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华 祁道林 彭帅 石林鑫
【摘 要】本文基于巴班斯基最优化原理,从优化儿童文学课程的课程标准、优化儿童文学课程教学模式、不断调整儿童文学课堂教学方法、优化儿童文学课堂教学形式等方面对学前教育专业儿童文学课堂教学进行思考,以提升儿童文学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职院校 儿童文学 课堂教学 巴班斯基 最优化原理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7C-0132-02
儿童文学课程是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之一,它既是学习学前语言教育和幼儿教师口语两门课程的前提,又是“弹、唱、跳、画、说”这五大领域技能学习的基础。儿童文学课程的内容涉及多种体裁,包括儿歌、儿童诗、寓言、童话、故事、儿童影视剧、图画书等,而课时又有限,导致课堂教学基本側重理论,难以有针对性地强化训练实践技能。为此,可在儿童文学课堂教学中引入巴班斯基最优化原理,实现儿童文学课堂教学过程最优化。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在专著《论教学过程最优化》中提出“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教育思想。他提出,教学过程最优化是指在全面考虑教学规律、原则、现代教学的形式和方法,及该教学系统的特征以及内外部条件的基础上,为了使过程从既定标准看来发挥最有效的(即最优的)作用而组织的控制。换言之,教学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考察教学效果主要看各种要素的整体作用发挥程度,即在一定条件下,花最少的教学时间取得最大的教学效果。在学前教育专业儿童文学课堂教学中,要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离不开相应的分组、分类、分层次指导。基于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原理,教师在每学期开学初,接到新课的第一环节就可以基于学生的学情进行自由分组,将小组作为一个学期儿童文学课程各项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立足于不同体裁的教学需要,实施分层次指导教学,从而提高高职儿童文学课程课堂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效果。具体从课堂教学实际情况来看,儿童文学课程主要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实现课堂教学最优化。
一、优化儿童文学课程的课程标准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部分,其目标是根据社会经济实际发展需要设置相关专业,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技能人才,促进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作为高职专业教师,必须了解高职的办学模式及其培养目标,全面掌握儿童文学课程的内涵和意义。明确其与普通本科、独立学院教学目的的不同,根据培养目标,选择合适的课程内容。
应针对不同学制的学生类型(如三年制、2+1学制、2.5+0.5学制、春季生、1+4等)制定相应的课程标准。为了更好地组织教学,编写课程标准不能只停留在固定状态,应进行不断地调整、修订与完善。合适的课程标准,不仅有利于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也有利于实现学生的学习目标和任务,并为学生未来职业的发展打下基础。儿童文学课程教师在制定课程标准时,不仅要考虑每一届学前教育专业不同类别学生的实际情况,还需要做到教学内容、基本要求与职业发展相匹配。不能把普通高校与独立学院的儿童文学课程标准拿来就用,否则会陷入“教师教不好,学生学不好”的两难境地。
课程标准包含的内容本着适度、够用的原则,适当地降低理论难度,增加实践演练技能的训练,重视文学鉴赏方法引导,强调处理和把握文字材料的能力,满足高职学生当下的学习需求与未来职业发展需要。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我们不能将“适度、够用”片面理解为只是为了满足学生学习专业基础课的需要,而人为地削弱儿童文学课程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也不能脱离儿童文学课程的教学定位与培养目标,无限夸大。
二、优化儿童文学课程教学模式
高职儿童文学课程必须精讲多练的项目有儿歌与儿童诗、寓言与童话、故事与小说、图画书、儿童影视剧欣赏等。为了发挥儿童文学课程在培养幼儿教师职业能力中的作用,在理解书面文字的基础上,训练口头表达的综合能力,应通过以上几种体裁活动的训练,使学生能够熟练组织相应的活动设计并学会互评,为学生学习相近课程——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打好基础。为此,儿童文学课程教师应根据各班级的特点进行集体备课,共同探讨确定出针对不同层次和生源特点设置不同的强度与难度的训练方案,优势互补;为体现职业性,所有项目内容都应该重在“用”字,让学生感受“儿童文学就在我身边”,使学生知道“儿童文学”确实有用、有意思、能学会欣赏与讲述的方法。例如,2+3/3+2学制的学生就相对更爱讲故事,因为他们之前就学过幼儿文学课程,且都强化训练过几个常用的故事,有一定的基础和功底。
