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环境和客观条件不断变化和发展,现成单一、枯燥的体育教学也要不断发展和更新,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游戏以它丰富多采的内容、生动有趣的组织形式,深受广大学生欢迎。参与游戏是小学生的天性和权利,是他们身心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体育教学与训练的重要内容,它对全面发展小学生身体素质、增强体质、提高基本活动能力和掌握知识技能等有积极的作用。通过游戏,还能培养小学生遵守纪律、团结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勇敢、顽强、机智、果断等优良品质和作风。
【关键词】体育教学 游戏 身心发展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8-0209-01
1.前言
体育游戏作为学校体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或一种辅助手段,不仅应具有锻炼身体的价值,而且还应具有思想教育的价值。要有意识、有目的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2.体育游戏开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科学合理运用体育游戏,可以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利于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2.1体育游戏是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重要手段
在体育教学中无论什么游戏,都必须具备学生、场地、器材、规则等条件,其中规则尤其重要,但无论哪种规则,都能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因为根据学生好胜的心理特点,谁都不愿因自己的行为失误或行动迟缓,而破坏全队的成绩或名次,更不愿因自己违反规则而令全队受处罚或取消资格。在体育教学中运用集体游戏能够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和自律行为,久而久之养成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
2.2体育游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枯燥乏味的体育训练中,体育游戏可以起到调节和提高学生兴趣。例如:在以往50米跑教学中,学生对50米跑感到枯燥无味。练习中表现出百般无奈,感觉十分疲劳,课堂气氛死气沉沉,我采用了“人球比赛”的游戏后,效果就不同了。
3.体育游戏开展所需注意的原则
随着社会环境和客观条件不断变化和发展,体育游戏本身也要不断发展和更新,现成的体育游戏,由于种种原因,有时难免有相对的局限性,较难与实际需要一拍即合。因此,怎樣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地创编更新颖的体育游戏,改编现成的体育游戏使之更有效,是摆在每个体育游戏组织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要使创编的体育游戏产生良好的使用效果,一般应遵循下面几条最基本的原则:
3.1锻炼性原则
锻炼性是体育游戏最本质的特征。应根据参加体育游戏者年龄、性别以及实际活动能力等特点来确定相应的运动负荷量、动作难度和活动方式:根据参加体育游戏的人数、时间、场地、器材等条件来确定个人活动占时数和单轮活动的占时总数及游戏活动的路线等。
3.2教育性原则
体育游戏作为学校体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或一种辅助手段,不仅应具有锻炼身体的价值,而且还应具有思想教育的价值。要有意识、有目的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3.3趣味性原则
趣味性是体育游戏的又一本质特征,如果体育游戏缺乏趣味性,将从根本上失去对学生的吸引力。为了提高体育游戏的趣味性,应根据参加体育游戏的人群特点和素质、技术及智力水平,在游戏的竞争性、动作的设计、胜负的判定以及游戏的情节等方面多下功夫。
3.4安全性原则
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体育游戏的根本目的。因此在创编体育游戏时应特别注重惯彻安全原则,对游戏的各个环节均应作“安全检查”。一看设计的动作是否容易引起伤害事故;二看游戏的组织教法是否合理?三看规则制定是否严谨?四看场地的安排是否注意了安全因素?
3.5针对性原则
体育游戏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教育活动,只有根据参加者的年龄、性别、生理、心理特点以及身体素质训练水平,并紧密结合课的内容和任务,有的放矢地创编体育游戏,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4.结果分析
4.1体育游戏在小学教学中掩藏着丰富的教育意义,是寓教于乐的有效途径。游戏以它丰富多彩的内容、生动有趣的组织形式,深受广大学生欢迎。因为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促进同伴之间的交往,发展学生的创新、探究意识与能力。
4.2在体育教学中安排游戏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到提升教学效果,要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编体育游戏时必须与教材的内容、教学的任务有紧密的联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游戏时必须注意游戏的选用要有针对性,同时注重学生的趣味性;游戏活动要体现创新性提高游戏的新颖性;游戏活动须贯彻安全性。
作者简介:
相文(1985.11.04-),男,学历:本科,职称: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体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