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梳理了中国文论发展史及其不同时期的代表性著述,并简述其不同的面貌,最后推出了张金梅教授等《中国文论名篇注析》作为重点介绍,指出了该著作作为高校教材之特点:一曰精选精析善别裁;二曰博观约取出新篇。
关键词:张金梅;《中国文论名篇注析》;评鉴
中图分类号:I206;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927年,陈中凡先生《中国文学批评史》由中华书局正式出版,标志着现代形态的中国文学批评史学科正式形成。九十年来,该学科获得长足发展,出现一批名家名著,尤其是王运熙、顾易生先生的《中国文学批评通史》(七卷本)堪称最具代表性的集大成之作。
与中国文学批评史著作、教材相伴随的是,中国历代文论的各种选本层出不穷。最有影响者当属郭绍虞先生主编的《中国历代文论选》。1964年郭先生出版三卷本《中国历代文论选》(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响较大。后来随着材料收集的增多和新形势的需要,郭绍虞先生又推出了“新编文论选”,即《中国历代文论选》四卷本和一卷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其中一卷本《中国历代文论选》冠以“高等学校文科教材”一直作为高等学校中国文学批评史课的主干教材被学界广为推崇使用。直至200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以保持原貌的形式推出新版一卷本和四卷本,该书仍是古文论界教学和研究的必备书籍。
与《中国历代文论选》同时并行并产生一定影响的文论选本是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至1999年陆续推出的《中国历代文论选》(七卷九册本)。该套丛书出版时间跨度长,分散不集中,不如郭编《中国历代文论选》的影响和声誉。
进入21世纪后,复旦大学中国文学批评史专家们在郭编本基础上重新编选《中国历代文论选》。这就是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年推出的由黄霖、蒋凡先生主编的《中国历代文论选新编》四卷本和精选本。相较于郭编《中国历代文论选》四卷本和一卷本,《中国历代文论选新编》四卷本和精选本,调整体例、重选篇目、重写说明、重新注释,是对郭编《中国历代文论选》的重要继承和发展。
近年来,北京师范大学李壮鹰先生主编出版《中华古文论释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8月至2012年1月出齐),分为十卷十册,以时代为序,选注了在文学思想史上发生过较大影响的一系列重要的理论经典,是迄今规模最大的中国古代文论选注本。
另外,还有霍松林先生主编的《古代文论名篇详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张少康先生主编的《中国历代文论精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李春青、姚爱斌先生主编的《中国古代文论新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等等。
上述文论选本,各有优长,或选得精(如郭编本《中国历代文论选》),或收得全(如《中华古文论释林》),或注得详(如《古代文论名篇详注》),或编得新(如《中国历代文论选新编》),在中国古代文论教学与研究中已经并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但随着新材料的发现、新观点的涌现和新教学模式的挑战,当下的中国古代文论教材面临选文可能偏多、注析可以更新的问题,需要推出一些吸纳最新研究成果、精选精析的新的文论教材。在此时代语境下,张金梅等编著的《中国文论名篇注析》(人民出版社2016年8月版)问世了。该书精选精析、博观约取,是一本既具有鲜明的元典教学特色,又适合高校教学实际的中国古代文论教材。
一、精选精析善别裁
《中国文论名篇注析》在篇目的选取上可谓苦心孤诣。该书以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一卷本,后文简称郭编)、霍松林《古代文论名篇详注》(后文简称霍编)、张少康《中国历代文论精选》(后文简称张编)、黄霖《中国历代文论选新编》(精选本,后文简称黄编)四种选本为参照,左右权衡,反复比较。张教授认为从选材的总体数量上看,郭编66篇,霍编56篇,张编64篇,黄编73篇,总数都有偏多之嫌;从选材的时间跨度上看,为呈现中国古代文论完整脉络,从先秦到近代的文论名篇均宜选入;从选材的体裁样式上看,诗论、文论固然应该作为重点精选,但词、小说、戏剧、民歌等方面的理论也应予以足够的重视。基于这样清晰的选取标准,张教授在借鉴吸收上述四种选本优长的基础上,精选先秦至近代共44篇元典范文,涉及诗论、词论、文章论、小说论、戏曲论等多个领域,涵盖论、书、诗、赋、典诰、诗话、词话、序跋等多种文体。与上述四种选本相较,张教授所选在保证选文广泛性(从古至近、多个领域、多种文体)的基础上,凸显了典范性和精当性。
