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敏 张银侠
摘 要:随着互联网+理念对各类产业发展所激发出的新活力,跨界融合成为一种新趋势。在数字化、智能化的大背景下,“文化+”理念应运而生,这一理念是基于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为寻求文化产业发展新动力提出的一种新战略,它不仅有利于克服文化产业存在的问题,而且将会成为文化产业优化升级的新引擎、新动力。
关键词:文化+;文化产业;内涵;融合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7)07-0091-03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文化+”理念逐渐兴起,在 “文化+”理念思维的引领下,文化产业开始了跨要素、跨产业、跨平台的融合,这一融合进程拓展了文化产业发展空间,克服了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将成为文化产业优化升级的新引擎。
一、“文化+”:文化产业优化升级的新理念
十三五规划提出,未来5年文化产业要成为支柱型产业,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在经济发展中所占比重要越来越高;但是,随着信息技术革命深化、市场需求井喷,文化产业原有的发展模式致使其产品质量不高、科技含量低等诸多问题浮现,因此,我国文化产业亟待有新理念、新思维实现文化产业新发展、新突破,“文化+”理念应运而生。“文化+”,是指充分挖掘、运用文化元素,发挥文化作用,将文化创意成果和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形成以文化为内生驱动力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式和产业发展的新业态、新模式。“文化+”的“+”,是文化的融入、渗透、从而使事物具有文化的属性、活力和价值。文化既有社会属性,也有经济价值和特性,文化与文化产品之间有巨大的经济影响和联系,芬兰学者汉娜尔·考维恩通过大量调研数据,考察市场中的文化因素与商品关系后,得出结论就认为:“商品的生产不但是与文化意义相连的,而且是有意识地相连。一方面,商品中的物质成分在知识的帮助下出售,另一方面,知识的出售又与物质实体相联系。”[1]“文化+”是要实现文化与内容、市场、资本和技术等关键要素、相关产业的聚集、融合和创新,从而使得产品价值增值、竞争力提升,这是以文化为新的驱动力来推动文化产业进一步发展的新模式,新业态。“从专业来讲,‘文化+是把文化已有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推动文化传承、效益提升、产业转型和组织变革,不断提升文化产业及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文化为基础条件和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2]。
“文化+”运用文化资源,通过不同形态和模式的跨要素融合、跨行业、跨平台、跨门类融合以及融合的过程中实现了文化产业发展的转型升级,成为驱动文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新动力。对于文化产业发展来说,“文化+”赋予其新的属性特征:一是以文为主。“文化+”是基于文化元素,文化的基因与生产要素或者与相关产业的一种深度融合,核心是文化融入、主导,使得生产要素或者相关产业被赋予文化的内涵,文化的精神,文化的价值,文化的人文关怀,人文精神。因此,“文化+”,必须文化为主,文化处于主导地位。植根于文化土壤,以文为“本”,以“+”为用;二是效应叠加。“文化+”就是文化与资本、文化与科技等投资要素的融合,与旅游、制造、餐饮、工业、金融业等产业的融合,它打破行业间的壁垒,使文化与经济社会其它行业、部门进行全面融合,是文化主动向社会各经济部门的融合,不但超越各自的功能效益,而且超越两者效益之和,从而产生的综合叠加效益;三是人本情怀。文化源于生活,文化也融于生活。文化美化生活,生活创造文化。通过“文化+”的融合、创新,赋予物质产品文化精神,人文精神,这一过程使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得到了的统一,既考虑到个体的文化需求,又关注到个体的文化体验;四是创新驱动。“文化+”把文化领域创新成果和各生产要素融合、聚集,这就是一种创新,通过创新、创意,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新模式、新思路,催生新业态、新产业,进而促使文化产业的深化融合发展,推动全产业结构优化。“文化+”的上述特性为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创新发展、结构的优化升级提供了内在驱动力。
二、“文化+”:文化产业优化升级的新引擎
当前文化产业发展迅速,产业发展环境日益优化,投资增速,文化产业门类已基本形成;然而,文化产业发展还存在一些较为突出问题,既有管理体制机制不完善,如现行的文化产业门类分别由不同的部门进行管理,存在着条块、行业和区域分割,难以形成合力,政府与文化经营单位之间的责、权、利关系尚未完全厘清;也有文化企业融资困难,如文化产业融资渠道狭窄,文化产业金融支持体系不完善,难以满足众多文化企业强大的资金需求,文化企业遇到融资瓶颈;更有文化产业创新力严重不足:当前文化产业管理模式陈旧,理念落后,人才缺乏,文化产品科技含量低,这些都导致文化产业创新能力的严重不足,严重制约着文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随着互联网+理念对各类产业所激发出的新活力,跨界融合成为一种新趋势。在数字化、智能化的大背景下,“文化+”是人们对文化跨界融合重视的重要体现,也是基于科技跨界融合发展背景下对产业融合新业态的一种认知,是基于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下寻求经济发展新动力提出的一种新战略,它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对克服文化产业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作用,可以说“文化+”是文化发展的新引擎、新动力。一方面,优化文化产业结构。“文化+”是文化与相关产业的深度融合,文化产业已呈现出生产数字化、传播网络化、消费终端化特点,大力发展“文化+”,推动文化与科技,文化与资本,文化与市场等生产要素融合,促进文化与相关的要素在文化产业的运用,使文化符号价值、文化经营理念等向文化产业渗透,有助于商品的审美功能和精神价值得到增强;有助于提升文化产业的产品与服务内涵和边际效应的提升。有利于开拓文化产业的发展空间,有利于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战略性调整,有利于推动整个文化产业转型升级,优化产业结构;另一方面,拓展文化产业空间。文化产业是朝阳产业,也是未来全球化的强势产业,几乎所有角落、所有领域都可能激发文化创意。