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靖芳
8月16日上午,在中国健康管理协会会议室里,《民生周刊》记者见到了精神矍铄的郭渝成少将。
在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副院长期间,郭渝成经手的最后一件大事是建设医院新门诊大楼。
当时,令她感到吃惊的是:尽管门诊楼安装了166部电梯,但前来看病的患者还是排起了长龙。这个现象让她敏锐地察觉到,如果不抓好健康管理,不有效预防疾病的发生,病人只能越来越多。
2015年年底,由解放军301医院发起,囊括了全国400多家优质医院的中国健康管理协会在北京成立,郭渝成出任中国健康管理协会首任会长。
郭渝成本是一位著名的心内科医生。她常常感慨,防病于未然才是“上医”,治病于已发只是“下医”,与其在医院里等待病人上门,何不增强人们的健康意识,让大家不生病、少生病呢?
如今,人们追求健康生活的意愿越来越强烈,健康意识业已深入人心。正因如此,涵盖养老、养生、医疗、文化、体育、旅游等诸多业态的康养产业引起了高度重视,开始遍地开花。
那么,发展康养产业的重要意义是什么?如何转变思想,拓宽康养产业的发展之路?康养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又将如何?为此,《民生周刊》记者专访了中国健康管理协会会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原副院长郭渝成。
民生周刊:您認为,发展康养产业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郭渝成:俗话说:“健康老龄化是幸福、多病老龄化是痛苦、残疾老龄化是受罪、植物老龄化是灾难。”目前,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22亿,占总人口的16.1%。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2.6亿,2050年达到4.8亿,届时老龄化水平将达到30%以上。在2亿多老人中,近1.5亿为慢性病患者,而且多病于一身的很普遍。此外,还有4000万失能老人。每年仅老人疾病治疗费就超9000亿元,占卫生费的40%以上,残障照料费用超5000亿元。我国人均预期寿命76.34岁,老人带病生存期长达18年,而发达国家仅10年。这种“老而多病”“长寿不健康”的严峻局面,不仅拖累了子女、亲友,一家人成天围着老人转,到处借钱,轮流值班,疲惫不堪,更谈不上幸福;而且深刻地说明“未老先病”“未老先衰”的状况相当严重,影响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国家近年来全面持续的医疗卫生事业改革,虽然成绩显著,但是,“心理不健康、生理不健康、生活不健康、生产不健康、生态不健康”的问题仍然严重存在;“人口老龄化、疾病年轻化、医疗过度化、健康碎片化”的势头也未得到有效遏制。这就充分证明,开展全面性、全民性康养产业的极端重要性和其拯救生命的重大意义。
民生周刊:如何转变思想,拓宽康养产业的发展之路?
郭渝成:可行的路径,就是构建全面健康管理体系。美国从1929年即开始构建健康管理系统,人均寿命达78岁;50多年前,日本便将健康管理纳入法制体系,人均寿命达78岁。301医院的健康管理工作抓得比较实,也比较规范,形成了一套系统的流程,纳入健康管理范围的人均寿命是90.5岁。有专家计算过,在健康管理上花1元钱,看病就可以节省8元钱。我们现在需要的不仅是为病人服务的诊断治疗系统,更需要的是为大众服务的健康管理系统。我们必须要将有效的资源使用在更有效率的健康管理上,而不是仅仅消耗在疾病的治疗上面。
实践证明健康管理是极为实用而且有效的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的手段和方法。健康管理既不是简单的健康体检,也不是单纯的疾病预防,而是对个体人群或全民健康进行全面监测分析评估,并对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干预的全过程。只有构筑全民健康管理体系,才能让医生变为“上医”。
民生周刊:“上医”是指什么?那么,如何实施有效的健康管理呢?
郭渝成:防病于未然才是“上医”。全民健康管理没有信息化手段就是一句空话。如何尽可能多地寻找到人群的健康数据?政府拥有80%的数据,医院掌握10%以上的数据,剩下的分散在社会各行业。要建立全民健康管理体系,必须由政府主导,开放数据,并提供政策支撑。当前要着重投资建设智慧家庭、智慧社区、智慧城市,构建远程医疗手段,远程医疗健康管理、远程教育培训网络平台,构建一组以物联网、互联网、无线网为载体的、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健康管理全面覆盖系统,构建以云计算、大数据、智能化为基础的,集个体健康、信息收集、综合健康评估和健康管理服务于一体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届时,每个人都将拥有自己的私人健康医生。
民生周刊:全面健康管理体系如何运作?谁来买单?
