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超
摘要:“吴淞八景”之说出自清王韬的《瀛壖杂志》,但书中只记载了“春江烟雨、断岸潮声、横桥秋月、野渡垂杨、沧浪遗址、古冢残碑、茅庵远火”七景,这可能是遗漏所致。之所以认为“戍楼霁雪”是最后一景,除了杨城书和瞿西塘的生平轨迹有重合之处,及所咏之景与王韬记载有惊人的一致性外,更重要的是“戍楼霁雪”还有遗址可寻。从遗址来看,“戍楼”与大境阁有内在一致性,两者在同一纵深线上,具有同样的赏雪条件,且视野更为开阔。依据清杨城书《莳古斋辑着》及“沪城八景”相关材料,考补最后一景为“戍楼霁雪”。
一
古人喜以“八景”的方式给景观命名,如“金陵八景”、“羊城八景”、“燕京八景”、“洛阳八景”、“蓬莱八景”、“西湖八景”等。一般认为,此风源于北宋,画家宋迪以潇湘一带的景物为题词,绘制了八幅山水图,称为“潇湘八景”,之后此风遂起。[1]《梦溪笔谈》记载:“度支员外郎宋迪工画,尤善为平远山水,其得意者有平沙落雁、远浦帆归、山市晴岚、江天暮雪、洞庭秋月、潇湘夜雨、烟寺晚钟、渔村落照,谓之‘八景,好事者多传之。”[2]“吴淞八景”之说也是此传统的延续。
关于“吴淞八景”的起源,学界通常认为,此说源自王韬的《瀛壖杂志》,笔者查阅原书发现,王韬虽云“吴淞八景”,但只记载了七种,遗漏之因不得而知。[3]書中云:“向所称‘沪城八景者,名人多有题咏,曰海天旭日、黄浦秋涛、龙华晚钟、吴淞烟雨、石梁夜月、野渡苍葭、凤楼远眺、江皋雪霁。后瞿君西塘亦创为‘吴淞八景,曰春江烟雨、断岸潮声、横桥秋月、野渡垂杨、沧浪遗址、古冢残碑、茅庵远火,遍征士流题咏,积成卷帙。”[4]
后世对于“吴淞八景”的记载几乎都出于此,有的研究者直接援引王韬的记载,只记七种,如顾柄权的《上海风俗古迹考》、[5]张晓春的《文化适应与中心转移——近现代上海空间变迁的都市人类学研究》[6]等;有的研究者在七景之后加“省略号”或“等”,如《吴淞八景与森林公园》;[7]也有一些研究者记载为八种,但未点明出处,或出处犹有可疑。如常江编着的《数字合称百科名物辞典》中对“吴淞八景”的解释是:“清代上海吴淞的八处主要景观。各景名为春江烟雨,断岸潮声,横桥秋月,海天旭日,野渡垂杨,沧浪遗址,古冢残碑,茅庵远火。为瞿西塘所创,见王韬《瀛壖杂志》。”[8]
陈伯熙编着的《上海轶事大观》中云:“昔人就沪地之堪作题咏者编为八景,曰海天旭日、曰黄浦秋涛、曰龙华晚钟、曰吴淞烟雨、曰石梁夜月、曰野渡蒹葭、曰凤楼远眺、曰江皋霁雪,后有创为吴淞八景者,曰春江烟雨、断岸潮声、横桥秋月、野渡垂杨、沧浪遗址、古冢残碑、茅庵远火、海天晓日,由瞿君西塘撰定,遍征名人题词,裒然成帙,文采风流,一时传为佳话。”[9]
熊月之主编的《上海名人名事名物大观》亦作如是记载,书中云:“光绪年间有瞿西塘者复位为‘吴淞八景,请名人题词,刊印发行,一时盛传。此为:春江烟雨;断岸潮声;横桥秋月;野渡垂杨;沧浪遗址;古冢残碑;茅庵远火;海天晓日。”[10]
此外,雷梦水等编的《中华竹枝词》第三册中收有清寅谷的《潜溪杂咏八十四首》,其中一首是:“颜家池馆郁苍烟,双桂婆娑影蔽天。隔着侯村香不隔,落花如霰赌吟笺。”下有注解,云“‘侯村古桂为吴淞八景之一”,[11]未言源自何处。上述几种记载,除“侯村古桂”不明出处外,其余几种或直接援引王韬之说,或与王韬持同样看法,认为“吴淞八景”是瞿西塘根据“沪城八景”所创。笔者查考瞿西塘相关信息,并无关于“吴淞八景”的介绍,但杨城书所著《莳古斋辑着》中有吟咏“吴淞八景”的篇章。笔者根据杨氏记载,再综合考虑其生平轨迹及“沪城八景”的相关资料,认为“吴淞八景”最后一景应为“戍楼霁雪”,而非“海天旭日”、“海天晓日”或“侯村古桂”。
