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姗姗
摘 要:农民工随迁子女的阅读现状令人堪忧,面临阅读意识淡薄、文化基础薄弱、网络阅读率低、图书馆服务细节不到位等阅读困境,加大宣传力度,激发其图书馆意识,构建合作网络,发动社会各界共同参与,丰富少儿阅览室馆藏,扩大服务覆盖范围,开展多元化的阅读关怀活动,增强其阅读意识,以促进随迁子女城市融入与社会适应。
關键词:图书馆;农民工随迁子女;阅读困境;阅读推广;对策
中图分类号:G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7)07-0094-05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民工已成为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劳动大军。据统计,2015年农民工总量为2.77亿人,其中外出农民工1.69亿人,比上年增加了63万人[1]。数量庞大的农民工涌入城市,他们为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农民工随迁子女(以下简称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却令人堪忧。2015年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中,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共1367.10万人。其中,在小学就读1013.56万人,在初中就读353.54万人[2]。学前儿童入园难、学龄孩子入学障碍多、义务教育阶段无奈辍学、异地高考困难等问题成为困扰农民工家庭挥之不去的隐痛。
随迁子女能否受到良好的教育、能否享受免费基本公共服务,是关乎农民工家庭幸福的一项重要因素[3],需要社会、政府、学校等多方面长期的共同努力。调查表明,54.78%的传统农民工和29.75%的新生代农民工认为政府帮助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能显著提高其幸福感[4]。广大农民工背井离乡、携儿带女来到经济相对发达的城市,在建筑业、制造业、批发业、零售业、服务业等各个行业无私奉献,但他们的处境却相当困难,游离在城市和农村边缘,得不到基本的身份认同。农民工是社会弱势群体,随迁子女更是弱势群体中的弱势群体。《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强调:“创造公平社会环境,确保儿童不因户籍、地域、性别、民族、信仰、受教育程度、身体状况和家庭财产状况受到任何歧视,所有儿童享有平等的权利与机会。”[5]少儿处于语言与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处于可塑性很强的性格养成和认知发展时期,因而少儿阅读习惯地被人们称为“终身学习的基础,基础教育的灵魂”[6]。图书馆是学校教育的延伸与扩展,是平等对待所有社会成员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理应为了随迁子女的知识拓展、健康成长进行全方位的战略规划,实施全国性的、大规模的、影响深远的、深入人心的阅读推广活动[7],努力缩小随迁子女与城市孩子的差距,促进随迁子女城市融入与社会适应[8]。
一、随迁子女阅读现状令人堪忧
国务院于2014年7月30日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指出统一城乡户口登记制度,加快建设和共享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稳步推进义务教育、就业服务、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全部常住人口[9]。图书馆作为社会公益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借着这股温暖的春风,对随迁子女实行阅读关怀,提供公平、公正、均等的服务。
