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冯宁
河北博物院藏明清玉佩饰撷赏
□ 冯宁
玉佩饰即古人系在身上,用作装饰的玉质器物。在考古发掘品中,我们也常见到一些木俑、陶俑身上佩挂着精美的玉佩。古代中国人认为,玉具有神秘色彩,它是山石之精灵,能够驱凶辟邪,给人带来福瑞。同时儒家还将其温润坚实的质地,比德君子而加以崇拜,并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 、“古之君子必佩玉”之说。所以从古至今,玉质佩饰始终是人们重要的佩戴装饰品。
特别是到了明清时期,玉文化十分繁荣,无论是皇家还是民间,用玉均已非常普遍。当时盛行佩戴各种玉佩饰,因此玉佩饰的数量不仅特别大,而且种类非常多。那些富有的人,上到帽檐前饰,中至玉腰牌、玉挂件,下至玉鞋扣,玉佩饰几乎遍布全身,而一般的平民百姓也会戴个玉手镯、玉耳环、玉扳指等等。所用玉料大多为青玉、白玉、青白玉等,其中以新疆和田玉最为名贵。这个时期的玉佩饰更具有深邃的文化内涵,或寓意于造型,或寓意于纹饰,不仅反映当时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同时也充分体现了玉石文化的精髓。
河北博物院藏玉佩饰,类型丰富多样,质地精良,纹饰优美,现撷取部分器物略作介绍,以飨读者。
长5.5、宽4.8、厚0.9厘米。玉色青白,温润。器为椭圆形,镂空雕琢出花朵、枝叶、花蕾,布局整齐,叶脉清晰。一只凤鸟落于花枝之上,回头而望,圆眼尖喙,双股长尾内卷,单阴线纹表示丰满的羽毛。此佩琢刻碾磨精细,抛光甚佳,器物表面呈现一种玻璃光泽。
长4.8、宽3.5、似厚0.5厘米。玉色洁白温润。通器镂雕而成。螭呈盘绕爬行状,身躯修长呈团形,四肢上下翻腾,长尾与后腿相互缠绕。整体线条柔和,肩胛、胯骨处略显肥胖,器身以斜格纹及短阴线进行装饰。螭口衔代表长寿的灵芝且大小两螭面面相对,充满温情。这种造型较早期温和、优美,充分表明明代螭纹己经成为一种吉祥图案,进入了玉器的装饰领域。
螭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与龙有关的神兽,据说是龙的九子之一,因其造型多呈盘曲婉延,攀缘匍匐状,故称之为蟠螭。玉器上的螭纹在商周时期就已出现,早期形象似蛇。螭纹发展到汉代开始从爬行状演变成走兽形,并与虎的造型融合,所以又称为螭虎。汉代螭纹玉器作品数量较多,其身形矫健,气度非凡。元明清时期,蟠螭纹依然是玉器中极为流行的图纹装饰。
外径5.6、厚0.8厘米。玉色青白,温润细腻。此器正面为八瓣花形,中心为阴刻网格状花蕊,外面整齐地包围着圆形、椭圆形、如意云纹四层花瓣,花瓣内凹。雕琢精细,抛光极佳,有玻璃光泽。背面装饰有丰满的大花瓣,花瓣绕中心圆钮右旋,背部中间有两个相通的穿孔,方便缀于织物上。这种形式的佩饰在明代较为常见。
长13.6、宽2.7、高3.1厘米。玉色青白,温润,带少许黄斑。此带钩以龙首为钩头,龙双角后仰,似“V”字形,粗眉翻卷,双目圆突,俗称“虾米眼”。龙嘴镂空见齿见舌。钩身长而微曲,钩面上浮雕一蟠螭口衔灵芝,与龙首四目相对,遥相呼应,别有情趣。螭身细长,五官清晰,长胡须,长发后飘。背刻双阴线,以表示脊骨,长尾分叉而卷,四肢遒劲如弓,钩背琢有椭圆形钩钮。
长4.7、宽4.5、厚0.8厘米。玉色青白。此器双层透雕而成,神龙腾跃于花卉丛中,龙首较大,用阴刻线表示的眼睛呆滞而无生气,龙身较粗,用细阴刻线斜方格纹代表龙鳞,龙爪为风车状,龙尾上扬,虽尽力扭动,但依然神韵不足,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政治和国力逐渐衰落的迹象。
图1 明 镂雕花鸟纹玉佩
图2 明 镂雕蟠螭纹玉佩
