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培养学生倾听习惯的几点思考

2017-08-29 23:39沈红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7年8期
关键词:倾听习惯培养

沈红

【摘 要】以色列哲学家马丁·布伯对倾听做出过这样的描述:“尽管有种种相似之处,生活的每时每刻就像一个刚出生的婴儿,一张新的面孔,我们从未见过,也不可能再次见到。我们无法停留在过去,也无法预见我们的反应。我们需要不带成见地感受变化。我们需要用全身心去倾听。”倾听,是一项重要的技能,拥有它,不仅能使人们更好地与周围的人沟通、交流,更好地融入社会;还能让人放下成见,体验到不一样的人生。

【关键词】学生;课堂;倾听;习惯;培养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倾听技能也变成了教育界讨论的热点话题:老师越来越重视倾听学生对课堂问题的回答;随着学生走上讲台展示自己的机会日益增多,学生间相互倾听也变得愈加重要。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学生们在倾听方面做得不够,这些不足很大程度是老师在教学中没有对倾听给予重视。因此,我在教学中获得一些启发:教师应该致力于培养学生在课堂上相互倾听的习惯并帮助学生进一步增强倾听的能力。

一、是什么让学生失去聆听的意识

我在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的一篇课文《走遍天下书为侣》时,备课设置的教学重点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原因是什么,通过抓重点语段,品析语句,体会作者对书的情结。难点是体会文中假设、设问、反问、比喻等写法的表达效果。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交流,最后我进行了汇总:原因一是作者对书有浓厚的感情,把书视为自己的挚友和家人,带上自己最爱的东西出行,是人生一大快事;二是不管看多少遍,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东西,得到新收获,给人以不尽的精神享受。在体会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时,我还特意将两个比喻句:“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个朋友,也是一位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展示在多媒体上,请学生发表意见,感受比喻的效果。孩子们经过短暂的交流后,便体会到作者将书喻为朋友和家,的确是一种妙喻:朋友和家,人人皆有,而且感情深挚,充分表达出了对书的喜爱,更重要的是朋友间次次相见,家日日都回,却不会生厌,反而有新的感觉,新的收获。

二、关于如何引导学生相互倾听的思考

倾听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做到认真倾听他人的观点,需要教育孩子们尊重他人,让孩子们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上思考、理解问题。而要学会尊重他人,又首先需要保持一颗爱心,去关心他人的情感、理解别人的需求。因此,在课程的设置上,我总结了以下几点改变:

1.精简课堂,提高课堂效率

信息时代的到来,让人们体验到了大数据带来的便利和快捷。然而,在另一方面,过多的信息非但不能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反而使人面临更多的干扰,导致生活和工作的节奏变得拖沓。

2.小组讨论,营造和谐课堂

教师的教学是实现师生之间对话、学生与教材之间对话、学生与学生之间对话的过程。然而,孩子的思维与成人的思维之间的差距,使得学生与教材之间的对话受到一定的阻碍。有时候,孩子们在理解某些文章主旨、情感上存在一定的困难,这就需要老师这个桥梁来帮助解答。

3.思维碰撞,绽放智慧火花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不同的家庭背景造就了他们不同的性格,而不同的性格让他们在学习中产生不一样的理解。对于这样不同,老师要予以尊重,要在课堂上为不同观点的碰撞提供足够的平台。

三、培养学生倾听习惯的一些实践

让学生在课堂里不但听教师的点拨、引导,而且还要倾听同学的发言,和同学互动,这不仅是一种习惯,更是一种能力。既需要教师在课堂中有意识的提醒训练,也需要采用一定的方法使相互倾听成为习惯,变为能力。

1.坚持小组学习,提供倾听平台

建立课堂里小组学习的模式,从外显上讲,需要建立小组,确立组长,制定组训、设计组牌等,落实到课堂中需要确立中心发言人。

2.加强课堂评价,确保倾听获益

首先改变评价的方式。改变课堂单一的由教师对学生进行yes 或者no的评价方式,采用学生互评的方式也可以调动学生倾听的积极性。其次将评价结果量化。以前的课堂评价通常是老师口头表扬,长久以往,学生的积极性得不到有力的保护,因此,小组式学习提倡将课堂评价量化。

教师在课堂里加强对学生学习行为的量化评价,让倾听这一行为获益,那么,学生间的倾听就得到了强化。

3.细心营造氛围,促进习惯养成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促使学生倾听习惯的养成中,要借助同伴的力量,教师应尽量营造一种氛围,让倾听成为一种自觉。通常的做法是遇到好的发言时,提醒:多好的发言啊,你记住了吗?或者是情不自禁的赞扬:这种说法比老师的还全面,你能再說一遍吗?这样,部分倾听得比较好的同学接受教师的暗示往往会动笔记录了。这时,老师又会貌似不经意的提醒:很好,有同学在记录了,学习很有敏感性,真棒!这样,绝大多数同学开始整理刚才同学的意思,或者在小组内询问刚才同学的意思,让一些好的见解在班级里酝酿,丰富成多人的思想。

总之,课堂里宁静的革命正悄然进行,而学生静心阅读、耐心倾听、理性思考、积极发言的学习状态的发生还亟待教育者在课堂中不断的尝试和摸索。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教育》.

[2]《人民教育》2007、2008期刊.

猜你喜欢
倾听习惯培养
习惯
上课好习惯
好习惯
学会倾听,追求课堂实效
小学数学教学中倾听能力的培养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公共外交主场也要学会“倾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