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熊
摘 要:21世纪,学校体育教育的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提高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提高运动成绩,培养高水平运动员和一大批体育骨干;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观念和习惯,为学生终身学习体育打好基础。引导学生有效地使用体育教学的器材,取得骄人的体育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体育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8-0156-01
新课标中提到要全方面发展学生的德智体美,培养素质型人才,所以体育教学工作也要从全方面发展的角度開展,首先实现体育教学观与认识观的转变,只有观念先转变了,才能让初中体育教学工作赢在第一步,其次是教师作为引领者,要实现自我能力的提升,接着是要利用好教学工具,这里的工具也就是体育器材,最后要发展初中生的德育与美育。只有这样,初中体育教学才能更加有效。
1 转变体育教学观与认识观的转变
一方面是对体育教学观的转变,学校体育的目的是增强学生体质。然而在当前的体育教学中,由于内容繁杂、时间少,每节课的教学过程因内容膨胀而无法实现目标。想通过两节课来增强学生体质的目标其实是不现实的,只有使学生注重学习运动技能和掌握练习方法,才是体育教学中最实在的目标。如果各种项目的、内容都要面面俱到地在课堂中完成,那么在目前课堂教学设备的条件下,技术教学仅仅是在低水平上的重复, 学生既体验不到运动的充足感,又体验不到提高技术和掌握知识的乐趣,教学容易出现因内容空泛而产生的“游戏化”和“活动化”倾向,很多时候只是让学生参加活动,根本达不到体育教育的目标。另一方面是对体育认识观的转变,体育的功能具有多因素,如健身、健美、医疗保健、延年益寿的生物功能和教育、政治、经济的社会功能。其价值不仅是为了健康、娱乐,或为升学、就业作准备,而是为了人的一生作准备。因此,应根据体育学科特点,从知识、技术的传授,身体素质的锻炼以及情感教育入手,采取科学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不仅要锻炼学生的身体,还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非智力因素;不仅要教会学生学会知识、技术、技能,还要教会学生会学习;不仅要教会学生怎样做人,还要教会学生如何生存。
2 注重教师自身能力的提升
作为一名初中体育老师,要想真正上好体育课,光凭现有知识是肯定不够的,我们需要要进修和培训,学习一些有关教育理论方面的课程,如教学论、课程论、教育学、心理学等。体育教师既是脑力劳动者又是体力劳动者,他们并不是社会世俗偏见认为的“四肢发达,头脑简单”。体育教师的知识结构不能只满足于“学科知识,教育学知识”的传统模式,应形成多层复合结构:首先,需要掌握有关当代自然和人文两方面的基本知识,具有工具性学科的扎实基础,并能熟练运用。其次,要更多地了解和熟悉信科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等知识,了解体育教育对社会、人类进步的人文价值,从社会发展来揭示、认识学生素质发展的规律性;提高人际交往中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外语能力,具备计算机一般知识和操作技能。最后,要对学科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深刻理解和熟练掌握,花更多的精力去设计教学,在课堂上更多地关注学生和整个教学进程状况。只有这样,我们初中体育老师才能更好地成为初中体育课堂的引导者。
3 有效使用体育器材
在体育教学中,器材因素对教学效果、学生的能力和技术水平的提高与发展,都有很大的影响和限制。我们现有的教学器材规格都是标准的体育器材规格,有些规格是不适合教学,如果我们可以在体育教学中适当地改进或变换一下器材的重量、高度、大小等因素,那么教学效果就会绝然不同。在平时的教学中,采用适当降低重量的器械,加强学习先进的技术动作,如铅球的背向滑步或旋转式投掷技术,并在考核中增加技评考核的方法,那么学生就会增强对铅球技术动作的学习和练习,在动作质量上下功夫,以掌握技术动作为本,使动作质量更高,姿态更美,技术更先进,为今后有机会从事专项训练和比赛打下扎实的基础。
4 正确认识学生健康心理与体育的相互作用
学生的健康心理与体育教学工作有些相辅相成的作用,所以我们要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初中体育教学中。在日常的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互动,拉近教师与学生的心灵距离,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体育教学,提高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教师要因材施教,给不同程度的孩子设定不同的考核目标,通过降低体育技能难度,让学生圆满完成体育动作,然后逐层加深,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对体育学习的信心,消除学生在心理上的恐惧,让他们敢于挑战体育项目。体育教学内容中,不仅包含了丰富的体育知识,还蕴含了丰富的美育方面知识,主要包括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表现的美和健康的身体表现出来的魅力,努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教师要根据教学大纲的内容,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例如,在长跑锻炼中,不仅要引导学生掌握基本技巧,还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吃苦耐劳的毅力。
初中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依赖于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各个方面的有效实施,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学生,尽可能地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心理健康,愉快地参与体育教学,转变体育教学观和认识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