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林 毕远鹏
摘 要:传承赤峰雅乐,弘扬民族文化是新时期文化教育建设与改革课题。从赤峰雅乐发展脉络、传承现状来看,培育雅乐发展载体、营造雅乐创新氛围、加大雅乐发展力度、强化雅乐发展保障体系等构想,可使赤峰雅乐这一非遗项目、民族文化瑰宝世代相传。
关键词:赤峰雅乐;游牧文化;民族文化
中图分类号:J6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7)07-0022-03
赤峰雅乐始于光绪初年(约公元1875年前后),最先传习此乐的是赤峰元宝山煤矿开发矿主李林梓,之后是清末赤峰举人董子先和赤峰秀才张朝清。延续至上个世纪40年代,赤峰人李惠清操持此事,于每年农历五月十三或“盂蓝盆会”等大规模庙会期间演奏,盛极一时。李惠清于康德三年(1936年)以个人名义石印的全套曲谱,是赤峰雅乐传承史上最早的印刷版本。赤峰雅乐从上个世纪20、30年代盛行到40年代末期停演失传。建国后,原赤峰市文化馆组织雅乐演奏人员定期开展演奏活动,当时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派专人与文化馆共同记录整理了部分乐谱约10余首,刻印成册。遗憾的是这个册子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也已遗失。1956年,原赤峰二中曾组织学生传承雅乐,并将17首工尺字雅乐译成简谱在学生中传抄。原红山区人大副主任王国勋先生在校就读时手抄的雅乐资料一直保存至今,他当年参加了学校组织的雅乐传承演奏活动。可见赤峰雅乐建国后又得以传承直到“文化大革命”告一段落。
1982年春,红山区政协、红山区文化局联合成立“国乐(赤峰雅乐)抢救小组”,特聘张海峰、徐俊、刘百川、杨明远等雅乐老艺人为赤峰雅乐演奏骨干。他们捐出珍藏多年的乐器参加雅乐乐队演练。与原市乌兰牧骑部分乐队演奏员一起,在挖掘抢救中,亲传实教,口授主奏。刘百川老先生将珍藏的康德三年雅乐石印总谱这一宝贵资料,提供给乐队,区文化馆李守臣老师承担了雅乐工字谱译谱工作。经过一年组织排练,将24首乐曲录制完成,并于1983年12月编印成书。红山区政协副主席高云华执笔赤峰雅乐的文字说明。1984年7月、12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两次向海内外展播赤峰雅乐,并将展播录音资料作为祖国民族音乐瑰寶,建档入库,长期使用。1986年,红山区委委托内蒙古师大音乐系赵汝德教授依赤峰雅乐改编成《赤峰雅乐套曲》。改编后的雅乐既保持古朴典雅、雍容华贵的宫廷音乐风格,又增强其节奏鲜明的舞蹈性。“套曲”将原雅乐24首乐曲采用23首,根据曲牌原来的命名和乐曲基本情绪及格调并为13首,分《大典》《四季》《雁旋》《龙腾》4个乐段。“套曲”比原曲更加完整丰富,突出了艺术风格。中央人广播电台于1987年7月向全国介绍播放“套曲”。1998年12月“套曲”盒式带发行国内外,曾在法国国际图书博览会上展出。
进入新世纪,赤峰雅乐也引起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士和文艺爱好者的关注和喜爱。在赤峰城区,雅乐的演奏演出活动频繁,传承工作长年不断。红山区原文化馆馆长张景瑞老师,热心于赤峰雅乐的传承普及教育工作,多年来,组建全区青少年民族管弦乐队传授雅乐演奏。2013年12月他受聘赤峰回族实验小学,建立赤峰雅乐教育传承基地,成立“希望之声”少年民乐队,有50多名学生接受赤峰雅乐教育和传承。红山区原文化局局长钱伟臣,一生参加赤峰雅乐的普及、传承、抢救挖掘、改编雅乐“套曲”协调联络等多项工作,并担任赤峰雅乐演奏团艺术顾问,每逢重要演出都莅临演奏团,给予艺术指导和执棒指挥。张景瑞老师还担任赤峰雅乐演奏团艺术总监。在雅乐“套曲”没有总谱的困难情况下,凭录音资料为“套曲”配器指挥排练。
