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应用型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2017-08-24 05:22林蕾
时代金融 2017年20期
关键词:金融专业人才培养应用型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金融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随着金融学专业毕业生的增多,金融从业者的竞争逐渐增强,用人单位对于金融专业毕业生的能力和素质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我国进行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对高校的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而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一批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运而生。为了更好地进行应用型高校金融学专业的建设,培养出符合我国经济社会需求的金融学专业人才。本文从应用型本科院校金融专业发展现状入手,分析了现阶段金融业发展对应用型金融人才的要求,并就如何加强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一系列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应用型 金融专业 人才培养 研究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金融专业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各类高等院校作为各类专业人才的聚集地和培养基地,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了大批的有用之才。这些人才也在我国各阶段的发展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时代的进步及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各类高等院校在综合实力不断不提升的同时,也面临着新时代对于人才培养的要求与高校间实力的角逐。为了适应时代的变化,更好的各提升自己的综合实力,以吸引更符合本校定位的学生资源,各高校在办学特色及定位上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同时,随着高校招生的进一步扩大以及教育部一系列的改革,一大批应用型民办本科高校也应运而生。从定位上来看,应用型民办高校是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的新型高等院校。相对于传统培养学术型人才的研究型高校或教学研究型高校而言,应用型民办高校更加注重学生实际应用实践能力的培养。

随着我国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和金融业的快速发展,社会对金融人才的需求持续升温。现阶段,全国已有多所大学或学院设立了金融学专业,除了部分重点财经院校,各省属院校、地方院校也纷纷开办金融学专业。金融学专业具复杂的理论体系和较强的应用性、实践性。而地方应用型高校的金融学专业主要培养面向业务第一线的应用型金融专门人才。

二、金融行业发展对应用型金融人才需求的新特征

伴随着我国金融行业的快速发展,各金融行业的相关企业对人才需求不断增大,这也给应用型本科院校金融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但同时,由于近年来金融行业的竞争程度进一步增强,使得金融行业对人才需求的水平逐年提高。伴随这种趋势,现阶段金融行业对于人才需求的新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历要求逐渐提高

在众多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中,商业银行是金融学专业毕业生需求最多的金融机构之一,每年都要招收大量的应届金融学专业毕业生。从招聘的情况来看,现阶段省级分行用工起点均要求全国重点院校毕业的全日制本科以上学历,各县市支行及各市分行本级的二级支行招收少量大专毕业生;从用工形式上,本科应届毕业生以合同制为主,大专应届毕业生以劳务派遣制为主。总体来说,金融机构招聘的学历要求较以往大幅提高。

(二)综合素质要求提高

近年来,随着金融学专业的逐渐热门,报考金融学专业的学生逐年增多,这就致使金融学专业毕业生逐年增加,就业形势愈加严峻,竞争愈加激烈。对于有限的金融机构及相关企业,在对大量的毕业生进行选择时,其对人才学历和综合素质要求也大大提高,尤其是毕业生的沟通能力、营销能力和职业礼仪等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市场调研和分析来看,目前金融业人才需求重心发生了较大变化。以往单一的技能操作人员大量需求已转变为复合型高素质人才需求,对于人才的要求,在具有相关专业知识和学历背景的基础上,还要求毕业生具有较强的市场开拓能力和较强的竞争以及团队合作能力等等。

(三)职业技能要求提高

各类金融机构及相关企业在进行人才招聘时,除了考察应聘毕业生的专业知识背景及相关综合能力外,更要考量新招聘的备用人才是否能在短时间能适应新的工作环境,能否在较短时间内熟练掌握多种业务技能,适应快节奏的变化,胜任所从事的相关业务工作。因此,毕业生是否具有相关从业资格,是否具有先关专业的实习或从业经验,都显得尤为重要。就银行业而言,其快速发展对人才需求量大幅增加,但银行从业人员必须达到一定的从业能力并考取银行从业资格证书。即使招聘时不对相关资格证书有所要求,也要在入职后考取相应从业资格证书。

(四)操作能力要求提高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金融业依托于强大的计算机数据网络系统,实现了金融业务处理即时化、电子化和网络化。计算机操作在金融行业的应用和普及,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核算水平,改变了传统的业务操作方式,简化了操作程序的同时,对综合柜员操作技能及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熟悉并掌握良好的计算机操作技能的复合性、综合性人才成为首选。这就要求金融学专业毕业生在具有相关专业知识背景的前提下,熟悉各类操作软件及计算机系统操作技能,并能在短时间能快速适应现阶段金融行业的相关业务系统。