二
笔者翻阅杨城书所著《莳古斋辑着》时,[12]发现《莳古斋吟稿》中有吟咏“吴淞八景”的一组诗歌,与王韬所记十分接近。摘录如下:
春江烟雨
疏林飞瀑翳残曛,隔岸啼鸠处处闻;
欸乃一声烟水远,绿蓑分得半江云。
断岸潮声
双崖屹立暮烟屯,搅梦连宵风雨翻;
自是蜀江潮水阔,洪涛千尺走彭门。
横桥秋月
四更残露下离亭,一片秋光冷石屏;
把酒碧栏桥上望,冲烟白鹭掠霜翎。
野渡垂杨
柳色青青翠幕舒,渡头落日照寒墟;
纸窗竹屋清辉满,可有幽人读异书。
沧浪遗址
橘刺藤梢覆短墙,风流犹溯小沧浪;
濯缨人去秋江古,几点寒鸦带夕阳。
古冢残碑
宿草迷离傍水隈,遗碑文半蚀苍苔;
栖鸟夜夜啼霜月,几个行人堕泪来。
茅庵远火
独向江干策瘦筇,荒邨月落叫秋蛩;
一镫清梵空林外,忆听寒山夜半钟。
戍楼霁雪
霜天晓角朔风寒,日影高春雪半残;
尚有梅花开未落,不教诗思滞吟鞍。
杨城书吟咏之“吴淞八景”为春江烟雨、断岸潮声、横桥秋月、野渡垂杨、沧浪遗址、古冢残碑、茅庵远火、戍楼霁雪,与王韬所记之“吴淞八景”的前七景完全一致,且顺序都未变,只是多了“戍楼霁雪”一景。如果是王韬记载遗漏的话,那么最后一景很有可能就是“戍楼霁雪”。
常江、陈伯熙和熊月之等编撰之书关于“吴淞八景”的介绍,所补之景是“海天旭日”和“海天晓日”,均未提及“戍楼霁雪”。《数字合称百科名物辞典》言“吴淞八景”“为瞿西塘所创,见王韬《瀛壖杂志》”,可知依据的是《瀛壖杂志》,但书中所记“吴淞八景”并未言及“海天旭日”。根据王韬记载,“海天旭日”是属于“沪城八景”的,疑是编撰者混淆所致。《上海轶事大观》和《上海名人名事名物大观》记载另一景为“海天晓日”,皆言由瞿西塘定,但均未点明出处。《上海名人名事名物大观》言“光绪年间有瞿西塘者复位为‘吴淞八景”,此说值得商榷。瞿西塘者复位之说与王韬记载一致,但时限确定为光绪年间似有不妥。《瀛壖杂志》卷一卷头语云:“往余客居沪上,偶有见闻,随笔记缀。岁月既积,篇帙遂多。閟迹炎陬,此事乃废。然享帚知珍,怀璞自赏,庋藏敝箧,不忍弃捐。庚午春间,还自泰西。日长多暇,搜诸故簏,其稿犹存。稍加编辑,尚得盈四五卷。因拟分次录出,并益以近事,以公同好。噫!余自同治元年至此,忽忽将十年矣。……辛未四月二十日,天南遯叟识。”[13]
可知书稿于同治辛未年(1871年)之前已经完成,此外,书中序一、序二及题辞的日期均署咸丰、同治年间,可见瞿西塘复位之说在光绪登基之前就已发生,应非光绪年间复位。至于“‘侯村古桂为吴淞八景之一”则未知源于何处,留待日后进一步考证。
三
王韬是中国新闻业之父,著名的洋务政论家,道光八年十月四日(1828年11月10日)出生于江苏省新阳县(今昆山市),1879年秋(一说夏季)卒于上海寓所“城西草堂”。[14]所著《瀛壖杂志》“专记上海之一邑之事”,所录之事多引自前人著述。全书各卷均无卷名,亦不录子目,内容涵盖城池、水道、物产、民情习俗、田赋、学校、寺观、人物、名迹、海运、仓庾等各个方面,所以有不少人都将其视作“缩本上海志”,具有极强的史料价值。王韬言自同治元年(1862年)至沪,“偶有见闻,随笔记缀”,可知书中所记之事,应非杜撰。
