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友红
【摘要】在高中英语听力教学中,笔者根据高中英语听力的需求,探讨了听力训练对策和训练方法,并从实践角度阐述了如何进行有效听力教学和提高学生听力水平的对策和技巧。
【關键词】英语听力 对策方法 训练技巧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8-0117-02
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应“根据高中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的特点和要求,强调在进一步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上,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基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形成健全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听”是实现这一标准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目前,学生英语在听力方面主要存在下列问题:词文的上下文理解及猜测能力差;重要信息,细节抓不牢;背景知识面不丰富;听力习惯不正确;听力题解题技巧不熟悉。这些问题容易造成“聋子”英语现象,进而形成恶性循环,影响英语“听、说、读、写”的综合语言运用。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和能力?以下是笔者在实际教学中采取的对策与方法。
一、选材对策
在高中英语听力教学中,听力材料的收集致关重要,因此,在听力选材方面,笔者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1.选材真实,培养情感。除使用英语教材外,我还引入多媒体,电影录像,英语节目广播,报刊杂志等,让学生广泛接触社会生活,日常生活等方面题材和对话,这些语言材料真实自然,时代感强,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和培养他们的听力情感。
2.难度适中,激发兴趣。听力材料难度要适中,这样更容易激发兴趣。
3.材料同步,适当延伸。所选材料要紧扣高中各年段教材的内容,使听力成为教材内容的一种延伸或补充,相互促进,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成就感。
二、训练对策
思想是行动的灯塔,要想有效训练听力必须有良好的训练对策作指导。
1.重视心理因素,扫除精神障碍,培养学生兴趣
教师要理解高中阶段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在听力教学中,采取贴近他们的生活学习材料及学习方式,排除因焦虑而产生的心理障碍,把他们的兴趣引导到听力上来。
2.注重质、量结合,兼顾精听、泛听,减轻听力负担
处理好听的质量与数量的关系。精听就是细节处理所听语言材料内容,注重质量;泛听就是广泛接触不同风格,不同类型声音的材料,顾及数量。
3.加强集中训练,引导分散训练,常听而不长听
注意听力训练的时长安排,坚持少吃多餐,做好精听与泛听的有机结合。引导学生课后尽量多接触优秀的视听作品和网站,如CCTV-9、普特英语听力网、多听英文歌曲等方式来分散训练。要有“常听但不长听”的意识,每次20-30分钟,这样既能激发兴趣,又能抵制厌听情绪。
三、训练方法
1.创造良好的听英语语言环境
首先,教师应尽量利用口语组织教学并且多使用与单元学习有关的词语来训练听力。这样,又能再现现阶段词、句,通过增加“出镜率”而突出其重要性,同时,教师还可借助手势表情,图片等适量使用一些新词、句,激发、引导他们使用“中上下文理解”及“词句猜测”等听力手段。
其次,长期坚持课前3至5分钟的值日生报告活动,内容可包括自我介绍、天气,小新闻等,也可男女问答,增加声音的多元化输入,提高语音辨别能力。
2.注意听力课中各个环节的合理运用
上听力课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做好听前准备,让他们养成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听。在听的过程中要集中精力排除干扰,而且有疑惑时要当机立断不能纠结。听后注意查看听力原文,评价得失。
(1)听前准备。听前准备包括教师的课堂导入和学生的听前准备活动。成功的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听力兴趣,激活相关知识,继而他们就能在听前抓紧时间,快速预览相关题目、插图等,并进入听力状态。成功的预测,为听音过程做足了听前准备,进而让学生信心十足地进入听力课第二步骤—听音阶段。
(2)听音阶段。进入听音阶段是听力的重要部分,是获取信息的关键时段。尽管有了听前准备,但如何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以及获取信息的能力,也是很重要的。因此,听力材料的处理要分层次,设题要由易到难。由易到难及梯度方式解决问题,使课堂听力任务有效完成。
(3)听后阶段。听后阶段是听力训练的深层次、收成果、总结反思阶段,对成果要加以肯定,对出现的问题要进行分析,理清解题思路,真正做到消化吸收。适当的指导、分析可消除听后疑虑,在评价总结中努力发现学生解答听力问题的亮点并加以肯定,增强学生的信心。
3.加强高考英语听力各题型的认识和应对训练
通过对高考试题以及考纲的研读,高考英语听力测试主要考查学生听懂对话或独白中的细节和事实,并通过这些细节和事实进行简单的推理和判断,考查学生能根据谈话者的语音、语调推测谈话两方的关系、意图、观点和感受,并能对所听到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获取主旨大意。因此,在平时的听力课和试卷讲评课中,让学生广泛接触高考听力的题型及设问方式并加以训练,对提高学生听力水平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以下是笔者对高考英语听力各题型设题认识和针对性的训练方法:
(1)主旨大意题
此类题要求考生通过对话或独白,对它的中心大意或主旨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和全面领会。此类试题常见的设问方式有:
What are the two speakers talking about?