为传承赤峰雅乐,2003年红山区委老干部局组建红山民族艺术团(2005年兼称赤峰雅乐演奏团)开始演奏雅乐。乐团从开始组建的10几人发展为如今的40多人。多年来,演奏团已发展成为全市民乐团队中,乐件较全、规模较大、演奏水平较高的民乐团体。中央电视台先后3次来赤峰雅乐演奏团采访录制雅乐,在央视第一、第四和第九频道向海内外展播。2005年,雅乐团赴京参加全国中老年艺术大赛,演奏的雅乐《庆寿》《北正宫》荣获牡丹金奖;2010年,雅乐演奏团在昭乌达剧场成功举办了以赤峰雅乐为主题的“红山琴韵”音乐会,社会反响很大。2011年雅乐团参加全市农牧区文艺汇演,与红山区少年民乐团70余人老少同台演奏雅乐“套曲”《大典》《龙腾》,荣获最高特别奖励。是年这个节目参加了赤峰红山文化节展演,其较大的演奏规模效果,令人震撼。2015年雅乐团在全市文化节演出《大典》,首次以歌、舞、乐完整的雅乐形式在赤峰呈现。
除以上团队外,赤峰市老干部局老年之春民族艺术团也曾演奏过赤峰雅乐。2010年8月将雅乐《庆寿》改编为诗歌乐舞形式,在赤峰市红山文化节中演出。
2015年以后,赤峰雅乐被批准为自治区级非遗项目、中国北方文化研究课题和人文历史现象,为雅乐传承展现了新的发展前景。
一、培育雅乐发展载体
(一)专业教育载体
将传承雅乐列入赤峰学院教学选修课和音乐学院必修课。聘请专家编制雅乐教材,以24首雅乐和雅乐“套曲”为基础,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赤峰雅乐教材。雅乐教学中,采用理论讲述与音响欣赏、谱例分析交叉进行的方式,使学生形成理性认识的同时,组织乐队实地演奏,在感性体验上进行习题练习排练演奏。以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手段,在二三年内培养一批专业传承雅乐的教育人才。基本达到凡是赤峰学院毕业的学生都通晓赤峰雅乐的目的,以扩大赤峰雅乐教育传承的深度和广度。
(二)传承阵地载体
将赤峰雅乐列入全市群众艺术培训内容,每年定期培训各旗县区文化馆老师和文艺骨干,结业后把成绩优秀人员聘任为各地区赤峰雅乐传承人,返回当地组织雅乐的传承工作,打造各旗县区雅乐传承阵地载体。
(三)传承基地载体
推广赤峰回族实验小学赤峰雅乐传承基地建设经验,在全市有条件的中小学校引导建立赤峰雅乐传承基地,真正使赤峰雅乐传承工作从青少年抓起,保障赤峰雅乐传承后续有人,香火不断,打造传世工程。
二、营造雅乐创新氛围
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作曲家赵汝德先生对雅乐的改编,是赤峰雅乐传承史上的一座新的里程碑。赤峰雅乐演奏团以歌舞乐三位一体形式演出的《大典》和赤峰雅乐专场音乐会以及赤峰老年之春艺术团演出的《庆寿》是近年来赤峰雅乐创新的有益探索尝试,为今后雅乐创新提供了借鉴。创新主旨应保持雅乐中正、平和、宽舒、雄浑、典雅等特点,提炼雅乐精华,有机融入本土文化音乐元素和民俗民情、民歌音乐元素,根据曲牌内容创作歌词;根据曲牌音乐风格、调性、节奏创编舞蹈。既有歌舞乐三位一体的大中型雅乐节目,也要有单一曲牌个性的创作提升。
(一)歌词创新
以雅乐曲牌为据,创作反映民众祥和的生产、生活娱乐为内容的歌词、朗诵词;创作民众追梦达小康正能量的歌词、朗诵词;创作盛世吉祥、颂扬祖国、家乡、真善美内容的歌词。
(二)舞蹈创新
结合雅乐曲牌名称,融入本地民族舞蹈语汇,创编雁舞、龙舞、民族舞、庆典舞;大曲目节目的群舞、古装服饰模特秀;小曲目的独舞、双人舞、三人舞、伴舞等。
(三)音乐创新
1.改编创新。根据现有24首赤峰雅乐曲牌“小宫调”“正宫调”“尺字调”3类调式,结合现代民族创作法,融入本区域音乐调式元素,创作具有当代区域浓厚地方音乐特色的、不失原曲风格、时代感较强的雅乐作品。
