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心童
摘要:当今社会人们物质水平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人們对艺术的审美要求也愈来愈高。钢琴演奏是一门复杂的表演艺术,一直以来都备受社会各层人士的青睐。然而要达到好的钢琴演奏效果,必然需要钢琴演奏者能熟练的运用各项演奏技巧和具备良好的心理状态,其中演奏者的心理状态是影响钢琴演奏效果的重要因素。基于此本文主要围绕钢琴演奏者心理素质产生的原因和如何保持最佳状态来演奏展开研究分析。
关键词:钢琴 演奏心理 心理状态
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7)14-0058-03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每个钢琴演奏者都希望自己在舞台上能展现出自己最好的状态,才能让观众真正感受到钢琴带来的不一样的精神享受。但钢琴的舞台演奏效果与演奏者自身的心理状态、专业技巧和修养等方面都有着必然联系,要保证演奏效果达到最佳,不仅仅要反复练习专业技巧,也要学会如何有效的调控自己的心理状态,在良好的状态下才能使演奏者更好地将情感融入到演奏作品中去,才能让观众真正感受钢琴演奏的艺术魅力。
一、钢琴演奏过程中心理因素产生的原因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人们进行各种活动都需要心理来进行支配和调节,钢琴演奏也是如此,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自身心理素质因素
每个人的心理和生理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每个人在进行钢琴演奏时所表现出的心理状态也有一定差异。每个钢琴演奏者对自身的要求有所不同,有的人追求完美,越在正式的场合对自己的要求越高,一般情况下心理的紧张情绪也会增强,若对心理的紧张情绪控制不到位,钢琴演奏者的真实水平就不一定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效果也很难达到最佳;而有的演奏者能合理的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无论在什么场合,都始终保持平静,在这种状态下演奏水平反而可能能得到超常发挥。在演奏现场演奏者因自身原因突然中断演奏,大多都是因为紧张情绪未能得到合理调控,才导致演奏最后达不到理想效果。
(二)钢琴演奏技巧的掌握程度
钢琴演奏者要熟练的掌握演奏技巧,若演奏者的专业技能技巧不娴熟,就容易导致产生不自信的心理,演奏者的心理状态有时会通过肢体表现出来,如肢体僵硬状态。演奏者时常会在心理暗示自己一定要弹出理想中的音色,然而心理的紧张情绪随着演奏的进行愈加强烈,在弹奏过程中甚至出现忘谱的情况,从而使演奏的实际效果与理想效果存在一些差距,让演奏者难以保持一个平静的心理进行后续的演奏。因此,演奏者在平时的练习过程中就应该注重演奏技巧的掌握,并且要用心去体会音乐作品的中心思想和情感,这些都是让演奏者树立信心的重要因素,心理压力也会因此得到缓解,从而更好地完成钢琴演奏。此外,钢琴演奏者每次演奏都需要经过一定的前期准备,包括专业技能和心理状态,前者需要时间的积淀,后者则受多个因素的影响,其中演奏经营就是影响演奏者心里状态的重要因素。要保证演奏的成功,其实不仅仅只考虑自身因素,还有现场突发的客观因素也是影响演奏效果的重要因素。突发情况的出现时常会打乱演奏者的思路,严重时会直接导致钢琴演奏失误,所以钢琴演奏者要确保演奏达到理想效果,不仅仅要从自身因素去考虑,也要通过平时参加的一些小规模或非正式的钢琴演奏活动来不断积累演奏经验,从而培养自己临危不乱的处事心态和能力,即使在演奏过程中出现突然情况,也能快速的调控自己的心理情绪,确保演奏的成功。
二、心理因素在钢琴演奏过程中的重要性
(一)演奏者的心理因素影响着钢琴演奏的效果
钢琴演奏者要演奏出动听的音乐,必须要使心、手、音三方面相互配合,协调统一。而要实现心与手以及音三方面的协同一致,演奏者必须要具备娴熟精准的演奏技巧、能较好的掌握音准的能力以及对音乐本身意蕴的领悟能力,再通过手指将内心对音乐作品的理解进行完美表达,从而与观众产生共鸣。若演奏者对自我的心理状态不能调控自如,演奏者则很难深刻的理解到音乐作品的思想内涵,演奏出的作品也就失去了灵魂。因此,心理因素对钢琴演奏效果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二)演奏者的心理因素影响其创新意识的激发
钢琴演奏之所以会深受人们的追捧,主要是因为演奏者们的不断创新带给了人们不一样的视听享受,真正的艺术不是完全复制他们的优秀,而是在不断地演奏过程中积累技巧和经验,然后在对作品进行二度创作,才能让人们眼前一亮。演奏者要对自己的作品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要有一个端正的心态来审视自己的作品,并时常自我总结,若有不足就应该督促自己去改善、创新,才能将音乐作品的精髓展现在大众面前,也才更会更有新意。因此,良好的心理状态能更好地激发出演奏者的创新意识。
(三)演奏者心理因素影响其钢琴演奏技巧的发挥
一部成功的音乐作品,需要熟练的演奏技巧作为重要支撑,钢琴演奏也不例外。对于钢琴演奏者来说,都希望在每场演奏中表现出最佳状态,然而这却与演奏者的心理状态有着直接联系。若演奏者内心出现浮躁、不安、过度紧张等情绪,即使演奏者能娴熟的使用各种演奏技巧,也很难在这样的心理状态下充分发挥出自己的真实水平,也因此很难保证演奏效果能获得观众的认可。