书中云“吴淞八景”是瞿西塘根据“沪城八景”所创,可知“沪城八景”在“吴淞八景”之前已流行,而“吴淞八景”则是因为“遍征士流题咏,积成卷帙”,才产生了影响。根据记载,“沪城八景”最早见于万历《上海县志》。清初,上海诸生张吴曼集唐人诗句,倡作八景诗,八景之名遂起。清陈梦雷(1650-1741)编撰的《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第七百四卷中对此有详细记载:[15]
海天旭日
碧落摇光霁后来(杜牧)
独寻春色上高台(薛能)
涛翻极浦烟霞外(权德舆)
日照澄江红雾开(刘禹锡)
黄浦秋涛
江色分明练遶台(陆龟蒙)
水天东望一徘徊(罗隐)
风翻白浪花千片(白居易)
涛似连山喷雪来(温庭筠)
龙华晚钟
此地曾经几刦灰(柳贯)
神鳌矻立戴崔巍(丁鹤年)
云移塔影横江口(陈孚)
船载钟声出浪堆(僧昙噩)
吴松烟雨
江雨霏霏江草齐(韦庄)
江蓠湿叶碧萋萋(白居易)
胜游恣意烟霞外(萧佑)
青霭横空望欲迷(柴夔)
石梁夜月
万里风烟接素秋(杜甫)
月华星彩坐来收(杜荀鹤)
水晶帘外金波下(沈佺期)
几度高吟寄水流(谭用之)
野渡蒹葭
乔木荒城古渡头(皇甫冉)
暮天初雁起沙洲(杜荀鹤)
野烟秋水荒茫远(杨巨源)
枫叶芦花共客舟(许浑)
凤楼远眺
月色江声共一楼(雍陶)
闲云潭影日悠悠(王勃)
雕栏玉砌应犹在(李昱)
凤去台空江自流(李白)
江皋霁雪
六龙寒急光徘徊(杜甫)
风卷沙污玉作堆(白居易)
闲上高楼时一望(刘沧)
了然更觉画图开(朱庆余)
《(嘉庆)松江府志》卷十三中亦有记载,题名为“张思曼集唐沪城八景诗”,但省去了所集诗句的作者名,诗句中有个别字的出入。[16]乾隆时上海李行南撰《申江竹枝词》(共50首,收于《修竹庐诗集》中),以季节变化的景色表现了上海的山川胜迹和岁时风俗,其中就有吟咏“沪城八景”之作,并将各景分别置于季节变化之下,点明赏景时节及习俗,具体如下:[17]
春(龙华晚钟)
三月十五春色好,游踪多集古禅关;
浪堆载得钟声去,船过龙华十八弯。
秋(蒹葭野渡、石梁夜月、黄浦秋涛、凤楼远眺)
金凤飒飒响回塘,渡口呼船正夕阳;
知否侬家烟水外,蓼花红处近鱼庄。
桂樽环饼答秋光,处处氤氲朝斗香;
携伴良宵出城去,陆家桥上月如霜。
三江入海接潮还,申浦秋涛涌若山;
若使天公助灵秀,飞来四五个烟鬟。
粢饵谈家名最优,题糕醉菊酒新篘;
携朋共有龙山兴,海邑龙山是凤楼。
冬(江皋霁雪、海天旭日、吴淞烟雨)
昨夜公鸡剪鹤毛,北风吹散遍江皋;
垆头买得双蒸酒,同上楼头劈蟹螯。
海日初升恰五更,红光晃漾令人惊;
须臾已见腾腾上,碧落分明挂似钲。
闸门潮长水如春,去去张帆拂柳浓;
别有归舟烟雨里,迎潮无那泊吴淞。
《(同治)上海县志》卷二十八有关于“沪城八景”的明确记载,并对“石梁夜月”做了按语,书中云:“沪城八景曰海天旭日、黄浦秋涛、龙华晚钟、吴松烟雨、石梁夜月、野渡蒹葭、凤楼远眺、江皋霁雪。案八景曰海、曰黄浦、曰龙华、曰吴松、曰凤楼,皆有迹可据,惟石梁、野渡、江皋不志所在,闻诸父老,石梁即学土桥跨小东门外方浜口者是也,原名万云桥,桥石皆刻为云:嘉靖二十一年,陆深建中秋之夜月影穿环而过,土人呼为串月云。”[18]
此志刊刻于同治十一年(1873年),已云“石梁、野渡、江皋不志所在”,可知“沪城八景”产生之早和流传之久,以致同治年间时,就因时过境迁而无法觅其踪迹。综合上述记载可知,“沪城八景”之说由来已久,并有相当知名度,王韬记载瞿西塘受“沪城八景”的影响创“吴淞八景”是完全可能的,而且,综合比较两者的具体景点,不难发现其中确有莫大的关联。
四
“吴淞八景”是由“沪城八景”演化而來,说明王韬的记载真实可信。不仅如此,杨城书的很多记载和王韬的记载也是可以相互印证的。
