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职业指导工作

2017-08-24 14:37蒋晓红
职业 2017年8期
关键词:农村家庭离校高校毕业生

蒋晓红

摘 要:农村家庭高校毕业生离校未就业现象近年来因高校不断扩招而呈现上升趋势,给学生、家庭、高校和社会均造成了不良影响。本文从农村家庭毕业生离校未就业的原因分析入手,尝试从学生自身、高校工作、社会环境三大方面找到解决农村家庭高校毕业生离校未就业问题的具体办法,积极促进这部分学生顺利就业,共同维护学生职业生涯、高校教育事业和社会稳定和谐的良性发展局面。

关键词:农村家庭 离校 未就业 高校毕业生 职业指导

随着我国三十多年来的高等教育改革,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化全面走向了大众化。近年来,随着各大高校连年扩招,每年毕业生人数也连年增长,我国高校毕业生的数量屡创新高,每年都有一部分毕业生不能顺利就业,其中来自农村家庭的毕业生是这一特殊群体中的重灾人员。经过十六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漫长而艰辛的求学之路,最终却没能顺利找到一份工作,这对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职业观等都会带来负面影响,进而引发一系列家庭和社会问题。做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特别是农村家庭毕业生的职业指导工作,促进他们尽快就业,已是当务之急。

一、做好农村家庭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职业指导工作的意义

第一,对学生个人而言,通过后期来自多方面的职业指导,帮助他们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能有效消除他们心中的负面情绪,重拾对人生、对职业生涯和对社会的信心,重燃生命的希望之火,这对学生的职业发展和今后的人生之路,将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转折点;第二,对学生所在的农村家庭来说,解决了家中的首要难题,孩子工作有了着落,这个家就有了希望和未来,有助于家庭的稳定幸福;第三,对高校而言,促进了未就业学生的顺利就业,提高了学生就业率,完善和提升了学校的教育职能,提高了教育质量,这对提高学校的社会声誉,促进高等教育事业良性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第四,通过后期来自多方的职业指导和帮助,农村家庭的毕业生最终得以就业,原来这一弱势群体对社会和学校的不满情绪,对学习和人生的怀疑,将会被感恩社会、感恩政府、感恩学校、感恩老师所取代,并化作今后工作和人生道路上的强大动力,这对维护家庭和社会的稳定和谐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农村家庭高校毕业生离校未就业的原因分析

1.家庭环境是硬伤

由于出生和成长在农村,农村学生接触的知识面和信息量相对城市学生来说要窄得多和小得多,相对简单的成长和生活环境造成了他们单纯朴实的个性特征。普遍胆小怕事、害怕陌生环境和与陌生人交往;不善于接受新鲜事物,信息获取滞后,跟不上时代潮流;缺乏与人沟通的能力和技巧,处理常见社交问题的能力欠缺。这部分学生到大学后,一般比较自卑,不大合群,不善于与人交流和不敢在人面前表现自己,虽然一心想跳出农村,将来在城市发展,但同时又对城市纷繁复杂的社会万象感到无助和惶恐。大学四年虽然学习成绩不错,但由于缺乏来自家庭和亲人的职业生涯方面的正确引导和规划,导致毕业时综合能力素质较低,在激烈的就业竞争面前,他们因处于明显的劣势而被淘汰。

2.就业环境存不公

现在不少用人单位对招聘应届毕业生存在明显的不公平不合理现象。比如名校歧视、性别歧视、学历歧视、工作经历或与专业相关经历歧视,地域歧视,有的甚至还有家庭歧视,长相、身高、气质歧视等等,正是因为这一系列的招聘歧视条件,直接导致了部分毕业生不能顺利就业;对毕业后没能顺利就业的往届毕业生更是戴着有色眼镜,认定毕业时没能成功就业是学生自身能力和素质方面的原因而不予以考虑;对来自农村家庭的往届毕业生,更是不给任何机会。

3.学生自身有欠缺

一是对自己的定位不准确,就业期望值过高。过去的大学生是天之骄子,对未来有着较高的心理期望值,对山窝里飞出的金凤凰,更觉得是整个家族的骄傲。认定毕业后一定要找一份高薪、福利待遇好又轻松的工作,这样才光宗耀祖、才体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缺乏正確客观的认识,对自身条件在严峻就业形势下的竞争状态不能准确定位,缺乏“先就业后择业”的心理准备和意识,最终“高不成,低不就”,错过了不少就业机会。二是自身综合素质和能力不足。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高校扩招,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选拔有了更大的选择空间和越来越高的要求,但农村家庭的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欠佳、创新意识不强、缺乏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求职技能缺乏、不善于展现自我和‘推销自我。三是对未来职业生涯发展意识模糊,缺少全面、长远、科学的规划,也缺少来自家族的正确引导,导致大学四年过度重视学习成绩,而忽略了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方面的培养、锻炼和提高,造成综合能力素质低下。

