少,东部海岸线曲折丰富,海湾众多。根据前述的军事聚落选址原则,梅花与定海所城地形高低适宜,均处于大陆向海突出之处,地理自然环境十分独特。所城背山面海,居高临下,视野开阔,有利于观察海上敌情,提早进行预警,又利于与其他城堡相互联络,加之近海,便于海上物资运输和渔民海上作业。从战略布局上考虑,定海、梅花二城一南一北有如两颗獠牙,牢牢控制着闽江口海域,如倭寇想通过水路进犯省城,则容易被其发现以及阻截。在与附近州县的联动机制上,定海所城对应连江县城、梅花所城对应长乐县城,如果倭寇直接攻打所城,则可以据城固守,同时向附近州县发出信号,寻求支援。另外,所城选址布局时也要考虑屯田,明代实行军屯制,所城军士均就地屯田,实现军队的自我供给。

除了这两个所城之外,小埕水寨的选址也十分重要。小埕水寨与漳州铜山、泉州浯屿、兴化南日山、福宁烽火门并称为明代闽海五大水寨,其隶属于福宁卫。水寨设于定海所城前,控海道、扼江口,地势险要,素称“闽江北喉”,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其余巡检司城堡也大都是依山面海而建,其中闽安巡检司位于闽江出海口,属于咽喉地带。烽燧,墩台等都是基于面海的控制点进行设置,逐渐向内陆延伸,形成一个空间视域的防御体系。

(二)闽江口海防聚落的可达性分析

可达性这一概念可以理解为从一个点到另一个点的难易程度,由Hansen W G于1959年提出,他将其定义为“交通网络中各节点相互作用的机会大小”[4]。倭寇的进犯往往来去无踪,因此明朝的御倭政策大部分在于被动防御,只有少数时候会通过水师巡航,主动围剿倭寇,这决定了城堡的战略作用更多考虑防守方面。

1. 交通可达性

闽江口地区山地众多,地势起伏较大,交通不便,行军难度比北方平原地区大得多,因此在城堡布局上必须大幅缩短各城堡之间的间距,形成高效的防御体系,每个城堡的建造必须结合当地情况,从整体层面上考虑,对交通情况、通讯手段、相互距离等因素进行分析,从而形成一个整体,能够在统一的调度下相互驰援。闽江口地区的海防聚落,规模较大的海防城堡数量为7个,加上长乐、连江两县城,相互间的直线距离从9.8公里至31.7公里不等,平均距离16.9公里,皆在军队一天的行程范围内,其中梅花所城与定海所城之间还可以通过海上驰援,这保证了卫所城堡相互之间的驰援效率。(图2)

图2 闽江口地区城堡的分布距离

2. 视觉可达性

烽燧,是古代用来边防报警的两种信号,白天燃放浓烟称为“燧”,夜间高举火把称为“烽”,其军事设施俗称烽堠、烟墩,一般主要由一个用于点火燃烟的高台及附属窝棚、营房构成,是古代重要的信息传递及军事防御设施。正如唐代李贤在《后汉书·光武帝纪下》中“修烽燧”的注释所说:“边防警急,作高土台,台上作桔皋,桔皋头有兜零,以薪草置其中……有寇即燃火,举之相告,曰烽。又有积薪,寇至即燔之,望其烟,曰燧。昼则燔燧,夜乃举烽。”烽燧主要是为防止敌人入侵而建的,遇有敌情发生,则驻守官兵发出信号,台台相传,向附近的城堡驻地传递讯息。烽燧比起传令兵,是古代传递军事信息最为高效的方法,但其缺点在于受天气影响较大。清代朱璐的《防守集成》提出:“唐法烽台必置于高山四顾险绝之处。每三十里置一烽,若有山冈隔绝,地形不便,则不限里数,要在烽烽相望。”[5]这就体现了烽燧的核心在于视觉可达性,相邻烽燧必须在视线可及的范围内,形成一个连续的预报体系,为附近城堡守军及时提供情报。