第一,根据《(同治)上海县志》记载,杨城书撰有《莳古斋辑着》(凡三卷:清鉴录一卷,读书集志一卷,随笔一卷)、《莳古斋吟稿》(后附遗言一册)和《莳古斋时文》。《(光绪)松江府续志》中也记载了所著之《莳古斋杂着三种》和《莳古斋吟稿二卷》,可知,杨城书所著之《莳古斋辑着》应无可疑。此外,两部方志中还有关于杨城书生平的简单介绍,彼此内容差异不大,现摘选《(同治)上海县志》记载如下:“杨城书,原名城杞,字应芳,号香林,乾隆五十七年举人。博学笃行,早丧母,事父孝。应礼部试,闻父疾,兼程旋里,百计疗之后,遂絶意进取,授徒供菽水,一时名士,咸出其门。衡文凖先民理法,晚潜心理学。道光初元,举孝亷方正,以老疾未与试,予六品顶戴。道光十八年,得旌祀孝悌祠,所著见艺文。”[19]此记载虽未提及杨城书生卒年,但可知其大约活动于乾隆至道光年间,且举人出身,以孝悌著称。
倪元坦为《莳古斋辑着》所作序中云:“癸巳仲夏,其及门王君二如,来言先生已赴道山,乃以遗著清鉴录、读书集志、莳古斋随笔、莳古斋遗言,属为作序。余怅惘久之,不禁潸焉。”可知杨城书逝于道光癸巳(1833年)年或之前。又《读书集志卷一》中云:“岁在丁亥,余年六十有二,闭户谢客,惟日取案头缃素,反复观览,意甚适也。”综合前面信息可知,“岁在丁亥”当指道光七年(1827年),杨城书62岁,那么生年应是1765年,即乾隆三十年。由此可勾勒出杨城书大致生平轨迹:生于乾隆三十年,乾隆五十七年举人,卒于道光十三年仲夏或之前。从《瀛壖杂志》卷一卷头语中,可知是书完成于同治庚午年(1870年)之前,耳闻所记之事当更早。那么书中记载的瞿西塘“遍征名人题词,裒然成帙,文采风流,一时传为佳话”之事,可能与杨城书吟咏“吴淞八景”有契合之处。根据大致年限推断,瞿西塘和杨城书的生活年代是有重合的,且时间、地点和吟咏之景都具有某些一致性,不排除杨城书就属于“遍征名人”中的一位。
第二,王韬在“吴淞八景”后,对“沧浪遗址”、“古冢残碑”和“茅庵远火”三景做了相关说明,书中云:“其所谓‘沧浪遗址者,杨淞湄曾筑小沧浪亭于水滨,春秋佳日,招集宾朋,借作胜游。人死亭圮,遗址仅存。其曰‘古冢残碑者,里民杨春妻顾氏为强暴所迫,氏与春共投江死。里人义之,为建墓立碑于江上。其曰‘茅庵远火者,净土庵在江口,立灯竿于此,俾扬帆者识认汊口,晦夜行舟,一灯荧然,光照数里。”[20]
杨城书对这三景的描述是“橘刺藤梢覆短墙,风流犹溯小沧浪;濯缨人去秋江古,几点寒鸦带夕阳”(沧浪遗址),“宿草迷离傍水隈,遗碑文半蚀苍苔;栖鸟夜夜啼霜月,几个行人堕泪来”(古冢残碑),“独向江干策瘦筇,荒邨月落叫秋蛩;一镫清梵空林外,忆听寒山夜半钟”(茅庵远火)。从所记来看,这三景都与历史古迹有关。相互比照,不难发现,所述之景并无差异,应为同一对象。“一镫清梵空林外,忆听寒山夜半钟”,描述的是“茅庵远火”中的净土庵;“栖鸟夜夜啼霜月,几个行人堕泪来”,描述的顾氏与杨春共投江死的壮举;“橘刺藤梢覆短墙,风流犹溯小沧浪”,描述的则是杨淞湄所筑之小沧浪亭。通过这三景命名和内容的一致性,我们大致可以推测杨城书所咏之其他五景应与王韬的记载也是一致的,而杨城书所吟咏的“戍楼霁雪”,也极有可能是王韬所遗漏的最后一景。
五
前文已证实《中华竹枝词》所记之“侯村古桂”无法考证其出处;《数字合称百科名物辞典》的记载疑是将“沪城八景”之“海天旭日”与“吴淞八景”相混淆所致;《上海名人名事名物大观》言“光绪年间有瞿西塘者复位为‘吴淞八景”,光绪年间的时限值得商榷,时限当更早;《上海轶事大观》所记之“海天旭日”也犹有可疑。而之所以认为“戍楼霁雪”是最后一景,除了前文所说的杨城书和瞿西塘的生平轨迹有重合之处,及所咏之景与王韬记载有惊人的一致性外,更重要的是“戍楼霁雪”还有遗址可寻。