(一)调查方法和结果分析
笔者于2016年11月针对重庆市随迁子女相对集中的人民路小学、解放小学和肖家沟小学1至6年级学生发放1000份“重庆市随迁子女课外阅读及利用图书馆调查表”,回收有效问卷970份,其中男生536名(55.3%),女生434名(44.7%)。调查表针对每天课外阅读时间、获取阅读资料的渠道、利用图书馆频率等多方面展开实地调查。
1.每天课外阅读时间分布(表1)
表1显示,有9.9%的调查对象由于环境、经济、意识等原因完全不课外阅读,39%的调查对象每天阅读15-30分钟,28.1%的调查对象每天阅读45-60分钟,而每天阅读1小时以上的仅有5.6%。这说明,随迁子女的课外阅读时间少,阅读质量不容乐观。
2.获取阅读资料的渠道(表2)
此项为多项选择,表2显示,44.0%的被调查随迁子女由于家庭经济原因选择从二手书市场获取阅读资料,40.8%和27.1%的调查对象则分别通过公共图书馆和学校图书室获取。
3.利用图书馆频率(表3)
表中显示,有38.4%的被调查者从未去过图书馆,所占比例最大;其次,1年1次的调查对象占到29.8%;半年1次占到14.5%。由此可见,随迁子女利用图书馆相当有限。
4.利用图书馆服务类别(表4)
此项为多项选择,调查对象接受最多的服务依次是图书借还、阅览室阅览和看展览;可见,调查对象接受图书馆传统服务较多,而其他延伸服务却不多。其中,9.9%的调查对象到图书馆居然只是为了免费吹空调。
5.阻碍图书馆利用的因素(表5)
此项为多项选择,阻碍被调查随迁子女利用图书馆的首要因素是“担心收费”,所占比例居然高达51.1%;其次是“开放时间不方便”;排名第三是“图书馆离家太远”,占39.3%。然后依次是“没兴趣”“没时间”“感觉不被重视”等等。
(二)随迁子女面临的阅读困境
阅读是未成年人的一项基本文化权益,丰富的阅读资源、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培养是我们赋予孩子一生的财富[10]。如果农民工随迁子女从小缺乏阅读,那他们就会输在起跑线上。上述调查分析说明随迁子女面临着不容小觑的阅读困境,具体表现如下:
1.阅读意识淡薄,课外阅读得不到家长应有的重视。首先,农民工大多是在二、三产业劳作,劳动强度大,劳动时间长,劳动报酬低[11]。农民工为了基本生计四处奔波,其子女的身心发展常常被忽视,而各类课外读物由于价格相对偏高和农民工家庭经济的拮据也成为了随迁子女的奢侈品[12];其次,农民工的文化教育程度普遍偏低,且鲜少利用各类图书馆,随迁子女耳濡目染之下阅读意识也相对薄弱;再次,为了减少生活开销,农民工子女的住所大都选择在城乡结合部、廉租房、城中村或者建筑工地等场所[13],他们生活的地方,居住地人员复杂,管理很不规范,社会风气不好[14]。随迁子女即使想到图书馆进行课外阅读也只能因为住所环境的局限性而不得不放弃。
2.文化基础薄弱,阅读量小且阅读层次不高。农民工迫于生计早出晚归、终日忙碌,大部分的孩子跟随在父母身边除了要好好上学,还必须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由于父母的文化水平不高,回到家里的学习生活也基本上由孩子们自己安排[15]。由于经济上相对贫困,随迁子女往往没有多余的经费用于购买课外书,手上仅有基本的教材、作业本,更不能像城市孩子那样轻易拥有满满一整书柜的课外书;他们大多选择购买二手书,但又由于阅读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同时因为书刊种类繁多,无法甄别而往往选购了娱乐化、层次不高的动画书、娱乐杂志,如《脑筋急转弯》《喜羊羊与灰太狼》等。
3.网络阅读率低,休闲方式低俗单调。由于众多农民工家庭无力配置电脑,农民工子女基本上没有条件接触计算机和网络,普遍缺乏应有的计算机知识[16]。据调查,绝大多数随迁子女片面地认为,上网无非就是聊QQ、就是打游戏。而农民工过于简单粗暴、动辄打骂的落后家庭教育方式[17],反而将其子女推向了网吧、游戏厅、赌博室等无人监管的低级游乐场所。加上农民工父母的休闲生活水平普遍不高,闲暇之余多数看看电视、打打扑克麻将、喝喝酒等;子女又由于经济原因普遍缺乏参加兴趣班、补习班等拓展性学习的机会,他们也只能看看电视、打打游戏,和同伴四处玩耍。
