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学术期刊数字化转型的盈利模式

2017-08-31 12:54郭黎阳纪秀明
关键词:盈利模式产业链学术期刊

郭黎阳,纪秀明

(大连外国语大学 a.《语言教育》编辑部; b.《外语与外语教学》编辑部,辽宁大连 116044)

“互联网+”背景下学术期刊数字化转型的盈利模式

郭黎阳a,纪秀明b

(大连外国语大学 a.《语言教育》编辑部; b.《外语与外语教学》编辑部,辽宁大连 116044)

“互联网+”背景下,期刊数字化经营转型成为关系学术期刊长远发展的重要举措。从学术期刊数字化出版的概念、发展阶段和对数字化期刊产业链的分析入手,比较数字化学术期刊出版与数字学术期刊出版两个阶段不同产业链的盈利点,结合“互联网+”背景下学术期刊数字化出版的优势和特点,探讨学术期刊数字化转型的盈利模式。

学术期刊;数字化出版;出版产业链;盈利模式

一、引 言

数字技术的发展和网络服务功能的拓展促使我国出版业陆续向数字化经营转型。由此,传统纸媒单一的经营模式逐渐向数字化出版的多元化经营模式转变。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云计算、大数据、可视化技术、VR虚拟现实技术等对数字化出版的支撑作用不断加强,加速推进科技与出版的融合,更加深入地促进出版业态的优化升级。然而,我国学术期刊与国际领先的出版集团相比具有“小、弱、散的特点,并受其体制机制的制约,尚未形成成熟的数字出版盈利模式,对数字出版相关技术也很陌生”[1]179,这成了我国学术期刊数字化转型的瓶颈。

本文旨在从期刊数字化的概念和对数字化期刊产业链的结构分析入手,总结当前学术期刊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以“互联网+”背景下学术期刊数字化产业链的结构为主线,基于数据统计,摸索与凸显数字化出版产业链条上的各类可行性盈利增长节点,考衡各类增长点的优劣特质,进而探讨学术期刊数字化转型后的盈利模式。

二、学术期刊数字化的概念与发展阶段

肖凭认为,期刊数字化“是对纸介质刊物进行数字化再加工,使期刊载体、媒体形式和阅读方式发生变化,以此获得数字衍生品,同时实现网络化发行”[2]。而姚晟等认为,期刊数字化包含数字化期刊和数字期刊两层含义。“数字化期刊是对纸质期刊进行数字化,改变期刊内容的载体形式和用户的阅读方式,同时对传播方式和运营模式产生了很大影响,主要体现在介质多元化、推广网络化、传播立体化。”[3]笔者更赞同姚晟等的观点。数字化期刊与数字期刊是传统纸媒向期刊数字化转型的两个不同发展阶段。客观而言,目前的数字化期刊依然基于纸质刊物的内容,以内容为依托,借助现代数字技术手段在载体形式、传播、经营方式上实行数字化外包。目前,我国多数学术期刊的数字化转型处于这个阶段。主要通过将纸质刊物转化为PDF格式,通过自建门户网站上传电子版本以供下载阅读,或加入大型数据库如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维普资讯等传播、经营期刊。随着移动出版技术的推广,微信公众平台、手机报订阅等也成为学术期刊推广传播刊物的途径。学术期刊数字化阶段呈现出以实体纸质刊物为主体,传统纸媒编辑出版发行与网络化、移动化出版发行并存的多元化特点。我国的分学科学术期刊数字化平台当前主要有由各专业学会主办专业期刊数字化平台和同时主办多种刊物的主办单位发起组建的数字化平台两种形式,存在汇聚的学术资源不够多、未能真正实现网络协同采编和学术资源共享、数字化平台功能单一、尚未建立有效的经营机制[4]等问题。

“数字期刊是一种新的产品形态,是一种全新的编辑出版发行模式,完全脱离了传统纸质载体,并以网络作为唯一的发行传播渠道。”[3]孟耀[5]将中国版协电子与网络出版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王勤对数字期刊出版的观点总结如下:一是数字期刊出版的过程数字化,包括编辑加工、印刷等;二是产品形态数字化,也就是在出版介质上呈现出可交互的数字化产品;三是产品运营数字化,即形成一个收费系统,使终端的内容发布能够变成前端的收入,从而形成一个闭合的产业链。由此可见,数字出版完全脱离了实体纸质期刊,而是以数字内容的编辑出版为流通介质、以互联网或电信为流通渠道、以网上支付或电信支付为交易盈利手段,完全实现在线收稿、审稿、编辑加工、组版、发行等编辑出版流程,实现出版流程数字化。学术期刊正经历着期刊数字化向数字期刊出版的过渡,在该过程中,编辑要重视“向知识资源的深度加工开发延伸”,不断“向多种媒体结合运用延伸,向服务延伸”[1]180。编辑要重视选题策划,选择前沿理论研究和有实用价值的内容进行小切口、深挖掘的纵深专栏研究,同时建立多种媒体相关知识资源的链接,并向读者和作者提供专题知识单元采集、分类管理、深度加工、打包等服务,推进相关知识的纵深研究和前沿知识的传播扩散,通过多种媒体的结合推广,扩大受众,提高知识普及度和学术数字期刊影响力。