图3 明 花形玉牌饰
图4 明 龙首螭纹玉带钩
明代玉带一般由20块组成。玉带銙多作方、圆、长方、长条及桃形等。用料较薄,边框较窄。除光素者外,銙面多采用浮雕或双面透雕技法,装饰有纤细繁密而富于变化的云龙、麒麟、飞禽、走兽、花草人物及当时盛行的吉祥图案等。另外,在主题纹饰的边角处,还喜欢采用一些双角、古钱、珊瑚枝等杂宝纹来点缀画面。背面或平整光素,或镂空成万字、窗棂或花枝形地纹。
长7.1、宽4、厚0.6厘米。玉色青白,有少许黄斑。此器采用双层透雕技法,琢一侧面龙纹,龙头雕刻较为简单,毛发后扬,龙身用细阴刻线斜方格纹代表龙鳞,龙爪为风车状。左右上角各有一花朵,并与龙体相互缠绕。这种身处花卉丛中的龙称为“穿花龙”,是宋元以来常见的装饰题材。
长7.3、宽3.3、厚1.1厘米。玉色青白,夹有黑色小斑点。此器为长方形四边委角状,并采用多层透雕技法进行装饰,中心雕一盛开花朵,花瓣卷曲深凹,花叶舒展,花叶、花瓣均用阴刻线刻画细部,右侧花叶上站立一只鹭鸶,鹭鸶羽翅刻画简洁,似在花间觅食。雕刻细致,立体感强。背部边框共六组对穿孔。
长5.7、宽3.3、厚1.3厘米。玉色青白,黄色沁。玉鱼圆雕而成,头部较大,唇上翘,阴刻圆圈眼,鱼身以斜格纹做装饰,尾鳍为扇形并呈摆动状。鱼口衔莲叶、莲花、谷穗,莲叶、谷穗一直绕到鱼的另一面,造型生动活泼。背鳍上有一圆孔可穿绳系挂。
这种形态的鱼多被认为是鳜鱼,鳜鱼也称“桂鱼”,谐音“贵余”。同时“莲”又与“年”谐音,寓“富贵有余”意,反映了人们对吉庆有余生活的期盼。明代玉鱼多为民间吉祥物,作佩饰或扇坠之用。
长6.5、宽4.2、厚0.8厘米。玉色白,温润无瑕。器为扁平状,双面雕琢而成。龙为倒“S”形,仰头曲身卷尾,毛发飞翼向后卷扬,器身饰疏朗的阴线纹表示龙鳞,龙脊背上伏卧一只圆雕小老鼠,悠然自得。整件器物琢磨精细,别有情趣。由于在天干地支中,子为鼠,辰为龙,将龙与鼠琢为一体,以此隐寓“望子成(辰)龙”,是清代玉器中常见的装饰题材。
长8.3、宽6.5、厚0.7厘米。玉色白,温润无瑕。造型为锁形,采用减地及阴刻工艺碾制而成,正面四角以蝙蝠做边饰,中间花形开光内为“和合二仙”纹,背面在长方形开光内篆书“金玉满堂”四字,琢磨精细,寓意吉祥。此器锁栓便于系挂,应为佩带在胸前的饰品。
和合二仙是中国民间神话中“和美团圆”之神。传说唐代诗僧寒山与拾得相交甚厚,和睦同心。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封天台寒山大士为和圣,拾得大士为合圣,于是有和合二仙或和合二圣之称。同时由于汉语“盒”与“和”、“荷”与“合”谐音,故民间所绘和合二仙多为一位手中持荷、一位手中捧盒的两位和尚。该造型取和美吉利之意,并象征夫妻恩爱美满。
长7.4、宽4.9、厚1.3厘米。玉色白,温润有絮斑。通器镂空阴刻相互缠绕的两条鲶鱼。双鱼圆头圆脑,圆眼卷须,其中一只口衔灵芝,活灵活现,鲶鱼的圆润与灵芝的纤细精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鲶鱼背部有一穿孔,供系挂。此器琢磨精细,抛光极好。其中“鱼”与“余”,“年”与“鲶”谐音,表达了人们期盼“年年有余”的美好愿望。
图6 明 透雕龙纹玉带銙
图7 明 镂雕花鸟纹玉带饰
图5 明 透雕龙纹桃形玉带銙
图11 清 镂雕年年有余纹玉佩
图9 清 镂雕子辰纹玉佩
长5.9、宽3.8、厚2厘米。玉色白,莹润无瑕。形以芭蕉扇为底托,扇背面以阴线刻划花朵及“卍”纹,正面浮雕一只獾静卧在扇面上,口御蜻蜓一翅,神闲气定。碾磨精细,抛光极佳,寓意吉祥。扇柄处琢磨成如丝带打成的蝴蝶结,深具装饰与生活情趣。
图8 明 玉鱼
长5.1、宽3.8、厚1.2厘米。玉色白,润洁光亮。此玉佩采用透雕技法雕琢而成,三只葫芦圆润可爱且藤蔓相连,器形秀巧,雕刻细腻。