重点训练项目除讲故事外,还有图画书的指导与讲述。这两个项目共同的特点是注重学生对故事或图画书的个人解读,并针对不同内容为不同年龄段的幼儿设计讲述流程,这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比较高,甚至还涉及音乐感受能力/画面想象力等方面的艺术体会。只有拥有丰富的知识与技能作铺垫,才能更好地处理故事和图画的内涵与细节。
以训练为主的教学,亦可为学生毕业设计时的试讲积累一定的经验,学生一方面熟悉教案的写作思路和方法,另一方面也掌握幼儿活动设计的策略和技巧,可以为入职打好扎实的基本功。这种以训练为导向的教学模式,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训练是职业院校的特点。学前教育专业将来就业的主要方向是幼儿园教师或相关早教机构等,侧重锻炼实践操作能力主要从五大领域的弹、唱、跳、画、说(讲)入手,说(讲)正是与儿童文学交叉的诸多学科教学内容中共同涵盖的。因此,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应加强儿童文学知识学习。提高训练频度与强度是为准备投入幼儿教师事业或者以升本的形式继续深造的学生考虑。在训练过程中,注重过程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诊断性评价的综合使用,以全面反映学生的教学实施能力。
三、不断调整儿童文学课堂教学方法
激发高职学生学习儿童文学的兴趣,寓乐于教学,整合、重组教学材料,针对不同内容选择更适合的教学方法,并引入启发式教学/范例教学。如讲述图画书时,画面的色彩搭配用到绘画的美术基础,形象解读用到审美能力,图与文字的配合用到观察与表达能力等,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学科综合运用素材进行讲述,尽量以丰富的元素开启幼儿的想象力和好奇心。同时,要求教师要敢于让学生小试牛刀,鼓励为主,适当辅助。在教学中增加文学的人文氛围,加强对学生文化的熏陶,使学生在学习儿童文学知识的同时掌握讲述技能,进而提高学生的教师口语方面的总体面貌和素质。
四、优化儿童文学课堂教学形式
儿童情景剧表演是儿童文学课程里最能体现综合能力的项目,它整合了所有故事类型,包括儿童故事、寓言故事、童话故事等,通过表演,既培养了学生把故事转化为剧本的改写能力,也同时融合了其他技能如跳/唱/画/说等方面的优势。一个好的/成功的儿童情景剧表演,是小组成员配合,反复进行舞台演练和斟酌的结果,在这个过程里,学生既体验了排演节目的全过程也学会了如何把纯文字的内容转化为声/音/情/画面并存的丰富视听效果。
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融入台词模仿要惟妙惟肖,背景音乐要贴合表演需要,气氛和谐,舞台道具要自己设计/制作,动作要揣摩人物心理和表达需要。随着信息时代的逼近,教师已不能在停留于传统的“黑板+粉笔”的教学模式,也不能只用“一体机+白板”来代替,而是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进行教学,比如采用精品课程网站的共享资源包,制作适合本校学情的多媒体教学课件,使得儿童文学教材和资料中许多纯粹的文字表达和黑白的图画变得直观形象,立体可感知,同时新思想、新方法也可以在训练中得到传承与创新。
因此,教师在儿童文学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有效利用多媒体技术融入教学活动,有三方面的作用:其一,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为将来步入幼儿教师行列后,制作PPT幻灯片等课件起辅助和铺垫作用。其二,对学生的文学素质起到非常重要的熏陶作用。其三,培养逻辑思维能力,为将来从事幼儿教育教学方面的科学研究积累一定的经验和基础。
總之,当前高职院校儿童文学课堂教学过程最优化的一些方式方法还处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实时修订课程标准、革新教学模式、丰富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手段,不断提升教师素质,以课堂教学实施过程的最优化为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巴班斯基.论教学过程最优化[M].吴文侃,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
[2]邵磊.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与高职课堂教学效率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4(16)
[3]陈广生.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堂教学最优化研究[J].大众科技,2010(12)
[4]孟红云,张小斌.最优化方法课堂教学研究与探索[J].时代教育,2016年第5期
[5]罗娅.教学过程最优化[J].内江科技,2016(10)
[6]杨永生.浅谈语文课件制作的层次性及最优化措施[J].现代语文:中旬,2015(1)
【作者简介】李春华(1982— ),女,陕西南郑人,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语文/写作/儿童文学;祁道林(1979— ),女,安徽颍上人,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学前教育研究;彭 帅(1989— ),女,河南安阳人,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美术教师;石林鑫(1978— ),女,广西宜州人,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讲师。
(责编 刘健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