郭渝成:据权威专家预测,仅健康服务业市场总规模就达8万亿以上,很多企业都想涉足其中。保险公司、大型企业、药业连锁等社会优质资源,都可以参与到全民健康管理中来,联合组建健康组织公益联盟,取长补短,分工合作,共同打造全民健康管理的服务航母。依托全民健康管理体系,可以打造一批良性循环的健康服务产业集群,扩大内需,改变产业结构,增加数千万人就业,让经济转型升级。
民生周刊:全民健康管理与养老服务领域密切相关,您认为要如何在养老方面发力?
郭渝成:只有医疗、养老、保险三方面全面结合,深度融合,才能实现养老事业的健康发展。因此,为了实现全民健康管理,在养老领域先行实施,我们本着为国分忧、为老人造福、为子女尽孝、为健康添寿、为社会和谐的宗旨提出建设一个集人文化、生态化、信息化、国际化于一体的智慧长寿城。建设一个专替老人着想,专为老人设计,专卖老人商品,专供老人享受,集吃喝玩乐学游为一体的快乐长寿城。建设一个便捷化、保健化、舒适化,集养生、养老、养心、养病为一体的健康长寿城。使长寿城真正成为一个大家庭、大学校、大乐园、大农场、大康疗的全国智能化养老示范基地。
民生周刊:“长寿城”这一理念是如何设计的?
郭渝成:初步设计有十大功能。
一是健康管理的示范基地。通过开展健康管理教育,签署健康管理合约,采集规范健康信息,建立完整的健康档案。开展健康风险评估,制定健康管理方案,实施健康动态跟踪,实施健康个体干预,评价健康管理效果,构建医院绿色通道,实现老年人的健康管理目标。
二是体制服务的保健基地。要做到医疗、保健、康复、生活体制化服务一条龙。中医、西医、心理、膳食综合,综合化调理一体化,吃住行医便捷化一卡通。高龄老人病人、残疾人无障碍化一路通。达到疾病能救治,大病能会诊,小病能治疗,新病能调理,未病能预防。
三是颐养天年的养生基地。开发适合老年人居住的、适应各类人员保健疗养的、具有城市化功能和智能化人性化的田园楼区,楼区分为五个区,普通区、老龄区、高龄区、康复区、全护区。
四是长寿科学的研发基地。开展生物抗衰老研究,建立百岁老人基因库,围绕百岁工程从生命形成开始,开展长寿和抗衰老的科研及产品开发。争取研究开发出长寿基因药物和长寿养生的基本套路。
五是温馨和谐的生活基地。在长寿城内建立新婚育儿宫、中华文化、世界宗教文化、养生体验功能区,体育锻炼、田园兴趣、劳动基地等项目,并修建商业一条街,提供开展陪护、保安、饮食、家政等一条龙服务。
六是优秀文化的传播基地。围绕孝、寿、实、信、和五个方面,开展文化建设。包括古代二十四孝和当代道德模范厅,长寿文化博物馆,传统武术馆,传统养生饮食文化馆,红色经典和传统文化的演示厅。
七是养老娱乐的教育基地。开设养生、诗词、书画、太极、音乐、舞蹈等适合老年人学习的课程。还要建立配套的中小学和幼儿园,让需要照看孙子的老人既可安心休养,又能尽享天伦之乐。
八是疗养休闲的旅游基地。结合中华长寿城建设所在地的文化旅游特色,集自然景观的优势加以提升和系列化,使之更加富有生气和活力。使长寿城成为当地旅游景点,同时与国内外著名的旅游景区建立共享机制,互相交流。
九是老年商品的研发基地。在长寿城内建设具有全国影响的老年用品和高科技的保健产品研发销售基地,引进国内外研发的老年用品,创建银发商厦。争取在全国各大城市开设中华长寿城银发商厦连锁店。
十是绿色食物的生产基地。开发各种有益长寿元素的产品,建立无公害蔬菜、粮食、肉食品、水果、茶叶等生产基地。建设绿色食品市场,专供长寿城居民食用,打造绿色食品,生物品牌。
总之,通过实施全民健康管理形成生老病死全历程精細化管理,少青中老全人情阶段化管理,春夏秋冬全天候治理化管理,吃喝玩乐全方位个性化管理。起居作息实施动态化管理。
民生周刊:您认为,康养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将是怎样的?
郭渝成:康养产业是一个朝阳产业,未来,一定大有可为,也一定会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