4.图书馆服务细节不到位。首先,图书馆固有的阳春白雪的公共文化机构形象与“被边缘化”的农民工及子女的生活现实差距太大,是农民工及子女疏离图书馆的一大原因;其次,由于多年来缺乏针对农民工及随迁子女的相关调查研究,图书馆的文化知识传播与农民工及子女的生活、工作、学习存在严重脱节,更谈不上进一步的良性引导;再次,个别馆员由于自身素质的局限,在为农民工及随迁子女服务时态度冷淡、另眼相待,使其感到“不被重视”(见表5),也使得他们远离图书馆。
二、重庆市各图书馆对随迁子女阅读关怀的探索之路
重庆市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是中国最年轻的直辖市,也是中国中西部唯一的直辖市。作为国家重要中心城市的重庆市,是西南地区综合交通枢纽和长江上游地区政治中心、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这个经济发展、科技进步、文化繁荣的大都市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农民工朋友投入到城市建设的各行各业,农民工及随迁子女与重庆不断地碰撞、融合,成为了这座城市无法割舍的一分子。重庆市各图书馆作为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理应为农民工及其子女提供公正、平等的图书馆服务。笔者于2016年11月,通过实地走访、电话访谈和邮箱咨询、访问图书馆主页的方式对图书馆关爱随迁子女所做的尝试做了大量相关调研。
首先,重庆市图书馆联合我市各级公共图书馆推出公共图书馆一卡通实现通借通还,极大地方便了居住稍偏远的随迁子女就近利用各级图书馆。重庆市图书馆、渝中区图书馆、重庆市少儿图书馆等馆为农民工及子女提供免费电脑基础培训并积极引导其健康上网、合理利用网上资源。
其次,重庆市各图书馆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以充实随迁子女的课余生活,如重庆市图书馆的“快乐阅读推广”周末故事会、江北区图书馆的小蜜蜂乐园少儿活动、渝中区图书馆的“少儿故事会”、沙坪坝区图书馆的“星期日讲座”“家长课堂”和“妙妙屋”亲子快乐阅读俱乐部等。我市第一家农民工图书馆渝中区农民工图书馆在寒暑假免费举办各类农民工子女知识讲座、文艺表演、培训活动等,让农民工白天能够安心工作,为他们适应城市生活和城市工作提供优质公共服务[18]。“圆梦·共享阳光”艺术课堂借助巴南区图书馆的场地,与部分社会单位合作,常年免费面向农民工子女开展培训,培养提升他们在艺术方面的才能和修养[19]。
再次,重庆市少儿图书馆在主城区随迁子女相对集中的肖家沟小学成立分馆,同时其嘉兴社区分馆为不断丰富农转非少年儿童的文化生活,尽量满足孩子们的读书需求,该馆还长期以来坚持开展各类读书活动,如“同在蓝天下”快乐读书活动、“唱红歌、诵经典”活动等[20]。重庆邮电大学社联实践服务部与重庆市少年儿童图书馆在重庆市少年儿童图书馆开展了主题为“大手拉小手“的大学生服务农民工子女活动[21]。
此外,重庆市各图书馆分别在解放小学、鹅岭小学等随迁子女密集的学校和社区设立了汽车图书馆服务点以满足随迁子女的阅读需求。
三、图书馆面向随迁子女阅读推广刻不容缓
农民工随迁子女面临着严峻的阅读困境,图书馆关爱这些来自异地他鄉的孩子,对其实行阅读推广义不容辞。
(一)加大宣传力度,激发其图书馆意识
表5显示,51.1%调查对象“担心收费”“不知道图书馆能利用”的高达20.1%,“感觉不被重视”的调查对象占到12.9%。由此可见,图书馆应加大宣传力度,并且牢固树立为随迁子女提供平等、优质服务的理念。图书馆应建立时间固定的图书馆参观周,加强图书馆知识教育,将随迁子女分批请进图书馆实地参观;同时,还应“走出去”,到随迁子女聚集的学校、社区、街道和少年宫发放简单、通俗的图书馆使用指南,招募“图书馆小小管理员”,让他们知道只要提供有效证件和押金即可快速办图书证从而免费享受外借、阅览、讲座、培训等各项服务,让他们放心地靠近图书馆、走进图书馆、爱上图书馆。此外,招募有知识、有爱心的义工,特别是号召享有一定声誉的学者来做义务讲解,让流动儿童从中获得知识和力量,修炼自己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22]。