《中国文论名篇注析》在体例的编制上可谓殚精竭虑。该书的每篇选文均按名篇正文、页下注释、选文题解、作者简介、选文详析、拓展阅读、延伸思考七个部分排列,其中选文题解和视野拓展属于创新之举。名篇正文部分,基本上都是按照学界公认的权威版本进行选录,如《论语》以程树德《论语集释》为据,《庄子》以郭庆藩《庄子集释》为据,《文心雕龙》以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出版的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为据。页下注释部分,在兼采名家名注基础上体现特色,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注释吸取当代最新研究成果,力求正确、简要、明了,并适当增加生僻字、词的音注。其二,对于有所缺略或不尽妥善之处,予以补充、订正。其三,摒弃现有选本序列教材的“页尾注”或“夹注”等形式,每篇注释统一采取页下注方式,形式美观大方,阅读灵活方便。
该书增设的“选文题解”部分,可见其用心之细。张教授在该书前言指出:“新增选文题解这一体例,主要缘于三个原因。其一,44篇选文中,受篇幅之限,选录的13篇和节选的2篇,都不是完整一本书或一篇文章的全貌,而选文题解则可对所选之书或篇进行全面介绍。其二,作为经典名篇,较多选文都涉及到不同版本问题,而选文题解亦可补充说明。其三,选文题解还可对所选之书或篇的成书或成文背景进行简要分析,以便更细致深入地理解其文论思想。”于此可见作者编著该书着意方便读者的热忱。
該书增设的“拓展阅读”部分,更是可圈可点。张教授在该书前言指出:“其主要内容拟围绕所选篇目搜集整理相关材料,包括选文作者代表性文献和现代学者的研究著作、范文等,做成重要索引,既方便初学入门,又为以后进一步研修铺平道路。新设此种体例的目的有三:其一,明了当前关于所选篇目的研究现状;其二,掌握深入研究所选篇目、查找相关研究资料的正确途径;其三,全面研读相关索引资料,深入领会所涉文论思想。”笔者复核该书“拓展阅读”部分,其为每篇选文精选的十种重要文献,几乎都是选文来源的权威版本和对选文所涉话题论析精当的权威著述和高被引论文。如所选《尚书·尧典》“诗言志”,拓展阅读中开列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顾颉刚、刘起釪《尚书校释译论》,此为《尚书》权威读本;开列朱自清著、邬国平讲评《诗言志辨》,王文生《诗言志释》,此为“诗言志”论域重要著述;开列陈伯海《释“诗言志”——兼论中国诗学“开山的纲领”》、王小盾《论汉文化的“诗言志,歌永言”传统》等论文,此为“诗言志”论域高被引论文。于此可见作者对选文所涉话题之学术史文献的梳理,相当用心,也颇为到位。
《中国文论名篇注析》在选文的解析上可谓用力最勤。张教授等鉴于当前中国历代文论选本教材的说明部分,一般都是蜻蜓点水式介绍每一篇入选作品的内容、意义及其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地位等,而对所选篇目本身基本文论思想的分析论述则较为粗浅,于是一改同类教材的此种缺陷,详细分析选文所涉文论思想的缘起、内涵、影响及意义,从而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该书每篇选文的详析部分,一般都在一千五百字以上,多者达到五千字,如对《沧浪诗话·诗辨》文论思想的解析。该书的解析不仅丰富翔实,而且通达精当。如对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的解析,张教授针对梁文之于小说感染力的阐发,评论道:“在中国小说理论史上,对小说的艺术感染力加以条分缕析、系统阐释并产生实际巨大影响的,梁启超实为第一人。中国古典小说理论批评主要集中于虚与实、情与理、人物性格、小说技巧等问题,对小说的艺术感染力与作用方式虽偶有触及,但主要是鉴赏式的感性体认。梁启超则将主体的审美心理与小说的艺术作用联系起来,第一个较为深入地阐释了小说之‘力作用于人的具体方式与特点。诚然,梁启超所谓小说的四种艺术感染力并非小说这一文体所特有,而是一切文学作品,乃至政治、宗教所共有,小说只不过是‘此四力所最易寄者。换言之,梁启超并未把握小说艺术的独特性,并没有真正认识到小说何以能感染人。虽然如此,但他的探索已经大大超出了前人,深深影响了近代的小说观念。”既肯定梁文的探索价值,又指出其“并未把握小说艺术的独特性”,如此评析显得比较通达。
