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美国大佬遇到康养中国

2017-08-26 22:56赵慧
民生周刊 2017年16期
关键词:康养挑战康复

赵慧

健瑞仕的中国战略已清晰,未来将建立自己康养融合的养老机构。

8月9日,泰盛健瑞仕国际康复中心宽敞明亮的大厅里,小段在护士的帮助下吃力地向前走着,每迈一步似乎都要用尽全身力气。这个23岁的小伙子因患有共济失调症四肢受到严重影响,基本的行走都变得十分困难。

在北京的医院治疗后,小段回到家乡这所开业不久的康复机构。在这里,他要按照康复医生为他制定的方案,配合专用器械,在护士的引导下完成每日康复计划。“有信心完全康复。”小段告诉《民生周刊》记者,他希望尽快康复,然后找一份自己喜爱的工作。

泰盛健瑞仕由美国最大的康养机构健瑞仕集团与秦皇岛开发区政府合作建立,全面移植健瑞仕在美国本土的康养理念和实践。“我们为患者定制个性化康复方案,希望他们在最短时间内,经过强度最大的康复训练后,独立自主、有尊严地回归正常生活。”泰盛健瑞仕国际康复中心院长丁立为表示。

各种模式都想尝试

暖色调的内饰,摆放整齐的康复器械,有序的功能分区,人性化的辅具,以及随处可见的绿植和潺潺的流水,泰盛健瑞仕并不像传统的医院。“去医疗化,让患者感到这里是社区,是家庭,以打消他们的心理紧张感。”

丁立为将这里比喻为“健瑞仕中国旗舰店”,因为“集中展示了医疗、康复、护理、服务的全体系,是将健瑞仕理念植入最好的一家综合性康复医院”。

成立于1983年的健瑞仕集团在全美拥有500多家康复医院,2000多家不同形式的康养护理机构,3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10多种不同形式的康养模式。2014年,健瑞仕进入中国市场,两年后的2016年6月,泰盛健瑞仕在秦皇岛建成营业。

“为了保证临床的卓越性,中心所有设备、人员培训、师资力量、康复系统及医疗、护理、康复、行政支持等全部按照美国健瑞仕标准百分百植入。”丁立为说。

开业至今泰盛健瑞仕收治了100多名患者。丁立为统计过,60%以上的患者是神经系统疾病,骨科占20%,另外约10%是慢性病。“中国康复需求最大的是中风等神经系统疾病,中风在中国是导致死亡的第二大杀手,治愈率或者说独立生活指数低于40%,六成患者得病后无法独立生活。”

但在美国,罹患这类疾病的人独立自主生活指数高达80%,健瑞仕集团的患者这一比例可以达到86%。丁立为分析,主要原因是大部分人缺乏康复理念,“很多人认为康复就是回家抬抬胳膊、抬抬腿,每天走走路。很多医生也没有这个常识,不会告知患者出院后应该进入康复机构,这造成大量患者错过了3到6个月的康復黄金期。”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康复,泰盛健瑞仕将大部分精力用于宣传康复理念,他们深入社区、医院,举办了9场学术论坛,邀请专业康复医生与当地医护人员交流。

除了这家旗舰店,健瑞仕还在上海设有国际诊所,在浙江与医院合作共建康复科室,在珠三角,他们则深入社区开设康复门诊。

“刚进入中国市场时处于试水状态,各种模式都想尝试。3年多时间里,我们已经把4种不同的模式植入进来,未来5到10年我们将会把美国11种康复养老模式搬入中国。”

现实挑战

试水一年,丁立为发现,“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原本在美国已经相当成熟的康复养老体系,在中国却遭遇了种种挑战。

最大的挑战来自支付体系。在欧美一些国家,医、养、康的产业链非常完善,通过不同报销方式融合起来。“在美国,医保可支付90%以上的医疗、康复、养老费用,剩下10%中一大半通过商业保险支付,到我们这样一家康复机构,患者的花费只有5%,每月几百块钱。”丁立为说。

但在中国现行医疗体制和医保制度下,远远做不到这一点。泰盛健瑞仕今年拿到了秦皇岛当地的医保资质,但由于很多康复项目属个性化定制,无法纳入医保范畴。“大部分收入来源是自费,因此很难覆盖到大众,目前只能定位于中高端人群。”

另一个挑战是康复专业人才极度匮乏。丁立为说,中国康复师与居民的比例是1比10万,缺口为30万到50万。而且,康复师只能走技师而非医师路线,外国康复师尚不能在中国执业。“这不仅是我们的挑战,也是整个中国康养产业的挑战。”

不过,丁立为也看到了不少积极变化。在北上广等城市,一些医院的康复科室已经可以分成多个细分领域,大量公立二级医院在转型为康复医院,全国有12座城市正在探索设立护理险。

居家、社区、机构完全打通

尽管挑战不少,但丁立为十分看好中国康养产业。他说,2015年中国康养产业产值为200亿元,人均康复花费16元,而美国为1000亿美元,人均花费1000美元。

“预计到2020年中国康养产业将达到1000亿元,从200亿到1000亿已经是递增式发展,空间非常大。未来20年左右,医、养、康相结合的康养产业一定会成为中国的支柱产业。”

他认为,中国无论从人口结构还是发展进程等都与美国不同,不会完全依循国外发展路径,可能会是不同康养模式并存。但是要做到可持续发展,一方面需要分级诊疗、医生多点执业等体制支持,另一方面需要医保或商业保险的支付支持,这是目前需探索的主要问题。

而健瑞仕的中国战略也已清晰,未来将建立自己康养融合的养老机构。丁立为做了一个比喻,“就像地球和卫星,我们会把泰盛健瑞仕作为基地,在每一个社区建立站点,然后派康复师进入家庭做康复治疗,最终把居家、社区、机构完全打通成一条线。”

猜你喜欢
康养挑战康复
康养太极:太极康养教学教研实践创新初探
康养小镇“康养+”发展模式探析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森林康养地试点,可以先粗后细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第52Q 迈向新挑战
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35例
康复治疗对周围神经修复再生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