(二)构建合作网络,发动社会各界共同参与
图书馆对随迁子女实行阅读关怀,仅凭一己之力难以取得成效;应努力获取经费支持,密切相关机构和群体的合作[23],建立起由政府、图书馆、家庭、学校、志愿者、新闻媒体等多方参与的阅读推广体系(表6)。例如,经费投入低是掣肘图书馆服务能力的关键问题[24]。图书馆应呼吁政府、媒体、社会的高度重视,争取人力、经费、资源等支持;加强宣传教育,充分发挥报纸、电台、电视等大众传媒优势,加强关于农民工及其子女正面形象的报道[25];鼓励和支持公务员、教师、新闻出版工作者、大学生等志愿者加入阅读推广队伍[26];积极与政府、学校、企业、媒体等外部机构联系,寻求新的活动创意与合作机会,为优质活动的开展与推广提供支持,打造图书馆品牌活动[27],更大范围地调动社会积极性,从而提升阅读推广的成效。
(三)丰富少儿阅览室馆藏,扩大服务覆盖范围
首先,图书馆应在少儿阅览室的环境设计、功能布局、规章制度上营造宽松、和谐的阅读氛围;其次,通过问卷调查、交流会等方式了解随迁子女阅读倾向,合理配置文献种类、数量,尤其应适当增加儿童心理、中外文学名著和家庭教育方面的书刊,以满足随迁子女及其父母的阅读需求;再次,应利用少儿电子阅览室倡导绿色上网,建立馆藏特色资源库和构建数字化阅读服务平台。通过建立馆藏特色资源库,逐渐增加适合随迁子女的电子图书、数字期刊、报纸、连环画等电子资源并向他们免费开放[28];最后,还应采取上门服务、移动阅读、网上服务等方式扩大服务覆盖面,组建和扶持随迁子女密集的校图书馆(室)、农民工图书馆(室)、社区分馆、流动图书车和“24小时图书自助借还点”等。社区分馆的建设和流动书车的开通,解决了农民工及其子女去图书馆路途太远和交通费较贵的障碍[29]。
(四)开展多元化的阅读关怀活动,增强其阅读意识
由于农民工工作时间普遍较长、薪资较低、住所大多在城市郊区、距离图书馆远、交通费较贵及较难融入城市文化生活等原因,农民工及其子女虽有利用图书馆的需求,但还是在相当程度上阻碍了其享受图书馆服务。图书馆应有针对性地举办规范化、系列化、特色化、多样化的寓教于乐的活动以充实随迁子女及其父母的精神文化生活,如主题讲座、文化展览、诗歌朗诵、演讲比赛、猜谜游戏、书法绘画、父母讲堂、亲子阅读和游戏、文化夏令营等。例如,充分利用节假日,开展各类儿童阅读活动[30];定期开办家教讲座、家长学校,邀请心理学、教育学、文化学相关专家、学者与农民工交流家庭教育的理念和方法,引导农民工家长积极介入、正确引导随迁子女阅读、教育等;同时,根据农民工作息特点,充分运用其空闲时间,邀请他们参与图书馆举办的各种亲子活动,以增进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2015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国家统计局网站[EB/OL].[2017-01-01].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1604/t20160428_13 49713.html.
〔2〕教育部.2015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教育部网站[EB/OL].[2017-01-01].http://www.moe.gov.cn/srcsite/A03/s180/moe_633/201607/t20160706_270976.html.
〔3〕Smale G, Tuson G, Statham D. Social Work and Social Problems: Working Towards Social Inclusion and Social Change[M]. Basingstoke: Macmillan, 2000: 69.