三、学术期刊数字化出版产业链及其盈利点

学术期刊的数字化之路需要建立和健全数字化的出版产业链。数字化出版产业链由一系列相互独立的关联企业组成,整体上表现为创作者、数字内容提供商、数字技术提供商、网络服务提供商、运营商、销售商及终端用户等主要环节[6-7]。数字化学术期刊出版和数字学术期刊出版两个阶段,出版产业链也有所不同,如图1所示。

图1 学术期刊数字化出版产业链

由图1可见,数字化学术期刊阶段的出版产业链可按照出版流程将其划分为上、中、下游三部分。上游包括创作者和数字内容提供商,其盈利点可源于作者,如收取版面费、审稿费、编辑处理费等,也可源于读者或企业,如发行销售收入、版权转让费用等。中游主要是数字技术提供商、网络服务提供商和平台运营商,这些企业主要通过对获得的源数据进行加工、整合和二次开发利用数据盈利,也可通过发布广告收取广告费。销售商和终端用户属于数字化学术期刊出版的下游,主要通过在新媒体上发行学术论文和相关延伸性服务(如相关知识单元深度加工、集结发布、组织专题研讨会等)盈利。由此可见,数字化学术期刊出版产业链环节较多、结构复杂,上中下游各有盈利点[7]61。

相比而言,数字学术期刊出版产业链省略了中游环节,直接由处于上游的创作者或数字内容提供商提供出版学术期刊,盈利点主要分为源于作者的收入和源于终端用户的发行费用和服务费用。而直接从上游获得学术资源的终端用户可直接通过专业性的、学术性的延伸服务取得盈利。数字学术期刊出版的产业链更加精简,减少中游环节盈利点更大,但无论对于处于上游的创作者和数字提供商来说,还是对于处于下游的终端用户来说挑战都更大:上游既需要精通出版和学术研究的专业编辑,又需要精通新媒体技术的复合型出版人才;下游既需要运营、营销人才,又需要学术水平和专业能力都过硬的专业人才。学术期刊数字化就是逐渐从数字化期刊出版产业链向数字期刊出版产业链过渡的过程,产业链的精简是伴随对复合出版人才需求加剧的过程,也是不断提高出版盈利的过程。

目前,我国学术期刊所处的数字化期刊出版阶段尚未形成一条“由内容提供、技术供应、渠道运营、衍生服务等四部分组成的完整产业链条”[8],因此,处于期刊出版上、中、下游的内容提供商、技术提供商和电信运营商等各自为政,未能真正、有效地实现资源共享、互利共赢。处于学术期刊出版产业链上游的创作者或数字内容提供商由于盈利微乎其微,因此对自有资源保护日趋重视;处于学术期刊出版产业链中游的技术提供商、网络服务商和平台运营商在自主研发数字出版技术上下功夫,以便形成技术垄断局面;而处于学术期刊数字化出版产业链下游的销售商也通过增加延伸服务以提高盈利分成。在如此背景下,亟待加强统筹,协调学术期刊出版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利益和关系,建立公正合理的市场分配机制,使各个链条有机合作、各有盈利,进而完善我国学术期刊数字化出版产业链,促进学术期刊出版业健康发展。

四、中国学术期刊数字化出版盈利模式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我国学术期刊数字化出版可充分利用强大的技术支持与海量大数据创新盈利模式,增加收益,本文将从三方面探讨。

1.内容盈利模式:创新、重构内容资源

作为处于数字化出版上游的内容提供者,学术期刊编辑部具有先天的内容资源优势,可以通过对内容资源的深度挖掘、重构、展现方式转换等创新学术内容。学术期刊编辑部可以对所刊内容进行结构化深加工,将不同刊期、不同主题的内容分解,再根据学科和专业或受众的个性化需求对同一学术领域论文或数据、图表等聚类传播,集结再版,满足个性化按需出版,构造信息社会出版新业态。也可建立不同选题策划的数据库,整库出售,充分发挥新媒体的技术资源优势,对学术内容进行多层次深度开发,将纸质刊物转换为音像、视频、讲座等出版形式,实现“一次创作、多样展现”[7]63,通过多媒体复合出版,提高收益。另外,作为内容提供者,学术期刊编辑部在获取作者版权方面具有便利条件和优势。学术期刊编辑部应重视对版权的开发和经营[9],通过差异化定价,捆绑销售,对论文中图、表、数据等分解后,分项申请版权。在与大型知名数据出版商合作或将数据、图、表等用于讲座、培训时,将版权问题提上日程,提高学术期刊内容的版权收入。