三、应用型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的建议

(一)金融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定位

与教学研究型高等院校不同,地方应用型高等院校的培养目标是为本地区金融业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在培养学生良好的知识结构、掌握金融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更突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操作能力,使毕业生能更快地适应金融行业的相关工作。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金融学人才培养应该是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确立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定位。在人才培养方面,区别于科研型院校的针对于学生专业科研能力的培养,应用型高校的金融人才培养应更注意学生对于金融系统全方位的理解以及实际操作方面的培养。应该熟悉整个机构运行规则、金融业务操作流程和管理流程,明白各个岗位的基本操作内容及与其他环节部门之间的关系。对金融业务不仅要知其然,才能夠将理论正确应用于实践,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服务。因此,对于应用型金融专业毕业生而言,不仅要求熟练掌握运用各种业务操作技能,更要求具有坚实的金融学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具备创新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金融学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对授课教师的要求较高,应用型金融专业的授课教师不但要有扎实系统的知识结构和理论功底,更需要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因此,加强金融学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1.人才引进。在人才引进方面,积极聘请具有实际金融相关工作经验的金融行业的人才,充实金融学专业专职教师队伍,提高金融学专职教师总体教学水平。同时,开展本学科内的科研交流,使得课程内容与实际业务更加贴近,更加务实,使授课内容更加充实也更具有应用性。

2.选派教师到金融单位实习,或鼓励教师在相关金融单位实习。通过参加金融机构及相关企业的实际工作,提高教师对于本专业知识的掌握及实际操作内容的理解。同时选派优秀教师到重点院校金融专业进修,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经验,参与同行的业务交流会和教学研讨会,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和学术能力。

3.不定时邀请校外金融方面的专业人才,到访学校进行经验交流和专业讲座。通过与相关金融机构的在职高管及业务精英的交流,在校教师及学生可以了解到金融领域最新的的信息,接触到最新的金融前沿问题,以及最新的实际业务领域的新理念和新知识。

(三)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

1.建立金融学专业实践基地。为了更好的培养金融学应用型人才,相关高校应积极推进校内实践基地的建设。通过引进相关的金融机构模拟操作软件,进行模拟操作和仿真教学。学生通过对金融机构及相关企业内部实际操作的模拟,更好的了解整个金融體系的运作,以及相关企业日常的工作流程,熟悉金融机构运营的不同环节以及各个岗位的职责需求,加深学生对金融专业知识的理解的同时,累计一定的实际操作经验,在进一步巩固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就业的竞争力。

2.除了在校内进行校内实践基地的建设,应用型高校也应重视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应用型高校应积极寻求与当地金融单位建立合作机制。一方面与当地的相关政府部门寻求合作,签订校外实习基地合作协议,创造学生在政府相关金融部门的实习、实践机会。另一方面,可以利用金融专业毕业生就业的优势,积极寻求与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合作,建立长效合作机制。这样既能给予学生创造更多的实习机会,更可以让学生提前熟悉岗位职责,接触真正的业务操作,熟悉工作环境和流程,为日后更快的适应工作环境打下坚实的基础。最后,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不定时的金融单位参观活动,通过到实际工作环境中的参观学习,学生对日后的工作环境有了更感性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金融专业相关单位的工作内容,也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四)课程设置及毕业指导

为了更好的培养应用型金融学人才,高校在金融学专业课程设置上,应进行相应的调整。由于现阶段我国金融行业已经有了非常完善的细分,虽同属于金融行业,但各类金融企业之间由于细分专业不同,实际的业务操作也千差万别,因此,对于金融专业人才的培养不应仅限于银行业专业人才的培养,而应该扩大到银行、保险、证券、投资等相关行业的人才培养。在课程设置上,应加强相关应用型专业课程的设置,并在课程中设计实践部分,加强学生综合金融专业能力的培养。对于一些有从业资格要求的专业,可以在课程设置上增加相关从业资格证书考试相关内容的介绍,加强课程内容与从业资格考试内容的契合度,争取让有意向从事该行业的学生尽早熟悉考试内容,更容易取得资格证书的同时,提升人了才培养的质量。

另外,由于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不断提高,为了更好的适应社会的要求,实现学生与人才需求无缝对接。高校可在学生综合素质方面进行强化训练,并设置相应课程,通过培训,增强学生的沟通能力、营销能力和服务礼仪等方面的能力。

就业指导方面,应用型高校应加强学生就业指导方面的工作,对毕业生进行系统化的职业生涯规划,使学生明确自身的职业方向,准确认清当前的就业形势,熟练掌握求职的技巧。应注重培养毕业生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对自己进行合理的定位,找到个人价值与社会需求的契合点。同时,加强学生的金融服务意识培养,从专业知识、文化技能、礼仪修养等多方面提高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谈判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综合素质和服务意识。通过一系列的指导,使毕业生可以更好的适应当前社会的需求,更加符合应用型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

参考文献

[1]王东升.融业发展与应用型金融人才培养[J].浙江金融,2008年第10期.

[2]邱章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独立学院实践教学发展研究[J].江苏高教,2016年第1期.

[3]杨勇刚.形势下提升应用型金融人才就业竞争力的几点思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第9期.

作者简介:林蕾(1984-),女,汉族,辽宁大连人,助教,毕业于东北财经大学,任职于大连财经学院,研究方向:金融学、投资学。

猜你喜欢
金融专业人才培养应用型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互联网时代独立学院金融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优化研究
金融专业对学生就业前景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