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朝经
[摘 要]情景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创设良好的情境,既能使学生从中捕捉数学信息,又可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尤其是对于聋校初中数学教学而言,创设良好的情景尤为重要。实践证明,精心创设问题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地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新课程的基本理念相符。简言之,情景教学以促进学生整体能力的和谐发展为主要目标。基于此,本文笔者就如何创设聋校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情景教学展开探讨。
[关键词]聋校;初中;数学教学;情景创设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行为主体在外部刺激的影响下会产生一系列的情感活动,然后在大脑皮层中形成优势兴奋中心,这种情况下会增进理解和记忆程度。相反,在学习活动中,不能有效的唤起行为主体的情感活动,主体对信息的理解和记忆程度就不高。因此,在聋校的课堂教学中,只有通过有效的情景设计,唤起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情感,学生在良好的课堂情境氛围中,往往会产生很好的学习效果。
聋校学生因自身存在生理残疾,正常的数学学习受到影响。在新课堂实践教学中,如何能有效提高聋校初中数学教育水平,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创立情景教学模式,充分发挥的数学学习趣味性,对于提高聋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一、与生活紧密相连,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聋校的教学老师在教学时,应注意自己不同于一般学校的老师,教学方法应具有针对性。一般情况下,老师特别希望课堂气氛活跃,让学生自主自愿学习。在具体课堂教学中,与生活紧密相连,利用生活化的问题,以调动学生兴趣为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同时教师应当充分发挥自我的引导作用,将呆板的课堂转变为一个学习乐园,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创设想象情境,调动聋生的学习乐趣
良好的课堂气氛会给人创造一种真实可感的教学情境。所谓的境,是指一种学习境界,集中体现着一种心理感受,刺激人们情感上出现“共鸣”和“移情”,可起到较好的陶冶性情,有利于思维生化。这样有利于聋生沉浸在思维以及情感畅通交流氛围中,可充分调动聋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在数学教学中设定情境,可充分发现数学中存在的乐趣,激发学生调动自己的思维,主动探知学习的兴趣,聋生能较好的感悟学习的愉快以及数学的魅力。例如:提问学生知道的图形,并在黑板上画出来,学生积极参加,在黑板上画出正方形、长方形、五角形等,之后教师开始从正方形、长方形、五角形中画出三角形,让学生思考如何计算多边形面积,学生想象悟出,多边形是在三角形基础上演变的,可将多边形分割为多个三角形,以三角形为桥梁计算多边形的面积。通过这种引导式情境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参与性,有利于掌握多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让学生在乐趣中学习到知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创设一个生活情境,调动聋生的学习兴趣
在学习代数知识时,将其与基本的生活情境结合起来。首先提出问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探求欲望,根据学习兴趣,设立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问学生,现在购买苹果的单价是多少?让学生亲自到市场上购买总价为10元的苹果,老板报出斤数,提出苹果单价是多少?将单价设定为X,单价(X)×斤数=10元,得出具体单价是多少。这样有利于学生在亲身实践中,解决学习中的问题,便于学生掌握这些问题。
四、设置一个直观的情境,有利于调动聋生的自主学习性
组织学生进入到自然情境中,实地观察学习,有利于学生提高学生对具体知识的认知,深刻认识表象,让学生在生动直观的学习情境中真切的了解数学,让学生深刻了解到数学的价值。例如,在学生学习数列排序应用题时,由学生亲身实践,排队序列问题,有利于学生形成一种直观认知,化感性材料为真实可感的财力哦啊,之后上升到一种理性认知。因此,在情境教学中,首先应让学生获得一种感知,并在感知的基础上提高一种自我认知,之后升华为一种理性认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五、设立一个思维情境,训练学生的自我思维能力
任何思维的过程,均是受到一定的情境影响。聋校学生因自身存在的听力丧失方面的残疾,正常的思维有所欠缺,不利于综合能力的发挥。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比较抽象的一些知识理论,与生产活动关联不大的活动,他们很难将其与数学知识联系起来。因此,教学中,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置不同层次的思维情境,让学生了解具体事实-理解抽象的数学事实-将数学问题转化为逻辑化。借助图像形成学生的一种形象思维,让学生顺利过渡到抽象思维,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具体的数学解题中,应注意诱导学生形成一种思维思路,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同时,发展思维能力,开发智力水平,有利于学生形成一种终身性良好学习习惯。
六、拓展想象空间,激发学生自主创新能力
所谓的想象,是指人们对头脑中认知的表象,经过一系列的加工,创造出一种全新的形象。在数学教学中,充分发挥想象,对于提高学习质量相当重要。知识是有限的,人类是想象是无限的,它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且是知识的主要来源。想象是创新发展的基础,作为创新的先导,是人们先从模仿起步创新发展的桥梁。在数学教学中,实施创设情境教学,不仅有利于聋生掌握新技能、新知识,同时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个体独特性,有利于刺激学生创新。聋校数学教材在选编时,应考虑到学生的特殊性,留有足够学生创新以及想象的空间,对于提高聋生想象力水平相当重要。在具体的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应明确教材的基本概念性知识,同时应认真编排、细心引导,保证聋生掌握基础知识基础上,充分发揮聋生的视觉表象优势,创造一种适合发散思维的情境,训练学生的情境中思维向着更为宽广的领域发展,促使学生在思维中创新发展。
七、结语
总之,在聋校教学中,教师为了提高聋生的学习效率,应不断能力创造各种学习情境,尽量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连,让他们能清晰感知生活中数学。借助各种情境教学,便于学生更生动明了相关数学知识,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在数学教学中,老师应充分发挥引导作用,让聋生在情境思维基础上,以数学眼光观察以及认知周围事物,从数学的角度、借助数学的处理方法解决日常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可在提高聋生数学学习能力基础上,提高其圣湖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1]谭维维.三方面入手提高聋校数学教学效率[J].甘肃教育,2014,(7):82.
[2]刘晓丽.浅谈数学课中的情境教学[J].读与写杂志,2015,6(8):112-113.
[3]张丽娟 .浅谈数学课中的情境教学[J].新课程:小学,2013,(7):120.
[4]王素芬.浅谈聋校数学教学的几点体会[J].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2014,(7):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