2.技术运营盈利模式:走新旧媒体融合之路

学术期刊数字化出版在原有纸媒传播发行的基础上要积极开拓新媒体,走新旧媒体融合之路以提高盈利。学术期刊出版社可与斯普林格(Springer)、爱思唯尔(Elsevier)、中国知网、万方、维普资讯等国内外知名出版集团合作,通过专业数据制作团队加工制作数据,扩大学术期刊受众覆盖率和影响力,从而提高点击下载量和盈利。同时,学术期刊出版编辑部要充分利用自媒体平台和移动出版技术,积极开发微信公众平台、微博等自媒体资源,或创建手机APP,拓宽学术资源传播途径,走数字学术期刊出版之路,扩大受众,提高订阅量,增加收益。

3.服务盈利模式:积极拓宽增值服务

“互联网+”背景下,学术期刊编辑部要转变“内容提供者”的角色为“服务提供者”,以用户为中心,按照用户需求定制服务、创造价值。学术期刊编辑部可利用数字化出版时代媒体的交互性,积极收集用户需求,做好选题策划,以专题研究等形式聚焦读者,提高刊物关注度,扩大期刊受众覆盖面,增加订阅量。另外,学术期刊编辑部还可通过分析不同专栏的影响力和读者关注度,提供定制服务,如组织相关学术研讨会、培训,邀请专家为读者或研究者提供咨询、开展相关学术研究或产品等的论证等。数字出版的优势方便了学术期刊出版对不同研究方向关注度的把控,也更利于学术期刊提前通过各种平台展示精品栏目,这样,相关衍生产品和广告投放等也更加有的放矢,更利于学术期刊出版编辑部增加广告收入。

五、结 语

本文从学术期刊数字化的概念和两个阶段入手,深入分析学术期刊数字化出版两个阶段的出版产业链,并对两个阶段的出版产业链盈利点进行分析,从而总结“互联网+”背景下学术期刊数字化出版的三种盈利模式,即创新重构内容资源(内容盈利模式)、走新旧媒体融合之路(技术运营盈利模式)和积极拓宽增值服务(服务盈利模式)。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为在数字化转型之路上摸索的学术期刊提供些许有益经验。

[1]张维,邓强庭,冷怀明.数字出版的发展现状及我国科技期刊的应对措施[J].编辑学报,2013,25(2):179-183.

[2]肖凭.价值·路径·选择——期刊数字化的运营模式研究[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6):41.

[3]姚晟,张婷,田方斌.近十年来我国期刊数字化研究进展[J].出版科学,2016,24(4):63.

[4]吉海涛,郭玉梅,郭晓亮.分学科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字化平台构建[J].多媒体数字出版,2016,24(6):94.

[5]孟耀.高校学报发展数字出版的问题与对策[J].航海教育研究,2008,25(4):112.

[6]彭勇刚.关于我国科技期刊数字出版商业模式的思考[J].中国科技信息,2013,24(19):160-161.

[7]向飒.新媒体时代期刊数字化经营转型下的盈利模式分析[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8(1):60-64.

[8]王华菊,金丹,陈竹.科技期刊的数字化出版现状及问题探讨[J].编辑学报,2011(S1):10.

[9]赵宇,赵锡平,丁嘉宇.多媒体融合环境下学术期刊数字出版质量提升策略[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25(2):237.

2017-05-22

辽宁省社科联立项课题(2016lslktwx-08);大连外国语大学科研项目(2015XJQN07);辽宁省社科规划重点项目(L16AWW001)

郭黎阳(1983-),女,编辑;E-mail:dwxbjxm@163.com

1671-7031(2017)04-0125-04

G237.5

A

猜你喜欢
盈利模式产业链学术期刊
2020年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获奖证明
我刊获评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期刊
筑牢产业链安全
“饸饹面”形成产业链
学术期刊引证指标
学术期刊引证指标
产业链条“链” 着增收链条
从盈利模式角度看腾讯公司的发展之路
开放存取盈利模式之思考
网络电台陆续获资本青睐盈利模式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