三、不同场合下演奏者进行钢琴演奏时的心理分析
(一)琴房
琴房是练习弹奏钢琴的主要场所,琴房大多是独立封闭的,在安静的环境下学者能更专心的练习,注意力不容易被分散。但毕竟学者最后表演时不是在琴房,而是在有众多观众的舞台上,由一个的环境变成了多个人的演奏环境,演奏者的心理就容易产生怯场和紧张等心理。所以学者在琴房练习时要训练自己应对现场的能力,即使是在一个人的琴房,也可以通过想象模拟现场演奏,或者在练习时多邀请朋友来观摩,渐渐地适应在人多的地方演奏,最后才能更快的适应舞台环境和现场演奏环境,才有利于演奏者及时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
(二)公开演奏场所
相信每一位钢琴演奏者在进行公开演奏时都会有一些紧张心理,因此要将自己的能力充分发挥出来只有娴熟的演奏技巧支撑是完全不够的。良好的心理素质也直接影响着最后的演奏效果。在公开演奏场合演奏者会面临不同的环境和对象,若面对有一定音乐素养的观众演奏,演奏者难免会提高对自己的要求,不希望在演奏中出现瑕疵,也正是因为如此,有的性格外向的演奏者在这样的环境下可能会激发他的演奏欲望,能使其快速的全身心投入到演奏中去。而对于一些性格内敛的演奏者来说,或许在演奏时会十分谨慎小心,紧张心理就会显得十分明显,反而会让表演不自然不流畅,演奏效果也就很难达到理想程度。
四、心理状态调整到最佳状态的具体方法
对于每一位钢琴演奏者来说,舞台上的每一次演奏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也都希望自己能展现出最佳状态,但心理状态的调控并不容易,要保证演奏的效果,演奏者就需学会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需对音乐作品的内涵要有更深刻、全面的理解
演奏者在聆听一部音乐作品时,不能仅从表面上去感受,对音乐创作人所处的时代背景、社会背景、创作者的生平和创作风格等都需要有所了解。掌握越多与音乐作品有关的内容,才会有利于演奏者能更准确地把握作品的思想情感,有助于演奏者将作品蕴含的情感通过演奏表达出来。所以,对音乐作品有更深刻和全面的理解是保证演奏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增强信心
对于一位钢琴演奏者来说自信是保证演奏效果的重要条件,“当我走上舞台,我便是国王”这是阿图尔·鲁兵斯坦曾经说过的一句名言,充分展现出了一种自信,也鼓舞了不少人学会了自信。钢琴演奏者的自信不仅仅是对自我作品和能力的肯定,也是在向观众诠释一种积极的能量。树立了自信和坚定的信念,能帮助演奏者缓解心理的紧张情绪,促使演奏者能快速找回最佳状态,表演也就显得越来越自然,演奏水平也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三)重视自我调整的训练
自我调整训练包括两个部分:首先是放松训练,既要训练身体肌肉的放松,同样需也要训练呼吸的放松。演奏者在演奏时难免会出现激动紧张,要快速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可有意识的进行深呼吸,紧张情绪便会得到一定缓解,心态平复下来后身体肌肉的状态也会随之变得自然;其次是一心多用的训练,演奏者演奏的环境和对象时常会发生变化,注意力容易因外界因素的变化而被分散,所以在平时训练过程中需要故意在演奏时思考一些与钢琴演奏无关的事,在这一过程中找到快速集中注意力的方法,在真正演奏时也不会因为一些外界因素的干扰而变得惊慌失措。
(四)学会心理暗示
心理暗示是一个很好的自我调整的方法,心理暗示的方法有多种,如用语言暗示,可以告诉自己自己的作品很优秀,自己的演奏能力很强,我不紧张不害怕,我的舞台我做主等,都能对自己的心理加以影响。这对钢琴演奏者建立信心有着很大帮助,从而让演奏者激动、紧张、怯场的心情得到平復,演奏出的效果也才会更让人满意。
(五)演奏前的背谱准备
要确保演奏的成功,就需要充分的前期准备,这其中就包括了让演奏者头疼的背谱工作。在平时训练时不少演奏者并不重视背谱的重要性,对乐谱逐渐产生了依赖性,到最后也很难记住乐谱。要记住乐谱是要讲求方法的,而不是一味盲目的死记硬背。赵晓生先生就把背谱分为了五种:谱行记忆、分析记忆、位置记忆、音响记忆和动作记忆,五种方法并不是独立的部分,而是相辅相成,在脑海中形成一个网状,才能让演奏者将乐谱化繁为简和快速的记忆住乐谱。这对演奏者建立信心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演奏出的音乐作品才更自然、流畅和动听。
五、结语
大众对音乐艺术追求的步伐从未停止,钢琴演奏一直以来都深受人们的喜爱,而影响钢琴演奏效果的因素不仅仅与演奏者自身的专业能力有关,与其心理素质也有着直接的联系。演奏者在不同场合和面对不同对象时心理状态都会有所变化,紧张、怯场和激动等情绪在所难免,但要保证演奏效果达到最佳,演奏者必须学会调控自己的心理状态,才能充分发挥出演奏者的真实水平,也才能让观众感受到钢琴演奏真正的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马燕.认识并学习在钢琴演奏中的心理操作技能[D].西安:西安音乐学院,2009年.
[2]韩佳.探析钢琴演奏前的心理准备与演奏中的心理调控[J].河套学院学报,2016,(03).
[3]黄卓.论钢琴演奏者的心理素质与状态调控[J].长沙大学学报,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