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课教育与班级管理

2017-08-28 06:44何珊玲
教师·上 2017年8期
关键词:思想品德班级管理

何珊玲

摘 要:文章就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与班级管理中中学生道德养成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了讨论。初中思想品德学科与中学生道德养成的关系应该是相辅相成的,教师应把思想品德学科作为学生道德养成的主阵地,作为法制教育、主题班会的辅助手段。

关键词:思想品德;班级管理;中学生道德养成

一、初中思想品德课课程教学的特点

(1)尽显品德教育。初中生正处于思想品德形成的关键时期,思想品德课起着重要的先导和支撑作用。思想品德课的根本目的就在于导之以行,即在科学理论和正确思想意识指导下进行实践。例如,初二上学期第二课《孝敬父母》,其意义在于使学生明白“父母不但给予了我们生命,而且为我们的成长付出了心血和汗水”,并且要使学生把这一知识内容作为行为指导,懂得理解父母、孝敬父母。

(2)贴近生活,重视扩展学生生活实际。初中思想品德课要引导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交往、学会做人,学会成为生活的主人。教师要从初中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出发,围绕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等关系,整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教育等内容。

在教学中,教师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二、中学生道德养成的特点

所谓养成,就是培养而形成。通过家庭、学校、社会等思想教育途径,经过反复训练、教育培养社会公民去遵守大家公认的准则或规范。

(1)规范性。养成教育以制定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为起点,并依据规章制度、行政措施或运用一定的组织纪律来约束、协调、规范受教育者的行为。离开规范性,养成教育就失去了权威。从一定意义上说,养成教育是一种规范性教育,就是运用静态规范(规章制度)去动态规范(管理规范)受教育者的过程。

(2)实践性。整个养成教育过程都是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展开并发展完成的。离开了社会实践活动,养成教育就无法进行。

三、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与道德养成的关系分析

养成教育是中小学德育的关键,“德是表现在行为上的习惯”“德只能在习性或制约中寻求”。在中小学德育过程中,抓好学生养成教育非常重要。养成教育专家关鸿羽教授说:“养成教育虽不是德育的全部,但却是德育中最‘实的部分。”当前学校德育实效性不强,存在着知行脱节的现象,普遍存在着“九小”问题,即“小霸王”“小懒虫”“小馋猫”“小犟牛”“小依赖”“小散漫”“小野蛮”“小磨蹭”“小马虎”。解决这个问题最重要的就是加强养成教育。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既要重视课堂教育,更要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养成教育有利于学生成才、成人;有利于家庭和睦幸福;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养成教育最重要的方法是训练法。只有反复训练才能形成自然的、一贯的、稳定的动力定型,这是人的生理机制所决定的。在一定意义上说,没有训练就没有习惯,就没有养成教育。但是教师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的训练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训练必须持之以恒。良好习惯的形成并不是一日之功,只有在长期的反复训练中才能养成。切不可“一曝十寒”,要有耐性,不怕反复。行为训练要抓反复、反复抓。

(2)要把握关键点,抓好第一次。习惯训练要重视第一次,第一次往往印象深刻,先入为主,具有导向作用。如果学生第一次偷东西,教师发现了,实施有效教育,可能以后就不偷了。如果学生第一次偷东西时教师没发现或没重视,学生偷了十次教师才发现或才重视,就不好教育了。

(3)教师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中学生模仿性极强,教师的行为习惯就是学生的榜样。教师对孩子进行的养成教育,其体现在教师的品格之中,由教师的言行举止一点一滴注入学生的心灵。因此教师必须随时随地加强自己的修养,以身立教,以德育德,以行导行,以学促学,以趣激趣,以情动情,以意志训练意志,以性格培养性格。

四、结语

正是因为思想品德课课程教学内容和核心与中学生道德养成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与班级管理更是一脉相承,所以在思想品德课教育与班级管理中,把思想品德课课程教学与中学生道德养成结合起来,进行班级管理,让班级管理真正起到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马 霞.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及其改進措施[J].新课程(教师版),2009(9).

[2]陈燕娟.中学思想政治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版),2008(5).

(作者单位:广东省中山市浪网中学)

猜你喜欢
思想品德班级管理
饮食文化与高校思想品德教育的相互融合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融入法制教育的实践探索
初中思想品德翻转课堂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对班主任管理的几点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