2.配器创新。24首雅乐均可尝试配器技术与风格的创作。通过对每首雅乐谱例的分析,演奏器乐的特性和音响效果,采用传统和现代配器手法,达到配器后艺术感染力和音响表现力升华的目的。
3.乐件的调整。在改编或音乐创新、配器创新的过程中,可根据雅乐二度创作需要考虑调整乐队乐件的合理配置。如乐件的强化或削弱,高中低音的增减与平衡,个别乐件可根据创作、配器、区域文化特色之需而增减调整,如蒙古族乐器等。
4.雅乐“套曲”或创作组曲的配器。较大曲目配器的写作技巧主要把握如下几点:一是听准原件旋律和配器风格特征,依据乐团乐件构成进行配器写作;二是把握民族管弦乐直接相关的声学基础知识、乐器性能及乐器法3个部分;三是熟悉各种民族管弦乐器的音响、音色特性以及演奏技巧性能,通晓管弦乐组合的基本规律,掌握不同编制管弦乐的写作技术;四是在没有音响资料只有纸制乐谱情况下,通过对原作品调式、音乐元素创作理论的深入分析,把握雅乐产生时代背景,旋律风格,表现意图等诸因素,考虑配器方式方法;五是加强写作技能训练,提高音响听辨模拟写作能力,提高创新型乐曲改编能力;六是使用电脑频谱分析等科学手段。
三、加大雅乐发展力度
(一)创新力度
将赤峰雅乐列入全市专业文化团体保留和创新节目,鼓励专业人员根据雅乐特点结合各地民俗民情、音乐元素和时代特征,创编新的雅乐节目,丰富雅乐地方色彩和新的内容,打造雅乐地方民族文化品牌。
(二)推進力度
定期组织全市赤峰雅乐专项汇演大赛,选拔优秀节目,推荐参与地方旅游景区景点、重要会议、重大节日(文化节展演)、重要庆典演出,参加自治区以上专项文艺赛事。大力表彰优秀雅乐创编人、优秀雅乐传承人、优秀雅乐曲目节目,打造赤峰民族文化品牌。
(三)研讨力度
将赤峰雅乐专项研讨列入红山文化节活动内容,对赤峰雅乐创制传入、文化构成、传承创新、历史异议等问题进行研讨和统一,侧重研讨雅乐的创新传承问题。鼓励专业人士撰写专题论文,积极参与研讨,对有价值的论文,创编构想,给予肯定,专刊发表。
(四)扶持力度
培育和扶持常年坚持赤峰雅乐传承和演奏的业余团体,如赤峰雅乐演奏团,在专业上给予扶持指导,财力物力上给予一定支持,雅乐专项上争取立项,把这个雅乐演奏团做大做强,努力培育成赤峰文化工作上的一个亮点,弘扬赤峰雅乐的一张名片。
四、强化雅乐发展保障体系
(一)机构保障
依据国家非遗保护法,把传承赤峰雅乐,弘扬民族文化工作列入赤峰市文化部门工作,建制定编,设专人抓此项工作。制定规划,专项推进,广泛征集赤峰雅乐历史资料,组织协调雅乐教育、培训、创新、阵地建设、传承基地培育;业余队伍扶持;专题研讨举办;雅乐汇演比赛等项工作。
(二)资金保障
各级财政依法将非遗专项资金,列入财政预算,保障雅乐传承推进工作所需经费,保障工作正常运转。
(三)宣传保障
赤峰雅乐是我市非遗大项目,大课题,弘扬发展潜力巨大。在宣传进程中,应将赤峰雅乐列为我市申报国家级非遗项目之列。要大力宣传赤峰雅乐这一民族文化瑰宝的价值,宣传建设文化大市,打造文化品牌的重大意义,宣传传承雅乐的历史责任,及时报道赤峰雅乐发展传承动态、专项推进进程、工作成果及先进典型。
参考文献:
〔1〕高云华.红山文史(第一集).政协赤峰市红山区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1985.
〔2〕红山区政协,区文化局.赤峰雅乐.1983.
〔3〕田宇.赤峰之最.中国社会出版社,266.
〔4〕赤峰最早的赤峰雅乐盒带.广州白天鹅音像有限公司,1998.
〔5〕王国勋.手抄《十番谱》复印件,1956.
〔6〕孙孝良,张丽君,文剑.古乐新韵——近代赤峰雅乐探析.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
(责任编辑 王文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