4.高校工作没做实

一是在对离校未就业毕业生信息的管理上,高校没能做细做实。虽然在学生离校时登记了手机号码,但回到家乡,学生的手机号码就会更改,容易造成学校与学生失联,导致后期的就业信息跟踪和职业指导工作无法进行;二是高校在学生离校前,对相关国家政策宣传不到位。2013年5月,国家人社部发布的《关于实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的通知》(人社部发 [2013]41号),确定了要综合运用各项政策措施和服务手段,力争使每一名有就业意愿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在毕业后半年内实现就业或参加到就业准备活动中的目标任务,并提出了开展实名登记、进行职业指导等九种具体可行措施,但至今仍有部分高校毕业生对此通知不知情。学校应该加大宣传力度,确保毕业生特别是准备离校但还未确定就业单位的毕业生人人知晓,以在必要时保护自己的正当权益。三是在对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的职业指导上,高校没有持续跟进。不少高校认为学生毕业离校就完成了对学生的教育和指导义务,学生能否全部就业已不再是学校的职责,所以放松了对这部分毕业生的后续职业指导,即便有的高校有这方面的想法,也没有真正做到位并取得实效。

三、做好农村家庭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职业指导的具体措施

1.完善自身是关键

一是农村家庭未就业毕业生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国家扶持政策,主动和当地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取得联系,进行实名登记,树立“先就业再择业” “以尽快完成就业为荣,在家啃老为耻”等意识,积极参加当地组织的符合自己职业特点和需求的职业技能和职业指导培训,尽快提升自己的职业技能和应聘技能技巧;二是调整心理预期,找准自己的就业位置。主动和当地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及母校取得联系,及时获取相关就业信息和更新自己的联系方式,协助当地基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和母校完善离校未就业毕业生信息库,积极寻求当地政府和母校的帮助和指导;三是结合所学专业和家乡区域经济发展情况,大胆尝试自主创业,积极参加当地组织的创业培训、项目开发、跟踪扶持等创业服务,在完成自己就业、减轻家中负担的同时服务于家乡的经济发展。

2.高校工作要加强

高校对学生的职业指导工作具有很强的系统性、针对性和时效性。除学生在校期间的职业指导工作要做细做实以外,毕业后,对学生的职业指导工作仍然要持续跟踪一段时间,对那些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尤其是对农村家庭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更要引起重视。一是离校前完善毕业生信息库,包含学生的基本信息、就业、拟就业和未就业情况登记、联系电话、QQ号、微信号、父母联系电话、家庭住址等,确保在必要时能联系到每一位学生;二是鼓励学生通过电话以及QQ、微信等方式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方面的咨询,努力创造条件组织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回校举办职业指导培训班或专场就业招聘会;三是通过校园网,及时更新用人单位人才招聘信息,给学生提供就业信息服务;四是充分发挥班主任、辅导员及招生就业处的作用,对未就业毕业生提供就业咨询和职业指导服务,对就业困难的农村家庭学生,学校可以向有关单位进行重点推荐,促其尽快完成就业。

3.社会关怀要到位

地方各级人社部门所属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和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要充分发挥相应职能,在对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给予关注的同时,重点关注农村家庭毕业生,通过以下措施促进他们完成就业。一是完成实名登记,办理求职需求登记和失业情况登记,摸清就业服务需求;二是对登记的所有毕业生进行相应职业指导和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和求职应聘能力;三是对有创业意向的毕业生,组织创业“一条龙”培训,实行税费减免政策,鼓励他們大胆创业;四是通过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提供用人单位职业信息服务,建立招聘信息互联共享机制,使未就业毕业生能看到及时有效的招聘信息;五是加大对国家和当地政府相关政策的宣传工作力度,确保未就业毕业生对政策的知晓率达100%;六是开展重点就业帮扶,将农村家庭、农村零就业家庭、农村经济困难家庭就业困难的毕业生列为重点帮扶对象,提供 “一对一”个性化就业帮扶,确保他们尽快实现就业。

参考文献:

[1]王丹,陈晓斌.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职业指导策略[J].就业指导,2017(2).

[2]缪宏兵.试论如何做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职业指导[J].中国职工教育,2014(12).

[3]张捷,王晶,高文丽等.试论如何做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职业指导[J].教育教学论坛,2016(3).

[4]张莹莹.浅谈如何做好高职院校离校未就业学生的职业指导[J].中国培训,2016(14).

(作者单位:南宁市职业教育中心)

猜你喜欢
农村家庭离校高校毕业生
学生放学后未离校被烫伤谁来担责
基于流程可配置的数字化离校系统建设实践*
关于农村家庭子女教育的科学理念和正确方法
做好高校毕业生档案转递工作的几点体会
浅谈高校毕业班管理工作中的细节之处
高校毕业生如何应对求职过程中的笔试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
以农村为例探讨家庭暴力的起因与防控举措
以农村为例探讨家庭暴力的起因与防控举措
电子科技大学数字离校系统建设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