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颐武
中央电视台曾在2014年春节期间推出了关于“家风”的一组系列街头访问,让社会上的普通人都讲讲自己的家风。这样一个策划引起了社会的积极的反响。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注重门楣、家风。过去有一幅著名对联“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这就是希望世世代代传承正面的家风,把做人做事的本分一代代传承下去。家风当然是家里的长辈老人的言传身教,让子女后代明白自己的家庭的正面的传统。中国人历来讲究的是耕读为本、诗礼传家。家风的传承其实就是传统家庭教育,大致可分为三方面:传承价值观、与价值观相关的伦理观和道德观以及实现这些观念的的基本方法与规矩。中国的家风是通过血缘关系教导子女的重要路径,其传承主要通过每代人的言传身教,也有很多写成文字传播下来,如《颜氏家训》《朱伯庐治家格言》《曾国藩家书》等,教育族中子女如何与人相处及待人接物的方法。这些著作也具有永恒的价值,今天对于我们的家风的传承起着积极的作用。
家庭教育应从一些小事出发,如从基本的礼仪开始了解待人接物之道,如看到长辈主动起身迎接,代表长幼有序,有客人来访应主动打招呼,这是家风的基础。同时家长应教导孩子尊重他人,明晰做人的基本道理,比如不能欠钱不还,正确看待日常生活中小的争执,知道以善意待人的道理。家风的传承方方面面,内容涉及人生的各个领域,但从总体上看,这种教育其实就是让孩子从小知道生活之道,待人之道,交友之道,读书之道。一点一滴之间,经过耳濡目染,这些传统教育会内化为年轻人的自身行为,有利于他们走上社会后得到更好发展,也会让他们的正面的品质对社会有好的影响。有些社会的不良风气,其实也是家庭的不良风气的展开。家庭的长辈沾染了一些不良的风气,子女也难免就受到影响,当下的社会已进入“小家庭时代”,社会被分割为小的家庭单元,但这并不意味着传统家庭教育失去空间,即使三口人的小家庭也要有规矩,讲究长幼有序。小家庭的父母一样非常需要注重家庭教育对于子女的影响,也要从小教给孩子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这些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一生。虽然家庭变小了,但社会仍然非常大,一些年轻人人际关系出现问题便是传统家教不够,缺少家风的传承,缺少对于传统待人接物的方法的领悟和继承。目前有一种声音,认为传统礼仪是繁文缛节,太“虚”。这种说法也有一定道理,但这些礼仪其实是长久积淀的社会基本规范。试想如果不能以礼对待他人,偶遇轻微剐蹭便大发雷霆,学生宿舍里一个脸盆的位置都会引发大的矛盾,这样的风气持续下来,社会将会失去秩序。人类社会要讲求庄重感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分寸感,这些礼仪便是家风的基础。有礼仪才能关爱别人,如果按照礼仪和人相处会取得较好结果,否则很容易被排斥在社会之外。在任何时代,人们都需要清清白白做人,实实在在做事,谦和有礼待人。这些基本的做人的法则并不会随着时代的改变而改变。
中国传统的家风当然也有随着时代改进的需要,但这并非过时。它的核心价值没有改变,家风的弘扬甚至可说恰逢其时。家庭是社会细胞,通过类似家規等教导后辈,潜移默化传达社会规范。如果我们每个家庭都致力于向子女传播正面的家风,社会风气自然会得到改善;否则将来社会很难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