〔4〕廖靖文,史功汇.夫妻团聚比钱重要 农民工幸福感较低[N].广州日报,2011-04-29(AⅡ8).
〔5〕新华社.授权发布: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EB/OL].[2017-01-01].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1-08/08/c_121830087. htm.
〔6〕李锦霞,刘芳,周力虹.学龄儿童亲子阅读现状与小学图书馆服务策略研究——基于澳门地区小学图书馆亲子阅读推广工作[J].图书馆建设,2015,(12):60-65.
〔7〕孙蕊.奥地利儿童阅读推广分析与启示[J].图书馆情报工作,2015,(10):100-104.
〔8〕Alexiadou N. Social Inclusion and Social Exclusion in England: Tensions in Education Policy [J].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olicy, 2002, 17(1):71-86.
〔9〕中国新闻网.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全文)[EB/OL].[2017-01-01].http://www.chinanews.com/gn/2014/07-30/6439778. shtml.
〔10〕杨美勤.流动儿童阅读缺失干预的小组工作方法应用——以“爱阅·润心”为例[D].苏州大学,2015.
〔11〕谢建社.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镇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17.
〔12〕Hagelskamp C, Su'arez-Orozco C, Hughes D. Migrating to Opportunities: How Family Migration Motivation Shape Academic Trajectories among Newcomer Immigrant Youth [J].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2010, 66(4): 717-739.
〔13〕周娴.流动儿童阅读缺失与图书馆服务对策[J].图书馆界,2014,(1):84.
〔14〕郭成云.圖书馆如何成为农民工子女的“第二课堂”[J].黑龙江史志,2014,(5):256.
〔15〕王开玉.不一样的童年——中国农民工子女调查报告[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14.
〔16〕张际.少儿图书馆为农民工子女提供知识援助探讨[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3,(5):28-30.
〔17〕徐丽敏.农民工随迁子女的社会融入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14.
〔18〕重庆妇女网.重庆市首家农民工及农民工子女图书馆在渝中区开馆[EB/OL].[2017-01-01].http://www.cqwomen.org.cn/infoview.php?id=9570.
〔19〕候文斌,崔月婷.重庆:农民工子女畅享“艺术课堂”[EB/OL].[2017-01-01].http://epaper.ccdy.cn/html/2013-06/17/content_99684.htm.
〔20〕重庆市少年儿童图书馆.嘉兴社区分馆简介[EB/OL].[2017-01-01].http://www.cqst.org.cn/article.asp?id=1612.
〔21〕新华网重庆教育频道.重庆邮电大学情系农民工子女:大手拉小手[EB/OL].[2017-01-01].http://www.cq.xinhuanet.com/2013-11/07/c_1 18042315.htm.
〔22〕张之梅.社区图书馆援助解决流动儿童文化生活的思考——以天津市西青区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4,(6):90-92.
〔23〕张丽.英国图书信托基金会少年儿童阅读推广活动剖析[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6,(4):13-17.
〔24〕韩亮,郎筠.面向安全教育的儿童阅读推广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5,(3):96-101.
〔25〕黃兆信,万荣根.农民工随迁子女融入教育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83.
〔26〕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关于开展2016年全民阅读工作的通知[EB/OL].[2017-01-01].http://www.sapprft.gov.cn/sapprft/contents/658 8/279492.shtml.
〔27〕周永红,陈思.芝加哥公共图书馆儿童阅读推广项目分析及启示[J].图书馆杂志,2016,(4):86-91.
〔28〕李鹤松.农民工随迁子女阅读推广服务体系的构建——以贵阳市六所公办学校农民工随迁子女为例[J].贵阳学院学报,2016,(2):106-109.
〔29〕李慧敏.新生代农民工子女文化幸福感与图书馆服务对策初探[J].图书馆,2012,(3):63-65.
〔30〕杨向华.我国儿童阅读推广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4,(5):27-28.
(责任编辑 徐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