“滬城八景”是“海天旭日”、“黄浦秋涛”、“龙华晚钟”、“吴淞烟雨”、“石梁夜月”、“野渡苍葭”、“凤楼远眺”、“江皋雪霁”;“吴淞八景”是“春江烟雨”、“断岸潮声”、“横桥秋月”、“野渡垂杨”、“沧浪遗址”、“古冢残碑”、“茅庵远火”。两相对照,不难发现,“沪城八景”中的“吴淞烟雨”到“吴淞八景”中演变为“松江烟雨”,由此可知,瞿西塘在创定的时候,将“沪城八景”中吴淞地区的景点稍做变化,演变为“吴淞八景”之一,那么“海天晓日”是否也由此演化而来呢?就逻辑而言,是有可能的。李行南关于“海天旭日”的吟诵是“海日初升恰五更,红光晃漾令人惊;须臾已见腾腾上,碧落分明挂似钲。(海天旭日,八景之一)。护塘看日出,最是奇观”。根据《上海大辞典》记载:护塘“亦称旧瀚(捍)海塘、老护塘、护塘。西南抵今金山区与浙江平湖市交界处,东北抵吴淞江故道的出海口老鹳嘴,全长150里。北宋皇佑四年至至和元年间(1052-1054)华亭县令吴及所筑。明万历十二年(1584年)修筑外捍海塘后,又称内捍海塘”。[21]根据地名显示,“海天旭日”景点并不在吴淞地区,应无演变的可能性。考查旧之吴淞地区,亦无如护塘这般看日出的绝佳之地,所以将“海天晓日”列入“吴淞八景”之中,如无具体出处,则值得商榷。
既然“松江烟雨”可由“吴淞烟雨”演化而来,那么“戍楼霁雪”可能也与“江皋霁雪”有某种内在一致性。“‘江皋霁雪遗址,是上海仅存的古城墙大境阁所在地,明代曾有史记载:冬日雪后拾级登上大境阁,远眺吴淞江南岸,银装素裹,映衬丽日蓝天,蔚为壮观。”今大境阁帝庙简介中也有如是记载,从遗址来看,“江皋霁雪”不在吴淞地区,也不存在演变的可能性,但“戍楼”与大境阁却有内在一致性,两者在同一纵深线上,具有同样的赏雪条件,且视野更为开阔。“戍楼”当指今吴淞炮台遗址,根据《上海市宝山区地名志》记载:吴淞炮台遗址“位于黄浦江与长江交汇处,俗称老炮台、吴淞西炮台,现存遗址……清顺治十七年(1660年)曾建炮台于杨家嘴入口处,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重建,嘉庆十年(1805年)因原出狭小,拨款扩建加宽……道光十六年九月将炮台迁建于石塘上”。[22]王韬还记载了印江词客撰《沪竹枝词》中关于吴淞炮台的吟诵:“吴淞口子犬牙排,防海当年筑炮台。一自通商都撤出,随波轻松火轮来。”[23]从现存遗址来看,“戍楼霁雪”景点是成立的,也极有可能是从“江皋霁雪”演化而来。
综上所述,我们大致可以认定:王韬《瀛壖杂志》将“吴淞八景”记载为七景,可能是遗漏所致,根据杨城书《莳古斋辑着》所吟咏之“吴淞八景”,以及“沪城八景”相关记载,可以推断“吴淞八景”之最后一景应为“戍楼霁雪”,而非“海天旭日”、“海天晓日”或“侯村古桂”。
说明:本文系第60批博士后基金资助项目《明代戏曲刊刻的区域分布及地域性研究》(批准号:2016M601559)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水田,游细斌.地域文化景观的起源、传播与演变研究——以赣南八景为例[J].热带地理,2009(2).
沈括.新校正梦溪笔谈[M].胡道静,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57:171.