葫芦谐音“福禄”,故古人视葫芦为“福禄寿”齐全、求吉护身、避邪祛凶的吉祥物。其造型经常被运用到玉雕艺术创作中并在明清时期达到高潮,主要取其福禄绵长、子孙万代之意。另外,在我国远古文化中,长期以来存在着葫芦崇拜,有人认为“葫芦生人”,即人类起源于葫芦,也有人认为葫芦是子孙繁衍的象征,因此,从古至今,中国人对葫芦情有独钟。
长6、宽5、厚1厘米。玉色青白,润泽。此佩以镂空手法琢制,上部为磬,下部为相对的两条鱼,变形云纹将磬和鱼连接在一起。减地法刻鱼眼,鱼鳃、嘴用阴线表现,鱼尾先向下再上扬,增加了鱼的动感和装饰性,鱼鳞用细密规则的菱形阴线表示。两面纹饰相同。该玉佩利用“磬”和“鱼”的谐音,寓意“吉庆有余”。
长6、宽5.7、厚0.6厘米。玉色白,温润细腻。器体扁平,边框较窄,两面均为减地浅刻的图案纹样,正面为枝干遒劲的梅枝,上面开梅花两三朵,背面为双喜字。额首透雕对称的回首凤鸟,中间有穿孔,可穿系佩带。
梅花具有凌霜傲雪的品性和疏影横斜的韵致,故备受古代文人的青睐。特别在宋元以降,咏梅之风盛行,人们常借物咏怀,以梅喻志。明清时期此风更盛,并与吉祥文化相结合,在玉器中多用喜鹊登梅、梅花喜字等图纹来寓意喜上眉梢。
图10 清 和合二仙纹锁形玉佩
图12 清 浮雕獾纹玉佩
长6.8、宽4.7、厚0.9厘米。玉色白,细润无瑕。此佩正面以减地隐起的技法,雕琢折枝石榴和蝉。成熟饱满的石榴果皮裂开露出石榴籽,极为诱人。石榴叶子下垂,一只蝉趴在石榴上面,蝉的肢爪亦清晰可见,雕刻细致而传神。背面刻篆书阳文“传榴百子”。额首为对鸟,中间有孔可穿系佩带。
石榴是一种多籽的果实,在民俗文化中它是象征多子多孙、家庭兴旺的一种吉祥物。自古人们就期盼家庭人丁兴旺、子孙绵延、儿孙满堂。认为只有多子,才能多福。此处以石榴籽来表示多子,“榴”、“留”同音,故名之“流传百子”或“榴生百子”。
长5.8、宽3.1、厚0.5厘米。呈翠绿色,夹有深绿和黑色絮斑。此佩主体为竹节形,微微弧弯,线条流畅,底部一节用阴刻线作筒状,并琢有表示竹根部的圆圈纹。一侧透雕几片嫩绿的竹叶,富有美感,生机勃勃。选用翠来琢制翠竹,利用材质本身的绿色深浅变化,更具有自然的美感。
自宋代以降,竹便与中国文人结下了不解之缘,中国文人多以竹子一尘不染,不畏严寒,高雅素洁的品性作为自己品德的象征。明清时期,竹常与松梅组合,构成“岁寒三友”,与梅兰菊组合,构成“四君子”等图纹。可以说,竹子寄托着文人们清雅的生活情趣和高尚的品格气节。
长10.8、宽2.5、高2.5厘米。玉色青白,质地润泽。此件带钩风格写实,雕工细腻传神。钩首为马头,大眼,鼻部凸起,方嘴,腮部饱满,毛发自头顶向脖子两侧分开并分成绺,以阴刻线琢刻的发绺,极其细致。钩身长而微曲,钩面上浮雕两只摘桃的猴子。神态逼真,颇有情趣。钩身下有椭圆形钩钮。其造型寓意“马上封侯”。
“侯”为古代爵位名称。《礼记·王制》:“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马上封侯”就是表达古人立刻就要受封爵位,实现高官厚禄的愿望。这种纹饰通常由马、蜂和猴组成,运用“蜂”与“封”、“猴”与“侯”同音和隐喻等手法,以示寓意。
图13 清 镂雕葫芦纹玉佩
图14 清 镂雕吉庆有余纹玉佩
图15 清 喜字梅花纹玉
图17 清 竹节纹翠佩
图21 清 镂雕莲鹭纹玉带穿
图18 清 镂雕马上封侯纹玉带钩
长10.2、宽4.5、高2.7厘米。新疆和田白玉,玉质温润,细润光亮。此带扣由两件近似方形的板块套合而成。一块端头为钩,钩头为龙首,鼻宽口方。一块端头有孔为环,使用时二者扣合。带扣正面镂空高浮雕蟠螭,蟠螭口含灵芝,身体弯曲,头向龙首,形成一幅苍龙教子的温馨场面。带扣下面有椭圆形钮,光滑圆润。
图16 清 传榴百子纹玉佩