闽江口地区的烽燧布局严密完整,从连江最东部的北茭烽堠一直沿海岸布置到长乐东南的小祉,南北五十余公里范围内烽燧、墩台的数量超过30多个。相连两个烽堠的间距大约在2-4公里之间,沿海岸组成了一条线型的视觉情报走廊。(图3)在对倭寇的防御作战之中,烽燧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根据《长乐县志》记载,“嘉靖四十一年(1562)四月,倭寇由长乐营前进扰福清,沿江村落告警。总兵戚继光率军跟踪追击,尝屯兵营前。”[6]此次作战,正是烽燧提供了预警,借助完善的沿线的敌情预报系统,戚继光才能成功阻止倭寇的进犯。

图3 闽江口地区烽燧分布图

三、闽江口海防聚落形态特征

(一)所城形态

1. 定海所城

定海所城位于连江黄岐半岛定海湾,历来为海上交通和军事要塞,元设千户所、巡检司。洪武二十年(1387),江夏侯周德兴令建城堡,周六百丈,高二丈,西南修3道城门,沿城凿壕,派兵1520名,配战船10艘。景泰三年(1452)在定海千户所前增设小埕水寨。嘉靖四十年(1561)增筑城墙二百二十丈,今部分城墙尚完好保留。(图4)城堡临海依山而建,城楼前沿仍然显现炮座炮口,面海的南门一段城墙尚完整保存古城的风貌。定海城堡就是将半岛的顶端圈了起来,南门正对大海,东西门在半山,门宽4.8米,高5米。现存临海城墙长500米,高8米,宽6米,花岗石砌,西门瓮城形制尚存,后山城墙已倾塌,仅余城基,残高约1米。城中尚存许多石墙古宅,大都坐北朝南,纵横分列,回环布局。1984年4月被连江县人民政府列为第二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2. 梅花所城

长乐梅花所城于明洪武十年(1377)为抗倭而建造,目前所城古城墙还保留着东门一段,所城内还保留许多所城遗迹,古井,石碑等,所城内也保存大量传统民居,同时原始背山面海防御型结构依然存在。根据《长乐梅花志》记载,梅花所城三面临海,南建于沙冈,延袤三里,绕将军山麓依山面海而筑,城高一丈八尺,广六尺,周六百四十八丈,女墙一千二百二十个,战楼二十有四,窝铺二十,为花岗石砌。辟三门,东门濒海,南门面山,西则水门,城门外围筑瓮城,占地亩许,侧向设门;潮至时船可抵城下。城内梯岩架军寮,连墙接屋,都是兵民之居。(图5)每年城外都有飞沙泛滥,沙子堆积在平地之上,每次都要派所军出城挑沙,因此有人建议筑墙于海来抵御飞沙。东门口留有一水井,其位置就是原来瓮城的位置。现今只留下一段城墙,连着城门。城门全由石块垒筑,呈拱形,城墙一直延伸到小学旁,学校围墙加筑其上。

图4 定海所城大致范围

图5 梅花所城大致范围

(二)巡检司城、烽堠形态特征

由于巡检司城绝大部分现已不存,其形态只能从相关历史文献中进行探究。

北茭巡检司位于黄岐半岛末端突出部,控外海南北水道。明洪武二十年(1387)周德兴令建,周一百五十丈。嘉靖四十六年(1567)增建二百八十九丈。明设巡检司于此,清裁撤,城墙随废。

闽安巡检司在福州市亭江镇闽安镇村,宋为监镇卫,元为巡检司,明洪武二年(1369),复设闽安镇巡检司,翌年在闽安镇设置税课局。洪武二十年(1387),江夏侯周德兴在闽安镇置卫所,其常设统帅机构为都指挥使司,主官都指挥使为正二品武官。明嘉靖年间,戚继光军抗击倭寇,在此垒石筑塞,明朝在闽安镇境内多次出动水军抗倭。

石梁蕉山巡检司旧在长乐梅花,洪武二十年江夏侯周德兴移置今所。巡检司城依山濒海,东有磁澳,为倭寇出没之地。城周三百六十丈,高一丈余,广八尺,东西南北辟四门。今仍存西门和残墙一段长9米,城门呈拱形可通行。