What is the topic of the conversation?
What is the conversation about?
What does the passage focus on?
应对技巧:应试此类题要求考生听懂大意,还要求对对话者的隐含意思或言外之意做出推測。在训练时引导学生把握对话双方的语句,注意语音中传达的主要信息,弄清双方谈论的中心事件。
(2)具体细节题
具体细节题设及到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价钱、数量、原因等,其设问方式有:
What does the man/woman buy?
What is the man/woman looking for?
What color/size does the man/woman like?
Where will Jane be in about one hour?
Why did Jane call Mike?
应对技巧:此类题难度不大,要求考生在听前要快速浏览题目内容,获取信息,把握听音重点、特点,注重具体的信息点。获得信息后,区别选项,稍加推理,理出结果。
(3)推理判断题
此类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对话或独白发生的背景,说话者间的关系的理解程度。推理判断题的设问方式有:
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conversation?
What can we know about …?
Which is true about…?
应对技巧:此类题难度较大,要求学生不但要听懂内容,而且要针对性地进行归纳判断对话的结果及相互关系,要求学生不但要注意对话的各种信息,并对其加工处理,针对设题的意图进行分类筛选,得出合乎情理的结论。
如: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conversation?
A:The man spent most of his life in the countryside.
B:The woman has always been living in the countryside.
C:The man has lived in the city for around 10 years.
听力原文:
W:Where have you spent most of your life so far, in a city or in the countryside?
M:I lived in the countryside when I was a little boy.We moved to this city ten years ago.What about you?
W:I have already lived in a big city.
解析:学生首先应听懂谈话的内容和主题,其次,针对题目进行辨别:B选项很明显的从女士的说话中的关键词“in the city”知道是错误的。C选项中的“most of his life”与男士说的 “in the countryside when I was a little boy”不相符,故正确选项是C。
(4)谈话意图题、做事方式题、看法感受题
一般说来,说话者都有其意图,要么提出疑问,要么表达自己的观点,此类题旨在考查学生的通篇文章的把控能力,并且针对关键词揣测说话者的立场。此类题的设问方式有:
What does the man/woman imply/mean?
How does the man/woman go to the station?
What is the man/womans opinion?
What does the man suggest?
应对技巧:此类题有个特点,由第一人开启话题,第二人提供信息,而且往往从第二人所说的内容中可得到问题的信息。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注意中心词。如果在没有完成对话内容时,有时通过中心词来处理也可得到相关信息。
通过实践,学生普遍反映对听力不再有恐惧感了,由于通过听力训练,他们掌握了相应的听力解题的应对策略,对听力训练活动的兴趣和意识明显提高,学习信心及积极性也水涨船高。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从而提高了教学水平,又为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创造了条件。
然而,听力教学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程,教师不能有急于求成、一蹴而就的思想,需要平时勤抓善练,把听力训练落实到整个教学过程之中。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周洁琼.英语听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教育管理与艺术》,2014.
课程教育研究·上2017年2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