如果把文化的创造力渗透到产业发展中,相关产业的附加价值将会大大提升。在“文化+”理念下,文化与科技、金融、商业、旅游等融合发展,各产业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产品与服务的生产与流通以综合性、跨业态的形式出现,“文化+”发展模式的日渐明晰,并且以巨大的动能驱动文化产业的更快发展,通过“文化+”的跨业态、综合性发展推动文化产业空间快速拓展;最后推动文化产业创新。创新,一般而言,既包含着技術的创新,也包含着设计、流程、销售、理念等多方面创新,在这些创新中,贯穿始终的就是文化。以“文化+”来推动文化产业建设,文化与科技、文化与设计、销售等在文化产业中高度融合,贯穿于产品的研发、定型、生产、销售整个过程。“丽莎·尤斯塔罗曾分析过文化的‘市场满足和市场的‘文化满足。她由此看出了双向的发展:一方面,很明显,‘高层文化正变得日益商业化和日常化,另一方面,文化意义也侵入日常用品的生产之中。这两个过程是同时发生的,并且构成了后现代社会总体趋势的一部分。”[2]这种文化对日常生产的渗透,从长远来看将促使产业、产品的不断创新,催生新业态,同时也进一步激发文化产业的创新能量,推动文化产业结构全面优化升级。
三、“文化+”:文化产业优化升级的新战略
当前,传统文化产业发展理念、发展模式面临危机,产业发展存在诸多问题,这就要求必须改变文化产业传统发展模式,转变文化产业的发展思维,以“文化+”理念推动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和產业结构优化升级。
(一)以“文化+”理念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从互联“网+”到“文化+”,都伴随着思维理念的转变,为适应“文化+”发展的新趋势,要求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一是运用大融合思维来谋求产业发展,要加大资源挖掘、要素整合、产业耦合力度,架起各种业态之间的桥梁,实现文化产业向高级阶段深层融合的过程。二是强化市场思维,要不断增强市场思维意识,完善市场体制机制,充分运用市场手段推进“文化+”跨界合作、跨界融合。三是要强化法制思维。为了推动“文化+”健康有序发展,要强化法制思维。加强相关法制建设,在法治框架下推进“文化+”建设的科学管理、法制管理、民主管理,为“文化+”发展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二)加强“文化+”统筹谋划
坚持统筹谋划、各地都需立足地区实情,做好“文化+”的前瞻性研究,根据地方产业现状、地域文化特色,制定“文化+”的设计规划。一是探索实施推动文化融合的制定促进战略,完善文化融合相关法规制度,为文化与相关生产要素和相关产业融合塑造良好文化市场法制环境;二是加快制定相应的配套保障措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突破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在组织协调机制上营造有利于业态融合的制度环境;三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支持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经营,提升产业融合规模化水平;对中小微型文化企业加大政策扶持,使其成为“文化+”创新的重要主体。综合运用产业、政策等手段,为“文化+”的顺利实施提供制度保障,形成“文化+”的设计规划。
(三)优化完善“文化+”服务平台
为推动产业的优化升级,需要完善“文化+”服务平台建设,从技术、信息、资本、贸易等多方面为不同的生产要素和行业跨界融合提供必要的服务和支持,从而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优化“文化+”服务平台,一是加大面向“文化+”公共技术和服务等各类平台的建设力度,公共平台的特点是有效性、低成本性、便捷性、公共性,通过公共平台建设,提高文化产业的融合、文化产品的研发、创新等环节的文化含量。二是发展文化创客空间,各地区可以依托各地的文化产业园区和文化产业基地,加快培育和发展文化创客空间,为文化创客空间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从而有效激发文化创造活力。三是建设知识产权保护平台,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知识产权保护体系,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保障文化企业的合法权益。
(四)探索“文化+”融合方式
“文化+”这一战略,没有成熟的经验和模式可以借鉴和照搬,只能在实践中摸索和探寻出“文化+”融合发展方式。细分其的主要形态和融合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种:一是跨要素融合。就是文化产业的以科技、创意、资本、市场、人才等生产要素为代表“对内融合”,通过生产要素集聚创新形成的发展模式。如“文化+科技”,就是形成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推动文化产业由“速度”发展向“质量效益”发展转变的发展方式。二是跨行业融合。跨行业融合是文化和其他产业之间的融和,是文化产业的“对外跨界”,通过行业间的功能互补和链条延伸,文化向其他行业渗透,逐步消解行业壁垒。如“文化+”工业、农业、城建、旅游等,推动经济增长点由“单一”向“多元”转变,实现经济效益显著提升,探索了多种业态融合模式。三是跨平台融合。随着行业信息化水平的提高,文化产业发展出现了多领域、跨平台的融合创新,跨平台融合是文化产业融合的重要方式。如“文化+互联网”更加注重推动文化在全产业链条上与其他产业的交融,跨平台的融合,不仅培育了更多新兴业态,而且催生了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引擎。
总而言之,“文化+”是新时期、新形势下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选择,这一战略理念提升了文化产业发展水平,拓展了文化产业发展空间,推动了文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将会成为文化产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和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林拓,李惠斌,薛晓源.世界文化产业发展前沿报告(2003-2004).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109.
〔2〕吉炳伟.“文化+”引领古都开封重现辉煌.光明日报,2015、12http://epaper.gmw.cn/gmrb/html/201512/30/nw.D110000gmrb_20151230_1-0.
(责任编辑 赛汉其其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