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刚
摘 要:提问作为一种最常用的教学手段被广泛运用于各科教学,数学课堂教学大多是以问题的提出和解决为核心展开的,有效的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提高技能,而问题情境的设计是实现有效提问的切入点。
关键词:解决问题;体验生活;应用数学
数学课堂教学是以问题的解决为核心展开的,提问作为一种最常用的手段被教师广泛运用于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成为联系师生双边活动的纽带。有效提问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获取知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问题情境的设置中要把握好四个目的:
一、实现解决问题为目的,设计问题情境
数学学习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的动态过程,问题情境能在教材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创造一种“不协调”。设计好问题情境,能激起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积极思考如何解决问题,从而发展其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而一个好的问题的提出要符合以下的条件。(1)现实性、趣味性、挑战性。一个问题的提法是现实的,让学生感兴趣的同时还能体现对学生知识能力的挑战。(2)可实现性和障碍性,既要考虑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否实现对问题的解决,同时还要有一定的难度,体现学生的能力,调动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3)具有层次性、连贯性,问题间要有一定的联系来体现数学学科的特点。同时问题难度上要有坡度,由简到难。(4)要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拓展性,问题的解决方法和结果要能推广或扩充到多种情形中。
二、实现体验生活为目的,设计现实情境
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是数学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之一。数学教学中的情景设计要力求体现“现实性”。以学生熟悉的生活为素材,创设一种模拟生活的情境,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现实的情境中去学习数学,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如通过“温度计”认识“数轴”;通过观察周围中的拱形建筑认识抛物线,教室里的墙砖、地砖让学生认识“生活中的图形”等等。
例如,有个同学参加暑期社会实践卖报纸,从报社订购某晚报的价格是每份0.7元,销售价是每份1元,卖不掉的报纸还可以以0.2元的价格退还给报社,在一个月内(以30天计算)有20天每天可卖出100份,其余10天每天只能卖出60份,但每天从报社订购的份数必须相同,若以报亭每天从报社订购的报纸份数为自變量x,每月所获得的利润为函数y。
(1)写出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指出自变量的取值
范围;
(2)应该每天从报社订购多少份报纸才能使每月获得的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多少?
首先引导学生找出y与x的关系,考虑x的取值范围,并指出原因。这一问题的解决主要依靠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运用。
对于第二个问题,先向学生提问:“如果是你,你准备每月订多少份?”并让学生各抒己见,并比较订不同的份数利润分别是多少?为什么有差别?利润最大时x的取值是多少?质疑后,又继续让学生讨论,经过讨论、计算后得出y与x之间存在的关系,并联系函数的性质从而解决问题。运用生活中问题的解决既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能力。这样学生不仅学得主动,而且兴致盎然。
三、实现应用数学为目的,设计模型情境
学习数学的目的是对知识的运用,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新课程以“数学建模”的思想实现了数学的应用,克服“类型+方法”的应用模式,避免学生死记硬背套题型的学习方式。“数学建模”的思想应成为“数与代数”教学的一条主线,教学中应结合具体教学内容让学生去研究探索,经历数学建模的全过程,通过“数学建模”的情景设计,提倡“学数学,做数学”,用数学方法去解决实践问题。
四、实现调动全体为目的,创设全员参与情境
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一讲到底的情况已不多见,但取而代之的是一问到底。问题数量增加固然能带动学生积极思考,但数量过多,学生忙于应付,若问题本身缺乏深度,收获难以保证。老师在课堂上就应该注重问题的质量,在问题的设计上抓住了概念的本质和核心,做到了大处入手,小处着眼,关键处突破,给学生的思考留下了空间。
课堂提问的目的在于调动全体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要使全体学生都参与到回答教师所提出的问题中来,不应置大多数学生于不顾,形成“一对一”的问答场面,或只向少数几名学生发问。问题的设计要针对好中差不同层面的学生,这样才能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使全班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活动的状态。同时老师在问题上舍得花时间给学生思考、记录,从反馈情况可以看出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同一个问题,不同的老师问,结果也是不一样的,这就跟教师提问时的语言、语气、等待的速度都有很有关系,这一点也需要我们每一个老师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加以探索和研究。
课堂教学中的合理提问能发动学生思维之弦,激发学生思考之情。“善问”是一种艺术,只有“善问”,课堂气氛才会真正活跃,学生的思维才能真正激活;在提问中体验由“问”所带来的交流之乐,让学生饶有兴趣地把注意力集中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在课堂教学中,作为教师特别要在问题的设置与展开上下功夫,为学生创造一个挑战与突破,自主与创新的课堂。
编辑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