带扣是由两件或三件方形板块套合而成,如今日皮带之钩头。一块端头为钩,一块端头为环。器物表面常浮雕有龙、凤、螭、双狮、花鸟鱼虫等图案。背面的椭圆形钮或长方形孔洞用于系腰间绦带。它是封建社会后期高官贵族常用的腰带带头。这种造型的带扣,多为元明清时期的作品。
长17.4、宽5、高2.7厘米。玉色青白润泽。此器由三件方形玉板套合而成,其中两块端头为钩。钩头为龙首,粗眉上卷,鼻宽口方。扣面均以减地隐起技法刻菊花纹。底部内凹并留有长方形孔洞供穿带用。
图19 清 玉带扣
图20 清 菊花纹玉带扣
图22 清 玉蝉
图23 清 荷叶纹玉坠
长5.3、宽3.4、厚1厘米。玉色偏黄,有褐色斑点。此器近椭圆形,画面雕琢荷塘白鹭。镂雕荷叶下,苇叶和水草穿插交织,一只鹭鸟回首,长长的嘴在梳理背上的羽毛,尾部羽毛用细阴刻线表示。下有扁圆形环可系物,背部挖空,留有边框,侧面留有矩形穿孔。
长4.4、宽3、厚1.6厘米。玉色白,通体光润晶莹。器呈扁平蝉形,略呈滚圆状,轮廓清晰,并以阴刻线、单钩线琢出翅纹、腹纹、肢爪和腿毛,以麻点纹表示蝉翼,生动写实。线条对称流畅,立体感强。在蝉的头部有一组对穿孔,以供佩戴之用。蝉尾部略残。
长5.1、宽4.2、厚1厘米。玉色白,玉质莹润。此器造型为两片荷叶上下相连,荷叶边缘呈不规则翻卷状,双阴线刻划叶脉,在两片荷叶边缘的缝隙中伸出细长的花茎,花茎顶端是开放的荷花。边缘有一孔,可系佩。
直径3、高2.4厘米。玉色白,莹润细腻。此器为矮圆筒形,通体镂雕盘曲的子母螭,母螭尾部分岔卷曲,玲珑剔透,独具匠心。
扳指,又称班指或搬指,造型多为矮圆筒形,是古代拉弓射箭时戴在大拇指上的护指用器。至清代,由于社会的进步发展,以往作为实用器的扳指,逐渐丧失实用功能,成为装饰品。特别是清朝显贵及八旗男子多喜欢以扳指为饰。故清代扳指不但工艺精细,材质也非常讲究,丰富多彩,别具一格。
直径3.5、高2.5厘米。玉色白,玉质细腻温润。此器为矮圆筒形,外壁上下边缘减地隐起弦纹,“富贵永昌”四个篆字环绕器面,四字以减地隐起法碾成,字外均有圆框,地子为阴刻的米字纹。
直径8厘米。玉色青白,有黑色绺。此镯为椭圆形,由中间略细,两头略粗的竹节相连而成,两竹节间刻阴刻线。尤其是在镯子的不同位置,浅浮雕三组竹叶,更显文人气质。
图24 清 螭纹玉扳指
玉镯是玉器中常见的一种装饰品,早在距今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已有出土,早期的玉镯器体浑圆、规整,光亮洁净,剖面近三角形,也有扁圆环状的。商周以后玉镯式样更加丰富多彩,隋唐时期还出现了金、银镶宝石甚至是可以开合的手镯。明清两代不仅有金镯、银镯和玉镯,而且还出现了翡翠镯子等,长期以来,深受女士们的喜爱。
图26 清 竹节纹玉镯
图27 清 双龙戏珠纹玉镯
图28 清 螭纹玉翎管
图25 清 富贵永昌纹玉扳指
直径7.9厘米。玉色深绿,略透明,有黑色絮斑。此镯造型为双龙戏珠状,龙头雕刻细致,龙双眼外突,长长的双角顺镯子的弧度自然向后伸展,用阴刻线表现毛发等细部。碾磨细致光润。
传说龙能降雨,民间遇旱年常拜祭龙王祈雨,后演变成舞龙灯的民俗活动,“二龙戏珠”即由舞龙灯演变而来。玉器上的二龙戏珠图案为两条云龙相戏一颗火焰宝珠。二龙戏珠图案有避水灾、祈丰年,风调雨顺和吉祥安泰之意。
直径1.8、高7.4厘米。玉色白润,细腻。此器为管状,中空。顶端琢一榫头,并有一小圆孔,可供穿系用。管身上浮雕蟠螭,口衔灵芝,尖圆耳,独角,头部毛发后飘,背部一条阴刻线表示脊柱,尾部分叉卷曲。翎管是清代官帽上插戴羽翎的用器,一般用白玉或翡翠制作。
(责任编辑:田红玉)
Hebeibowuyuan cang mingqing yupeishi xieshang
Feng 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