同时,该书能高屋建瓴,站在学术史的高度点出选文的文学思想史贡献,做出精当评价。如谓:“在《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中,梁启超从审美功能和社会功能两层面对小说与群治的关系进行了全面观照,虽有过分夸饰政治小说、极度贬斥传统小说之嫌,但他以社会功能为归宿的小说审美阐释,在客观上也使中国近代小说思想推进到对小说内部规律的深层研究上。其审美阐释本身,代表了近代小说理论对于小说品性的现代审美意识的萌动,预示了20世纪中国小说理论发展所可能有的新走向:使小说在内容上向着现实化和政治化、在形式上向着通俗化和大众化转型。尤其重要的是,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序跋、评点、笔记等为主要体裁的传统小说理论,标志着我国小说理论进入了具有一定开创性的新阶段,即有一定学术体系的较系统的独立的研究阶段。”点出了梁文“以社会功能为归宿的小说审美阐释”,在20世纪小说理论发展史上的引领价值和开创功绩。实际上,通读该书的解析部分,可以发现,都有内容丰富、解析精当之特质,基本上都相当于一篇专题论文。与其他文论教材的选文解析相较,该书的选文解析,用心之深、内容之丰、解析之当、别裁之精,是非常突出的。
二、博观约取出新篇
《中国文论名篇注析》的篇目选取呈现出编著者“宁精勿泛”的态度,选文解析更是显现出编著者“博观约取”的精神,两者精神实质相通,都是力求精当、避免冗繁。
张教授等在解析选文时,都做了相关话题的学术史梳理,对学界的诸多观点了然于胸,又能要言不烦地将其清晰胪列,并择善而从,显示出编著者严谨的学风和扎实的学养。比如《尚书·尧典》“诗言志”选文,编著者梳理出“‘诗言志说的诞生时间”、“‘诗‘言‘志释义”、“诗言志与诗教”、“诗言志阐释史”、“诗乐关系”五个方面的话题,并逐一进行阐发。关于“诗言志”的“志”究为何物,编著者进行了学术史观照:“百年来学界对此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其释义也不尽相同:如思想感情(郭绍虞、王文生)、性情与理智(罗根泽)、怀抱(朱自清、陈伯海)、记忆、记录、怀抱(闻一多)、思想志向抱负(叶朗)、理念(陈良运)、心(包括思想、意愿、情感)(张少康)、思想与志向(鲁文忠)、理性思考(曹胜高)、集体意志(王齐洲)等。总之,可大体划分为两大阵营,一是倾向于认为“志”是意志怀抱,二是认为“志”兼具情感意志,这显然受《毛诗序》与孔颖达思想的影响。”接下来,编著者面对众说,择善而从,清晰地亮出了自己的观点:“我们认为,《尧典》中的‘诗言志作为一种与仪式相关的乐教,与后世所谓‘性情关系不大。同时,将其与见于《尚书》其他篇目中的‘志相参照,‘志确实不涵括个人感情成分,性情的渗入当是后人引申延展与踵事增华的结果。情作为诗学范畴的凸显,是在诗歌创作与批评进入更高阶段之后的事情。”编著者不取通行的“情志合一说”,又指出“情”入“志”中当是后人引申延展与踵事增华的结果,显示出编著者通晓学界最新研究动态进而能做出准确判断的学术识见。学术史观照部分,博采诸说,洪纤靡漏,择善而从部分,择得精准,言得精当,该书博观约取的特质于此可见一斑。
编著者在解析选文时,在博观约取的基础上,又常常能自出机杼,提出新说,开出新篇。比如解析《沧浪诗话·诗辨》“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悟有浅深,有分限,有透彻之悟,有但得一知半解之悟。汉魏尚矣,不假悟也。谢灵运至盛唐诸公,透彻之悟也;他虽有悟者,皆非第一义也……倘犹于此而无见焉,则是野狐外道,蒙蔽其真识,不可救药,终不悟也”,涉及诗道妙悟的等级。编著者首先胪列周裕锴、郭晋稀、洪树华、张吕等四种代表性意见,然后评述道:“以上四种代表性的意见可以看出,学界之所以对‘悟产生分歧,主要是因为大家对严羽《沧浪诗话》不同版本中所谓‘分限与‘分限之悟的理解不同。其实,由上下文语境看,似作‘分限更为妥当。一方面,‘分限与‘浅深相对,都是表征‘悟的不同程度,不同等级;另一方面,‘分限之悟若与紧接着的‘透徹之悟、‘一知半解之悟两者连在一起构成三个不同的等级,则会导致等级排序的混乱,既非升序,也非降序,逻辑难以自洽。”最后编著者提出了自己对于严沧浪“诗道妙悟”等级的新见解。这种在细读文本并充分借鉴学界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的新见,持之有故,可成一家之说。通过此例看得出来,编著者是在用撰写学术著作务在推陈出新的精神编著教材。
总之,该书选文精要、体例精当、别裁精确、解析精准,持博观约取之精神,具推陈出新之追求,是一本有特色、有新意的用心之作。当然,因为该书成于众手,虽然文论名篇的解析部分整体而言可圈可点,也有个别篇目如《文心雕龙·情采》的解析稍显简略和平面化。但瑕不掩瑜,该书的戛戛独造之处应该得到学界应有的关注,相信该书能成为中国古代文论教材中的力作、佳作,在文论教材的百花园中散发出迷人的馨香。
作者简介:李建军(1974-),男,四川大竹人,文学博士,博士后,台州学院中文系教授,浙江大学宋学研究中心专家成员。
(责任编辑:李直)