松下巡检司旧治在福清县海口,洪武二十年(1387)移置今所,位于福建省长乐市松下镇松下村,距市治41公里。明洪武六年设防倭巡检寨司,嘉靖三十九年生员陈志玉、耆民吴齐礼等呈请拓寨为城。城周长三百一十六丈,高丈二尺,广八尺,东西南北辟4门,水关1个。崇祯九年(1636)扩建,知县夏允彝捐助三百金,扩城上包山,下塞海,共四百八十丈。清乾隆元年(1736)、二十四年(1759),知县殷凤梧、贺世骏分别重修。民国期间,拆城墙石用于砌筑炮台,现存东门上段城墙基础。

小祉巡检司,原在祉溪澳,洪武二十年(1387)移置今所。崇祯癸酉年,知县郑尚友移至大祉澳,小祉寨任旧,只设塘汛。

其余各烽堠按照地方志记载,周长约十丈,高约一丈五尺。其中万安烽堠为现存最为完整、规模最为壮观的一座,在烽堠南侧还遗存有两处窝棚遗址。这座烽堠为覆斗形结构,用块石垒筑而成,顶部呈长方形造型,烽堠的烟墩高为5米,底座各边长约12米,顶部开口各边长约8米。顶部用于点火的灶坑长2.3米,宽0.65米,深0.5米。烽堠的烟墩只有东西侧石块塌陷一小部分,其他主体包括旁边的灶坑都保存完好,就连依附烟墩旁的营房和草料房还留有部分墙体。(图6)

图6 万安烽堠(资料来源:http://zmlfz.blog.163.com/)

四、结语

闽江口海防聚落在选址上有特殊的地理位置要求,充分考虑与附近州县城池的距离及支援效率,选择合适的地形地势,选址一般位于背山面海与大陆向海突出之处。聚落形态上,受地形影响,所城平面一般呈不规则形状,城墙开辟三到四个城门,城门为拱形,皆有瓮城,城墙周长约在六百丈左右。总而言之,海防聚落通过合理的布置军事聚落可以达到花费最少的成本而获得最大的成效。

通过对明代闽江口海防聚落的布局以及形态的分析可以看出,明代闽江口地区海防军事聚落具有严密的整体性、层次性,是一个高效的沿海军事防御工事体系。海防聚落层级从上至下分为府州县城——卫所城——巡检司城——塘汛、烽堠四个层级,相连层级之间可互相联动。聚落分布需要依据交通及视觉的可达性,确保各层级军事堡寨之间可以形成一个整体,并在抵御从海上而来的外敌入侵的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明代海防体系不仅是明代沿海防御的重要工事,同时也是东南沿海航运与商贸的重要保障。[7]通过挖掘明代海防聚落这一历史文化景观中的海洋文化基因,对夯实“一带一路”的人文基础,构建中国特色海洋文化理论知识体系,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注释:

[1] [明]陈 鹤:《明纪》卷四,上海:世界书局,1984年。

[2] [清]张廷玉:《明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3] 张玉坤、李 哲:《龙翔凤翥——榆林地区明长城军事堡寨研究》,《华中建筑》2005年第1期。

[4] Walter G. Hansen, “How Accessibility Shapes Land Use”,JournaloftheAmericanInstituteofPlanners, 1959, vol.25,no.2,pp.73-76.

[5] [清]朱 璐:《中国兵书集成:防守集成》(46),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2年,第140页。

[6] 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长乐县志》(上、下册),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1994年。

[7] 谭立峰:《明代沿海防御体系研究》,《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

[责任编辑:陈未鹏]

2017-04-21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5BAL01B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37812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678391)。

林志森, 男, 福建泉州人, 福州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 福州大学地域建筑研究所所长, 副教授, 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

TU-09

A

1002-3321(2017)04-0012-05

郑 炜, 男, 福建福州人, 福州大学建筑学院硕士研究生;

胡捷昭, 男, 福建三明人, 福州大学建筑学院硕士研究生;

胡周琳, 女, 福建三明人, 福州大学建筑学院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烽燧定海海防
新疆昌吉州境内烽燧遗址病害特征及成因
古人如何戍边
考古发现还原唐朝士兵戍边生活
定海工业园:整治电镀行业 保护绿水青山
新疆和静查汗通古烽燧遗址调查
海军官兵守卫在海防一线
神行定海山 畅享好空气
癌患者
沈葆桢近代海防思想探讨
中法海防三·六事件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