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升琴
摘 要:党的十七大关于“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部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实现教育公平,因材施教,因人而教,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加快缩小教育差距。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让每一个学生多学知识,学好知识,学会知识,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关心每个学生,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努力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关键词:“3331”;教学模式
贵州省瓮安第五中学建于2013年,学生来源主要是从各个乡镇来县城务工的农民工子女,所以学生情况各不相同,学生的基础知识差异较大。为了缩小差距,提高学生的整体成绩就显得尤为重要。学校以“诚信、厚德、勤学、健体”为校训,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构建和谐管理,弘扬新课程理念,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在教育、教学、教研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那么,什么样的教学方法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呢?什么样的教学模式能提高学生的成绩呢?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我认为“3331”数学教学模式值得一试。
“3331”数学教学模式,即是指“3个加强,3次测验,3个协作,1个目标”。3个加强:加强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教学,加强对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加强对学生学科知识的联系。3次测验:同一张试卷进行三次测验,第一次,全班同学进行测验,教师讲评后,取出优秀生,然后择时对剩下学生进行第二次测验,教师择时讲评。在讲评过程中,要求部分学生走上讲台,与老师近距离接触,提出要讲解的内容,老师一一作出讲解,该同学的问题还可以代表一部分同学的问题。再次取出优秀生后,对剩下的学生择时进行第三次测验,再次取出优秀生,对剩下的学生进行同学之间的一帮一活动。3个协作: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协作,资源共享;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协作,增进友谊,达到教学目的;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协作,共同学习,共同探究,一起进步。1个目的:提高班级学生的整体成绩。
“3331”数学教学模式,要求教师课前要精心备课,既备知识,又备学生;要求课上要耐心讲解,要注意基础知识的教学,要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要扩展学生的知识面,为其它学科的学习打下基础,同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课后要认真批改作业,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教学中要讲究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要因材施教,要因人而教。學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展小组交流,小组合作学习。考试能检验一个学生掌握知识多少及牢固情况,试题是对学生一段时间来所学知识的一个总结,所以老师一定要求学生掌握。在进行第一次测验时,可了解一部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第二次测验时,可以看出某些学生的进步情况,给予这部分学生极大的鼓励,这部分学生的成绩将会不断得以提高,进行第三次测验时,更能了解某些学生的学习基础状况,好因人而教,同时,利用学生之间“一帮一”,以优带差的办法,还能促进学生之间的团结,增进学生的友谊,增强学生合作学习,合作交流的意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有时学生对学生的讲解更能让学生易于接受。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之间也要团结,互相学习,互相听课,分小组、分章节备课,并进行试讲、讨论、改进而最终定案,取长补短,资源共享,以促进教育均衡发展。老师和学生之间要和睦相处,师生近距离接触,让学生感觉到老师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既好进行班级管理,又让学生对你所教学科感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这样学生的成绩就会有所提高。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合作交流,共同进步,增进了友谊,也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所有这一切,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将会达到一个目的:全班同学的数学成绩都得到了提高。
“3331”教学模式中,教师既是组织者、引导者,又是合作者、探究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以教师为主导和学生为主体的相互协调活动中,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挖掘学生潜在的动力,开发学生的智力,努力提高学生班级的整体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