王锡祺.续编(35)小方壶斋与地丛钞第九帙[M].台北:台湾学生书局,2013:134.
王韬.瀛壖杂志[C]//笔记小说大观续编(第21册,影印本).台北:新兴书局,1962:5307.
顾炳权.上海风俗古迹考[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156.
张晓春.文化适应与中心转移——近现代上海空间变迁的都市人类学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16.
宝钢新闻中心.吴淞八景与森林公园[EB/OL].(2009-07-11)[2017-06-10].http://www.baosteel.com/baosteelpc/supplement/ShowArticle.asp?ArticleID=38140.
常江.數字合称百科名物辞典[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5:571.
陈伯熙.上海轶事大观[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127.
熊月之.上海名人名事名物大观[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564.
雷梦水,潘超,孙忠铨,钟山.中华竹枝词(第三册)[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7:2274.
杨城书.莳古斋辑着[M].清道光13年(1833)刻本.
王韬.瀛壖杂志[C]//笔记小说大观续编(第21册)[M].台北:新兴书局,民国五十一年(1962)影印本:5275.
王韬.弢园老民自传[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216.
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第七百四卷).清雍正铜活字本.
宋如林.(嘉庆)松江府志(卷十三)[M].清嘉庆松江府学刻本.
李行南.申江竹枝词[C]//顾炳权.上海历代竹枝词.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28-33.
应宝时.(同治)上海县志(卷二十八).清光绪8年(1882)刻本.
应宝时.(同治)上海县志(卷二十一).清同治十一年刊本.
王韬.瀛壖杂志[C]//笔记小说大观续编(第21册)[M].台北:新兴书局,民国五十一年(1962)影印本:5307.
王荣华.上海大辞典(上)[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611-612.
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政府.上海市宝山区地名志[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5:759.
印江词客.沪竹枝词[C]//(清)王韬.瀛壖杂志·瓮牖馀谈.长沙:岳麓书社,1988:185.
责任编辑:张 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